关于农产品电子商务模式论文
近几年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 农产品电子商务模式也在不断的发展起来。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农产品电子商务论文,供大家参考。
农产品电子商务论文范文篇一:《浅谈电子商务在我国农业中的应用》
[摘要] 农业电子商务是以信息技术和全球化网络系统为支撑,对农产品从生产地到顾客手上进行全方位的管理的全过程。农业电子商务的发展将成为推动我国农业市场化转型,实现农业产业化的关键环节。
[关键词] 电子商务流通农业产业化
随着计算机互联网技术的迅速发展和普及,世界各国相继开始建设国家基础信息网络,电子商务和网络经济也随之应运而生,并且受到越来越多的行业和企业的关注与参与,逐步进入高速发展阶段。
电子商务是一个以Internet/Intranet(互联网/内部网)为架构,以交易双方为主题,以银行支付和结算为手段,以客户数据库为依托的全新商业模式。交易各方将自己的各类供求意愿按照一定的方式输入电子商务网络,电子商务网络根据用户的要求,在全世界范围内寻找相关信息并提供给用户多种买卖选择。
农业是我国的传统弱质产业,历来存在着生产经营分散,产品竞争力不强,流通环节多,交易成本高,标准化程度低等问题。特别是近年来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和中国加入WTO,我国农业所面临的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将更加突出。当前,流通已成为我国农业的“软肋”,严重地制约着农业整体效益的提高。在农业领域应用电子商务,通过计算机网络和通讯技术,及时传播市场信息,帮助农业生产者特别是农民适应变化多端的市场,为我国农业发展带来如下好处:
一、降低农业生产风险,促进农业产业化
我国目前的农业生产基本是以家庭为单位的小规模生产,农业生产者之间基本上不存在信息交流,农户往往凭借自己往年的价格经验来选择生产项目,确定生产规模,因而导致农业生产安排被动,进而造成一些农产品的产量和价格波动较大,影响了农业生产整体的稳定性和农民的积极性。
农业产业化的实质是市场化,即以市场为导向,在农产品的生产和流通过程中实现生产、加工、销售一条龙,在经济利益上依据平均利润率的产业化组织原则实现产加销一体化,即形成生产和流通利益共同体,把农户与市场联结在一起。通过电子商务强大的网络功能,跨跃时间和地域的障碍,使农产品供需双方及时沟通,农业生产者能够及时了解市场信息,根据市场需求情况合理组织生产,以避免因产量和价格的巨大波动带来的效益不稳定,降低农业生产风险。农业产业化不同于计划经济条件下的农业生产经营方式,必须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优化调整农业结构,生产适销对路的产品,按市场机制配置生产要素,并要求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各个环节和过程按市场机制组织活动。 二、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减少环节,提高农业效益
我国目前的农产品流通体系尚不健全,因此农产品销售仍然存在着渠道窄、环节多、交易成本高、供需链之间严重割裂等问题。通过电子商务实现农业生产资料信息化,Internet将市场需求信息准确而又及时地传递给买卖双方,同时根据生产的需求信息传递给供应商适时补充供给。在业务模式上,提供了交易市场、农产品直销、招标等交易模式,自行选择最适合自己的方式,真正实现电子商务的效能,减少市场存在的种子、化肥、农药、农业机械、农用薄膜等各种生产资料的供需矛盾。同时,拓展了传统买卖方式,使传统商务的有形市场走到了网上,由相对时间段营业的现货市场转为全天候开放的模拟市场,提供了交易自动撮合、库存发布和查询、数字签名、网上支付等,大大地缩短了供应链,提高了工作效率和质量。
三、形成新型的农产品流通模式,促进相关行业的发展
我国农产品交易链及其通路过程存在环节多、复杂、透明度不高、交易信息对称性较差等问题。产业发展的基础是生产,但市场和流通是决定产业发展的关键环节。农产品流通不畅已经成为阻碍农业和农村经济健康发展、影响农民增收乃至农村稳定的重要因素之一。农产品的卖难及农产品的结构性、季节性、区域性过剩,从流通环节看,主要存在两个问题:一是信息不灵,盲目跟风。市场信息的形成机制和信息传播手段落后使农户缺少市场信息的指导。二是农产品交易手段单一,交易市场管理不规范。现在传统的方式主要是一对一的现货交易,现代化的大宗农产品交易市场不普及,期货交易、远期合约交易形式更少。通过建立以计算机联网为基础的农产品市场信息网络,实现网络营销和网上支付。保证了各地农产品销路畅通、供销协调,扩充农业信息量。透明化的价格可以提高网上交易量从网上获取产品和价格信息将增加产品的可比性和价格的透明度。由于不同地理位置产生的价格差别也将因不断增加的竞争而减小。这将在生产资料价格上有利于农民,但是不利于其所生产的农产品价格。这就造成这样一个特别的现象:哪里存在许多有差别的农产品并有经常性的供给,哪里就需要生产资料供应专家为其服务。
生产商可以通过一个安全的市场获得收益,采购方从有保证的供应中受益,农业生产者可通过网上贸易受益,越是完善的网上市场越能为农民创造利润,甚至一些网站提供运费计算器,这样可以使交易者在价格、质量和运费之间选择最佳的组合,提高了农业效益。还可以把基于信任的个人接触的销售模式移植到网上,提供订单、合同的流转和管理,从而带动与农产品销售相关的金融、物流、交通、运输、电信等第三产业和服务业的发展,加快农业产业化的进程。
综上可见,电子商务作为一种先进的生产力,在提升农业的产业化程度、农业结构调整、降低农产品交易成本、扩大农产品市场销售范围和渠道方面的优势和潜力是不容忽视的。我国农业电子商务正向着专业化方向发展,这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不可能全部替代传统业务方式,通过电子商务整合和优化供应链、提高服务的品质、降低营运成本,而电子商务作为农业产业化经营的载体,为农业产业化服务。
农产品电子商务论文范文篇二:《浅析电子商务在现代农业方面的应用》
摘要: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计算机互联网技术的迅速发展和普及,全球互联网用户大幅度增长,网上资源日益丰富,电子商务和网络经济也随之应运而生,并受到越来越多的国家、行业和企业的关注与参与,并逐步进入高速发展阶段。电子商务已成为企业参与全球经济竟争的重要途径。而我国又正在进行现在农业信息技术建设,电子商务也将随时代潮流更进一步深入农业发展,将更多地服务于农业。
关键词:电子商务 信息技术 农业发展
电子商务,是指商务活动的各参与方之间以电子方式在网上完成产品或服务的销售,购买和电子支付等业务交易的过程。电子商务是一种全新的商务活动模式,它充分利用互联网的易用性、广域性和互通性,实现快速可靠的网络化商务信息交流和业务交易。对大多数企业来说,电子商务有许多优势,但可用一句话概括:电子商务可以增加销售额并降低成本。因特网创造的社区将成为企业理想的目标市场,电子商务增加买卖双方销售机会和购买机会,将惠及整个社会。
电子商务主要是为了满足交易需求。中国不同行业商业环境的成熟度不同,电子商务情况也就不尽相同。整体上来看,真正的电子商务在中国还是比较遥远的,但市场需求和交易信息带来的效应已经发挥了作用,很多企业因此受益。在电子商务里,除了网上真实身份需要的电子认证之外,企业信用系统和产品标准体系都是整个社会的系统工程,需要漫长的历程。安全支付和现代物流也是需要长期不断努力的。这些挑战都始终存在。还要注意把农业信息化和电子商务结合起来。要发展现代农业,自是离不开电子商务。
现代农业是以生物技术和信息技术为先导的、技术高度密集的科技型产业,现代农业的生物技术、信息技术和现代工程技术不是常规农业技术一般意义上的发展,而是在分子和信息化层次上的一次重大技术突破,一个崭新的技术平台。现代农业信息技术是现代信息技术与农业科学相结合的新兴交叉学科,主要研究现代信息技术在农业领域应用的理论与方法,利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农业,为农业生产、经营管理、科学研究和技术推广提供新的思路、管理技术、试验手段和传播途径,促进传统经验型农业向现代精确型农业转变。
农业信息化包括管理信息化,服务网络化,农作数字化、智能化和精准化。管理信息化和服务网络化贯穿了产前、产中和产后。如产前主要为生产规划和准备生产资料,产中主要体现在种植和养殖两大方面,产后主要体现在加工、流通和农副产品销售方面。管理信息化方面,无论是前期的资源配置和优化,中期生产的数字化、智能化和精准化上,都可以因为管理的高效和准确,而带来标准生产和规范管理。服务网络化方面,让市场和销售也变的可以预见,产品的品牌和渠道得到广泛的拓宽。
我国农业是传统的弱质产业,历来存在着生产经营分散、产品竞争力不强、流通环节多、交易成本高标准化程度低等问题。特别是近年来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和中国加入WTO,我国农业所面临的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将更加突出。当前,流通已成为我国农业发展的致命弱点。如何建立一种市场信息流通、规范、高效的农产品流通新模式,已成为降低我国农产品交易成本,提高农业整体收益,保证农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和促进农民增收的重大现实问题。而现代电子商务,作为一种以计算机网络为基础的商务信息平台,将会为解决以上问题提供较成熟完善的技术条件。
一、以电子商务发展农业,有利于加速农业信息流通
通过建立电子商务网站,利用电子商务强大的网络功能,就可以跨越时间和地域的障碍,使农产品供需双方及时沟通,使农业生产者能够及时了解市场信息,根据市场需求,情况合理组织生产,以避免因产量和价格的巨大波动带来的效益部稳定,降低农业生产风险。
二、发展农业电子商务,有利于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
通过建立电子商务网站,构建网上交易平台,可以实现农产品流通的规模化、组织化。这样一方面可以使交易双方处于信息对等的地位,避免了因信息不对称而造成的利益损失;另一方面,还提供一种新的农产品销售渠道和方式,让供求双方最大可能的直接进行交易,可减少交易环节,降低交易成本。
今后,我国以电子商务发展农业,应该着力加强一下几方面的工作。
第一、加大对农村信息建设的资金投入,强化对广大农民教育培训,提高互联网等信息技术的应用普及率。要加大对农村边远贫困地区的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加强对广大农民的教育和培训,以提高互联网等信息技术在农业领域的应用水平和广大农民对互联网的认知程度,为农业电子商务的发展奠定基础。
第二、引入多元化投入机制,加快农业电子商务网站的建设和完善。至今我国仍有许多电子商务网站处于亏损阶段,最重要的原因是许多是政府相关部门建立的,事先没有做好市场调查,网站定位不明确,今后应当进一步鼓励在电子商务网站建设中引入多元化投入机制,大力提倡一些大型的涉及农产业和农产品流通企业根据市场建设需求建立专业化的电子商务网站,以明确用户群体,不断提高网站的经济效益。
第三、加快农产品品牌化和标准化建设,为农业电子商务的发展奠定基础。电子商务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商品的品牌化和标准化,而我国在农产品尤其是鲜活农产品的品牌和标准化生产体系建设上一直相对滞后,这已成为制约农业生产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为了适应发展电子商务的需要,今后一方面要大力推进农产品名牌战略,加快实施农产品包装化、标准化和销售策略;另一方面,政府行业协调机构应当尽快引导广大农民加快执行国家的有关农产品质量等级标准、重量标准和包装规格等标准体系,以减少不必要的资源浪费,为实现农产品的电子交易奠定基础。
还要尽快建立与电子商务相配套的相关体制和体系,以保障电子商务的健康发展。目前我国农产品市场存在诸多缺陷,企业信誉差、资金拖欠等问题也很严重。目前,我国还没有健全开展电子商务所必须的配套信用证、信息传输、物流配送、支付系统、以及税收、网络安全等相关的体系和法律规范。今后的工作重点就是要加强这方面的工作,以创建良好的技术和法律环境,维护网络安全及企业和消费者在农产品电子交易和消费活动中的合法权益。
参考文献
[1]《中国农业信息全书》,2006年2月出版,艺术与人文科学出版社。
[2]《电子商务技术》,胡军华,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3]《现代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发展回顾与展望》,卢良恕 , 王东阳,科技和产业 2002年04期。
农产品电子商务论文范文篇三:《农产品电子商务模式创新》
摘要:当中国消费品电子商务飞速发展的时候,农产品电子商务即举步维艰,分析了农产品电子商务的现状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同时提出了农产品电子商务的新模式。
关键词:农产品;电子商务模式;问题;创新
近年来,中国电子商务发展日新月异,“十一五”期间我国电子商务交易额从1.5万亿增加到约4.5万亿元,据估计2010年中国电子商务交易额超过4万亿元。这些都说明中国的电子商务发展存在巨大的市场驱动和市场潜力。但是农村电子商务在中国的发展却受到很大的制约,电子商务在中国的城市和农村出现了“冰火两重天”的局面。百度首席执行官李彦宏表示:“随着农村网络化水平的逐步提高,农业将为互联网孕育巨大的市场机会,农业将成为互联网新一轮的增长点”。
1农产品电子商务存在的问题
1.1农民对于电子商务的认识落后
中国作为农业大国,农村人口众多,农村人口大约占总人口的60%左右,相对发达国家人口素质低,农村人口相比城市人口教育程度低,城市教育的发展远远超越了农民教育的发展,从事农业生产的人口文化素质更低,这样就造成了农民对于电子商务的认识比较落后,同时也受传统思想的束缚,转变传统观念还需要一段时间。
1.2农村互联网基础设施落后
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城市的建设占据了大量资金,对农村建设的投资相对较少,农村的信息化建设资金投入更少,目前农民获得信息主要是通过手机和固定电话,及其他口头方式,农村的信息化程度特别地低,现有的基础设施落后。虽然在一些经济发达的农村加快了网络通讯设施建设,但难以适应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的需要[1]。
1.3农村上网人数较少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调查数据显示,截至2009年12月底,我国农村网民规模达到10 681万人,较2008年底增长2 220万人,年增长26.3%,虽然增幅较大,但是城乡之间网民数量及普及率差异巨大,农村网民仅占相应农村人口的2.6%,不到全国平均水平的35.0%。我国农村网民数量只是城市网民数量的20.0%,而农村网民普及率仅是城市网民普及率的15.0%。而且农村网民中绝大部分是农业管理与技术人员及年轻人,真正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上网的非常少。使得广大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不能从信息时代的主干渠道获取信息,还停留在传统的电视、广播方式上[2]。
1.4农民对于网络电子结算认识不足
当城市市民在享受网上银行、电话银行带来的便利的时候,农民却对此知之甚少,甚至觉得网上销售是天方夜谭,在广大农村,农民还是应用传统的结算方式,实时性非常差,花时间,花精力如依靠农村信用社等金融机构进行资金的结算。实现农民网络结算方式还要经过很长一段时间的引导、教育和体验,让他们真正了解到网络结算的便利、结算速度快等优点。
1.5农村电子商务人才缺乏
中国农民的文化素质在不断地提高,但相对于城市化发展,从事农产品生产者的教育程度还是较低,对于新事物、新信息的接受程度和理解能力较为有限,更不具备对农产品电子商务的操作能力。农村有知识和具有创新精神的年轻人一般选择经济发达地区打工,留在农村的进行农产品生产很少。当代大学生,不论是本科还是高职毕业的电子商务专业人才更不愿意去农村,使得农村电子商务人才奇缺。
2农产品电子商务的发展对策
2.1更新农民的固有销售观念
目前,我国大多数农产品主要还是靠厂家或者中间商来收购,基本上处于被动状态,来收购的人多了,价格自然上涨,反之下降。应更新农民的传统营销观念,引导农民通过互联网来获得信息,通过互联网来销售农产品,做好农产品电子商务,变被动为主动,增加农民的收入。
2.2加强农村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
信息时代,掌握信息就意味着掌握了主动权,作为农业大国的中国,农业从业人员占人口的绝大多数,要想国家发展,农业必须发展。信息不通也是制约着农产品销售的重要因素之一,构建信息化的新农村,政府应该加大在农村互联网基础设施投入,加快农村互联网基础建设。
2.3加强培养农村农产品电子商务人才
一是鼓励电子商务专业的大学生毕业生去农村就业,在进行大学生村官招聘时,有意识地招聘一些有专业背景的学生。二是加快农业技术学校电子商务师资的建设,在每个县区农业技术学校,增加专业师资力量,引导和培养农村电子商务人才。
2.4 减少农民的上网成本
政府应该出台政策鼓励农民从网上获得信息,不仅仅靠“电脑下乡”来降低普及成本,还要从网络费用上给农民以优惠,其次建立公共的上网设施,例如在村委会建立资料室,有书刊资源也有网络资源,有利于农民上网交流学习获取更多知识和信息。
2.5建立农产品网络销售标准
农产品电子商务要有个统一的标准,什么样的标准才算合格,不同种类的农产品都应有相应的标准来衡量质量的好坏。有标准就有了依据,购买者就有标准来判断农产品品质的好坏。
3农产品电子商务模式的创新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到目前国内比较热火的电子商务网站之一如淘宝等个人到个人的C(customer,即个人消费者) to C的电子商务模式根本解决不了农产品的供求矛盾,由于我国农产品生产的特有模式和农产品生产的分散性,而通过涉农组织搭建的B to C(Business to Customer,企业到个人)平台也不符合农产品的流通规律,因为目前中国农产品生产还主要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因此不能照搬消费品和工业品的电子商务模式,所以提出了F(Farmer农民)to C(Cooperation专业合作社)to B(Business企业)模式。此模式模型如图1所示。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F(Farmer)为农民,C(Cooperation)为专业合作社,根据将来的发展状况C可能会成为大农场,B(Business)为农产品加工和销售企业。对于农民来说以家庭为单位生产的农产品,从数量上来说都非常的少,其质量也难以把握,这样在交易中就不具有话语权,如果形成了专业合作社这样一个组织,这个组织中就会有专业的人才来解决这些问题,将会使农民利益最大化。
在第一个环节,农民的生产环节,作为农民和企业联系比较多的专业合作社可以根据农产品的市场需求,或者根据一些企业的订单,指导农民进行生产,从农产品生产的开始就控制好农产品的质量,例如,农产品种子的选择,化肥农药的使用,专业合作社也可以通过网络进行购买,并且指导农户进行生产使用,这样从开始到农产品的收获都进行了质量控制,以保证农产品达到市场需求的质量。在销售环节,合作社以整体的身份和农产品需求企业在网上进行洽谈、签订购销合同等[3]。合作社既可以通过别的平台或者政府网站,甚至可以构建自己的网络平台来进行网上交易,建立有特色的农产品交易平台来吸引客户。在物流环节,专业合作社根据客户的需求进行农产品分拣、加工、包装,按照企业的要求通过第三方物流运送到客户手中。例如:专业合作社在网上发布红富士苹果信息,某企业通过网络定购200 t苹果,要求红度不低于50%,直径7.5 cm,发泡网精装,农药残留要符合国家标准等要求,那么专业合作社只要根据企业的要求标准准备好货就可以了,最后通过第三物流运送即可。在支付环节上,专业合作社可以通过支付宝、财付通等网络支付平台,也可以通过银行账户直接转账。
4总结
农产品电子商务不能照搬照抄其他产业的模式,必须研究和探索出农产品的电子商务模式。虽然农产品电子商务的发展面临严峻的挑战,但随着农产品电子商务新模式的出现和发展,电子商务将在农业生产和经营活动中得到更广泛的应用[4]。F至C至B农产品电子商务模式不管是从农产品的生产上还是从农产品的流通上都会减少农产品的生产成本,从而实现农民利益的最大化。
参考文献:
[1] 李异菲,张德亮.对我国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思考[J].云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1(2):14-17.
[2] 陈岩,孙国 .农村电子商务建设初探 [J]. 现代经济信息,2008(5):256-257.
[3] 高国栋,翟印礼, 王林琳. 辽宁省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对策分析[J].乡镇经济,2008(10):99-102.
[4] 张蕊,翁凯,罗先元.我国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研究 [J].企业科技与发展,2009(2):1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