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励志>励志歌曲>

不成问题的问题电影主题曲、插曲、片尾曲、背景音乐、里面所有歌曲歌词MV(2)

冰芝分享

  电影《不成问题的问题》对人性的讽刺

  《不成问题的问题》改编自老舍先生在1943年创作的一个短篇小说,原小说故事不长,却满是辛辣的讽刺,并以一种幽默的方式传递出创作者对整个民族性和社会的担忧。

  故事发生在抗战时期,不过是大后方的故事,重庆周边的事,这也与老舍先生当时在重庆的经历有关。小说讲的是几个大老板一起投资了一个树华农场,养些鸡鸭、种些蔬菜水果,倒不指望靠农场发家,但是这么好的农场却一直亏损,倒也是件奇事。

  归根到底,可能问题还是出在农场主任——丁务源身上,也就是范伟那个角色

  丁主任是个聪明人,做事八面玲珑,上面老板太太都伺候得非常好,周到、体面,上面吩咐的任何事都能特别完满给你办下来。同时,对农场的员工也非常客气,大家亲如兄弟,一家人,总之,谁也不得罪,大家都喜欢。

  唯一的问题是,他的业务能力不行,或者说,他根本就不懂业务。而且,他也不管农场的实际生产,还在农场里安插些自己的亲朋好友,没事暗示大家拿农场的东西中饱私囊。对他来说,处理好人际关系就够了,农场生产并不重要。这么经营下去,农场当然好不了。

  问题是,类似丁主任这样的人,其实还挺常见。都是人精一样的人物,是些人际关系达人,搞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个高手。总之,事虽然办得很漂亮,但是农场经营状况却越来越差。

  大概,就是这么个前提。

  老舍的原著短篇小说很有趣,是很辛辣的讽刺,而且是很明显的寓言故事。书中除了丁主任,还有个不学无术只爱夸夸其谈的伪文青秦妙斋

  一个号称自己是全能艺术家,却连一幅画、一篇文章都没写出来的家伙,却又瞧不起其他所有人,或者其他艺术家。

  第三个角色,则是全书唯一的一个实干家,最后却被丁主任耍手段搞走的尤大兴。

  国外留学的博士,专攻农业的高手,满腔抱负,然而却在他最该成就事业的农场,一事无成。

  影片则是以这三个男人为题,分成三部分,构成整个故事。

  实际上,如果看到了上面的剧情描述,大概就可以猜出故事的指涉。无疑,这是老舍对当时中国社会的某种担忧,人情社会、人际关系才是最重要的,会不会做事,能不能做好事其实并不重要,只要人际关系搞得好,哪怕事情搞糟了,照样可以平稳过度,飞黄腾达。

  而人际关系搞不好的,即便业务能力再强,最终还是得灰溜溜走开。

  真正让人心寒的是,当时如此,现在又何尝不是如此。

  所以,这是一个讽刺小说。

  梅峰老师将其改编成电影,应该也是看中了其中的讽刺味吧。

  提到梅峰,这也是电影学院的人气老师,很受学生欢迎。而这部《不成问题的问题》,则是他的导演处女作

  在此之前,大家更了解他的,应该是他与娄烨合作的几部电影的剧本。

  作为编剧或文学策划,他曾参与过娄烨导演的多部影片,包括《春风沉醉的夜晚》《夏宫》《紫蝴蝶》《浮城谜事》等等,其中,《春风沉醉的夜晚》拿到了那年戛纳最佳编剧奖,这也是梅峰电影最高峰了。

  当了这么多年编剧,终于推出自己第一部作品,还是颇有野心的。

  看之前的访谈,梅峰导演不但想拍一部民国时期的电影,更想把这部电影做出民国味道。比如,导演说为了拍这部电影,专门看了十几遍《小城之春》,就是想在美学上获得些灵感。简单说,就是民国时代那些尚未被好莱坞完全同化的东方电影美学,影片也试图去借鉴了很多其中的表现方式。

  包括在情感上,也是有意的压制和隐忍,没有特别大开大放的表现,人物的情绪表达,多少都是收着的,这个其实很有意思。整个片子略带些东方的隐忍。

  影片结构上,则是以丁主任、秦妙斋、尤大兴三人的先后入场,分为三个章节,甚至,在这三个章节,都有意以不同的影像风格展示。虽然,我多少觉得这种区分有些刻意。

  比如丁主任,是个老成稳重,办事圆滑的老油条。他的段落就一直特别稳,固定镜头,一直稳稳当当的,不会有什么晃动,好像他那个人一样,老成持重。

  秦妙斋是个喜欢张扬、爱吹牛的年轻人,他的段落,镜头就要明显动起来,要手持,要晃起来。甚至场景,他的卧室也会特别凌乱,而丁主任就很规整。

不成问题的问题电影主题曲、插曲、片尾曲、背景音乐、里面所有歌曲歌词MV相关文章:

1.美容针电影主题曲、插曲、片尾曲、背景音乐

2.爱乐之城电影主题曲MV

3.健忘村电影主题曲、插曲、片尾曲

4.愉此一生主题曲、插曲、片尾曲

2517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