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文化转型新思路论文
优秀的企业文化,能够带动员工树立与组织一致的目标,并在个人奋斗的过程中与企业目标保持步调一致,能为员工营造一种积极的工作氛围、共享的价值观念和管理机制,从而产生鼓励积极创造的工作环境,也会对企业的绩效产生强大的推动作用。以下是今天学习啦小编为大家精心准备的:企业文化转型新思路相关论文。内容进行参考阅读,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企业文化转型新思路全文如下:
一、企业文化转型的意义
(一)企业文化转型是树立企业良好形象,增强企业凝聚力的有效策略
企业文化不应为了文化而文化,而是要围绕和服务于企业发展的基本要求,在共同价值观指导下,凝聚企业内外各方面的力量,切实保障企业的各项管理要求得到贯彻,有力推进公司的各项管理变革卓有成效地开展。
企业文化对内而言,在精神层面形成了包括企业使命、企业愿景、企业荣辱观、发展理念、人才理念、团队理念、服务理念、成本理念、安全理念、监管理念、营销理念、社会责任和工作作风等组成的企业理念体系,构筑了科学和谐、积极向上的企业氛围,企业上下形成合力,企业凝聚力显著增强;对外而言,企业文化塑造了行业和企业的品牌,通过系统化的企业文化传播工作,对客户、社会合作伙伴都起到积极的文化辐射作用,提高了企业的知名度与美誉度,有助于提升企业的竞争力。 因此优秀的企业文化形象是施工企业持久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因素,并贯穿施工企业实践的全过程。
(二)企业文化转型是提高企业竞争力的有效手段
企业文化作为企业精神和价值观渗透到企业经营以及创新活动的过程中。首先,企业价值观为广大员工开拓创新指明了价值方向和活动宗旨,教给他们为什么要创新、怎样做到不断探索、敢于创新、追求卓越;其次,企业精神诸如团队意识、奉献精神、开拓精神等,能在企业员工中起到驱动、鼓舞、凝聚、熏陶、评价和规范的功效,使每位员工始终保持旺盛的斗志、昂扬的士气,积极思考,集思广益,创新工作方式和工作机制,达到企业的深度发展;再次,企业文化能够为创新活动营造有利的文化环境,创建素质良好的学习型组织,同时为企业文化而开展的一系列活动,诸如劳动技能竞赛、拓展训练、体育和文艺活动等,可以激发员工的创造热情,强化创新的内在动力源,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因此全面建设优秀合宜的企业文化是企业提高竞争力获得持续成功的有力保证。
(三)企业文化转型是企业打造品牌的依托
人类社会发展的各个阶段,都有与之相适应的社会文化、企业文化。企业品牌要形成并保持“ 新、特、优” 的竞争优势,必须重视研究并不断拓展企业文化。因为企业文化的优劣关系着企业的品牌建设。企业要在发展模式转变的过程中实现持续稳定健康的发展态势,必须重视企业文化在打造品牌中的重要作用。经历时间考验和实践验证的企业文化以一种无形的力量蕴藏于员工的思想与行动之中,同时与企业优秀的管理模式结合,形成一种氛围引领熏陶着整个企业,成为企业持续发展打造品牌的幕后驱动力。
二、企业文化转型的几点建议
(一)形成真诚、务实的企业文化氛围
中国企业普遍喜欢挂横幅、挂彩旗,到处都是标语、板报、宣传栏,以为这样做可以改变员工的心态,让员工积极向上,但是结果往往事与愿违。因为很多口号既没有明确的定义,也没有明确的指引,不痛不痒毫无实际意义,所以对员工的影响有限。解决这个问题的出路就是形成真诚、务实的企业文化氛围。不管面对什么事,企业一定要亲切待人、平等沟通,不喊口号,而是用行动来影响别人。人们看事情通常不是看怎么说,而是看怎么做。企业文化不是张贴在墙上,而是深入每一个人的骨髓,企业文化建设不是轰轰烈烈地搞运动,而是润物细无声地渗透,是让每一个员工发自内心地接受、通化,成为某种程度上的信仰、行为规范和一种自律。
(二)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
以人为本是中国民本思想的继承和发展。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也是党的执政理念的核心。中国现代企业制度要吸收儒家文化传统,坚持以人为本,对职工讲仁爱关怀。前些年,“执行力”之所以在企业盛行,就是因为老板们喜欢“执行力”这三个字,把执行力理解为听话、服从。更有甚者,把军事化管理拿到企业中来,要求员工像士兵一样听话、服从、献身,以为这就是“执行力”。解决这个问题的出路就是平等相待,要重视人与人之间情感的交流和情感型的管理, 应当将企业目标与社会发展目标,将企业目标与职工个人目标相统一,使职工把企业不仅仅是当成谋生的场所,还是实现自我价值的地方,职工积极主动地去工作,追求独立的自我意识,把领导与服从的上下级关系变为合作与沟通的伙伴关系,淡化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的界限,让职工在快乐中工作,同时还应当实行物质鼓励和精神鼓励相统一,从而增强企业职工的荣誉感、归属感,充分调动职工的积极性。
(三)企业领导要杜绝“一把手”文化
“一把手”文化在中国非常盛行。几乎所有的人都围绕着“一把手”转,大家见到“一把手”就会专拣他爱听的说。但一个企业领导如果不能从他的员工那里听到真话,那么犯错误就是迟早的事。很多企业的制度和政策都是用来约束员工而非老板和高管,员工嘴上不说,但心中必然不服。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一是老板要有企业员工意识,以身作则,遵守企业制度与政策,树立榜样;二是老板要俯下身来听取不同意见,要做市场调研。如果遇到重大决策,必须善于听取反对意见,要有对抗,有人成心挑毛病,才能共同进步,考虑周全。
中国式的决策大多数是自上而下的,这种决策机制是建立在一系列假设上面,即假定上级全面优于下级。企业文化转型中必须淡化这种权利意识。企业最好建立“内部客户制度”,让大家知道谁是自己需要服务的客户,业务部门有权利评估职能部门,给职能部门打分,这样职能部门的服务意识就会在利益驱使下逐步形成,要想考评得高分,就要把业务部门服务好,就要帮助业务部门解决实际问题,既不能越位也不能缺位。
(四)建立企业责任文化,积极鼓励创新
当今中国的主流文化是可以说谎,但不可以犯错。因为一旦发生错误,得到的往往是惩罚,而不是宽恕。所以大家都害怕犯错,不愿意创新,因为创新就有风险,如果由于积极创新而犯错,换来的往往是批评和训斥。所以一旦出现问题,首先想到的是掩盖事实,想方设法蒙混过关。解决这个问题的出路就是建立企业责任文化,不管什么环节都要有一个100%的责任人,不能出现问题之后再去找替罪羊,而要事先说明,万一出现某些问题,谁负全责。只要责任明确,很多问题就不会发生,因为当事人知道无法推卸责任,就会采取预防性措施,避免重大问题的发生。另外,中国企业需要迫切转变观念,要容许犯错,不容许撒谎,只要通过这样的企业文化,内部才会有正气。
(五)重塑企业文化,使企业文化更具生命力
由于市场发展不平衡,我国的企业文化存在状态多样,各有其合理性,但实践证明,不管哪一种企业文化,都不在于这种文化形成时间多么久远, 多么具有感染力, 而在于企业文化的不断完善或调整,从某种意义上讲,只有建立在自觉更新基础上的企业文化才最具生命力。因此企业若要获得稳定超额利润的竞争力,保持长期稳定的竞争优势,需要企业重塑文化理念,正确处理好多元文化包容性与主流文化的关系,从其自身发展过程中提炼文化的积淀,积累经验,树立个性鲜明的企业形象,打造卓越的企业文化与品牌文化。
当然,企业文化体系的形成与发展需要长期的实践和凝练以及长时间的培育建设。但是,如果能摒弃以前的不合理的企业发展理念,重新定位,注重企业自身文化的建设和转型,结合生产生活实际,使企业文化深入化、生活化,企业才能找到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