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又经典的长篇文章
如果可以时不时地找一些励志又经典的长篇文章来看看也是挺好的,那么励志又经典的长篇文章都有哪些呢?一起来看看吧。
励志又经典的长篇文章篇1:一颗勇敢的心会让一切梦想实现
文∣谢姣姣
我的表妹青楚是一个典型的乖宝宝,很听父母的话,在人生的前20年从来没有独立做过决定,没有为自己做过一次的主。可这并没有给她带来多大的幸运,反而是挫折。
“在高考填报志愿时,爸爸和我的意见产生了分歧,最终我不胜其扰,感觉这么麻烦,算了,随便吧。在这样的想法下,我按照爸爸的意愿去填报了,可是我用了整整一年的时间才从不能就读喜欢的专业的沮丧中慢慢走出来。之所以会这样,因为我当时太懦弱了,我被失败打击得信心全无。我第一次高考失败,复读了一年,那一年我从不主动跟人交谈,甚至在远远看到一个熟人时,也宁愿多绕一圈路或者躲起来避免正面相遇。后来我才明白,我一直在逃避。”
我能体会青楚的心情。她逃避做决定,害怕自己的一意孤行带来再次的失败;她逃避那个不完美的自己,把失利和复读当作污点看待,只想将它抹除;她逃避应该承担的责任,觉得自己如此弱小根本不足以去决定自己的人生。她不做选择,也不敢正视生活中碰到的问题,不敢倾听内心的渴望。
可是,问题从来不会自行消失,它一直都在,并且让我们在同样的地方不停地跌倒。青楚虽然进入名牌大学,但过得一塌糊涂。因为没有动力,便对生活敷衍了事;因为缺少辨别能力,便对自己不够负责。逃课、玩乐……成了她的主旋律。
“你后悔吗?”我问她。
“我后悔极了,因为我甚至都没有认真考虑过自己是否真的想去复读,没有在可以选择时坚持自己热爱的专业,更没有在自己拥有对大学生活的自主权时努力寻求改变和突破,正是这有意无意的逃避造成了我之后两年的痛苦挣扎。直到某一天,签到之后,我正要依照惯例逃课,在拾东西的时候,突然传来一个冷眼旁观的声音:‘看,她又要走了。’那一刻,我突然意识到,我真是一个懦夫。”
其实,我们很多人跟青楚一样,总是怯弱,对生活充满了害怕,怕做决定,怕失去,怕世俗的眼光,怕外界的评价,怕亲人的失望,怕面对批评,怕承担后果。时间转瞬即逝,我们离期待的未来渐行渐远,那一片落寞背后,绝不只是知识的匮乏和欠缺,还有不断进取的信念和自我挑战的勇气。
一旦有了怯弱,便失去了智慧。
我们自我催眠,觉得只要不去想,就可以实现对可能出现的最坏结果的逃避。很多事如果从来不知道,就可以假装不难过;很多人如果从来不认识,就可以假装不伤心。
可是,怯弱本身会滋生种种问题,比如拖延,比如推卸责任,比如社交恐惧,等等。同时,怯弱的人往往善于伪装,将自己隐藏在人群之中,看不到不妥之处。这是因为怯弱的人,他拒绝认识自己,拒绝接纳自己本来的面目。可是我们一天不承认,就一天不能获得真正的成长。
“我不止一次地想过,如果我在第一次失利的夏天,认真考虑自己的路,追求自己想过的生活,现在是不是会更快乐。”她笑着对我说,“可是,一切都不能重来,不能假设。我不能再躲避过去,我要做的是面向未来。”
青楚最后决定转专业,在半年的准备时间里,她摒弃了过往混乱和无序的生活方式,将全部心力放在自学和练习上,最终如愿以偿。原来,事情根本没有那么难。当人生遭遇逆流,试着让灵魂沉入平静的海洋,采取积极的行动,而不是任其随波逐流。
年轻时,我们受到一点点伤害,就会躲起来:看,世道如此多艰!随着年龄增长,经历的事情多了,也越来越理解,当年那些小伤痛和小惶恐,不过是因为不够成熟,缺乏有效处理事情的能力罢了。因为没有底气,才会过度地自我保护。一旦有了解决问题的能力,自然不会惧怕路上的荆棘,反而能越来越多地打开自己。未来藏在迷雾之中,隔着距离,叫人胆怯,但当人踏足其中,就会云开雾散。
我们总说优秀其实是一种习惯,这不仅体现在一个人取得的成就,更体现在他如何面对低谷。当我学会诚实地面对生活中的不好时,当我能够坦然地接受工作中的不如意时,当我可以真正地接纳现实的悲喜交加时,我开始知道,生活是一种态度,我们完全可以在最低谷时依然心怀感恩;生活也是一种选择,我们完全可以在失意之时依然脚踏实地。因着这自觉和意识,便能对这人生多一分宽容和理解,不论哪一段时光都会成为独特的唯一。
虽然,事态如何发展不归我们管,但如何处理却由自己做主。
你越惧怕什么,什么就会成为你的生活。怯弱的苦果,就在于随之而来的因拖延而产生的焦虑,因错失机会而产生的后悔,因自我放弃而产生的内疚。这些都比怯弱本身更加折磨人,它会慢慢吞噬你的斗志和希望。
一旦面对,事情反而朝着好的方向发展。年轻有什么可怕的呢?不如趁着现在多多试错,努力充实灵魂,拼命体验生活,好好积累智慧,指望那些虚幻的快感以后怎么办呢?
如果必须冒险,就得趁早。生活是有侵略性的,年纪越大,最后要背负的责任就越多,承担风险的能力就越弱。积极甚至不计较后果的行动,是年轻的特权,也是制胜的法宝。因为我们精力充沛,我们才思敏捷,即便最后行不通,未来还有大把光阴。我们的尝试会被视作勇敢,哪怕失败也会被看做是进取的证明。
尼采说过:“每个年轻的心灵日日夜夜都听见这个呼唤,并且为之战栗。”这就是勇气的涌动,你能感受得到吗?
励志又经典的长篇文章篇2:要怎样努力,才能让梦想落地
文/赵晓璃
当代的马云大师曾经说过这么一句话“梦想要有的,万一实现了呢?”
这句话鼓舞了多少人燃起了胸口的梦想,当我们摩拳擦掌积极投身事业大干一场的时候,没想到巨大的困顿却如影随形。
这个困顿就是:我已经很努力了,可为何不见任何效果呢?
一、方向不对,越努力越迷茫
近年来我发现一个现象,那就是前来学会计的学员人数与日俱增,然而我不得不说的是,并不是所有的人都适合学会计。
有句俗话说得好,“不要在兔子身上挤奶”。
这句话可以引申出各种诠释,在梦想的层面上,我觉得可以套用这个格式换个说法,那就是“不要指望在别人理想的土壤中结出自己的果实。”
记得去年夏天的时候,班里来了位穿着夸张的女孩儿,我下课的时候走过去和她聊了会儿,原来她自己报考的是室内设计专业,但她的父母很强势,觉得设计不靠谱,并且听说设计师有时为了赶工加班加点是常事儿,所以他们觉得女孩子家的不要活的那么累,还是换一个稳妥的工作比较好。
想来想去,家里人觉得还是会计好,所以给她做主报了这边的培训班学习。
通过聊天,我发现了一个事实,这个女孩现阶段根本不适合学会计。因为最关键的问题在于,这份理想更像是她父母的理想,并不是她主动选择的方向。
如此前提下的努力,又怎么会有理想的结果呢?
我后来建议这个女孩回去和父母开诚布公好好谈一次,把自己真实的学习状态以及内心的想法告诉他们,否则如果继续这样表演下去,耽误的可是自己大好的青春年华啊。
有句话是这样说的:“方向不对,永远追逐不到你想要的,便会迷茫。”
二、警惕无效的努力
1、不要沉溺于给你带来虚荣的事情里。
上学那会儿我们班里有一个同学写字特别好看,在我们看来如苦役一般的抄写在他看来不仅不苦,反而还是一种享受。
这还不算,他竟然喜欢上了抄书的感觉,每次抄完书之后都会把本子交给老师,老师自然对他夸奖有加,并号召我们全班同学向他学习。
然而就是这位字写得特别好看的同学,后来成绩却严重下滑。
时隔多年我们才想明白,他写字好看这件事能给他带来巨大的满足感,而由于他太容易沉浸在这种满足感里面了,所以也就渐渐忘记了自己为什么依靠抄书这件事情。
可能他刚开始抄书是为了加强记忆,但很显然,加强记忆未必非要采用抄书的手段,背书也可以达到同样的效果;另外从时间来看,抄书占用了他大量的时间,所以自然就没有多少时间用来复习做题,成绩自然就会下滑。
对于这种努力,我的观点是以结果为导向。
如果你立志成为书法家,那就专心练字;但如果想提高成绩,倒是可以把抄书放一放。
2、不要低估成功之前的艰苦卓绝的积累与努力,更不要贪图捷径。
有很多人问我,如何用最短的时间成为财务高手?
其实我想很多人都听过一个理论,叫做“一万小时理论”。也就是说,想成为一个领域的行家能手,至少要经过一万小时专注不懈的努力。
如果你每天在这件事情上坚持四个小时,那就意味着要2500天,差不多要七年左右的时间。
而如果这七年之间你并没有持续努力,而是经常给自己放大假,一放就是个把月那么长,那么你可以重新计算下,到底要多少年才能达到你期望的高度?
我们总喜欢羡慕别人,但不要忘记了,别人今天看似毫不费力取得的成绩,背后无一例外地都是经过了艰苦卓绝持续多年的努力。他们之所以不渲染不鼓吹,是因为在他们那里,这种努力是一种生活常态,他们将这份坚持已经形成了习惯,像每天吃饭穿衣那样自然。
3、不要在一些小事中过于追求完美,要学会适当放下。
比如在公众号初期,我花了很多时间研究花式排版,也用过不少微信编辑器,但后来我发现这种事情太耗费精力了,因为我是原创公众号,保证文章的质量和数量才是我的重点,所以后来我渐渐放下了对排版方面近似苛刻的要求。
如今我找到了一个助手,业余时间帮我排版、发布文章以及回答简单的问题,而我主要的精力则放在写文章、回答读者分答提问、职业咨询以及有价值的互动上。
记得圈里的朋友小米说过这样一句话,大致意思是“那些你不肯舍弃的能力,终有一天将成为你的负累。”
想做成一件事情,必须要学会站在一个更高的格局上俯视它,必要的时候找人一起合作,而不是将自己深陷其中,贪图做好每一个细节,这样反而会阻碍你的成长。
4、打造自己的稀缺性,不要试图把自己培养成一名“全能手”。
还记得我刚开始写公众号没多久的时候,出现过几篇传播率不错的文章,接着就有各种编辑找到我,和我谈出书的事情。
一开始我兴奋异常,按照对方要求写稿发文给他们审阅,然后还要花大量的时间和他们谈条件,然而问题在于,我并不是全职作者,我还有自己的工作,业余时间还要写作,另外我对于出书这件事情完全茫然,到底谈怎样的条件等等一无所知,如果从头学起,将耗费我大量的时间。
我想了想,我的长处不在谈判上,所以我需要寻求专业人士的帮助。
机缘巧合之下,我认识了如今的经纪人。
当时也有一些朋友说我傻,有了经纪人之后,利润是要和对方分的。
但我认为,正是因为对方分钱,所以对方才可能把我的事情当做自己的事情去费心去把关。另外这位经纪人确实很负责任,我的第一本书从选题到找出版社到后来的目录他都费了不少力,平时有任何问题给他留言基本上可以做到“秒回”,一路给了我很多帮助。
有位大师曾经说过:“最糟糕的就是把根本不重要的事情做的非常好。”
我们必须学会聪明地努力,这样才能早日取得美好的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