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励志>大学生励志>

大学生励志的散文随笔

鸿宇分享

  行动是治愈恐惧的良药,而犹豫拖延将不断滋养恐惧,像这样能励志大学生的大学生励志的散文随笔都有哪些呢,赶紧跟小编一起来看看大学生励志的散文随笔吧。

  大学生励志的散文随笔:输在会得太多

  我有一个朋友,非常优秀,大学毕业找工作,却四处碰壁。

  面试了几十次,都以失败告终。朋友很不解,他成绩好,特长多,是个全才,可就是没有单位看上他。

  屡战屡败的他想弄个明白,在一次面试后,他大胆地问考官为什么自己会被淘汰。

  他得到的回答竟是:你会得太多。

  会得太多,竟成了他失败的原因。我想,你会得太多,恰好给人造成一种不安全感,他们担心,你行行都行,必定不会安心。所以只好忍痛割爱,选个会得少点的,够本单位用就可以了。

  职场中往往有这样的年轻人,在应聘时,为了吸引用人单位的注意,在特长一行将什么都填上。这样的做法导致的结果是,对方看了不是以为你太假,就是怕你会得太多不专心。总之,不大愿意用你了。

  大家看《水浒传》,里面的这些英雄好汉,他们都有独到的一招。没有哪个英雄将一百单八将的特长都具备了,如果有,你可能在梁山就待不下去了。为什么呢?老大不担心你,兄弟们也戒备你吧。

  有时,会得太多反而适得其反。比如歌唱比赛,你将歌唱到最好就行了。如果你还觉得不够,非要将所有乐器都来一遍,将所有舞蹈都展示出来,那么赢得机会也许不大,因为你的其他才能可能掩盖了你的唱功。

  职场也一样,将公司需要的那项本领发挥到极致就是成功,公司不需要的,再厉害的本领也没多大用。记得一个同学,他的梦想是当一名自由职业者,于是将各种资格证都考了一遍,先是当了几年编辑,又去某公司当会计,后来又跳槽到律师事务所当律师。换来换去,他虽是乐在其中,却没能将一项职业做好。因为他总想着自己还有更好的出路,反而忽视了当下的工作。

  会得太多的人往往有一种错觉,那就是觉得出路也多,所以不懂得安分。我有个侄子,在体育方面有天赋,父母就将他送到体育学校,他篮球打得好,游泳也厉害,长跑曾获得过市里中学生比赛的冠军。可就是因为这样,他举棋不定,学了两年篮球,又改游泳,接着又去学长跑,最后喜欢上足球,又改踢足球。折腾来折腾去,现在没一项出众了。最后只得打消了体育明星梦,回到父母身边经营起了小商店。

  其实,成功往往很简单。

  在某一方面超过别人,就会有自己的一个位置,而别太贪婪,想要什么都会。

  有时候,人生并未输在会得少,反而输在会得太多。

  大学生励志的散文随笔:你的长处决定了你的人生高度

  以前做人,总是越“宽”越好。

  那时我们总是竭尽所能的弥补自己短板。有很多人并没有特别明显的长处,却可以四平八稳,这种人在社会上蛮受欢迎。

  今后做人,却是越“精”越好。

  未来我们一定要充分的发挥自己长处。如果你依然是一个四平八稳、八面玲珑的人,很抱歉,你可能遭遇各种困境。

  传统年代太注重竞争了,这种竞争性让组织、个人都被孤立起来,然后形成自己的内循环,这就迫使我们必须完善自身的系统。

  很多人都知道“木桶定律”,即:一只水桶能装多少水取决于它最短的那块木板,这也被称为“短板效应”。影射到一个组织,成员的能力都是优劣不齐的,而劣势部分往往决定整个组织的水平。影射到一个人,身上的性格和能力总是参差不齐的,而最弱势的部分往往决定了一个人的能力。这就提醒我们要不断发现自己短处,并弥补上它。

  但是互联网时代更注重协作,在信息高效对接的帮助之下,人与人的协作效率越来越高,而合作的成本也越来越低。此时无论是人还是组织,都必须抛弃原来的“内循环”,主动参与到互联网构建的“大循环”里来。

  所以表面上,人与人的独立性越来越高,甚至每一个人都是一个独立的经济体,但是由于这个“大循环”的存在,我们这个社会依然处于“大生产”状态。

  在这个“大生产”里,你贡献的是你的长处,而你的短处可以隐藏起来。大家各尽其才、各取所需。

  让你的短处没有用武之地,让你的长处尽情展现光辉,这才是最理想的社会!互联网正在朝这个方向努力。

  互联网时代的企业,遵守的应该是“长板原理”,即:当你把桶倾斜,你会发现一只桶能装的水量决定于你的长板(核心竞争力)。

  如今提倡的大众创业,公司成立的门槛越来越低。你只需要有一块足够长的长板,再配合一个管理者,就可以有立足之地。然后围绕这块长板展开布局,扬长避短、取长补短。通过合作、购买、共享、入股的方式,把合作者的长处变为你的长处。

  随着创业者越来越多,行业开始越来越细分,人的分工也越来越精细。我们只需专注自己擅长的某一领域,其它方面自然会有人来协助你!

  当然这需要很强的合作精神,互联网时代的商业逻辑就是一项如何协作的艺术,这一点跟传统商业截然不同,因为传统商业强调的是如何竞争。

  伟大的公司之所以伟大,不是因为它们把什么都做好了,而是把某一方面做到了极致。今后的时代,如果你想做到处处到位,无异于缘木求鱼。

  当大家都拿出了自己的长处,那么你的长处决定了你在大众中的层次,它也代表了你的事业高度。

  而如果你的长处越不明显,你就只能找到同一个层次的合作者。

  今后的职业生涯发展中,最好的能力策略是:'一专多能零缺陷','一专'指让自己有一项专长非常非常强直至才干;'多能'指有可能多储备几项能力可以辅助使用;'零缺陷'指通过自身努力和对外合作,让自己的弱势变得及格即可。

  而我们最需要避免的情况是“性情大于才情、情商大于智商。”即:你虽然有些小长处,但是更善于逢迎和伪装,那么与你合作的成本太大,没有人愿意付出这种代价。

  也可以这样理解:传统年代“情商”更重要,而互联网时代,“智商”更重要。

  所以,今后我们只需要做好我们自己就可以了,经营好自己就是对世界最好的负责。

  千万不要再随波逐流了。

  竭力发现自己的长处吧!

  弥补自己短处是一件很痛苦的事,很多人忙碌一生依然没有活出个所以然来。

  只有长处才能代表一个人存在的价值和意义。

  寻找长处,应该从兴趣开始找起。衡量的标准就是看你是否开心。

  发挥自己的长处,不仅自己会感到快乐,创造的社会价值也会更大。

  所以,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

  以前我们活的太匆忙,根本没有机会去问自己内心:你做的事究竟是不是你的兴趣所在?而有的人即使发现了自己的兴趣,但是迫于现实压力,依然还得埋头苦干。

  而今后兴趣才是你能量的源泉,它决定了你的职场定位。

  那么短处存在的价值是什么?短处可以给我们带来自知之明,让我们更加深刻的认识自己。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浮躁是这个时代对人们最大的考验,它让你迷失了自己。

  人生最大的敌人是自己。

  当你发现一个人做什么事都行时,其实是他做什么都不行!

  当你发现一个人做什么事都不行时,总有一方面让任何人都比不上他!

  只是你还没有发现而已!

  大学生励志的散文随笔:意志是一种独特的智慧

  “善念发而知之,而充之;恶念发而知之,而遏之。知与充与遏者,志也,天聪明也。圣人只有此,学者当存此。”

  ——《传习录》

  “当好的念头产生时,一定要及时予以肯定,让它扩充开来。而当不好的念头产生时,即将诱惑自己偏离正轨时,则要当机立断,坚决予以制止。这种能对好念头予以肯定并扩充、对不好的念头予以制止的能力,叫做意志,是上天赋予人的独一无二的智慧和能力。那些成为圣贤的人就是靠这个意志,不断修养心性,才成为圣贤的,而普通人要提升自己,也应当存养意志,否则就很难进步。”

  在很多时候,意志表现为一种能够坚定不移地去做一件事的精神。可以说,在人生的道路上,机遇对每个人来说,都是差不多的。关键就看谁的意志力强,谁的功夫下得到家。

  如果一个有志于成就一番大业的人,能下苦功磨练意志力,将会突破自己的弱点,进入一个从未经历过的境界,让心灵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从而把潜藏于体内的智能、天赋和能力挖掘出来。

  明朝儒学大师陈献章,自幼聪慧过人,读书过目不忘,但参加两次科举考试都落第了,二十七岁时,他开始发愤学习,拜当时名重一时的大儒吴与弼先生为师。

  陈献章虽然很有才气,但不够勤奋,早晨常常贪睡不起。

  吴与弼先生治学严谨,对学生要求也相当严格,这时就会在门外大叫:“读书人!你现在假如因为懒惰的话,什么时候才能学到前辈大师的精髓,将他们的思想发扬光大呢?!”

  将陈献章从舒服的床上叫起来后,吴与弼并不急于给他讲授各种学问,而是通过各种杂事来磨练他,让他去挖地,簸谷,割禾,种菜,编扎篱笆,自己写字的时候,就让他研墨,或者客人来时,则令他接待沏茶。这样过了几个月,就让他回去了。

  刚开始时,陈献章对这种独特的教学法感到失望,觉得在老师那里,除了学会干一些农活杂事之外,什么也没学到。回乡之后,他静静地思索在老师那里求学的经历,想起了这样一件事:一天在田里割禾时,老师不小心被镰刀割伤了手指,十指连心,自然非常疼痛,老师却说:“人怎么能够被外物所胜呢?”竟然面不变色、若无其事地继续割禾。

  陈献章终于恍然大悟,体会到了吴与弼先生的良苦用心,原来老师这是在身体力行,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教育学生要有过于常人的人格和意志,不要匍伏在任何外物之下。自己平时自恃聪明过人,不愿痛下苦功,这不正是自己最大的弱点吗?而老师早已洞察到了自己的这个毛病,对症下药,从各种小事入手来提升自己的意志力。

  从此之后,陈献章开始了真正的勤奋治学,他闭门读书,足不出户一年有余,精益求精地穷研古今典籍,有时钻研一个问题到了关键时刻,彻夜不寝,实在困倦了则用凉水浸泡双足,以刺激自己清醒起来。他还自筑阳春台,整日静坐其中,潜心学习思考,他用功到如此地步,以致家人只能从墙壁挖一个洞把食物递进去。

  陈献章以过人的意志力,一心修身治学,就这样坚持数年,终于有悟,成为了明代著名的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诗人及书法家,桃李满天下,更开启了明朝一代的心学新风。

  后人评价说:“先生(陈献章)之学,激励奋发之功多得之康斋(吴与弼)。”陈献章尽管聪明多才,智商高,记忆力好,但聪明的人往往容易去找捷径,不肯下苦功去做学问。如果没有吴与弼先生用各种农活杂役来磨练他的意志,使他从此痛改前非、发愤努力的话,他能否成就那么大的学问还是个问题。

  在这种坚持不懈的探索中,陈献章通过亲身实践,终于悟到了掌握自己意志的奥秘。他说:“古之善学者,常令此心在无物处,便运用得转耳。”这就是说,在修身治学、磨炼意志的过程中,最关键的一点是:要善于把真我置于虚无处,学习不认同你的头脑。

  举个例子说,当你在读书时,突然生起一个念头要去看足球赛,这就是头脑在引诱你。只要你发现自己这个念头,就马上明确地告诉自己:“这是头脑的想法,与我无关。”然后静静地观察你的思想,不要去分析、思考你头脑中的想法,更不要与它对抗,只是和平地与它共处,把握住自己的真心不动。

  这时的心境,就如郑板桥写过的一首诗:“流水澹然去,孤舟随意还。”当一个人的心灵无牵无挂时,任由河水澹然流淌,载着一叶孤舟适意而归,他只是闲静地观照这一切,优游自如,无滞无碍。

  此刻心灵的锁已完全打开,融入了整个宇宙,而获得生命的安顿。此时我心就是万物之心,万物之心就是我心,意志与大自然相通,又有什么东西能阻挡大自然的力量?

  这个时候,那些头脑中的想法没有你的认同,便会失去力量,而你的意志力就会变得更为强大了。

  由于每个人都具有人性的弱点,在面对复杂多变的外界环境时,稍不注意,就会屈从于外界的环境,或向自身的弱点投降了,得过且过,一事无成。只有磨练出顽强意志的人,才能自由地主宰自己的行动,使自己所有的行动和精力都集中到一个点上,把有限的生命能量用来做那些有价值的事,从而创造出奇迹来。


看了“大学生励志的散文随笔”的人还看了:

1.大学生励志散文随笔

2.大学生经典励志美文

3.关于励志都散文

4.关于励志的散文

5.大学生活随笔散文

6.大学生励志文章1000字

    10658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