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写的励志文章
有很多名人都写过一些励志的好文,这些文章一般颇有深度,很适合我们去阅读。下面是学习啦小编给大家整理的出自名人的励志深度好文,供大家阅读!
名人写的励志文章篇一:用理想和现实谈谈青春
先把理想藏起来,理想不必天天想。因为买不起房子,所以爱情太贵了;人际关系太难处了,都不敢说不了;想到北京、上海、广州漂流的,你们是现在最委屈、最难受、最不幸的一代。从喝完酒后做什么事情来判断是哪一代人。
60后:留在原地喝茶聊天
70后:唱卡拉OK
80后:去夜店
90后:十几个人坐一起,没人说话,都在拿手机跟别人聊天
在我成长的年代里,我不知道什么是新闻。因为我在内蒙古一个边疆的小城市里。在我们那没有新闻,我也不知道记者是干什么的。广播学院考试容易过,逃课没人抓,课外书随便看。
因为这个报考的。现在考广院,恨不得北大、清华的分才能进热门专业。我说,我买的是原始股。因此,有很多不认为自己的学校是名牌大学的学生,我经常给它讲我的故事,
北大很牛,不是现在在那里上学的学生造成的。我们要用自己的努力,把一个学校从无名之辈变成名校。要成为原始股的购买者。人家买的是期货,不是现货。我夫人认识我的时候,我什么都不是,只是一个很可爱的人。对于爱情来说,这个就够了。
但是现在要用房子、车子来衡量是否要跟他拥有爱情。对于60后来说,连上大学都是懵懵懂懂。房子太贵,我们这一代人从来都没有想过,能买自己的房子。有人说,我们在上海漂流,是蚁族。但是我们这一代连漂流的机会都没有。你们的痛苦是让我们羡慕的幸福。
过了30之后社会才给我们这样的人提供漂流的机会。89年,我们的毕业空前绝后。我们是唱着大约在冬季,一批一批人在火车站泪洒火车站,充满了绝望,不知道未来在哪里。有时候,经历了也发生变化,那似乎是一个转折。
我待的地方是周口店。从我的窗口就能看到猿人遗址,一年就看了21次这个遗址。
偶尔从周口店回北京城,第一件事就是花一块钱买一根香肠,站在马路上吃完。跟你们比,我是幸福还是痛苦?我在北京搬了八次家。我的孩子就是在搬家过程中孕育的。我一直离城市的距离保持在五环之外。白哥,你别装了,你还能买不起房子?我现在能买得起房子。本台最后一次分房子,我排倒数第一。我肯定拿不到朝向好的房子,“没关系,朝下我都要!”成了中央电视台的至理名言。这是我们这一代的故事。
1949年出生的这一代。他们幸福死了,用一个诗人的话说,时间开始了。当他们12、13岁正是长身体的时候,三年自然灾害。等他们开始上学时,“”开始了;等他们要谈恋爱时,男女不分,所有的人都穿一样的衣服,男人能干的,女人也都要干。等他们27、28,终于生活安定下来,想要结婚要小孩的时候,突然恢复高考了。有的回城,有的高考,命运从此发生了转折。终于到30多岁,想要多要几个时,计划生育了;等他们开始享受天伦之乐时,下岗了,大学生找不到工作了。和这一代相比,你们幸福么?
再往上走,季羡林,季老到德国学习的时候,哪知道赶上第二次世界大战。在德国一待就是10年,想回都回不来。和这一代相比,你体会不到两国相隔,
没有一代人的青春是容易的。每一代有每一代人的宿命、委屈、挣扎、奋斗,没什么可抱怨的。幸运的你们,由于有了互联网,可以把你们的委屈和抱怨让世界看到,于是诞生了蚁族、北漂,这是痛苦中的幸福。社会应该关爱你们,但不是溺爱。身在青春期的人应该明白,天上不会掉馅饼,如果掉,于是铁饼。
21岁,我们走出青春的沼泽地。这首诗,我回想起来的时候,青春回忆的时候很美好浪漫,但经历的时候很残酷。青春就是残酷,人生的很多次第一次都在青春期,你要抉择,不要以为每一代人都说青春好,你便产生了幻觉。我经常会感受到我在青春期的时候经历的痛苦和挣扎。我们在实习的时候,集体口号是,装孙子。我们那一代人比你们更艰难,也比你们更会找艰难。我们那个时候要打水、拖地,你们不用了,有饮水机、有清洁工人。青春既然是不容易的,面对它。这是作为过来人的感慨,有的有用,有的没用。
第一的素质不是你的才华,而是你是否有一个强大的心脏。当你离开校园往前走的时候,打击多了,没用心理素质,想在将来这个社会上混,是不行的。不是特指中国,在美国也一样,
我在招人的时候,经常会观察这个人心理素质如何;这就像一个拳击手,被别人不断打击都不倒才是重要的。我看到很多年轻人在最初的表扬中,跌倒了。不靠谱的表扬更会毁人。对批评有耐受性,对表扬有警觉。
第二,17年前,龙永图那时候入关谈判,他问我什么叫谈判,不就是像你们一样么,跟对手在争斗在吵架。他说,不,谈判一门双方妥协的艺术。我是在年到40的时候才明白这个道理。任何单方面的谈判,不是谈判,是战争、侵略。人跟自己的理想、事业、同伴、生命都是一场谈判,从来不会单方面的获胜。只有双方妥协才是一种获胜。你怎么能够完全让生命按照你认为的方向去走呢?那不是谈判,那是你对生命发动的战争。爱情、婚姻也如此。离婚的一定是有一方不妥协,或者双方都不妥协。关键时刻,伤人的那句话能够憋住,才会有传奇。踢足球也是一样,我现在一周两场球,我的队友有三分之一是国家队。别忘了,我四十多了。要学会用40岁的方式去踢足球。各种伤痛都经历了,我还在用20多岁的方式去踢,很暴力、很想获得胜利,但是我现在明白了,我必须妥协。
第三,生活的真相是什么呢?平淡。今天7月5号,郑大的毕业生已经离校了。每一个从大学校园走向社会、生活的时候,最重要的就是要接受平淡的日子。生活5%是幸福、5%是痛苦,剩下都是平淡。那5%的幸福,就像是铁钳子上叉的肉,吸引我们跑完了全程。我现在当着几千人,众星捧月,但是不是,是我在伺候你们,因为我不一定愿意来。
新闻,是一个树欲静而风不止的行业。永远不能保证未来会发生什么。计划没有变化快,变化没有电话快。但更多的时候是平淡。一对中年夫妻在家里,老公开电视、老婆织毛衣,之后洗脚,睡觉,你觉得这样的生活怎么样?快离了吧。我想过最浪漫的事,就是陪你一起慢慢变老。礼花很漂亮,是因为一年偶尔放一回,要是天天放,你会起诉我。
在美国做记者,做编辑,最初的时间是跟着车跑,一跑就是好几年,你接受么?要接受,提早明白生活是平淡的。
第四,想赢不怕输。每个人都想赢,而你想过,你是真的不怕输么?不怕输才是真正的关键。最逗的是,只有你不怕输的时候,你才能赢。每个运动员都想赢,但做到不怕输,太难了。想到最坏的结果,并且去做,往往事就成了。在学校也同样如此,你敢于创意么?敢于接受周围的不理解和嘲讽么?那就去做吧。一个人最终的裁判是自己,在我的生活里,很多人都活在别人的眼睛里。总想去讨别人的欢心,没必要,每个人都无法扮演别人扮演很久的角色。还是要努力地去做自己。有些词看着很敏感,但是还是要说,比如自由、民主。我从来不抱怨,因为抱怨没有用,在中国内心深处,自己对自己的束缚和不自由。你能解放你自己么?能把自己解放已经很不错了。一个大学生,应该成为时代列车前进的推动者。但不是所有人走在后面推,还有人在前面拦着,最可气的是还有人坐在车顶上,不管你推到哪里,她都是既得利益者。中国一定会走向民主。我们是否能聆听别人不同的意见,甚至刺耳的声音。不要成为一个网络上宏大的自由主义者,却是生活中的暴君。民主从每一个宿舍开始。你们这一代人,一定要从自己身上去打造自由和民主的基础。行了,一个小时,我讲到这里。
曾经有人问过了,对你影响最大的一本书是什么?我说是新华字典。一顿饭吃完,你只夸了咸盐,但是醋会失落的。那是一个你寻找自己的地方,而不是去读别人。对我影响的书太多了,我没法去一一评说。
对于我来说,大学的四年,对于成为今天的我,是最重要的四年。刚入学的孩子是一样的,四年后,不一样了。没有任何杂质的友情,第一位;见证了你和这个国家的情感,第二位;学会了逆向思维;学会了如何用新闻眼光来看待自己;学会了如何学习。我是个到现在依然本科的大学毕业生。我就想知道一个本科生究竟能走多远。
现如今的媒体环境,在网络上有价值的言论和声音太少。民主的前身就是杂乱无章。在我40岁的时候,我发捍卫常识、建设理性、寻找
中国的高考有万千个毛病,但目前是最公平的。高考要改革,可不是你的方向。中国的高考,一定要告别一张卷子。要让高校自主招生,你还要信任它,公平。高考的未来,恰恰不是大一统,而是多元化。
新闻联播你有权不看,但你无权扼杀。
面对就好,去经历就好。没事别找事,有事别怕事。
你自己定义成功。我从来不庆幸,这是命。总有人跟我说,哎呀,辛苦;我说,不,命苦。从事任何职业都是一个工具,不是一首歌、不是一个节目,而是态度。
偶尔自卑的人才可能成功。一件事交到你手里,你不那么自信,有点自卑,你就会付出120%的努力,事儿就能做好。
名人写的励志文章篇二:琐碎的时间是珍珠
琐碎的时间是珍珠,可惜,我们都明珠暗投,将它们,当垃圾给扔掉了。我们应该将各种琐碎的时间利用起来,让它们闪光才对。虽然像作者一样5点起床有些困难,但充分利用各种琐碎的时间,很值得做。
刚参加工作不久的时候,我浪费了很多时光。上班时,自己的工作和思路,总是被别人打断,一天到晚,几乎做不了什么像样的事。好不容易没人打搅的时候,却又快下班了,又觉得十几分钟,二十分钟,能做什么呢?还没开头,就得下班。还不如下班算了,等晚上找个整块的时间,再做。结果呢,晚上,宿舍又太吵,总是熙熙攘攘,人来人往,跟本就无法集中精神。可是,哪家公司的集体宿舍是安静的呢?于是,想做,想学的东西,又不得不丢在一边。时光,就这样,不知不觉,浪费掉了很多。
有一天晚上,宿舍里,照例很燥热,很嘈杂。我啥也做不了,啥也看不进去,只好窝在床上翻一本文摘。无意间,翻到了一篇文章,是一位美国人写的。他说,他一年四季很忙,到处出差,做演讲,做咨询,做项目,在全球各地飞来飞去。但他每年都出两到三本书。为何在这么忙碌的情况下,他还能每年都出几本书呢?原因是,他善用了所有的琐碎时间,在吃饭后,等车的半个小时,在机场候机时,一个小时,或者四十分钟,乃至,整块工作后,休息的十几分钟间隙,他都写上几笔。多的时候,可写千字,少的时候,只有一两句。但这些积累起来,就不得了了。最后他说:琐碎的时间是珍珠,它们散落在各个角落里,只有将它们串起来的时候,才会灼灼生辉,产生价值。
琐碎的时间是珍珠。我心中忽有所悟。可惜,我们都明珠暗投,将它们,当垃圾给扔掉了。我应该学习他,将各种琐碎的时间利用起来,让它们闪光才对。
此后,我开始训练自己,充分利用各种琐碎的时间。比如,开会,有人晚到的十几分钟,等待时,我会在会议室里,将我心中构思的方案写上几笔。晨会前的十几分钟,吃过了早餐,我一般不在外面晃荡,而是先到座位上,将当天的工作重点列一列。下班前的十几分钟,没事了,我把昨天看了一半的论文拿过来,再看上个两三段。这些过去我从没认为是时间的时间,一旦点点滴滴集中起来,竟然能做很多事。
在上班之外,我也充分利用空闲时间,重拾我的文字梦,开始写东西。一句,两句,一段,两段,被人打断了没关系,忙完了事情,得空,接着以前的思路,再写。嘈杂也没关系,能写几句算几句。渐渐,我发现,我的抗干扰能力大增。有时候,我看书,或者写东西,竟然能做到充耳不闻同宿舍其它床铺上吆五喝六的打牌声。再后来,外界环境根本就不是个问题,即使在隆隆的机器声中,我也可以爬在机械臂下的横杆上,照例写我的工作总结,或者改善提案。犹如此刻,小媳妇正在客厅里开着电视,看她喜欢的AXN上的《CSI》纽约篇,而我,则在开着音乐的房间里,侧坐在我的袖珍小书桌前,敲着这篇文字。
后来,我发现,时间不仅仅是我用到的这些。其实,有块宝贵而又安静的时间,被我忽视了。比如早上。因为,早上是一天时间里,最安静,最少人打扰,人的头脑又相对比较清醒的时候。但这样一块好时光,我竟然用懒觉给打发了。于是,我开始调整作息时间,将睡觉的时间略略前调,比如常常一两点睡,压缩一下,十二点左右睡。本来是七点多起床,调早一点,五点起床。高质量的睡眠,其实五六个小时就够了。想想,几十年后,当我们去向马克思报到的时候,有的是时间睡,现在少睡点,也没啥大不了的。
(写到这里,媳妇在客厅里叫,说柴静的《看见》要开始了,是讲黄西的。这是我必看的节目,不好意思,先看去了,等看完,再接着续。)
(看完了《看见》,接着再续。因为这也是个时间应用的例子,很有趣,我就把这个插曲保留在这里。好,咱言归正传,继续。)
虽然只是多了两个小时,但这两个小时利用起来,可不得了,我发现,我往往可以一个早上完成平常日子三天左右的的学习量,或者写作量。一天等于三天,一周等于三周!这个活生生的例子告诉我,我们拥有的时间其实没有两样,区别在于我们如何去认识它,并用好它。而我养成的这个五点即起的习惯,不仅帮助我加快了学习和写作的速度,而且,还在后来的日子里,帮我大幅度提升了工作效率。
我离开第二家公司后,去了一家马来西亚的外贸公司工作。当时,公司的客户,大部分是美国客户。过去,公司的很多职员都受不了,主要是因为这边是正常上班时间,在那边,对方正好是晚上八九点,所以根本没办法沟通。若要沟通,则必须熬到晚上九十点钟才行。我的那些同事们,刚开始还行,熬久了,各个都顶不住。而我早上五点起床,是他们的下午四五点钟,沟通时间正好,没有任何障碍。所以这份工作,我做得很顺手,没有任何问题。
离开贸易公司后,我去了一家制造工厂。工厂一般都八点上班,而我照样五点起床。起床后,我早上的内容调整为:先看google阅读器上订阅的博客文字和新闻,每天约500多条。大多数可一扫而过,少数感兴趣的,或者觉得有用的,我会标注,并拷贝下来,发到同事或下属的邮箱里,供参考和研究。而后,我会回复晚上客户、同事、供应商发给我的邮件。虽然我谨守邮件不过夜的原则,但在我下班处理过邮件之后,还是会有些邮件,在更晚的时候发进来。另外,作为管理者,还必须考虑下属的效率问题和工作能力提升问题,所以,我会在每天早上上班之前,准备好要跟他们沟通的问题和话题。自然,自己的工作也要做个计划,分一下主次。这些都做完之后,我会写写有关管理的案例,或者话题。如果顺利的话,我可以写到1500字以上。不顺利,至少也能完成基本的构思和框架,留待再有空闲时,补写出来。
实际上,现在的日本和美国,正在流行早起上班之风。尤其是美国,有“活力早餐”之说。所谓“活力早餐”,就是将商业谈判,从中午挪到早上吃饭时间进行。这样的好处是,效率较高,一些谈判遗留的问题,可以在下班之前解决掉。而下午两点以后的谈判,往往会显得冗长,效率低下,而且,一旦遗留下问题,往往得等到第二天才能补充完成。特别是中国,更是喜欢在晚上招待客人。晚上吃饭,满桌子的菜,倒不完的酒,一边喝,一边扯,话题散而乱,时间拉得过长。其结果是,吃得太多,营养过剩,不利健康,回家太晚,骚扰家人,有些,甚至喝得醉醺醺,反要家人照顾,徒增家庭摩擦。
不过,也有好消息。据说,在沿海发达地区和城市,很多人会在早上赶到办公地,与同事一起一边早餐,一边讨论工作问题。晚上,则会尽量赶回家。即使有应酬,也浅尝即止,不会酩酊而归。如此甚好。若能将这良好的风气贯彻,再利用好琐碎时间,则中国职场整体素质和工作效率,想必会有一个新飞跃。
名人写的励志文章篇三:人的一生能否像大海一样壮阔
我出生在长江边上,因为一出生就和水打交道,所以对于水有天生的好感。小时候站在长江边上,我以为世界上再也没有什么地方的水比长江的更多。
我第一次见到海,大概是八岁左右,从家乡坐船到上海。船开到吴淞口外时,刚好晨曦初露,我站在甲板上四顾苍茫大水,无边无际,又惊又喜。母亲告诉我,这就是海。从此在我心里,无边无际就和海连在了一起。长大后我才知道,其实那次我们还没有到海,只是到了长江的喇叭口,和海交汇的地方。
真正看到海,是上了大学之后。大三那年,我突发奇想,从北京骑自行车一直骑到了北戴河,看到了蓝天白云下碧蓝的海,那种愉悦的心情到今天也不能忘记。那个时候,北戴河的水里还能够看到鱼,岸边还能够抓到活的螃蟹。那个时候,海洋还没有被破坏和过度开发,跳下海,碧蓝清澈的水就把你包围。因为留下了美好的印象,后来我又去过几次北戴河,但发现水质越来越不好。有一年我下海游泳,上岸时发现身上居然粘了很多黑色的油污,从此不再去北戴河。
天气晴好的时候,阳光下的大海平静而迷人,但只要是爱海的人,就一定了解或领略过大海凶悍的一面。我第一次领略海的厉害,是20年前从天津坐船去烟台。那是一艘不算太大的客货混装船,显得很陈旧,锈迹斑斑。船在黑夜中航行,起初还算平静,没想到半夜遇到了风浪。船在巨大的波浪中被打得东倒西歪,左倾右斜,颠簸了整整一夜。坐在船里,我觉得随时都有可能被大海吞没。终于在惊恐中到达烟台时,我觉得自己像重生了一回。
我是一个喜欢游泳的人,到了海边就一定会下海游泳,而且非常喜欢游到离岸边远一点的地方去。在大海里游泳,心情十分舒畅,会不由自主地产生“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的豪情。据记载,当年毛泽东在北戴河办公时,突然有一天晚上狂风大作,黑浪滔天,毛泽东当下对手下一挥手,说:游泳去!任谁也挡不住。每次听到这个故事,我就想象那种搏击大浪的豪迈。记得有一次我在厦门的海边游泳,在大浪中游离岸越来越远,结果体力耗尽,差点没有游回岸边,从此对海更多了几分敬畏。
由于爱海,所以凡是有去海边的机会我都不会错过。在中国,从大连到海南岛,大部分的沿海城市我都去过。有时候在工作或生活中遇到痛苦和挫折,去看大海就成了我排忧解愁的第一选择。每次看大海无边,听到海浪澎湃,我就觉得心里的郁积一扫而空。法国文豪雨果说过:“世界上最宽阔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宽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宽阔的是人的胸怀。”中国也有“曾经沧海难为水”的诗句。我想,世事沧桑,人生起伏,我们每个人都是大海上的一艘船,需要把握方向,躲避险滩暗礁,不断前行,才能到达理想的彼岸,才能让自己的生命像大海一样壮阔。
在与海有关的诗歌中,我最喜欢海子的《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喂马,劈柴,周游世界/从明天起,关心粮食和蔬菜/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从明天起,和每一个亲人通信/告诉他们我的幸福/那幸福的闪电告诉我的/我将告诉每一个人/给每一条河每一座山取一个温暖的名字……愿你在尘世获得幸福/我只愿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海子是我同时代的一个诗人,从他的笔名“海子”就可以看出他对海的依恋。可惜,他还是没有参透海的内涵,在春暖花开的日子里了却了自己的生命。其实,与海联系最密切的不应该是春暖花开,如果面朝大海是你的选择,那么惊涛骇浪、狂风暴雨才是生命应该面对的事实。
海洋给了我们生命,给了我们壮阔,给了我们情怀,给了我们诗歌,也给我们提供了源源不断的资源和食物。也许我们有着不同的人生理想,但可以有一个共同的愿望,那就是一生至少要看一次海。海是生命的渴望,也是生命的寄托,让我们像爱护生命一样来爱护海洋吧。
猜你喜欢:
1.励志名人写的文章
4.名人励志散文精选
5.散文名家励志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