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生活课堂>礼仪知识>个人礼仪>基本素养>

新闻人的素养有哪些

炜基分享

  在新闻业务中树立问题意识,直面问题,不仅是对新闻真实性原则的坚持,也是新闻人的社会担当的体现。新闻人的素养有哪些?下面是学习啦小编搜集整理的一些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新闻人的素养:珍视美中不足

  报喜不报忧,是一些群众对新闻界和新闻从业者进行批评的一个重要原因。一些媒体,只敢说好话,一团和气,却对美中不足的事物视而不见,不惜降低新闻价值,自毁公信力,甚至有“侮辱受众智商”之嫌。例如,在重大突发事件报道上,宣传功劳、苦劳的多,反思预防处置不力的少;在重大改革报道上,报道个别成绩的多,暴露突出普遍问题的少;在一些报道好人好事的社会新闻中,秉持道德至上原则,只宣扬“正能量”,却对事件发生的社会原因缺乏探究的耐心。

  “无瑕不成玉。”力争最大程度展示事物全貌,报道客观存在的问题,能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提升新闻的品质,更能够经受历史的检验。在新闻史中,能够彪炳史册的作品,往往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可以说在新闻领域,放大一块瑕疵,反倒能获得一块璞玉;相反,如果忽视了瑕疵,玉的价值也大打折扣。

  党报的报道,尤其是头条报道,曾经是报喜不报忧的“重灾区”。在今天信息来源多元化的背景下,只“点赞”不“拍砖”,对报纸的公信力及影响力造成了极大损伤。大众日报今年改版后,问题意识成为记者编辑们的重要着力点。

  问题意识,并不简单等同于批评报道,而是在看到成就的同时,不掩饰问题。对于媒体而言,更重要的是在发现问题的同时,梳理改革路径,寻找突破口。去年以来,山东省简政放权步伐不断加快,此前的报道也多集中于对政策的追踪解读与鼓掌叫好。经编辑点题,驻烟台站记者发现,受人员、设施、经费等困扰,区县承接消化好上级下放的权力并没有想象的那么简单。于是,一篇带着问题意识的稿件《简政放权,区县面临“幸福的烦恼”》,于2014年4月4日登上了大众日报的头版头条。改版以来,随着编辑记者问题意识不断增强,越来越多类似的报道登上了大众日报。

  农村大众报在报道宁阳县鹤山乡的撤村并居举动时,看到了这一举动背后的现实合理性,看到了干部群众的满意;同时,当地干部也表达了“名不正、言不顺”的隐忧,对法律空白有着模糊的认识。记者如果只是写撤村并居的好处,只会写出一篇不疼不痒的表扬稿,淹没在无数同题材的“正面宣传稿”之中。而对改革的亲历者而言,只报道成绩而不报道问题,就是忽视了改革的困难和不易,是对改革意义的贬抑。在当地乡镇的理解下,这篇以突出问题为主的稿件得以刊发(《撤村并居“并”出了法律空白》,2012年7月18日,农村大众报)。当年末,这篇稿件所报道的法律空白,由山东省人大通过立法程序予以填补。正是珍视了这分美中不足,才使稿件的厚度加重了。

  新闻人的素养:大胆地怀疑

  好奇应当是新闻人的一种本能。这种本能,不仅体现在窥探真相,发问“是什么”,更要体现在探求原因,逼问“为什么”。这种逼问的价值,不仅在于总结经验,更在于在看似顺理成章、波澜不惊的事实下面,把握看不透的事实、说不通的道理,从而发现症结。不能等待问题被动地闯进视野,而应内心主动地探寻。“怀疑是理性的始祖”(笛卡尔语),大胆地怀疑,小心地求证,是新闻人的素养之一。

  以近期山东省内媒体的关注点之一——弃婴岛为例。由于报纸定位、版面因素等限制,面对此类持续发酵的社会性新闻,党报很难像都市类媒体那样,拿出大篇幅版面对每天接收弃婴的具体新闻进行报道。在及时跟进重要节点信息报道的同时,积极运用问题意识思维,把视角转向新闻背后深层次的社会问题,更应是党报编辑记者的基本素养。

  弃婴岛运行一周之际,“6岁女童被抛弃婴岛”的新闻引发关注,济南市民政局随即表态将严打恶意弃婴。是时,所有的舆论焦点都集中于批判弃婴父母,以及弃婴岛的设立是否助长了父母弃婴的念头。面对同样的社会现象,大众日报的编辑记者并没有简单地站在道德的制高点上加以批判,而是多问了几个为什么——为什么被抛弃在安全岛的绝大多数孩子是残障儿?是什么逼迫父母在道德和法律的双重压力下仍选择舍弃孩子?

  经过这些发问,深度报道的主题被确定为政府及社会对残障儿的救助上。虽然是弃婴岛引发的话题,但记者走进福利院,看到了从外地赶来的父亲恳求福利院收下患有天使综合症(一种基因缺陷造成的疾病,患者脸上常有笑容,缺乏语言能力,过动,且智能低下)的5岁孩子的一幕。其实,这一幕比起单纯守候在弃婴岛前统计弃婴数量更能打动人——原来,许多父母抛下孩子,不是不爱,而是无奈,在走投无路的他们看来,把孩子交给作为政府代表的福利院,可能会获得更好的救助及照顾。随后,记者又通过采访为残障儿提供康复训练的社会组织和患儿家长,提出了政府对智障儿救助不足的问题。

  6月8日,《残障婴儿救助陷入“孤岛”》,在大众日报二版见报,并作了突出处理,引起了强烈社会反响,在热点话题报道中掷地有声。

  新闻人的素养:监督要超越现象

  舆论监督,是新闻工作者发现问题、揭示问题、促进问题解决的一种重要手段。发挥好舆论监督作用,不能就事论事,迁怒于一人,纠结于一事,拘泥于个别原因;而应该超越现象,从背后挖掘制度性因素,找出普遍原因。如果仅停留在对个别人的素质进行批评的层面上,不仅使舆论监督类报道千篇一律,缺乏新意,而且成为挥舞大棒的莽夫,而不是指点江山的智者。

  2012年7月,农村大众报记者在调查冠县柳林镇乔庄村的涉农补贴打折扣的问题时,起初认定是村干部的工作方法有问题。但随着调查深入,发现了一个在农村中不算特殊的普遍问题,解决这个问题尚没有清晰的应对政策,并且会对今后的农村工作产生隐患(《种地20亩,为啥只领到12亩的补贴》,2012年7月6日,农村大众报)。在实地采访时,即便不刨根问底,也能成稿,因为人证、物证俱在,事实已非常清楚。但在该村村支书的解释中,记者意识到了这个历史遗留问题,并采访到省农业厅相关人员,进行了权威解答。这个“产量田”问题,在今年大范围开展农村土地确权登记颁证过程中,大规模爆发了出来。如果当时没有抓到普遍问题,那么这篇稿件的价值将大打折扣。每一名从事舆论监督的记者,都应当跳出当前事件看问题,以事件反映问题,而不是以事件反映事件。

  超越现象要基于对现象的批判,舆论监督不能“放空炮”,更不能“先放炮、后树靶”,否则就呈现出观点强烈但事实薄弱的现象。洛克说:“热爱真理的确实特征,是对任何一个命题的接受绝不超过其证据所显示的程度。”一些记者为了凸显稿件的深刻性,脱离事实批判社会问题,有悖新闻真实性原则。一些稿件为了突出某个行业的混乱,或者批判某一种社会丑恶现象,用一些虚拟人物如“业内人士”、“小张”等,串起了真伪难辨的故事。在这些故事之外,记者辅之以自己和网友的观点,凸显了一种批判意识。例如,某报曾刊发一篇关于“富二代”贪图享乐的稿件,通篇全是化名和模糊的地点,写了很多炫富的细节,有的细节只是“听说”、“网传”。这类稿件,即便能反映问题,但由于没有事实基础,根本算不得一篇合格稿件。

  新闻人的素养:坚持实事求是

  实事求是是我们从事新闻报道的原则之一。要做到这一点,就是看真事、说真话,运用经验、逻辑和理性,全面、客观地观察事件,这是抓住真问题的前提。以下几点原则,在采访环节中,对于挖掘问题可能有所帮助:

  避免安排性采访,扩大受访者的范围,全面了解事物。翻阅某地的同一题材稿件,往往会发现不同媒体的不同记者,就同一类事件,往往采访的是同一个人。甚至同一个人数年来接受不同媒体的采访,成为媒体圈中的“群众演员”。这背后,往往是安排性采访在发挥作用。这种安排之下,受访者轻车熟路,不露痕迹,记者很难发现问题。坚持实事求是,在采访对象的选取上,既要全面,又要随机。听更多的受访者说话,就有更多的角度,有机会发现更多的问题。

  坚持“理性原则”,从“说不通”的回答中找问题。有记者在采访为村民盖大棚的某村干部时,对方一直称“将无偿捐给村民”,“党员奉献”。这时,需要记者“以最坏的恶意揣测”对方,以“利益最大化”的“理性经济人”逻辑来反诘对方。结果,最终证明采访对象在政治上有所企图,且并非真正“无偿”。在面对形形色色的采访对象时,要让对方像正常人一样自圆其说,即便有些理由不方便写入文中,也有必要做到消除事实和逻辑上的疑点,做到无懈可击。

  发现问题后,必然会遇到压力,要坚持原则、不屈从。山东某地率先开展了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农村大众报记者前去采访时,发现了大量因为法律、政策的漏洞,而形成的妥协、混乱现象。当地主管部门只想宣传成绩,尽管也承认问题客观存在,却极力反对报道任何问题,哪怕造成问题的原因不在他们自己。在他们的压力下,农村大众报依旧刊发了反映问题的报道(《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遇法律障碍》,2013年5月29日,农村大众报)。事情的代价是,当地再也不主动联系记者,关系转冷。但是,能发现真正的问题,能为政策制定者提供参考,为读者提供有价值的信息,这种代价值得付出。

    29957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