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册历史知识点提纲
八年级的同学们是一定要学习历史这门科目的,历史的学习,需要我们不断的去探索和发现。那么,同学们对历史知识学习的怎么样了,下面由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八年级上册历史知识点提纲,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八年级上册历史知识点提纲一
甲午中日战争
1、时间:1894—1895年
2、主要战役:黄海海战,威海卫战役
3、邓世昌的英雄事迹:在黄海海战中,致远舰管带邓世昌与全舰官兵壮烈牺牲。
(1)邓世昌精神:不畏强暴,勇于抗争,不怕牺牲。
(2)威海卫战役中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4、1895年4月,李鸿章同日本首相伊藤博文在马关签订了《马关条约》
5、《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一厂二亿三岛四口)
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赔偿日本军费白银2亿两;
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势力从沿海伸入到中国内地)
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等。(资本输出)
6、影响:大大加深了中国的民族危机。(或者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
第四课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义和团运动
(1)背景:甲午战争以后,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民族危机大大加深
(2)兴起:参加者多是农民和手工业者。进行反清活动,1900年打出“扶清灭洋”的旗号
2、八国联军侵华
(1)时间:1900—1901
(2)八国:英国、法国、美国、俄国、日本、意大利、德国、奥匈帝国
3《辛丑条约》的主要内容
(1)赔款白银4.5亿两,分39年还清,加上利息共9.8亿两
(2)划定北京东郊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驻兵保护,不准中国人在界内居住
(3) 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最能体现清政府沦为“洋人朝廷”。)
(4) 拆毁天津大沽到北京沿线设防的炮台,允许列强各国派兵驻扎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
4影响: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5两次攻占北京的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八年级上册历史知识点提纲二
开启思想解放的闸门
一、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1、标志——陈独秀1915年在上海创办《新青年》杂志
2、代表人物——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
3、主要阵地——《新青年》杂志、北京大学
4、两大旗帜——“民主”(德先生)和“科学”(赛先生)
5、前期内容—— 提倡民主,反对专制; 提倡科学,反对愚昧;
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 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后期内容:宣传马克思主义。
6、意义:激发了广大新青年追求新思想的热情,促使人们冲破封建思想的罗网,探索救国救民的新出路,在近代中国掀起了一场思想解放的风暴。
二、胡适发表《文学改良刍议》
1、胡适发表《文学改良刍议》,主张用白话文代替文言文。(提倡文学改良八项主张)
2、陈独秀 明确提出“文学革命”的口号。
三、文学巨匠——鲁迅
1918年在《新青年》上发表短篇小说《狂人日记》,这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
四、中国近代化历程
史学界普遍认为,在1919年以前,中国近代化历程由学习西方的军事器物(技术)——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学习西方的思想文化。请列举这三个阶段中的重大事件。
1、学习西方的军事器物(技术):洋务运动,学习西方先进军事生产技术
2、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维新变法:学习西方君主立宪制;辛亥革命:学习西方的民主共和制度
3、学习西方的思想文化:新文化运动,宣传民主和科学
八年级上册历史知识点提纲三
清末明初的文化与教育
一、 京师大学堂
1898年戊戌变法,光绪帝颁布诏书,设立京师大学堂,这是中国近代第一所国家建立的最高学府,也是百日维新留下的唯一成果。(1912年改名为北京大学)
二、 废科举、兴学堂
1、1904年《奏定学堂章程》,是近代中国第一个以教育法令公布并在全国实行的学制。
2、1905年,清政府废除科举考试。(严复对废科举的评价:此事乃吾国数千年中莫大之举动,言其重要,直无异古者之废封建,开阡陌。)
三、《申报》的创办 19世纪70年代,在上海创办。是中国近代第一份商业性报纸。
四、商务印书馆的兴办 1897年在上海创办,是中国近代规模最大的文化出版机构之一。
社会生活的变迁
一、 照相与电影的出现
1、照相术 19世纪30年代末在西方诞生,40年代以后传入中国。
2、1896年,在上海徐园又一村是中国第一次放映电影。
1905年,中国人自己拍摄的第一部电影是京剧《定军山》。(无声电影)
二、 服饰的变化
西服成为男士在正式场合首选服装;中山装是这一时期最有特色的服装;
在女士服饰方面,高领服装开始流行。
八年级上册历史知识点提纲四
国民革命的洪流
一、 黄埔军校的创建(全称: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
1、时 间:1924年5月 2、地 点:广州黄埔
3、目 的:创造革命军,挽救中国的危亡
4、性 质:国共合作后创立的一所革命军校。
5、领导机构:孙中山任;蒋介石为校长;廖仲恺为党代表;周恩来为政治部主任
7、特 点:实行政治教育和军事训练并重,尤其注重培养学生的爱国思想和革命精神
8、作 用: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政治和军事人才,为国民革命军的建立和北伐战争的胜利进行奠定了基础
二、 北伐战争
1、时间和主力:1926、7,国民革命军 2、对象: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
3、方针:集中精力、各个歼敌:先消灭吴佩孚;然后消灭孙传芳;最后北上,消灭张作霖
4、先锋:叶挺独立团,取得汀泗桥、贺胜桥战役的胜利为第四军赢得“铁军”的称号。
5、结果:消灭了吴佩孚、孙传芳的主力,北伐战争取得巨大胜利。
6、北伐的目的有没有达到?原因是什么?
答:北伐的目的是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的统治,统一全国。而最后的结果是消灭了吴佩孚、孙传芳的主力,没有消灭张作霖的统治,没有打倒帝国主义和统一全国。
原因在于: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右派背叛了革命。
三、南京国民政府的成立
1927年4月,蒋介石在南京成立“国民政府”,南京国民政府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利益。
它标志着国民党反动统治的开始。
一、 八一南昌起义
1、时间:1927年8月1日(八一建军节)
2、领导:周恩来、贺龙、叶挺、朱德
3、结果:胜利后,在转战中失败。
4、意义: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成为中国共产党创建人民军队、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开始,它在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开辟了一个新时期。
二、革命摇篮井冈山
1、秋收起义:1927年9月毛泽东领导工农革命军在湖南起义。
2、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中国革命史上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毛泽东创建。
意义: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开辟是中国共产党探索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这一正确革命道路的开始。
3、井冈山会师:1928年4月毛泽东与朱德在井冈山胜利会师部队改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
三、 红军长征
(1)原因: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利。
(2)时间:1934年10月—1936年10月
(3)经过:从中央革命根据地出发——突破四道封锁线——解放遵义——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翻雪山→过草地
→甘肃会宁会师(红一、二、四方面军三大主力会师,宣告长征胜利结束)。
(4)遵义会议(1935年1月)
①内容: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
②意义: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5)长征胜利意义:是中国革命转危为安的关键。表明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工农红军是一支不可战胜的力量。
(6)长征精神:艰苦奋斗、百折不挠,严守纪律,不怕牺牲,坚定信念等。
(7)长征经历的大山:五岭、乌蒙山、岷山 大河:金沙江、大渡河
从南昌起义、秋收起义中得到的教训:把工作重心由城市转移到农村。
星星之火指代: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
上一篇:八年级上册历史知识点人教版
下一篇:八年级上册历史知识点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