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历史网>世界历史>亚洲历史>中国历史知识>中国近代史>

太平天国天京保卫战是怎样的

睿柠分享

  天京事变使三王被杀,翼王远走,是太平天国的转折点。下面是学习啦小编分享的太平天国天京保卫战是怎样的,一起来看看吧。

  太平天国天京保卫战介绍

  天京保卫战是清政府统治后期发生的一场太平天国的防御战争,这场战争最后以天京陷落而结束,天京保卫战是标志着太平天国正式结束的一次历史事件,天京保卫战发生于公元1826年,一共进行了不到三年时间。

  太平天国天京保卫战一共历时3年,清政府调动的兵力达到二十万,而太平天国方面调动的兵力共有10多万,但是最后这场战争曾国藩打响了名头,成功攻下了天京,并且全歼太平天国的主力军队,从战略上来说,天京事件是太平天国领导人奉行消极防御思想战略的必然结果。公元1862年安庆失守,曾国藩率领十万大军围困天京,陈玉成受到革职处分,后来曾国藩的援军又攻下了庐州和寿州等地,当地的地主团练头子被诱捕,投降清军,后来湘军成功攻陷安庆等地,曾国藩就趁虚而入。

  其实太平天国天京保卫战的失败有洪秀全及其手下将领很大的一部分原因,因为洪秀全最后提出过袭击湖北的计划,不过他手下的李秀成执行不力,没有能达到洪秀全最初的目的,所以等到曾国藩率领湘军完成合围时,洪秀全已经退无可退,他错过了撤出天京的最后机会。后代历史学家评论说,太平天国天京保卫战是一场非常重要的战役,也是标志着我国农民起义彻底失败的一次战役,如果没有天京保卫战的发生,我国会在19世纪中期进入资本主义社会,而且历史学家还认为,天京保卫战的失败使得人民对大清朝的统治进一步失去的信心,而且天京保卫战的失败消耗了中国太多的人力物力。

  天京保卫战的评价

  后代历史学家对天京保卫战的评价普遍比较低,这场发生于公元1862年的敌对战争最后以太平天国的全军覆没而告终,这场战争一定程度上标志着清政府和太平天国军队两败俱伤,所以后代历史学家认为,天京保卫战不仅标志着太平天国革命的失败,更标志着清政府从此失去了人民的支持,也从此变成了一个日益衰落的腐朽政权。

  其实天京保卫战也有其积极因素,但是后代历史学家主要看的是天京保卫战的消极因素,在这场战争中,天京保卫战使得几十万无辜的平民百姓丧身火海,而且太平天国付出了伤亡10万人的惨重代价,最后由于没有形成集中统一的领导,所以军队全军覆没,清政府的曾国藩李鸿章等人乘虚而入。后代的历史学家对天京保卫战的评价普遍集中在其消极方面,他们说如果没有天京保卫战的发生,我国就会在19世纪中期进入资本主义社会,可以说天京保卫战一定程度上主导了我国历史的进程,也阻挡了我国农民阶级反抗的历史进程。

  如果没有天京保卫战的发生,中外势力就不会相互勾结,因为在天京保卫战中赫然出现了英国人的身影,使得我国的领土主权完整遭到巨大的损失,天京保卫战标志着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也标志着我国正式开始沦为一个走下坡路的国家,甚至开始依附英国政权。

  天京保卫战曾国藩为什么纵容曾国荃屠城

  一直以来,天京保卫战都是后代历史学家关心的话题,而且根据后来的历史学家证实,在这场战争中曾经发生过一次惨烈的大屠杀事件,天京保卫战曾国藩纵容曾国荃屠城,使得城中的老百姓大多数死伤惨重,甚至有人说在天京保卫战中一共有50万人死于非命,有大量的金银财宝被掠往了湖南。

  其实后来的历史学家证实说,天京保卫战曾国藩纵容曾国荃屠城这个事件是真实存在的,因为当时曾国藩和曾国荃两兄弟曾经在天京保卫战之前就下了狠心,一定要在战争之后震慑其他的部队,出于自己的私欲,而且也为了满足士兵们的抢劫欲望,允许手下屠城伤害无辜的老百姓,对于政治敌对势力他们是不会手软的。其实后来的历史学家认为,天京保卫战曾国藩纵容曾国荃屠城这一事件进行的时间并不长,因为天京保卫战从1862年开始,从1864年下半年就已经打进入尾声了,1865年的时候,天京基本上已经恢复平静。

  屠城事件一共持续了很可能不到半年的时间,但是就在这半年的时间中曾国藩曾国荃两个兄弟给天京的人民带来了灭顶之灾。其实在我国古代还有很多屠城事件,曾国藩和曾国荃两兄弟在天京赢得这场战争的胜利之后,允许手下屠城,一是为了震慑敌对势力,二也是为了壮大自己湘军的势力,毕竟在这场战争中人数死伤过半,士兵们有苦难言。

  天京保卫战天京简介

  一直以来,天京保卫战都是后来历史学家关心的话题,所以自然而然的,天京保卫战天京指现在哪里也成为后人关注的焦点,其实后来的历史学家对于天京保卫战天京指现在哪里这个问题作出了明确的答复,天京保卫战中的天京指的就是现在我国南方的大城市南京。

  之所以古时候的南京被称为天京,是因为太平天国运动的时候把南京地区当做自己的大本营和老巢,而为了彰显自己政权的强大,洪秀全也为了改朝换代,树立一个新的榜样,所以把南京这个名字改成了天京,树立自己的权威,从此天京的名号就打响了,其实天京保卫战中的天京指的就是南京这个城市,而天京保卫战就发生在南京附近。之所以称为天京保卫战,是因为洪秀全和其手下的为了正式打败清政府,也为了建立自己的大本营和基地,就把南京这个城市当做自己的都城,准备以后打败清政府的时候在这里安家立业,所以南京就是太平天国的根据地,天京保卫战指的就是围困南京,把南京地区变成一片火海的战争。

  后来的历史学家说,1862年的南京和现在的南京的地域划分并没有太大的不同,所以一定程度上就可以认为,天京保卫战天京指的就是现在南京的全部领土,而且天京保卫战就发生于现今南京市的市郊区,在这场战争中进行了长达两年零六个月的残酷战争。

  天京保卫战和天京事变是一回事吗

  一直以来天京保卫战和天京事变是一回事吗是后代的人们关心的话题,其实历史学家对于天京保卫战和天京事变是一回事吗这个问题,早已经作出了明确的回答,天京事变和天京保卫战不是一回事,它们是两个重要的历史事件,虽然都是在19世纪中后期发生的,但是很明显天京保卫战和天京事变两个事件是截然不同的。

  天京保卫战指的是发生于1862年的一次清政府和太平天国军队的对抗战争,天京保卫战一共进行了三年的时间,最后标志着太平天国运动的正式失败,也标志着清政府开始走向衰落,而且这场战争的敌对双方有很明显的阶级划分。一个是地主阶级一个是农民阶级,但是天京事变是一场内讧。

  天京事变发生于1856年,指的是太平天国领导集团之间发生的一次公开的分裂,天京事变之所以发生是因为主要领导人之间有了嫌隙,后来经过这场政变,杨秀清韦昌辉石达开等人各自结成自己的势力集团和小圈子,共同排挤敌人,并且企图抢夺洪秀全的军政大权,进行争权夺利的斗争,后来杨秀清又逼迫天王洪秀全到东王府封自己万岁,洪秀全又命令手下的石达开和韦昌辉对付杨秀清。大家之所以把天京事变和天京保卫战两个事混为一谈,因为这两个事件发生的时间和地点都很相似,但是很明显天京事件和天京保卫战是两个截然不同的历史事件,正是由于天京事变的发生促成了天京保卫战的发生。

  天京保卫战中的伤亡人数

  一直以来,天京保卫战伤亡人数是多少这个问题都是后来历史学家关心的问题,因为这场战争彻底标志着太平天国起义的失败,而且也标志着清政府的统治开始走向末路,在这场战争之前有历史学家曾经粗略估计过,曾国藩带领的人马至少有15万人,加上清政府之前派遣的五万援军,所以清政府这边很可能有20万精兵强将,太平天国方面也毫不示弱,他们至少有10万人。

  所以两方面加起来,天京保卫战打响之前,一共有30万人被投入了这场战争,但是在1865年战争结束的时候有历史学家粗略估算,太平天国起义军一共十万人马,几乎没有被俘虏或者是逃出城内的,因为1864年底的时候曾国藩派遣自己的弟弟放火,并且焚烧了整个天京城,使得里面的守军负隅顽抗不能够逃出来,所以10万人马没有逃出来的,也没有主动投降的,很可能洪秀全手下10万精兵强将都葬送在了这场战争中。看清政府这方面,经过两年半的激烈战争,曾国藩自己的军队也没有剩下多少,他之前带来了15万自己的嫡系部队,不过后来搬师回营的时候只剩下了7万人马,有一部分还是老弱病残,而清政府后来派去围困安庆和庐州地区的援军也不到5万人,5万人马后来回到京师的只不过2万人左右。

  如果这样综合来看的话,天京保卫战伤亡人数是多少这个问题就很明确了,天京保卫战中洪秀全方面死伤了10万余人,而曾国藩自己也损失了8万人,再加上清政府损失了2万人左右,加起来损伤了20万人。
猜你感兴趣

1.太平天国的荒淫腐败历史

2.太平天国失败的不为人知的原因

3.外国人是怎样看太平天国的

4.清军怎样对太平天国女兵的

5.太平天国失败的原因和教训

6.太平天国的制度和政策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