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外文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是学术研究过程之中对于所涉及到的所有文献资料的总结与概括,以下是学习啦小编搜集整理的审计论文参考文献,欢迎阅读查看。
审计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一:
[1]王广明,谭宪才,雷光勇.中国独立审计长沙[M].湖南人民出版社,2002.
[2]原红旗,李海建,会计师事务所组织形式、规模与审计质量.会计研究,2003(1):32-37.
[3]漆江娜,陈慧霖,张阳.事务所规模·品牌·价格与审计质量——国际“四大”中国审计市场收费与质量研究[J].审计研究,2004,(03):59-65.
[4]武晓玲.我国会计师事务所规模研究一基于审计市场经验数据的聚类分析[J].会计研究,2005(3):22—27.
[5]李旭洁.关于审计质量影响因素的研宄[J].商业会计,2012(2).
[6]马宁,会计师事务所审计质量的全过程分析[J].会计之友,2012(2).
[7]李晓慧,吴雅楠.影响审计质量的因素研宄——基于会计师事务所视角的问卷调查[J].中国注册会计师,2012(12).
[8]肖瑞利,审计质量的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商业会计,2012(15).
[9]杨柳.会计师事务所审计质量影响因素分析及对策[J].商业会计,2013(10).
[10]张荣静.异常审计费用、会计师事务所声誉与审计质量[J].财会之友,2016(3).
[11]温毓敏.会计师事务所规模、法制环境与审计质量实证研究[J].财会通讯,2016(9).
[12]王善平.中国独立审计的现实问题思考.审计研究[J].2001(2).
[13]李万军,周耀光.会计师事务所综合质量评价体系研究,中国注册会计师[J].2002(11).
[14]孙永军,丁莉娜.审计质量评价研究:基于我国100强事务所的数据分析[J].审计研究,2009(6).
[15]郭颖,李永华.会计师事务所审计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研宄[J].财会月刊,2009(07).
[16]李俊,夏斌.层次分析法、模糊综合评价法联用的会计师事务所综合评价[J].财会月刊,2010(11).
[17]万佳,陈颖.独立审计质量衡量标准体系的研宄[J].财务与金融,2010(5).
[18]孙蕾.建立会计师事务所审计质量评价体系.企业论坛[J].2011:121-127.
[19]洪敏,我国会计师事务所审计质量评价——基于中注协会计事务所综合评价体系[J].财会通讯,2011(4).
[20]阎银泉.三种审计主体审计质量评价比较研究[J].会计之友,2013(1).
[21]刘蕊.会计师事务所审计质量评价体系研究[D].云南民族大学.2015.
[22]宋英男.会计师事务所审计质量评价体系研究与应用[D].北京交通大学.2014.
参考文献二:
[1]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M].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着作编译局,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2]马克思.资本论(第三卷)[M].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着作编译局,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3]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M].李善明,编,郭大力,译.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2010.
[4]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上卷)[M].郭大力,王亚南,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2.
[5]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下卷)[M].郭大力,王亚南,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2.
[6]欧文·休斯.公共管理导论(第二版)[M].彭和平,周明德,金竹青,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
[7]李扬,张晓晶,常欣,等.中国国家资产负债表2013——理论、方法与风险评估[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3.
[8]马骏,张晓蓉,李治国,等.中国国家资产负债表研究[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
[9]国家统计局.中国资产负债表编制方法[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7.
[10]尼古拉斯·亨利.公共行政与公共事务(第八版)[M].张昕,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11]戴维·奥斯本,德特·盖布勒.改革政府——企业精神如何改革着公营部门[M].周敦仁,汤国维,寿进文,徐荻洲,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6.
[12]莱昂·瓦尔拉斯.纯粹经济学要义[M].蔡受百,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9.
[13]王静.政府财政资产负债核算国际规范的比较研究——基于2001GFS和IPSAS的研究[J].统计教育,2009,12.
[14]李扬.要从资产负债表来控制资产泡沫[EB/OL].2009夏季达沃斯论坛发言.
[15]王健.政府经济管理案例(二)——国有资产管理与政府规制篇[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10.
[16]尤安山.拉美债务危机:原因及对策[J].拉丁美洲研究.1986(1):23-26.
[17]沈沛龙,樊欢.基于可流动性资产负债表的我国政府债务风险研究[J].经济研究,2012,2.
[18]吕伟.政府或有负债风险管理研究:理论框架与实践探索[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8.
[19]许宪春.中国国民经济核算与统计问题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20]广东商学院国民经济研究中心.国民经济发展与国民经济核算[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11.
[21]毛太田.地方政府公共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研究[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13.
[22]HanaPolachovaBrixi,马骏.财政风险管理:新理念与国际经验[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3.
[23]李林林.关于国家风险与主权信用评级的研究[D].北京:中国社会科学院,2013.
[24]胡浩.政府资产负债管理风险对“欧洲五国”主权债务危机的影响研究[D].北京: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2012.
[25]郑小娟.欧洲国家债务危机的风险传导研究[D].湖北:武汉大学,2014.
[26]顾诚浩.我国政府财务报告改革的研究[D].江苏:苏州大学,2014.
[27]刘笑霞.政府绩效评价理论框架之构建——以一级政府为中心[D].福建:厦门大学,2014.
[28]____.基于绩效管理的政府会计体系构建研究[D].辽宁:东北财经大学,2014.
[29]李敏.中国地方债务风险管理研究[D].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4.
[30]董丽.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的起因、影响及启示[D].云南:云南财经大学,2011.
[31]侯杰.国家资本结构与新兴市场国家金融危机[D].北京:中国人民大学,2006.
[32]李光辉.国家综合负债研究[D].北京:中共中央党校,2001.
[33]周瑞华.“两库两公开”——资产评估监管新模式[J].当代经济,2009,7.
[34]罗和平.关于国有资产评估项目管理改革的几个问题[J].国有资产管理,2005,11.
[35]朱毛瑞.三份资产负债表传递的债务信息[N].香港经济导报,2013,1(17).
[36]陈学安.建立我国财政支出绩效评价体系研究[J].财政研究,2004,8.
[37]张永慧,李天祥.专项资金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初探[J].财政研究,2005,5.
[38]郭亚军,何延芳.我国1994-2001年财政支出状况的综合评价[J].财政研究,2003,9.
[39]李彦历.我国财政资金绩效管理研究[D].北京: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2010.
[40]赵红梅.基于多级模糊综合评判法的地方政府绩效评估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08,28.
[41]王克强,刘红梅,陈玲娣.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研究综述[J].开发研究,2006,5.
[42]崔元锋,严立冬.基于DEA的财政农业支出资金绩效评价[J].农业经济问题,2006,9.
[43]高敏雪,等.国民经济核算原理与中国实践[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44]戴维·奥斯本,彼得·普拉斯特里克.摒弃官僚制:政府再造的五项战略[M].谭功荣,刘霞,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6.
[45]莫里斯·戈登斯坦,菲利普·特纳.货币错配——新兴市场国家的困境与对策[M].李扬,曾刚,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46]王定云,王世雄.中西方国家新公共管理理论综述与实务分析[M].上海:上海三联出版社,2008.
[47]黄维民.新范式与新工具:公共管理视角下的公共政策[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
[48]王彦荣,等.中国政府资产管理改革[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8.
[49]曹荣湘,朱全涛.国家风险与主权评级[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
[50]财政部会计司.政府会计研究报告[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5.
[51]陈小悦,陈立齐.政府预算与会计改革——中国与西方国家模式[M].北京:中信出版社,2002.
[52]李建发.政府会计论[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1999.
[53]李金早.告别GDP崇拜[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1.
[54]程祥国,韩艺.国际新公共管理浪潮与行政改革[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55]马恩涛.中国经济转型中的政府或有负债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10.
参考文献三:
[1]王大力,李瑞红,王双彦.我国内部审计情况调查[J].会计师,2006(04):23-26.
[2]滕海林.内审的“监督主导型”向“服务主导型”转变可行性探讨[J].经济管理者,2013(21):36-38.
[3]郭慧.内部审计职能拓展影响因素研究:综述与展望[J].财会通讯,2013(31)41-42.
[4]王兵,刘立云等.中国内部审计近30年发展:历程回顾与启示[J].会计研究,2013(10):45.
[5]李越冬.内部审计职能研究:国内外文献评述[J].审计研究,2010(3):42-47.
[6]郭慧.上市公司内部审计治理效应研究[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182-183.
[7]王守海,郑伟,张彦国.内部审计水平与财务报告质量研究—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J].审计研究,2010(5):82-88.
[8]潘玉梅.论内部审计质量的影响因素及其改善[J].财经界(学术版),2013(15):24-25..
[9]江锋,唐均,于荣霞.公司治理与内部审计质量控制的实践探索[J].全国内部审计理论研讨优秀论文集,2013:66-73.
[10]韩峥.企业审计人员专业胜任能力和审计效用均衡的探索[J].财税研究,2015(8):250
[11]庄莹.论我国上市公司内部审计有效性的提升[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3(12):2-4
[12]时现.现代企业内部审计治理功能透视[J].审计研究,2003(4):61-64.
[13]刘国常,郭慧.内部审计特征的影响因素及其效果研究--来自中国中小企业板块的证据[J].审计研究,2008(2):29-30.
[14]胡继荣.基于ERM框架的商业银行内部审计机制研究[J].南开管理评论,2009(2):146-152
[15]陈武朝.内部审计有效性与持续改进[J].审计研究,2010(3):55.
[16]黄辉,魏培培.基于公司治理的内部审计有效性研究[J].华东交通大学学报,2013(4):120.
[17]蔡春,蔡利,陈幸.内部审计质量与盈余管理--来自中国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J].上海立信会计学院学报,2009(6):9-20.
[18]王守海,郑伟,张彦国.内部审计水平与财务报告质量研究—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J].审计研究,2010(5):82-88.
[19]王光远,瞿曲.公司治理中的内部审计一一受托责任视角的内部治理机制观[J].审计研究,2006(9).
[20]张婷.内部审计特征对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质量的影响[D].山西财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5.
[21]中国内部审计协会.内部审计基本准则[S],2013:4.
[22]杜静然.上市公司内部审计治理效率实证分析[J].财会通讯,2012(12):44-45.
[23]李立军.中小板上市公司内部审计有效性研究——基于财务报告质量视角[D].西南财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4.
[24]张维迎.正确理解公司治理结构[N].东方早报,2014-5-13.
[25]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M].经济科学出版社,2011:40-41.
[26]深圳证券交易所.中小企业板上市公司内部审计工作指引[S],2007.
[27]张荷玲,刘正军.湖南省制造企业内部审计对企业绩效影响的实证研究[J].中国软科学增刊(上),2010(1)86-93.
[28]李秀玲.我国上市公司审计委员会特征对审计质量影响的实证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
[29]苏佳.提高企业内部审计有效性的可行策略分析[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5(6):44
上一篇:什么是一次性文献
下一篇:食品营养与健康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