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高考前一个月如何安排孩子的生活起居和复习
高三的学生处于一个复杂敏感的特殊时期,这时候的考生家长需要特别注意,从身心到饮食,家长们都要比平时注意一些。那么你知道家长高考前一个月如何安排孩子的生活起居和复习吗?下面小编就来解答一下大家的疑问。
(1) 根据孩子的具体情况合理安排复习内容和学习方式
考前一个月,考生回归课本、夯实基础知识才是关键,绝不能以单纯做题替代复习。学习的重点要放在查漏补缺、总结经验教训、知识点梳理和整体回顾上。考前头脑中要有比较清晰的知识结构图,对各科复习提纲的回顾以及对以往做错的题的反思等都有助于考试时知识的再现和思路的打开。今年我刚好有本《考前30天必做60题》的书可以奉献给广大高三考生,很薄的一本书将整个高考数学要考的重点都涵盖了,考前30天每天只需做两道题就能有很大提高。先卖个关子到时给广大考生一个惊喜。
这阶段复习要跟着学校老师的安排走,但更重要的是考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解决自己平时出现的失误点和盲点。可以适量减少做题,做题时也要有取舍,不能仅为应付老师的任务,关键是有针对性地解决自己存在的问题。案例中的妈妈,让孩子考前苦攻综合题,显然是不合适的。这段时间应该力争让孩子把自己已熟悉的内容真正掌握了。比如综合题,第一步的解答都比较简单,孩子完全可以得分,后面的步骤感觉困难就可以放弃,其实这也是应考的策略。把平时会做的题考试时都做对了,就是最理想的结果。
(2) 饮食顺其自然,注意营养均衡
按照我们现有的生活水平,多数孩子通过饮食保证营养是不成问题的,关键要注意合理搭配饮食,均衡饮食才是最优营养。学生考前刻意增加营养甚至进补并没有太大意义,因为营养摄取和知识学习是一样,靠的是平时的积累,而且身体对饮食习惯的适应也是需要时间的,所以我们不主张考前刻意加强营养而大幅调整原有的饮食习惯。可以根据天气状况、孩子身体状况和饮食习惯,进行适当的微调还是必要而有益的。
对于市场上各种标榜着提神醒脑的产品,家长选择时更要慎重。不要期待那些东西会产生“特异功能”。即使确实需要服用某些产品,也要做到适可而止,把握好一个度的问题。
孩子要保持充足的体力和旺盛的精力,适量的体育锻炼是必需的,要坚信7+1>8的原理。
(3) 注意劳逸结合,形成良好的生物钟
考前的一味苦读会使大脑产生自我抑制,容易导致学习疲劳、降低学习效率,对考试非常不利。所以,这段时间学生不要再沿用以往的高强度、长时间学习的作息时间表。适量安排一些娱乐活动和体育锻炼,这些活动有助于放松心情、提高学习效率。同时要注意节制,尽量远离电视连续剧、网络游戏、剧烈的体育活动等,以免过度消耗精力。
考生要注意保证足够的睡眠,为考试储备充足的体力和精力。如果孩子生活很有规律,就尽量不要刻意打破原有的生物钟。对长期开夜车的学生来说,这段时间一定要注意调整自己的生物钟,最好能将作息时间与高考时间吻合,按照个人生活规律争取把自己的生理兴奋点调到高考相应的时间段。而且在复习科目的安排上,也按照高考顺序来复习,这样到考场上就比较容易适应,以期达到最佳的考场效果。
如果孩子出现失眠的现象,家长和学生也不要过于着急,因为几乎所有学生考前都经历过失眠,所以睡不着觉是很正常的。当学生不再困惑于“不想让自己失眠”时,焦躁的心情自然就减轻了。
1、做好饮食搭配
进入高三后,学生一直处于高度紧张的备考状态,这种紧张感也会随着考试的临近而愈发明显,因此学生的食欲下降也属于正常现象。家长可以多做些一些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资的杂粮、豆类为主的主食,可以增进学生的食欲。同时,家长在食材的选择上还应该保证优质蛋白质的摄取:可选鱼、鸡肉、猪瘦肉、鸡蛋、牛奶、豆腐、豆浆等,尤其是鱼肉,可以提高大脑功效,增进记忆。随着天气的逐渐转暖,学生还要保证多吃一些蔬菜和水果。这类食品可以帮助消化,增进食欲,并起到补充水分和防暑的作用。
2、适当引导
首先,以平常心对待每一次模拟考试和考试结果。家长要以自己愉快的情绪、平和的心态来影响和调节孩子的心态。其次,辅助孩子制订一个适合您孩子的学习计划。这个计划不仅包括每天的作息时间、各科的自主安排,包括跟随老师复习的进度,还应包括阶段性的整理与总结。第三,注意劳逸结合和适量的体育锻炼。劳逸结合能使孩子在学习中保持高度集中的注意力。
3、找到自己的智囊团
注意保持与老师的联系。孩子在家的时间毕竟有限,在学校的情况怎样家长也需要及时掌握。所以要经常和老师联络和沟通,听取老师的意见和建议。相对而言,老师比我们也更有经验。听听他们的话儿没坏处。还要注意提高咨询的质量。高考的事儿我们不懂没关系可以咨询他人,但千万不能逮着谁就问。在选择咨询对象时应该注意:一是权威人士。二是业内人士。三是没有利害关系的人士。对于别人的建议也需要加以分析和思考,而不能拿着鸡毛当令箭。别人的建议也不是越多越好,否则你会感到无所适从。
4、给孩子解压
父母要帮助孩子调整心态,把考试当作一种查漏补缺的手段,平静应对。特别是在考试前,避免说“全家人的希望都寄托在你身上”之类的话,不要让考试承载额外的东西。父母更需要做的是:鼓励孩子为自己的人生负责,并且相信孩子能做到!
一忌贪多求全。
有些家长看到孩子的练习卷上有空白,就十分紧张,认为孩子“消极怠工”。一味求全,制订不切合实际的复习计划,只能让孩子变得焦虑和沮丧。备考的“题海战术”其实于事无补,应该指导孩子有选择地做习题,找准孩子的薄弱环节,进行针对性的训练。
二忌督促过头。
孩子迎考,家长比孩子还着急。有些家长没有辅导能力,只能无休止地督促孩子,成天逼着孩子学习。把孩子关在屋里,不准出去玩,不准看电视,甚至采取陪读的方式。其实这么做反而会给孩子造成太大的压力,更不利于孩子以平常心参加高考,其负作用是影响孩子安心复习和考场发挥。
三忌白昼颠倒。
孩子考前复习,作息安排相对比较自由。为求清静,许多家长采取疲劳战术,将孩子的复习时间拖延长到深夜以至于凌晨,白天让孩子适当睡觉。这种做法非常错误,容易颠倒孩子的身体“生物钟”。应该尽量同高考当天的时间靠拢,让兴奋时段集中在白天,只有步调一致才能考得好。
四忌期望太高
有些家长对孩子的期望值过高,不顾考生的现实成绩和智力差别,总想着让孩子成为状元、进名牌高校。超过孩子的实际水平,实际是一种负面暗示,让孩子觉得考不上名校就是无能,无形中给孩子造成极大的心理压力,挫伤孩子的自信心。
五忌刺激施压
有些家长担心孩子成绩不够优秀,考不上理想的大学,总是把亲友同事家的“学习尖子”,拿来“刺激”自己的孩子。有些家长整天把高考挂嘴上,无休止地唠叨,有意无意地给孩子造成了压力,使孩子从内心对高考产生恐惧,更不利于复习和考试。
六忌过分干预
许多家长认为,到了高三,特别是考前几个月,孩子惟一的事就是复习功课,给孩子诸多限制,不准做这、不准做那,取消了娱乐,取消了锻炼,甚至连电视新闻都不让看,把孩子当成读书机器人,这样做既无助于提高复习效率和质量,更容易使脑子疲劳和思维僵硬。
家长高考前一个月如何安排孩子的生活起居和复习相关文章:
★ 高三学习方法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