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毕业典礼学生代表发言稿
在毕业典礼上,大学生代表进行了发言,表达了收获的喜悦、亲情的温暖、师恩的难忘和别离的伤感。下面是学习啦小编给大家整理的 大学毕业典礼学生代表发言稿,仅供参考。
大学毕业典礼学生代表发言稿【篇一】
尊敬的各位老师、校友,亲爱的爸爸妈妈们、同学们:
大家上午好!
我是北京大学哲学系20**级本科生李晓丹。今天是我们一生中非常特别、非常重要的日子,我很荣幸能有机会在这个隆重的场合,和大家一起回忆逐梦燕园的旅程。
从小我们就觉得,北大是一个有光的地方。1403天前,在做出于成府路口向西走的决定后,我们走进这个陌生而又熟悉的园子,开始一场青春的远行,又像是赴一场久候的约定——因为前方有一束光,等待接纳一个个懵懂而有梦的灵魂。
初入燕园的我们曾在图书馆数不清的书架前迷茫过,在百团大战纷飞的宣传单里踌躇过,在柏拉图的理念和洞穴比喻里困惑过——可是就像洞穴里的人挣扎走到洞穴之外看到了真正的太阳,北大的光始终陪伴、指引着我们摸索前行的方向,照耀着每一个北大人在诸多选择中发现最好的自己。我们可以选择广厦万间,也可以选择乡村热土、祖国边陲;我们可以选择一群人的经世济民,也可以选择一个人的古生物学;我们可以选择为往圣继绝学,也可以选择为校园开通小黄车;我们甚至可以选择一片星空,在批判与质疑的喧闹中、在夜夜难眠的困苦中坚持自己的热爱……北大给了我们最好的实现梦想的平台,这个神奇的园子给每个终将离开这里的人无限的可能性;她“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胸怀,让我们得以选择并坚持自己的热爱。我不禁想起哲学系李猛老师曾说的话,“四年,北大为每个人灵魂磨砺的,不是轻薄快利的刀刃,而是笨拙钝重的刀背,让青春那些锐利的理想,能够坚持成为一生的事业。成为一个北大人,有比‘命运毫无道理的眷顾’更多的东西,需要我们坚守一生来完成。”
于我,这不仅是在哲学系研读经典的四年,在北大肆意青春的四年,也是在公益道路上砥砺前行的四年。我是一名红丝带志愿者,20**年暑假,我和六个小伙伴第一次来到了安徽阜阳,为50多个受到艾滋病影响的孩子举办夏令营。离开的前一天,我们希望帮助孩子们实现一些愿望,其中一个六岁的小女孩认认真真地写下:“希望明天是我的生日。”起初我有些不解,后来我们了解到,那里好多孩子不清楚自己究竟生在哪天,也从没过过生日,小女孩觉得那几天的活动是她最快乐的时刻,所以希望“明天是我的生日”,我看着她期待的笑脸,眼泪却流个不停——没有什么能比那一刻让我明白我该如何存在。我切切实实地感受到被需要,被需要是一种幸福,更是一种责任——不仅仅要用爱心去呵护、关心、反歧视,北大人更要通过思考、调研和行动为他们现状的改变做出努力、贡献力量。
之后的两年,我和同学们三次去到阜阳,三次邀请孩子们来到北大,我们争取每个月都给孩子们写信,也总能从回信里了解到他们最近身体和生活的情况。我把在当地调研的情况和所思所感总结成了报告,为十三五规划建言献策。正是在一次次志愿行动中,我重拾了自信,坚定了把红丝带志愿服务当做毕生事业的决心,发现了属于自己的那束光。
在与北大作别的离歌终将唱起的时刻,回头看看来路,我们走过了很多地方,明白了很多道理,认识了很多朋友。倘若多年以后,我们再去回想这段高歌理想、奋力耕耘、求知若渴的时光,我们与北大的独家记忆究竟是什么?也许我们忘记了与和克强师兄握的是左手还是右手,但一直铭记“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就要扣好”;也许我们早已忘记如何用拉格朗日法求解斯勒茨基方程,但在其中养成的理性与逻辑思维让我们终身受益;也许我们早已忘记刑法考试中多重的人物设定和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但一直铭记对法律的尊重和正义的坚信;也许我们早已忘记为国家活动志愿服务的艰辛,但一直铭记天安门广场的一抹蓝、鸟巢里的一株绿;也许我们忘记了20**年末日前的狂欢,但一直铭记与小伙伴们惺惺相惜的友谊。 北大给予我们的,不仅是知识和能力,更是价值和情怀。我们的情怀不是任何空大虚妄的梦想,而是努力窥探到我们所处的世界有着怎样的细微病痛,并用我们的坚持和热爱去证明思想的价值。并且,我们真正盼望的是,有一天接触到这个社会最真实的伤口时,可以有治愈它的决心和力量。
北大的光,不但在过去四年中引领我们,更是未来漫长一生中最坚定的支撑。当我们怀着一颗虔诚炽热的心走出学校,面对社会,我们只有一个身份,那就是——北大人。
忆往昔,少年意气,心系未名水;盼来归,铁肩道义,不负燕园情。
最后,真心地感谢养育我们的父母,教诲我们的师长,感谢要用一生去眷恋的北大!让我们用最热烈的掌声表达这份感激!因为有你们,这里才是我们最好的北大,当下才是最好的年华!
谢谢大家!
大学毕业典礼学生代表发言稿【篇二】
尊敬的各位老师、各位家长,亲爱的各位院友、各位同学:
大家好!我是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11级本科生李唯。
从有记忆的那一天起,梦想的词条已经在耳边萦绕了千遍、万遍,不仅电视台竞相播放着门类不一的选秀节目,各领域的精英们也越来越热衷于将自己的人生经历炖煮出一锅又一锅的心灵鸡汤。
没错,梦想的力量是巨大的、是不可思议的,它是毋庸置疑的正能量。如此看来,自由的大学不愧为梦想的温床,在这里,每个人都有资格在倾心的领域里恣意徜徉——为了梦想。
可是,梦想是放肆,现实是克制。
在我看来,大学所真正试图引领的,恰恰是我们的理性如何在梦想与现实的交织中从容斡旋,集中体现在职业态度的培养上。
首先,第一个层次,关于“喜欢”与“不喜欢”。
严格意义上讲,我们在进入大学之前很少遇到必须完成的任务——父母布置的家务和学校留的作业自不多说,不交不做也不过是挨一顿批评罢了,晚些补上便是。即使是老师和同学拜托的事情,又或者是一同组织策划的校园活动,实在掉了链子,也不会造成不可弥补的损失。这当然不是好的习惯,尤其我们这代独生子女,生活在倡导自由的新时代,却更容易因心智的不成熟而变得自私和过于自我——我不想干这件事,只想干另一件事,既然这样,我为什么要逼自己做自己不喜欢的事情呢?我要追逐自己喜欢的事情——有些时候,明明是蛮不讲理和不负责任的态度,却被年轻的自己错误地奉为帅气和叛逆,然彼时年少,又何必苛责。
直到进入大学,且不论相当多的同学很早便已进入公司、单位参加实习工作,即使是校园一级的社团组织和学生机构,这里也已经包含了社会团体的基本特征,并不如以往一般存在讨价还价的余地——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大学校园本就是一个小社会。
谁都愿意由着自己的性子来,谁也都更有动力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可是,现实中的我们不得不常常面对自己并不喜欢的事情,此时又该当何如呢?
不难发现,大学里最受欢迎的人一定是靠谱的人。和靠谱的人打交道,小到日常生活中的相互帮忙、课程展示的小组准备,大到组织机构里一同完成相关任务,他们不会因为主观的好恶而影响工作态度,无论喜欢与否,只要决定做了,就一定认真对待。
大学校园对于靠谱品质的推崇潜移默化之间影响着所有同学,这样的倾向本身便引领着大家以理性的态度面对自己的“喜欢”和“不喜欢”,而这正是职业态度的理性基础。
既然说到了现实,也就进入了第二个层次,关于梦想与现实。
前文已经提到,梦想有着不可思议的力量,但在生活中,梦想和现实并不总是协调。追逐梦想的人值得尊敬,以梦想之名逃避现实的人则令人唏嘘,须知:任性的逃脱绝非洒脱。
现实、梦想、职业态度,在考古文博学院毕业典礼的场合下进行这样的探讨,无疑是值得玩味的。若从学生人数和录取分数来看,考古确实是高校中最为冷门的专业之一。即使对于考古专业的学生,考古也并非统一的爱好——于大多数的我们而言,考古是专业、是职业、是现实,但并非梦想。
令人感恩的是,文博学院的培养方案绝不是为了在短短四年把考古强行烘托成为本专业学生心中高大上的梦想,相反,学院的老师们更多地是从现实层面指导我们如何以理性的职业态度面对考古工作。
“你当然可以不喜欢考古,也可以心存各种各样的梦想,但一旦你开展起考古工作,就必须以最庄重的职业态度面对,因为遗迹遗物不可再生,你的每一项工作都必须对过去(遗存)、现在(考古队)与未来(研究者)负责。”
或许可以这样认为,由于知行合一的专业特征,考古文博学院对学生的培养本质上便是对于职业态度的培养。这不得不令人感到幸运,因为当理性的职业态度成为习惯,梦想与现实的交织也就再不会成为紊乱的纠缠。
转眼四年、坐标燕园,在这个时空范围里,所有的人、事、物都是我的大学。
我爱燕园,我爱考古文博学院;我爱我的梦想,我也爱我的职业。
更重要的是,我爱你,我的大学。
大学毕业典礼学生代表发言稿【篇三】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家长,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上午好!我是环境学院环境工程专业20**级本科生徐慧。还记得四年前,同样是在这个教室,这个讲台,我笑着跟大家说“在大学里,我想当一个学霸”。很幸运的是,我真的成了一个“学霸”,并以一个“学霸”的身份,在这个喜悦而神圣的时刻,与大家一起回首逐梦南大的旅程。
岁月是一部太过仓促的影片,四年的时光就像一帧帧画面一样,匆匆飘过,却承载着我们太多的回忆。回首往事,那第一次走进南大仙林校区时的激动,第一次与200多人一起上微积分时的惊奇,第一次参加院系迎新晚会时的干劲,第一次踏入实验室时的憧憬,第一次拿到奖学金时的喜悦,竟是如此历历在目。每天的课堂上,密密麻麻的笔记记录着我们追寻梦想的步伐;科学研究中,孜孜不倦的姿态引领着我们为中国乃至世界的环境贡献力量。四年来,我们一点一滴的成熟起来,知道了为学当勉励,懂得了为人当自强,感悟到处事当感恩。四年来,我们在困难中慢慢成长,既经历着挫折磨难,也不断品尝着胜利和成功的喜悦。而四年来,老师们的诲人不倦、同学们的鼓励帮助、南大的关心培养,更是我们一生永远难以忘怀的记忆。
首先要感谢我们的巍巍母校,我们亲切地称之为“南哪儿”的南大。四年里,在青春蓬勃的仙林校区,在藏书万册的杜厦图书馆,在院楼,在实验室,都曾留下过我们奋斗的身影。南大给我们的不仅仅是学习生活的良好条件,更重要的是一种灌注于我们血液中的南大人的气质。“诚朴雄伟,励学敦行”,我们懂得了为人诚朴,志向雄伟,我们学会了科学求学,并身体力行。在毕业之际,我们应该感谢南大,感谢这片孕育了我们的深情土地。
我们还要感谢教导我们的老师。犹记得,余洋老师把我们领入了环境学院,融入了百人的大家庭;犹记得,古稀之年的左玉辉老师在这里声情并茂地讲解五律协同;犹记得,有机化学课上,我们被一个甲基、一个乙基弄得哄堂大笑;我的导师潘老师把我们带进了科学殿堂,上课时,老师们用知识和科学我们让我们全神贯注,下课后,我们用思考和问题将老师团团围住。老师就像一位指路人,传授我们通过山川河流的技能,指引我们前行的方向。当毕业来临,我们是多么想回到曾经的课堂,再听听他们的声音,对最可爱的人说声谢谢。
我们还要感谢的人,就是坐在我们身旁的同学们。友谊是朋友帮你占的一次座位,是帮你领的一次快递,也是给你带的一份午饭;是在你开心和你一起疯狂,失落时和你分担愁绪,也是沉默不想说话时可以不需要顾忌她的感受。此时此刻,在座的各位不妨拉起身旁的手,注视着对方的眼睛,因为那里写着感激,写着不舍,写着四年里你我一起生活的点点滴滴。
就在去年的十月份,我保送去了清华直博,也离自己的梦想更近了一步。在座的同学们,有的读研、有的出国、有的工作,在我们即将展翅飞向不同的远方时,请别忘了我们共同的起点,我们梦想启航的地方。
同学们,今后的岁月“任重而道远”,作为当代青年,我们要志存高远,增长知识,锤炼意识,让我们的青春在时代的进步中焕发出绚丽的光彩。今天,我们齐聚在环境学院共庆我们的成长;明天,我们奔走在世界的各个角落创造南大人的辉煌。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希望我们如一代代的南大人一样,俯下首,就有了“嚼得草根”的深沉襟怀;抬起头,更拥有了“做得大事”的雄伟抱负。
最后,让我们共同祝愿:祝愿我们的老师,身体健康、工作顺利;祝愿我们每一位环院学子,前程似锦、一帆风顺;祝愿我们的母校南京大学,更加美好、更加辉煌。
谢谢大家!
看过 大学毕业典礼学生代表发言稿的人还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