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励志>励志文章>

90后非常经典励志文章3篇

鸿宇分享

  瀑布---为了奔向江河湖海,即使面临百丈深渊,仍然呼啸前行,决不退缩人生就是需要一些这样的励志文字和励志文章激励我们,一起来看看学习啦小编为大家精心推荐的90后非常经典励志文章3篇,希望能够对您有所帮助。

  90后非常经典励志文章:坚持是一种力量

  我习惯用纸笔做记录,平日里随身带的记事本是如此,读书笔记思维导图也习惯用纸笔。尝试过用电脑和手机来做这些工作,但觉得反而记不住,记不牢,算是习惯吧。

  今天突然翻出去年的记事本,去年年底今年年初的,觉得很是心惊。

  原因是——原来问题一直都是老问题,错误一直都是老错误,我只是一直在重复犯错而已。

  去年12月有一天记录是,今天因##事件,情绪低落,效率极差。应对方法是:发现情绪问题后,出去走一圈,只给自己半个小时牢骚和发泄时间,回来挑简单的任务着手。

  而上个月有一天的记录是:身体原因,情绪低落,没有完成当日计划。应对方法是:倒计时方法设置情绪舒缓时间,过后立即投入工作。

  去年1月有一条是:豆瓣刷了3小时,过分!应对方法是:控制上豆瓣时间。

  去年6月有一条:妈的,又刷豆瓣2个小时,今天那个计划没写。应对方法是:戒豆瓣!

  看看,连用词都差不多。

  又回到信息爆炸社会这个调调,信息爆炸,所以新办法新技术奇多,新道理新言论奇多,畅销书一本又一本,看了半天突然醒悟,咦,这个不是谁谁谁早讲过了吗?

  蔡康永有条微博说:15岁觉得游泳难,放弃游泳,到18岁遇到一个你喜欢的人约你去游泳,你只好说“我不会耶”。18岁觉得英文难,放弃英文,28岁出现一个很棒但要会英文的工作,你只好说“我不会耶”。

  这段话不知感动了多少人,结果蔡有一个朋友总结到,不就是“少壮不努力,老大图伤悲”么?

  道理就这么点道理,古人说过了,今人也说,老人说过了,新人也说,石器时代也说,互联网时代也说。

  自己身上的弱点和错误也是一样,我前年12月(其实更早啦)意识到了,是个好的开始——那个方法,至少对我而言,是有作用的。但是没有坚持下去,过了一阵子,又反复地出现这个问题(反正刷豆瓣浪费时间,是自打我5年前来豆瓣就开始的问题了)。

  其实也有办法,就是反复的就一个问题反省自己,找到好方法就坚持不懈进行下去。不用太追求新方法新理论,只要是证明对自己有用的,就要坚持下去,不是一天两天,也不是十天半个月,而是一年两年的坚持下去。

  说回表扬自己的话,从前年12月的记事本看来,我现在还是做了很多事情的——包括用纸笔记录时间,写每日反省,做读书日记神马的,几年坚持下来,还是获益匪浅的。

  总结出几点:

  1、还是要有记录:要不是我去年这么记着,今年我也记不得去年我原来是这般。

  2、记录要常看常反省:以前我只是用记事本记录,每周或每月有一次回顾。现在我定期把记事本上的内容整理到电脑上去,资料方便分类检索,自己的问题,也方便追溯。

  3、好办法好习惯要坚持。有时候,很小的改变,只要坚持下来,就会带来很大的变化。

  说一个很小的例子,我原来的家里有电梯,搬新家后要每日爬楼梯,开始觉得很累,慢慢就习惯了。后来我换地铁或者日常逛街什么的,有楼梯就尽量不走自动扶梯,发现明显体力好了很多。其实每天也就多爬了几十阶而已。

  翻到前年用的那本小红记事本的最后一页的时候,我发现我用红笔大大地写着“重复与坚持”,觉得对我这种毅力缺失的人来说,真是最好的警醒啊。

  90后非常经典励志文章:二十几岁,开始对自己的外貌负责

  2013年10月份,我去厦门玩。第一站便去了好友琦琦的公司,她有事儿在身,随手扔给我一张美发卡,说“晚上不陪你了,你自己去做一下头发,放松一下,明天美美地玩。”我低头一看,就再也没有说话——因为它标示的是999元∕次。

  我激动不已地早早来到指定的地点,想赶紧体验奢侈的滋味,却没想到却被服务员带到了一个会议室,一个西装革履、高大帅气的男人坐在那里,看我进来,起身招呼,然后就看到带我进来的服务员拿着笔和本子也过来坐下,幸好灯光柔和,他们面带可亲的笑容,否则,真觉得像个“审讯室”。男人微笑着说到“是这样。按照我们店里的程序,我们要先给您开一个小会,我们彼此交流一下,你说一下你对你的发型的期待,然后,我们根据您的要求,从专业的角度给您一些建议,做一些调整,接下来,我们才进入美发阶段。”我微笑着点头,暗自思忖:可真专业呢,贵得有理!

  他说“我问你答好了。第一个问题:你希望发型给你带来什么样的气质?”我说“哦,我对自己没有定位,你们觉得我适合什么样的就怎样好了”,他尴尬地一笑,接着说“你觉得自己适合长头发还是短头发?”“我大学之前都是短头发,大学之后一直留长发,我也不知道哪一种好看,觉得都差不多,你们决定好了。”“那你平时都是怎样保养头发的?”“就是用洗发露洗完,再用一下护发素,吹干就好了呀。”“你对头发有没有比较困惑的问题?”“没有吧,你们觉得如果有什么问题,告诉我就行了”……

  男人和服务员相视一笑,我看出了他们眼中的意味,觉得是我不配合,但其实,我真希望有个地洞钻进去,一个二十几岁的女孩子,竟然对自己的头发一无所知,好像它是上天随便安放的一个器官一样,有没有无所谓。我支楞着自己的倔强,不让自己看起来太寒酸。沉默一分钟后,男人说“许小姐,我们对于对自己的发型没有特殊要求的顾客,就按照我们的想法来剪,你同意吗?”我狠狠地点头说“嗯,嗯,我相信你们的专业。”

  在单间里,三个人一步步地对我的发型进行改造,两个多小时之后,我拍了定型的照片给朋友,她们不约而同地、咬牙切齿地说“你的前二十多年,头发白长了!”

  几天后,我陪朋友去见她的好友、色彩搭配师依霖,朋友去咨询衣服色彩搭配的问题,依霖姐看我站在一边等,随口说“我也给你做一下测试吧,看看你的穿衣风格是否适合你。”我一听这话,马上想到了在美发店的情况,想赶紧拒绝,但我内心突然间又产生了另一种声音:去试试吧,就算尴尬,也比白痴强吧。于是,我战战兢兢地坐到了依霖姐的对面。

  她问我的第一个问题,和美发师问的差不多:“你对自己的穿着有什么期待?”我尴尬一笑说“舒服就好,喜欢什么就穿什么”“那你喜欢哪种颜色?”“黑白吧,最百搭了。”“那你觉得你自己适合黑白吗?”我坚定地说“黑白这两种色系应该适合所有人吧。”依霖姐一直温柔的点头,我觉得自己也许回答得还不错。我兴致一高,说“我让你看一下我手机里的图片吧,我拍了很多我穿着自己喜欢的衣服的照片”。她也高兴,说再合适不过了。三十多张看完,她诡异地一笑“我知道你的情况了,你的穿衣风格就是没风格!”。

  然后,她把我带到有自然光的阳台上,用一块块布料在我身上做比较,来来回回,反反复复对比,其中,她会问我喜欢这个颜色吗?我说讨厌死了;问我这个花纹怎么样?我说这个适合中年大妈穿吧。等所有的都试过了,她笑得浑身颤抖,对我说“你讨厌的那些颜色和花纹恰恰都是最适合你的肤色和气质的。”我石化在那里,又有了二十几年白活的结论,当我陷在这种痛苦里无法自拔时,隐约看到她拿着尺子在我身上量来量去,嘴里念叨着听不清的数字,几分钟之后,她指着我的高龄衬衫说“你的脖子相对来说短一厘米,以后尽量别穿高领的衣服。你的身体数据和数据分析,我会让助理发给你,你回去好好看一下。”

  终于要离开了,她把我送到门口,又给了我“两刀”:“现在是秋季,你的肤色最合适这个季节了,你要打扮地非常美才可以哦;还有,回去把你的那些衣服扔掉,宁愿只有几件适合自己的,也不要有一堆不适合自己的。”我心里流着泪听完这些,觉得自己立马解脱了,没想到,我等电梯时,她追上来说“看,你的衣服这里还有线头,以后出门前,一定要剪掉。”我恨不得喊她一声“亲姐姐”。

  那一次的厦门之行,成为了我生命中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事件。每次坐飞机我都会睡觉,但那一次,我竟一点瞌睡都没有:脑中一直在反复思考这两件事情对我应该有的启发。早已过了遇到尴尬的事情,一笑了之或者置之不理的年纪,开始深探事件背后的价值。

  我是一个过于关注内心的人,这话听起来自夸且矫情,但这是我能够给自己的唯一的解释。很多人说我早熟,不是因为我经历过多少大风大浪,而是我专注于内省。二十多年里,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工作之后,我都在往里看,要让自己成为一个有深度、丰富的人,而从来没有向外看,不是没时间,而是根本没有外观的意识,虽然每天洗脸穿衣,但并没有从心里认同它的存在。身体只是我的工具,我只会使用它,未曾想过认识它,我几乎对自己的身体和外表,一无所知。而厦门之行后,我决定要重新打量自己。

  后来,我注意到十岁左右的小姑娘就在网上看视频教别人化妆,也有五六岁的小男孩开始在淘宝店做童装模特,连店家都夸赞他的审美眼光,这种从小对外表美的鼓励,让我觉得对自我的改造一事变得更加紧迫。中国人常常认为:一个特别会打扮的女人是肤浅的,但我却觉得:外观美真的可以成为一种力量。

  有好多女孩儿向我写信倾诉关于外表给她们带来烦恼的问题,有个姑娘甚至直接问“你认为这是一个看脸的时代吗?”这要看怎么理解“脸”这个问题了。美女不是天生的,就算是一个天生丽质的人,如果不知道自己怎样看起来最美,不花费力气学习寻找适合自己美的东西,也未必见得能够让人觉得她的形象很好。但倘若,外表的问题已经成为你自卑的缘由、成为了你内心尴尬的节点,那么,多花费些时间和经历在外表上是必须的。

  有人说未来的社会是一个竞争审美的社会,具体到个人,把自己打造成一个自己喜欢的样子,便是自我培养审美的开始。有多少人,面对这五光十色的世界,即便是睁着眼睛,也看不到美好和色彩呢?

  如果有条件,当然是越早开始对探索自我之美越好,但我想对于大多数的女孩子而言,二十几岁才开始独立,有了可以不依赖父母而自己赚钱的机会和能力,拿一部分钱出来投资,不仅仅在精神层面上,也在自己的身体上。控制体重、知道自己适合穿什么色彩和款式的衣服、即便在生病时也不将就,把自己打扮的美美的,这和“这个时代是否看脸”无关,为自己的惊喜和满足而活。

  丰富而强大的内心,加之自信而有力量的外表,你一定有更多的能量去探索生命、进入生活。

800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