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的基本素养有哪些
班主任素养是指主任在班级工作中发挥作用所应具备的素质水平。班主任的素质要求,包括了教师应具备的基本品质,但又有着更广、更高和更深的要求。下面是学习啦小编给大家搜集整理的班主任的基本素养文章内容。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班主任的基本的专业素养
从专业水平审视班主任素质,班主任首先应当具备专业素养,才可以使班主任工作符合未来新时期的要求。它主要包括两个方面:教育素养,道德素养。
1. 教育素养
这里主要指的是作为班主任应该具备教育学、心理学方面的知识。班主任掌握教育学知识,可以帮助他们了解学生学习、生活方面的一些规律性的东西,进而对学生的学习、道德修养、闲暇生活、职业和升学等方面进行指导。这里我们可以发现,班主任掌握教育学方面的知识,其要求和运用程度与一般的科任教师有着较大的差别。班主任除了要掌握一般的教育学知识,还要具备一定的教育社会学、教育伦理学和教育哲学方面的知识。班主任掌握心理学知识,其目的在于掌握与教育现象有关的心理现象和心理规律。一般说来,班主任应该具备普通心理学知识、教育心理学知识,另外,考虑到班主任要更多与学生所处的家庭、社区等接触,考虑到班主任对学生的生理、心理发展的阶段性特点和规律要深入了解,因而班主任还要认真学习社会心理学和发展心理学方面的知识。
2. 道德素质
这里主要指的是与班主任专业相关的道德素质。其核心内容是班主任要忠于教育事业,对教育事业要有奉献精神,要热爱学生,诲人不倦,要严于律己,为人师表等。
作为班主任,最关键的是要热爱学生。热爱学生有巨大的教育力量。这种热爱不只局限于对好学生或听话学生的热爱,也包括对那些学习差的和调皮捣蛋学生的热爱。这种爱是没有偏见的爱,没有歧视的爱,是尊重学生条件之下的爱,也是对学生严格要求之下的爱。
班主任的基本的文化素养
班主任在促进学生德、智、体、美等全方面发展中肩负着重要的使命。而要使学生能够按照教育目的的规定实现全面发展,作为教育者的班主任本身具备普遍的文化素养是很重要的。
首先,班主任作为整体教师的一员,在教学上应该是一名出色的科任老师,能上好课,在一门甚至几门学科上应该有较深的造诣。班主任只有通过教学工作,才能更深刻、更全面地了解学生,了解班级,也只有在学习上能够给予学生一定的指导,才能把班级工作搞得更好。教学上卓有成效,对于树立班主任在学生中的威信十分重要。教学是学校的一项中心工作,只有把班级工作与学校的教学活动有机结合起来,两者互相促进,才能更加有效地开展班主任工作。
但是,班主任工作毕竟和学科教学活动不同,这就对班主任的文化素养提出了特殊要求。
1. 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素养
班主任要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使他们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人才,只有努力提高自己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才能担负起班级的指导工作。这是由班主任的基本任务所规定的。
在改革开放的今天,社会上的各种思潮都会渗透到学校中来,影响着学生的思想。面对这些影响,班主任应该立场坚定,旗帜鲜明,让学生明白作为未来的接班人,肩负着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历史重任,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树立崇高的理想,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可靠接班人。如果班主任自己对这些问题都认识不清、态度不明的话,那就不可能使学生有正确的政治方向。
近年来,班主任的学历水平有较大幅度的提高,但是我们不能忽视他们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的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是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思想武器,也是班级工作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的保证。班主任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提高了,班级工作才会有明确的方向,也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现阶段班主任的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学习具体表现在学好邓小平理论,特别是学好邓小平的教育理论。邓小平同志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和建设相结合的产物,邓小平同志的教育思想是邓小平关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他在1983年国庆节为北京景山学校的题词“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等论述为新时期的教育,包括班主任工作指明了方向。
2. 广泛而扎实的基础知识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知识增长的速度加快,各学科知识不断综合和分化。这一趋势对班主任工作提出了两方面的挑战。第一,知识的增加和变化使得基础知识在个体知识结构中的位置显得越来越重要。基础知识越扎实,知识的拓展性也越强,越能举一反三。第二,知识的增加和变化,要求班主任要不断更新知识,拓展知识面,知识面越宽,越有助于理解和接受新知识。
作为工作对象的当代中学生,思想活泼而又开放,他们对新生事物最敏感、最容易接受新生事物;他们善于积极思考问题,提出问题,从自然领域的物理、生物、化学、医学、天文、气象等等到社会领域的政治、经济、历史、文化、道德、风俗等等,都是他们很感兴趣的方面。但往往又似懂非懂,迫切希望能够理解和说明这些问题。班主任要能够适应工作对象的需要,必须具有广泛而扎实的基础知识。
掌握广泛而扎实的基础知识,也是班主任工作的特点所要求的。班主任要对班级全面负责,既需要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又要对学生进行学习指导,形成良好的学风,还要进行职业与升学指导、休闲指导等。从个别学生来看,不但要关心他的思想、品德和学习,还要关心他的心理乃至他的生活。例如,中学阶段的学生渐渐进入青春期,他们的生理、心理都会发生一系列剧烈的变化。其中突出的一个方面就是随着性器官的成熟,第二性征的出现,学生的性意识也开始萌发。他们迫切需要了解性知识,了解自身与他人的变化,了解同性与异性的差异等。部分学生还会遇到如何对待恋爱的问题。对此,不仅需要班主任从生理学的、心理学的角度指导学生,还要从道德的甚至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角度教育学生正确处理青春期中出现的问题。
班主任的基本的能力素养
能力素养是指人们完成一定活动的本领。一定的能力素养是每一位教师应具备的。然而从班主任工作的角度看,有些方面的能力素养对班主任工作的正常有效地开展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比如,较强的组织能力,表达能力和活动能力等。因此我们从班主任应该具备的特殊能力方面展开阐述。
1. 组织能力
组织能力是每一名教师都应具备的基本能力。组织能力对班主任来说显得特别重要,主要原因在于班主任面对几十名学生,而这些学生在各个方面都存在很大差异,要使大家团结一致、齐心协力,没有班主任所表现出来的非凡的组织能力是不可想象的。
班主任的组织能力主要表现在对班级的组织与管理方面。班主任是班级建设的设计师。班级建设设计包括班级建设的目标的设定与实现目标的途径方法的选择。班主任要根据特定班集体的特点,选择最佳的目标与适合于实现目标的最好途径和方法。
2. 表达能力
表达能力是指班主任在教育过程中能清晰、生动而有说服力地向学生表达自己的思想,以此教育和影响学生的能力。表达能力包括言语表达能力和非言语表达能力。
关于班主任的语言表达能力,有人总结归纳为以下几个特点:要言之有物,真实可信,富有针对性;要言之有理,充满哲理,富有教育性。要情理交融,声情并茂,富有启发性;要用语恰当,观点鲜明,富有准确性;要结构严谨,言之成理,富有逻辑性。要疏密得当,快慢适中,富有节奏性;要简洁明了,一语中的,富有精练性;要形象生动,妙语连珠,富有艺术性;要言之有新,引人入胜,富有时代性。
非言语表达能力是指运用姿态、动作、表情和手势等来传递信息的技巧与能力。班主任不仅要善于运用言语来教育学生,还应善于巧妙地运用非言语表达来影响学生。有时候一个微笑、一个暗示的眼神往往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
无论是言语表达还是非言语表达,都有一个表达艺术的问题。例如在与学生谈心时有的班主任循循善诱,和蔼可亲,使学生感到心服口服。而有的班主任不注意谈话的方式以及时间地点等微妙的因素,使谈话达不到预期的效果。这里除了反映出班主任的思想水平高低外,也反映出班主任的谈话艺术。
再例如,表扬学生时要注意恰如其分,要与其真实的表现相称,并且应因人而异。因为表扬的效度是因被表扬者的年龄、性别、性格和认知水平、思想水平不同而不同的。同样,批评学生时也要因人而异,注意做到态度诚恳,方法上要多肯定,少否定。
3. 活动能力
活动能力是指班主任在工作中与各方面交往与协调,以保证班级工作顺利开展,从而达到教育学生的目的的能力。
与学生的交往是班主任最经常和最重要的交往活动。通过与学生的交往可以了解学生各方面的情况,如学生的思想品德水平、学习态度、知识基础、身体状况、生活经历、兴趣爱好、个性特征以及家庭情况等等。这是开展有针对性教育的前提。通过与学生交往,从而达到教育和影响学生。在与学生接触中,班主任要关心学生,引导学生正确分析所遇到的问题,帮助学生解决实际困难,并用自己的言传身教影响学生。与学生交往中要以民主平等、和蔼亲切的态度对待学生,以朋友的姿态与学生谈心、交心。这与班主任肩负的教育者的责任并不矛盾。在与学生交往中还要做到言而有信,宽容谅解。言而有信,才能在学生中树立起威信;宽容谅解,才能反映出班主任良好的教养和宽广的胸怀。
与家长建立经常性的联系,在教育上进行合作,提高教育效果,也是班主任工作的重要方面。在与家长的协调中,要尊重家长。班主任是教育的专业工作者,熟悉教育知识,懂得教育规律。但对家长不能居高临下,特别是与家长的看法有分歧时,也应以理服人。班主任要主动与家长联系、沟通,克服教育上的不一致。
班主任要积极争取学科任课教师以及学校其他部门对班级工作的支持。教育过程是一个集体合作的过程,需要教师及管理等部门的相互配合、支持和协调。班主任还要尽可能地争取社区等社会有关部门的支持,为学生接触社会,开展社会实践创造条件。
在上述各种交往、联系与协调过程中,需要班主任有很强的社会活动能力。这种活动能力是使班级工作正常、有效进行的重要条件。
班主任应具备健全的个性品质
健全的个性品质是班主任应具备的基本素养的一个重要方面。个性品质涉及许多方面,这里着重分析情感、意志、兴趣爱好和性格等几个方面。
情感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态度的体验。当客观事物符合人的需要时,人就表现肯定的态度,产生满足、愉快等内心情感体验;相反,就表现否定态度,产生不满、愤怒等内心情感体验。情感又是与人的意识紧密联系的内心体验,是人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社会实践过程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因此,与人的社会性需要、思想意识水平有关。班主任应该有高度而丰富的情感。具体表现为:① 积极向上、轻松愉快的心境。这种心境会使班主任对工作、生活、学习充满信心,感到乐观。② 昂扬振奋,朝气蓬勃的精神。这种精神会激励班主任对工作、学习、生活充满激情和热情。③ 平静幽默的情绪。班主任应该善于控制和调整自己的情绪,特别是在工作不顺利,甚至遭受失败的时候,要能够用一种平静的富有幽默的心情来对待。班主任高尚而丰富的情感不仅作为一种个人的心理素质,同时它是一种十分有效的教育力量。班主任对工作、学习、生活乐观的态度、振奋的精神、平静的心境和幽默的谈吐都会感染学生,使学生也产生相同的情感体验。
意志是人们在变革现实的过程中,自觉调节自己的行动去克服困难以达到预定的目的而产生的心理过程。意识与认识、情感有密切的关系。认识是意识活动的前提,情感对克服困难、达到预定目的的意识活动起着一定的作用。班主任在工作实践过程中会遇到很多困难,如工作条件差,领导不支持,学生不配合,家长不理解,还有自己本身的知识经验不足等等。此外,教育学生往往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在短时期内可能看不到任何成功的迹象。如教育后进生,转变差班级等,需要班主任长期不懈、持之以恒、不怕困难、知难而进,才能很好地完成教育任务。同感情一样,班主任的意志力的强弱也会影响学生。只有班主任具有坚强的意志力,用自身榜样去感染、教育学生,才能培养出学生的意志力。
兴趣是指人们对某一事物所抱有的积极态度和特殊倾向。这种态度和倾向是通过人的实践活动形成、发展起来的。兴趣对于人的学习、科研、发挥创造才能等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班主任应有广泛的兴趣爱好。兴趣爱好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班主任的知识修养和能力倾向。广泛的兴趣爱好可促进班主任的学习,因为兴趣是学习的要素,兴趣越浓厚,也就越努力学习。广泛的兴趣爱好,特别是对文体娱乐活动的兴趣爱好,还能陶冶班主任的情操。最重要的是班主任具有广泛的兴趣爱好,有利于对班级工作的指导和影响学生以及班级素质教育的开展。同时,班主任要引导学生以正确的态度对待兴趣爱好,发挥兴趣爱好的积极作用。
性格是人在生活过程中所形成的对现实的态度和习惯化的行为方式所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的总称。性格是个性的重要组成部分,表示一个人与他人不同的、最明显和最主要的心理特征。班主任性格特征对班级工作和学生个体都有极大的影响。班主任应该有良好的性格特征。例如:① 真诚、坦率。班主任对学生要真心实意,说实话,不做表面文章;② 热情、活泼。这样的班主任容易形成融洽的师生关系;③ 心地善良。要善于理解学生,关心学生,成为学生的知心朋友;④ 沉着、冷静。在班级工作中遇到突发事件时,班主任要有自制力,不能对学生采取粗暴态度,这是对班主任教育修养的一种考验。
班主任的基本素养有哪些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