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必读的经典哲学书籍
哲学一直都给人很高深莫测的感觉,其实是很容易的,多看一些哲学的书籍,能从中体会到哲学的理性之美。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关于一生必读的哲学书籍,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一生必读的哲学书籍
1、《哲学的盛宴》
(英)罗伯特·艾伦
新世界出版社
2017年03月
本书内容从古希腊时期开始到当代西方,以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伊壁鸠鲁等哲学大家为主线,在立足各哲学家经典著作的基础上,总结概括了其哲学思想的精髓,使读者首先被精妙的哲学思想所吸引,同时了解到哲学家亦是血肉之躯,他们的困扰与奋斗。读本书,是一次了解哲学大师、走进哲学大师的心灵之旅。
2、《人生的智慧》
(德)叔本华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6年07月
亚里士多德把人生能够得到的好处分为三类:外在之物,人的灵魂和人的身体。而叔本华也沿用亚里士多德的三分法,认为决定凡人命运的根本差别在于三项内容,它们是:第一,人的自身,也就是最广泛意义上属于人的个性的东西,它包括你的健康,你的力量,你的外貌,你的气质,你的道德品格,你的精神智力,以及你潜在的能力。第二,人所拥有的身外之物,比如说财产了,还有其他你的身外之物。第三,是你向其他人所展示的样子,也就是人们对你的看法。那么,别人的看法又可以分为主要是名誉啦,地位啦,还有一个名声等等。
叔本华以专门的章节论述了这三种决定了人们幸福与否的要素,那就是人的自身,人的财产,还有人所展现的表象。毫不夸张的说,叔本华的论述那真是妙语连珠,犹如一道道智慧的闪电,不断掠过。比如,他指出一个人自身拥有的越丰富,那么,他对身外之物的需求也就越少,别人对他来说,也就越不重要。一个有着优越精神思想禀赋的人,会使死气沉沉的环境变得活泼而富有生气。
3、《玛雅》
(挪)贾德
作家出版社
2007年10月
这是一本什么样的书呢?是带有悬疑色彩的爱情小说,还是深寓哲思趣味的散文随笔?或者,是探讨生命起源以至人类演化的科学著作,还是关心永恒并且触及来世与轮回的宗教假设?全书以生物学与哲学聚焦人生意义,在永生与必死之间,天使与蟾蜍之间,抒发人类对于永生的憧憬及对生命永不妥协的渴望。作者乔斯坦·贾德保持一向的作风,除了一颗赤子之心,在故事中注入哲学的思想让人堕入扑朔迷离的故事之馀,也不断反思人生的问题,发人深省。
4、《尼采与形而上学》
周国平
三联书店
2017年05月
尼采以透视主义认识论为主要武器,对西方传统形而上学展开了全面批判,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他对世界的新解释。
本书是周国平当年的博士论文,是他花费巨大心血做了系统研究的成果,本书是他真正深入到尼采的问题思路之中,对他在本体论和认识论方面的思想给出了相当清晰的分析,证明他不只是一位关心人生问题的诗性哲人,那么在周国平的世界里,尼采究竟是如何的严格意义上的大哲学家呢?尼采究竟关心了什么……
一生必读的哲学书
1、《沉思录》
(古罗马)马可·奥勒留
中华书局
2015年08月
《沉思录》是古罗马一位哲学家皇帝马可奥勒留所著,这本自己与自己的十二卷对话,内容大部分是他在鞍马劳顿中所写,是斯多葛派哲学的一个里程碑。《沉思录》来自于作者对身羁宫廷的自身和自己所处混乱世界的感受,追求一种摆脱了激情和欲望、冷静而达观的生活。马可奥勒留在书中阐述了灵魂与死亡的关系,解析了个人的德行、个人的解脱以及个人对社会的责任,要求常常自省以达到内心的平静,要摒弃一切无用和琐屑的思想,正直地思考。而且,不仅要思考善、思考光明磊落的事情,还要付诸行动。
2、《时代的精神状况》
卡尔·雅斯贝斯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7年02月
卡尔·雅斯贝斯是20世纪德国著名哲学家、存在主义哲学奠基人之一。他主张哲学是对存在的主观解释,认为哲学应当为人的自由而呼吁,应当注重人的生存,并以此为一切现实的核心。
《时代的精神状况》对西方人在当代的精神状况及其所由形成的历史根源与广阔的现实社会生活背景所作的深刻而又生动人微的演述,至今仍未过时。文章以实存哲学式的反思作底线,描画了与西方社会化现代化进程相伴随的精神文化的巨大震撼以及这种震撼留给当代西方人的困境。
3、《人性论》
(英)休谟
商务印书馆
1980年04月
本书是十八世纪英国经验主义哲学家休谟最重要的哲学著作。休谟认为一切科学对于人性或多或少地有些关系。如果人们彻底认识了人性的范围和能力,我们在这些科学中将会取得极大的变化和改进。本书试图通过对人性的研究来揭示制约人的理智、情感和道德行为的准则。全书分三卷,第 一卷讨论知性,第二卷讨论情感,第三卷讨论道德。
西方经典哲学书籍
1、《大问题》
有小伙伴推荐对哲学还没有任何概念的童鞋看《苏菲的世界》,这确实是一本浅显易懂的好书,但个人觉得《大问题》更适合作为入门书。
和很多介绍哲学的书籍不同,它不是跟着哲学发展历史或者流派走的,而是围绕着有趣的问题来说。譬如说,他先问你是否觉得你看到的、感觉到的树就是真实的一棵树,如果你觉得是真的,那么他就会引入休谟的怀疑论来质疑你;如果你觉得是假的,那么他又进一步的问你那到底什么才是真呢?这其实也就是在哲学史中哲学家们一直在争论的问题。
从问题,而不是从流派或者哲学家的角度出发来谈哲学,我想,是进入哲学的最好途径。
同时这本书还会不断地锻炼你去像一个哲学家一样的思考,不断去追问,寻找自圆其说的答案。这是每个哲学家的基本功课。
2、《第一哲学沉思集》
这是哲学大家笛卡尔的一本重要著作,至于写作这本书的目的,在书的前言中,大师就已说清楚:“长久以来,我一直认为,自己要想在科学上建立可靠不变的东西,必须对自幼年时期起就接受的一大堆信以为真的见解进行总清算,以便从根本上重新开始。”
因此在这本书的一个沉思中,大师就先开始质疑感官真实性的问题,他问自己如何证明自己不是在做梦,他一开始找了自己的感官作为证据,“我现在能感觉到自己坐在火炉旁,手里拿着一本书”,但是“睡觉时我们不是同样觉得自己感知到的东西是真实的吗”,因此显然感官经验并不能作为证据,最后他找到了一个终极证据。你猜是什么?
3、《理想国》
《理想国》是柏拉图的最重要的作品之一。和他的很多其他作品一样,这本书也是一个对话录,柏拉图以苏格拉底之口通过与其他人对话的方式设计了一个真、善、美相统一的政体,即可以达到公正的理想国。
在《理想国》里,有一篇对话是让我印象特别深刻的。柏拉图设计了一个场景,有一群人从出生开始就生活在一个洞穴里,这群人永远都是被捆绑着,背对着洞穴之外的世界,永远只能看到外面的世界通过火光在洞穴墙壁上生成的影子。这群人会把这些影像当作真实的东西。此时,假如有一个囚徒被解除了桎梏,被迫突然站起来,可以转头环视看见事物本身了,但他们却以为他现在看到的是假的,最初看见的影像才是真实的。
哲学家就像是那个第一次走出洞穴看到真实事物的人。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