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生活课堂>礼仪知识>个人礼仪>基本素养>

如何教孩子礼仪

雪锦分享

  现在的孩子娇生惯养得多了,总会有一两个“熊孩子”让你恨得心痒痒。父母一定要让孩子学会必要的礼仪,否则路人可不管你家宝宝是调皮还是熊。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如何教孩子礼仪,希望能够帮到大家哦!

  如何教孩子礼仪

  1餐桌礼仪

  饭桌上最能看出一个人的教养,也是小孩最先接触的礼仪之地。---不可以做的孩子在饭桌上不可以这样做:大喊大叫,拿着餐具当玩具,用手直接拿菜盘里的菜(可以倒到小碗上让宝宝拿)。---可以做的饭前饭后洗手,夹不到的菜告诉旁边的大人帮忙夹。

  2做客礼仪

  去别人家做客时,一个小孩的言行举止就反映出了一个家庭的素质教养。---不可以做的随便进主人的房间、乱翻主人抽屉、和主人家的小朋友大声起争执、拼命抢玩具。---可以做的经过主人同意后拿某件东西玩,和小朋友一起唱歌跳舞看电视,拜别时说谢谢或挥手致意。

  3社交礼仪

  孩子虽小,也有自己的社交,有一些基本的礼仪也还是要学会。这样可以让宝宝长大后更容易面对一些社交活动。---不可以做的主动给小朋友起外号,嘲笑身体有残疾的小朋友,说脏话。---可以做的在安全范围内,主动邀请小朋友一起玩,适当的时候谦让比自己小的朋友和女孩儿。

  很多家长也会担心,如果事事给孩子立规矩,孩子是不是会变得更加内向、怯懦,影响正常社交?

  其实不必担心,这些规矩并不会束缚孩子的天性,而是会帮助宝宝变得更加自律,更有教养。父母在教导孩子“有礼貌、懂规矩”的时候,要注意说话分寸,注意场合。

  如在出门做客前跟孩子讲好对方主人家的禁忌,叮嘱孩子要注意,告诉孩子在亲近关系家庭中能做些什么,不能做什么,一般朋友家庭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并告诉孩子两者的区别,也可以通过编儿歌的方式让宝宝记住一些基本的礼节。在孩子“不懂规矩”时,先不要大声呵斥,先以理服人,跟孩子讲清为什么这样做是错的,如果同一错误犯的太多则可以用稍微严厉点的方式。

  同时在宝宝不同的年龄段,可以根据孩子的发展特点,要求宝宝明白不同的礼貌用语和待人接物的礼仪,并不断调整和提高要求。大眼妈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别说小孩子还小,不需要过多教导,但规矩就是从小培养的,小时候不教,孩子就意识不到规矩礼貌的重要性,等到6岁以后再来管就难了。那时候父母除了跺脚瞪眼还能怎么样?只有从小让孩子树立了懂规矩的观念,才能让宝宝长大后自律懂礼貌,在社会上也不会吃太多亏。

  有必要交给孩子的礼仪

  礼是人与人之间最优美的距离

  我们把人与人的关系整理成一个“让”字,“让则有余,争则不足”,人与人相处要能礼让,那是人与人之间最优美的距离。当你遇到一位很有礼貌的朋友,你的感受如何?很舒服、很欢喜,所以这个礼是人与人之间很优美的距离。纵使再亲的人,或者是夫妻、父子,也应该以礼相待,不能因为太亲就不尊重他,比如连门都不敲就进去,一次、二次他可以接受,次数多了就会如何?

  可能怨气就上来。所以,再亲的人也要尊敬,也要以礼相待,保持这个优美的距离。当孩子从小懂得以礼相待,他就会成为一个有分寸的人,所以学礼非常重要。

  礼跟道理是相通的

  《弟子规》全部教诲都是以礼贯穿,对父母恭敬就是“入则孝”,是礼;“出则弟”,兄弟友爱,尊敬长辈,也是礼。“谨”的部分,对于物品要爱惜,也要物有定位;对于食物不可以糟蹋,“对饮食,勿拣择”,这是用礼貌的态度对待食物。“凡出言,信为先”,也是在我们的言语当中对人要有礼貌,说出去的话不可以做不到,不然就非常失信、失礼。在《乐经》里面还提到“礼者,天地之序也”,所以礼貌之“礼”跟道理也是相通的。俗话说“有理走遍天下”,就是人与人当中非常自然的规律,我们不能逾越了这个规律,不然就会发生磨擦冲突,“泛爱众”也是礼貌的态度。

  有礼处处结善缘

16696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