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励志>励志文章>

大学生创业正能量励志文章

曾扬分享

  在毕业大学生步入社会之时,也是创业与就业被讨论的最为火热的时刻。时下,大学生创业成为社会的关注热点,也吸引了更多大学毕业生加入创业行业。你想了解大学生创业的故事吗?下面小编分享了三篇大学生创业励志故事,看完之后绝对让你斗志昂扬!

  1

  近几年,国家对“双创”越来越重视,在政策上也给予诸多扶持。伴随着创客氛围愈发浓烈,越来越多的大学生选择自主创业,其中甚至不乏在校生。他们不安于走一条在父母眼中也许更加“循规蹈矩”的路,如考公务员、进入企事业单位等。自己当老板,听起来多高大上,但真的那么好吗?

  杨建军:“丑小鸭”能成为白天鹅吗

  25岁的杨建军坐在他小小的办公室里,看起来一点也不像“老板”。没有穿光鲜笔挺的西服,只是简单的T恤,言谈间却又给人以踏实干练的感觉。“大学生毕业创业当老板,没有外人想的那么潇洒,每天一大堆事情要亲力亲为,不过这也是创业的乐趣吧。”杨建军说。

  大学毕业后,杨建军起先按父母意愿到公司上班,但8个月后,他辞职了。“趁还没结婚、有冲劲时,一定得干点事情。”杨建军说。在高中、大学期间,杨建军曾在学校做过小生意,这不仅让他赚到人生第一桶金,也积累了不少创业经验。

  在国内大学生创业搞的几乎是清一色的食品行业时,杨建军发现,专业的家电清洗在市区存在着市场空白,一般的清洗工人都是“打游击”的个体户,且不注意服务质量。在口袋里只有800元的情况下,杨建军找亲朋好友凑足5000元,创立漳州市丑小鸭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专供清洗空调、抽油烟机等家电保养服务,并建立自己的网站、微信公众号,让客户可以在网上下单。很快,“丑小鸭”在市区的家电保养服务行业占据一席之地,高峰期一天能清洗50台家电。“‘丑小鸭’干的都是同行没做过的事,这也就是我得以成功的一个基础吧。”杨建军说道。

  张小新:从“技术宅”变成“百事通”

  同样闲不住的,还有即将上大二的张小新。说起他的名字,不仅在市民中,即便是漳州职业技术学院师生中,知名度并不高。但说起漳大版《南山南》、“春秋赞果”公众号,想必是十有八九都听说过。

  学计算机专业的张小新,总说自己是个“技术宅”。若按专业对口,以后也许就是个程序员,但这种按部就班的生活并不适合他。

  满脑子创意的张小新,大一刚入学就决定建立一个面向大学生的生活服务平台。来自泉州的他,初来漳州上学,人生地不熟,可他选择的第一个业务是卖水果。“刚开始,货源都不知道从哪找起。为了找好的货源,我连南靖、龙海都跑过,最后辗转找到漳州水果批发市场,随后一家一家讨价还价,才确定了供应商。”张小新说道。

  从卖水果起步,如今张小新的“春秋赞果”O2O平台已经积累了八千粉丝,业务涉及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娱乐各个方面,同时他也成为微豆全国高校自媒体联盟成员之一。张小新说:“从联系客商,到做宣传、管理团队等,创业就是一个不断处理问题,完善自己的过程,而我享受这个过程。”

  是抱团,还是单飞

  主营活动策划和动漫周边开发的新羽科技有限公司,由3个大一生和1个大三生组建。“刚开始合作方不太相信我们这样年轻的学生团队,我们只有不断沟通,然后用行动证明自己。”团队负责人吴旭辉说。

  有一次在万达金街举办动漫展,活动开始前合作方的负责人突然变卦不让办了,这让创业初期的他们十分被动,最后多方沟通、解释,活动才顺利进行。“那天的活动最后获得好评,结束后当我站在舞台上,感觉一切努力都是值得的。创业当中的成就感和伙伴们的相互扶持是我们坚持下来的原因。”团队成员林少阳说。

  与新羽科技有限公司相似的,还有专卖野生菌类、菇类的“菇菇家”。“菇菇家”由大学生创业者陈文清跟好友王莹一起创立,目前产品已进入漳州各大素菜馆的餐桌上。

  “一开始在网上开店,为了打开线下市场还去摆过摊。”王莹说,一开始什么都不懂,摆摊秤都没带,又刚毕业,脸皮薄,也不敢吆喝。“创业有很多困难,我们彼此鼓励。同时我们也得到了许多帮助,比如第一次摆摊,旁边卖东西的阿姨借秤给我们,让我们感觉很温暖。”

  有多少错可以重来

  这几年,我市陆续建立许多创客空间,也为大学生创业提供很多帮助。

  大学生创业者黄爱玲,今年一毕业便组建了自己的盛琳文化传媒公司,并入驻龙文众创空间。“进驻之后,空间为我们免除了场地租金和服务费,帮我们对接技术团队、营销团队等,举办分享会,同时内部也会互帮互助。”黄爱玲说。公司在海峡股权交易中心挂牌时,区科技局帮盛琳文化传媒公司减免不少费用,平常到工商局办理一些业务也能享受绿色通道。

  “大学生创业之初,面临着资金和经验上的局限,政府和创客空间对我们的进一步帮扶,是很重要的。”黄爱玲表示。“丑小鸭”创办人杨建军表示,在创业的每个阶段,他都会将自己的目标一个个写下来,有计划地去完成。“创业想法很重要,但做法更重要。很多创业失败者是因为他们不知道自己要做的是什么。”杨建军说道。

  其实大学生创业的试错成本是很高的。现在许多大学生在创业时,往往觉得自己的某个点子能赚钱就去做了。创业初期,资金困难可以通过多种渠道解决,经验人脉也可以通过后期积累,但最重要的是要有明确的定位和规划。只有明确了商业模式,知道自己做的是什么产品,面向什么受众,如何去拓展自己的市场,才有可能成功。

  2

  从“天之骄子”到“破烂王”,刘柏然从低头捡起第一个矿泉水瓶的那一刻起,就注定了他的人生将与众不同。在很多人看来,“收破烂”是一份不体面的工作。可是一年多来的实践和收获证明,刘柏然的“破烂”收得踏实,“废品回收”的生意做得扎实。“收破烂”已经成了这名90后年轻人挥洒汗水与智慧的一份事业。

  锈迹斑驳的简易篮球架,满院子的打包废品,仓房里堆积如山的旧书……这是刘柏然位于辽宁省阜新市阜蒙县四合镇河东村的家,也是他的废品收购站,从“天之骄子”转身成为“破烂王”,一个年轻人的创业梦想,正从这里起航。

  弯下腰他没觉得丢人

  一个雨后的上午,来到了刘柏然家。与印象中的废品收购站大相径庭,这个院子干净利落,废品全部打包码放整齐;一个简易的篮球架下,一个大男孩正在练习投篮,他就是刘柏然,阳光、帅气,一身朝气。

  “下雨了,难得休息,难得打球!”刘柏然笑着打招呼。一场降雨,让这个90后男孩的生活暂时回归了爱打球、爱运动的本真。

  今年23岁的刘柏然2015年毕业于辽宁工大建筑工程专业。从大学三年级开始,他每天的生活除了学习就是与废品打交道。毕业后的他更是在一片嘘声中,放弃“天之骄子”的身份,做起了专职的“破烂王”。

  “当初到底是怎么想的?”面对问题,刘柏然轻松一笑,“按照传统观念,大学毕业就应该做白领,考公务员,这样好像才体面,不过对我来说,这样的生活总感觉缺少点什么,我想自己创业。”

  毕业的时候,刘柏然也有去大城市就业的机会,不过,他却放弃了,义无反顾地选择了“收破烂”。因为他“不觉得收破烂有多低气,凭自己的劳动改变生活,没什么不妥!”而早在大三的时候,刘柏然就已经是校园“破烂王”了。“那时候,就想通过自食其力为家里减轻一些负担,刚开始弯腰捡破烂的时候其实也有一些压力。”刘柏然透露,最难忘的是第一次在学校宿舍里捡矿泉水瓶的时候,“感觉很多人盯着自己,也有些难为情,不过转念一想,弯腰也是一种自食其力,大家都一起上课,而我已经开始在挣钱了,有什么可丢人的呢!”

  自此,校园里、宿舍里经常出现这个低头捡废品的身影,他的举动也得到了同学和老师的认可,同学们也习惯将废品攒着留给他。

  收废品因为心中有爱

  与刘柏然聊天,你会发现,这个90后男孩有着同龄人少有的稳重和成熟,有着比同龄人更为成熟的心智。当初,刘柏然选择收废品,其实源于家庭的变故。在人看来,这是因为对父母的爱,而对刘柏然来说,除了爱,还包含了一种责任。

  5年前,刘柏然的父亲突然患上白血病,那时他正在读高三。“忽然感觉天塌了,爸爸躺在医院做化疗,妈妈偷偷以泪洗面,家里的积蓄很快就花完了,后来把房子都卖了。”刘柏然说,面对家庭变故,他感到自己作为男子汉,一定要承担点什么。高考一结束,他瞒着家人偷偷跑到一处建筑工地打工,晚上回家后说自己和同学在一起。填报志愿的时候,作为体育特长生的他面对体育专业分80分、综合成绩400多分的省外一本线,毅然选择了放弃,报了家乡的大,“我知道家里离不开我,离家近我方便照顾他们。”

  大学期间,刘柏然省吃俭用,依靠在校园收废品的收入完成了学业,有时还要贴补家用。而他的父亲依靠顽强的毅力,经过坚持不懈的治疗,身体也渐渐恢复。

  有了校园收废品的经验,毕业后的刘柏然准备继续“破烂”事业,然而,他的想法却遭到了家人的一致反对。“上学的时候就当锻炼自己了,可毕业之后还做这个,我们心理上也有些接受不了,毕竟在很多人看来,收破烂好像不是太体面的工作,其实更希望他考个公务员。”刘柏然妈妈说,为此,她还给儿子买来了很多应试书籍,希望儿子考取一个像样的职业。

  然而,刘柏然却笃定了自己的创业梦想,“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收破烂怎么就丢人了呢?为什么要死守着面子不放,我不怕别人异样的眼光,也不怕吃苦受累,每一个‘废品’都有它再生的价值,做好了同样可以变成事业!”面对父母的反对,他这样劝导。看他收废品的心意已决,父母只好放弃了当初的想法,开始全力支持儿子的创业梦想。2016年夏天,当大学毕业生奔波于各大招聘会时,刘柏然一头钻进了“废品堆”里。

  要创业决不轻言放弃

  “你怎么还在收破烂啊?”以小摊贩形象出现在同学面前的刘柏然总会收到许多惊讶的目光。经历过最初的生涩,渐渐地刘柏然认识到,靠自己的双手自食其力,不是一件丢人的事情。“不管学历有多高、理想有多么宏大,都必须要从最底层做起。”刘柏然说,正如考公务员是很多人的理想一样,收废品也是他的理想。他要做的,就是把大学学到的知识运用到收废品行业当中,科学地、高效地去收废品。

  他说自己喜欢艰苦创业、白手起家的感觉,“有成就感,也能磨炼自己,更重要的是能够看到自己的思路和想法一步步变为现实。

  “收破烂”的辛苦不言而喻,今年的六、七月,辽宁工大校园毕业季,大量旧物、旧书要回收。天刚亮他就来到学校,晚上常常要忙到后半夜,接货、过秤、付款、分类、包装,想歇会的工夫都没有,忙得“昏天黑地”。不过在刘柏然看来,这样的日子虽然过得累一点,但却分外充实。“看似是谋生,对我而言其实变成了一项事业,劳动没有贵贱之分,只有为社会创造的价值多少之分。”

  在刘柏然的废品收购站里,各种废品码放整齐、分类明确,看上去杂而不乱。而对这些废品的去处,刘柏然有自己独到的生意经。“很多都通过网络销售,有些书籍还是七八成新,作为废品有些可惜了,正在联系二手书网站。”

  眼下,刘柏然想成立自己的废品回收公司,通过网络扩大商机,但也面临着资金短缺的瓶颈。“我想扩大规模,但需要场地、仓库,流动资金,希望相关部门对大学生创业提供一些优惠政策,为创业增加一些动力,因为我想要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奋斗,让人们重新看待这个行业。”

  脚踏实地的刘柏然用行动告诉我们,大学生收废品不丢人,当废品才丢人。

  比尔·盖茨有句名言:“世界不会在意你的自尊,人们看的只是你的成就。在你没有成就以前,切勿过分强调自尊。”想当年,北大学生卖猪肉,质疑声四起,但如今,他的猪肉店开了200 多家连锁店,创造了自己的品牌。很多质疑他的人都竖起了大拇指。倘若他过分强调自尊,不愿放低身份去做事,是不可能在平凡的职业创造出不平凡的人生的。

  废品回收,让资源得以再次利用,既帮助社会节约资源,又支持绿色环保,而且可以实现自我价值,走上致富之路,赢得别人的尊重。这总比那些宅在家里啃老,或者甘当社会“废品”的人强得多。我们应该佩服这么一种人,他们靠自己的双手,能上能下、能屈能伸,为生活不断打拼,这样的人更值得尊敬。

  3

  每年的结业季,各大高校总会浮现“自行车大遗弃”,众多自行车被结业的主人扔掉,散落在校园的各个角落。河南工业大学90后学生梁鹏瞅准商机,果断出手,创立“自在人”二手自行车行,3年盈利近15万,变成校内不折不扣的环保创业达人。5月3日,梁鹏告诉记者:“3年创业路,不管盈利如何,我们只是在探索如何让遗弃资源充分利用,如果能做出一点成效,才是最大的收获。”

  2011年,梁鹏考入河南工业大学艺术策划专业,走在校园里,当他看见一辆辆废弃的自行车,有的当作废铁销售,有的被学校聚集清理,他认为这是人力、物力的极大糟蹋。经过对校园自行车棚和周边二手车市场的实地调查,梁鹏研究出了集“回收、翻新、租赁、销售、工艺品”为一体的废弃二手自行车循环利用模式。

  梁鹏将自身环保在校大学生创业的想法告诉了同校的焦爱芬、张少,三人一拍即合。

  经过对校园自行车棚和周边二手车市场的实地调查,梁鹏、焦爱芬和同窗们研究出了集“回收、翻新、租赁、销售、工艺品”为一体的废旧自行车循环利用模式。

  他们回收了大量被弃置的自行车,再将它们分类、翻新,通过租赁和销售的方式实现资源反复利用,同时将废弃的零部件,譬如车胎、车把手等制作成工艺品,在校园里宣传。

  “我们学校有个自在人自行车行,租卖新自行车,车行是师兄师姐创业开的,生意很不错。我们积极上门联络,跟他们达成合作意向后,招募了一些家境贫穷的同窗过去观摩学习自行车的修护、翻新技术,同时在校园搜集废弃自行车。”

  刚开始,回收进行地并不顺利,梁鹏、焦爱芬和同窗们遇到了不少困难,最难处理的便是弃置自行车的归属问题。“早期,浮现过很多次意外,譬如有些自行车看似无人认领,却被车主找回,类似这种状况让我们很为难。”为了防止这种现象再次产生,焦爱芬在学校后勤部的协助下,在宿舍楼下张贴公告,低价回收同窗们不再使用的自行车,明白物权,防止纠纷。

  3年收入近15万元,帮扶85名贫穷大学生

  “我们在学校想法设法联络弃置的自行车主,大量回收二手自行车,再将它们分类、修理、翻新,通过租赁和销售的方式实现资源反复利用。二手自行车对外租借,按天计费,按新旧划分档次,每辆每天收费5元、8元、10元。而销售价格为每辆80元和180元两个价位。”张少介绍道。

  不到四成新的,20元回收,四六新的,60元回收,七九新的,100元回收。车子翻新后,用于租借或者销售。对外租借,按天计价,每辆每天收费5元、8元、10元不等。销售价格分80元、180元两档。

  “春秋两季,也便是每年的3月中旬至5月中旬和9月初至11月初,是自行车租赁的旺季,同窗们常常组织郊游,租借价格对比高一些,租车的人也比较多。”焦爱芬说,与租借相比,销售自行车的报答对比高一些,资金回收得也快。

  截至去年底,他们共对外租借自行车8000多次,收入6万多元;卖出翻新二手车近600辆,收入8.5万余元。除去回收自行车和翻新的支出,团队将所得的利润全部用于协助生活困难的大学生,共帮扶了85人。

  “绿色郑州行”的账本上,记载了近3年来,团队成员的付出和收获。他们通过这样的模式,不仅处理了弃旧自行车资源糟蹋的问题,同时还推广了绿色出行的环保理念。

  5月3日,记者来到梁鹏的“自在人”二手车行,店铺坐落河南工业大学东门,常备租赁二手自行车近100辆。当很多学生利用假期出游,梁鹏却照旧固守在他的“岗位”上。“大学3年时间,梁鹏不吸烟、喝酒,不打游戏,也不谈恋爱,一门心思扑在了他所谓的‘环保创业’上,他自学自行车修理、翻新技术,本来文质彬彬一个小伙子,整的天天脏兮兮的,但他乐此不疲。于是,同窗们给他奉上‘收褴褛的’外号。”梁鹏室友王磊如是说。

  “如今,梁鹏的外号被改为‘收褴褛的大老板’。”同窗雷蒋锋说,“新外号中夹杂的更多是大家对他的钦佩。原先他经常给我们讲述他对资源利用、环保的了解,对于创业的计划,但同窗们都不以为然,如今,他用成绩证实了自身。创业申请多次遭拒,发宣传单遭人白眼,收集自行车被人误当小偷……这些困难、委屈,如家常便饭,但都被他硬扛了下来。”

  “旧车换新颜”再创新价值

  谈到她的合作伙伴,焦爱芬满脸的仰慕。她说,梁鹏为他们的创业团队注入资源循环利用、环保的理念,变成他们自行车行得以支撑的灵魂。“我们三个人通过创业,探寻一条弃置自行车循环利用的资源节约模式,为低碳,环保献力献计。我们坚持这件故意义的事情,探索、进步废弃资源的利用率,也希望通过自身努力让更多的人关注到资源的节约利用,为大家‘抛砖引玉’。”

  梁鹏通过3年时间,在河南工业大学构建了校内的短途租赁网,为本校学生提供方便的同时倡导了绿色出行。他独具匠心肠将更换的、废弃的自行车零部件,制作成工艺品,在校内宣传废弃资源循环利用,很受学生迎接,有不少学生积极申请参加他们的环保团队。

  谈到“自在人”自行车行的进展,梁鹏说:“近期,我们正在筹划将这个二手自行车项目复制到郑州更多高校。如果有机会,希望和政府合作,建立高校二手自行车回收利用租赁试点,将环保理念贯穿到更多人的生活中去。同时,我认为任何东西,存在即是有价值的,而国内在资源合理配置这方面做得不及发达国家,需求不断有人来补偿差距,我情愿作为一个“先行者”,在废弃资源再利用、合理配置这条道路上大胆前行。”

    40004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