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历史网>世界历史>亚洲历史>中国历史知识>中国近代史>

中国近代史是从哪一年开始

玉凤分享

  史学界关于中国近代史基本线索问题的争论,自20世纪50年代引起至今没有形成统一观点。中国近代史是从哪一年开始?本文是学习啦小编整理中国近代史开始时间的资料,仅供参考。

  中国近代史开始时间

  我国近代史从1840年开始到1949年结束。从1840年鸦片战争到1919年"五四"运动前夕,是旧民主主义革命阶段;从1919年"五四"运动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是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整个中国近代史是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和半封建社会的历史

  中国近代史从第一次鸦片战争1840年到1949年为止。中国近代史,是一部充满灾难、落后挨打的屈辱史,是一部中国人民探索救国之路,实现自由、民主的探索史,是一部中华民族抵抗侵略,打倒帝国主义以实现民族解放、打倒封建主义以实现人民富强的斗争史。

  中国近代史从1840年开始到1949年结束。从1840年鸦片战争到1919年五四运动前夕,是旧民主主义革命阶段;从1919年五四运动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是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

  中国近代史始自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止于1949年南京国民党政权覆亡,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历经清王朝晚期、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时期、北洋军阀时期和国民政府时期,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逐渐形成到瓦解的历史。

  中国近代史是中华民族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为实现现代化而斗争的历史。

  中国近代史的内容简介

  中国近代史分为两个时期,1919年的五四运动以前,是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以后,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在近代,由于帝国主义不断地加深对中国的侵略,使中国社会发生了两种根本性的变化:一是独立的中国变为半殖民地的中国,一是封建的社会变成了半封建社会,即产生和发展了资本主义。这些发展变化又表现为相互联系的两个过程:一是帝国主义与中国封建主义相结合,把中国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一是中国人民反抗帝国主义及其走狗、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过程。近代中国人民斗争所要解决的是反对帝国主义和反对封建主义两大历史主题,即完成民族民主革命的任务。概括起来,如《历史教学大纲》中所说:“中国近代史,是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屈辱史;也是中国人民为争取民族独立和社会进步,坚持反帝反封建斗争,并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历史。

  一、帝国主义的侵略把中国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一)在近代,帝国主义不断侵略中国,企图把中国变为它们的殖民地。其中影响最大的有三次战争:鸦片战争、甲午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840年,英国发动了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率先用大炮打开了中国古老的大门。中英《南京条约》成为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它使中国的关税主权、司法主权、领土主权遭到破坏,这是半殖民地化开始的标志。鸦片战争成为重要的历史转折点:中国从一个独立的封建国家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鸦片战争以后,一方面,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利用侵略特权,疯狂向中国倾销商品和掠夺原料,逐渐把中国卷入世界资本主义市场,使中国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逐步解体;另一方面,它们凭借自己的船坚炮利,继续进行武装侵略,不断扩大侵略权益,使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一步步加深。1856年,英法通过第二次鸦片战争,把侵略的魔爪从沿海深入到内地;沙俄趁火打劫,从19世纪50年代到80年代初,侵占了我国北方150多万平方千米的土地;从19世纪70年代开始,资本主义列强对中国边疆加紧侵略。这时期,世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开始先后向帝国主义阶段过渡,为了适应垄断资产阶级的需要,帝国主义列强在全球范围内掠夺殖民地,分割世界领土的斗争达到十分尖锐的程度。美国、日本对台湾的侵略,俄国对新疆的侵略,英国对云南、西藏的侵略都发生在这一时期,造成了中国边疆的新危机;1883年爆发的中法战争,中国不败而败,法国通过《中法新约》进一步打开中国西南门户。

  1894年,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侵略中国的甲午战争,这是日本帝国主义积极推行其大陆政策的结果。清政府对日本采取避战求和的态度,使清军处于被动挨打的境地,惨遭失败。日本强迫中国签订的《马关条约》,是中国继《南京条约》以来失权最多、危害最大的不平等条约,日本取得在华通商口岸“设厂制造”等特权,这反映了帝国主义对外输出资本的要求。《马关条约》使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进入一个新的阶段。此后,19世纪末,德、俄、法、英、日纷纷在中国强占租借地和划分“势力范围”,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美国则提出在中国实行所谓“门户开放”政策,使帝国主义列强宰割中国的同盟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

  1900年,英、俄、德、法、美、日、意、奥八国组成联军,大举侵略中国,攻占北京,烧杀抢掠,无恶不作。通过《辛丑条约》,帝国主义列强进一步扩大在华的侵略权益,全面控制了清政府。《辛丑条约》的签订,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统治秩序完全确立,即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辛丑条约》签订以后的相当一段时期,帝国主义对中国主要采取“和平”的经济侵略方式,除了在政治上进一步控制清政府以及后来的北洋政府外,在经济上加紧掠夺通商、路矿等权利。

  辛亥革命爆发后,帝国主义列强,特别是俄、英、日等国,乘中国政权交替、政局不稳之机,加紧侵略:俄国策动外蒙古独立;英国策动西藏叛乱,妄图把西藏从中国分割出去;日本借口对德宣战,于1914年9月公然出兵侵入山东,占领胶济铁路和青岛,取代了德国在山东的侵略权益。

  此后,日本独占中国的野心日益昭彰,发动了一系列侵略中国的事件:1928年为阻止国民政府“北伐”,出兵济南,大肆屠杀中国军民,造成济南惨案;同年,为更顺利地侵略东北,制造皇姑屯事件,炸死张作霖;1931年制造九一八事变,出兵侵占东北,把东北完全变成它的殖民地;1932年制造—•二八事变,入侵上海;接着,又侵入华北。经过一系列的局部侵略,终于在1937年,日本帝国主义发动卢沟桥事变,开始全面的侵华战争,占领了大半个中国。这是近代以来帝国主义对中国发动的最大规模的战争。日本侵略者对沦陷区人民进行残酷的殖民统治,对中国实行极端疯狂的掠夺,给中国人民造成空前的灾难。

  日本帝国主义投降以后,中国人民和平建国的美好愿望又被美、蒋打破。美国的侵略魔掌乘机伸向中国,它用大量的枪炮装备了国民党军队,支持蒋介石发动内战。直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国人民才将一切帝国主义侵略势力赶出中国。

  在中国近代109年的历史中,帝国主义的侵略一直没有停止过。它们往往用战争和威胁手段攫取侵略利益,然后以不平等条约的形式固定下来,再凭借不平等条约,疯狂地压迫、奴役、掠夺和剥削中国人民,使中国陷入苦难的深渊。

  (二)帝国主义列强既勾结,又争夺,侵略中国的格局不断变化。

  在鸦片战争中,英国率先侵入中国,并在以后相当长的时期保持侵略优势。接着,俄、法、美、日、德等列强相继侵入。在其后的半个世纪里,它们一方面勾结起来,不断加深对中国的侵略;一方面互相争夺侵略利益。从中日甲午战争起,列强开始瓜分中国,到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梦想被中国人民广泛而顽强的反抗斗争所粉碎。但它们却驯服了清政府,使之成为其侵略、控制中国的工具。这样,就形成了帝国主义列强,主要是英、法、俄、美、日、德六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宰割中国的格局。日本是一个侵略成性、野心勃勃的帝国主义国家,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乘西方列强忙于欧战无暇东顾之机,出兵侵占中国山东,并攫取德国在山东的一切侵略权益。日本侵华势力迅速上升,已与英国相匹敌,几乎打破了列强共同宰割中国的格局,这引起了美国等西方列强的不安。1921年到1922年召开的华盛顿会议,西方列强迫使日本妥协,中国又回复到被列强共同宰割的局面。1931年,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侵占中国东北,侵华势力进一步扩大。日本又开始打破列强侵华的均势,成为中国最危险的敌人。1937年七七事变后,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到1945年,基本上形成日本独占中国的局面。日本投降以后,美国乘虚而入,通过援助国民党打内战,攫取大量侵华权益,成为抗战以后最主要的侵华国家。

  (三)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过程,也是中国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与帝国主义相结合的过程。

  帝国主义要征服中国,首先要征服中国的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并把他们改造为他们统治中国的支柱。帝国主义列强发动了一次又一次的侵华战争,通过一打一拉的手段征服了清政府。清朝的封建统治阶级已日暮途穷,为了维护摇摇欲坠的反动统治,清政府对外妥协投降,无止境地出卖国家主权,并逐步地买办化,以换取帝国主义的支持,把它们作为靠山。

  从鸦片战争开始,腐朽的清政府就对外妥协投降,丧权辱国。1862年,《北京条约》刚刚签字,清政府就向英法等国“借师助剿”,中外反动势力开始正式勾结起来,共同镇压太平天国运动。1901年《辛丑条约》签订后,清政府“完全服了外”,成为“洋人的政府”,完全同帝国主义结合起来,成为他们驯服的工具。从此,中国完全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清政府在辛亥革命的打击下即将灭亡的时候,帝国主义又转而扶植袁世凯建立北洋军阀政府,继续作为他们统治中国的新工具。蒋介石是在帝国主义的支持下建立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统治的,为了取得帝国主义的支持,他对外坚持妥协投降的方针,签订了一系列丧权辱国条约,出卖了中国大量的主权,中国仍然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二、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的斗争

  近代中国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异常尖锐复杂,中国人民的反帝反封建斗争曲折地、一浪高一浪地汹涌前进。按照社会经济关系的发展和领导阶级的变化,中国人民的反帝反封建斗争大体上可分为三个阶段:从1840年到1900年的60年为第一阶段,主要是农民阶级领导的自发的反帝反封建斗争,太平天国运动和义和团运动就是这样的斗争。农民阶级在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奴役压迫下,不得不奋起反抗。在民族危机空前严重的情况下,他们勇敢地担负起新的斗争任务——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19世纪末到五四运动前夕的20年为第二阶段。在此期间,随着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形成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政治舞台,取代农民阶级而领导反帝反封建斗争。从要求改革政治制度、发展资本主义的初步尝试——戊戌变法运动,到提出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纲领的辛亥革命,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达到了高峰。从1919年五四运动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30年为第三阶段。辛亥革命虽然推翻了清政府,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仍然没有改变,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仍然没有完成。然而,中国的资产阶级已无力单独领导这样的革命,无产阶级逐渐肩负起反帝反封建的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任务。从五四运动开始,中国的旧民主主义革命转变为新民主主义革命。北伐战争打垮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蒋介石却又建立起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南京国民政府,对中国人民实行独裁统治。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不仅要继续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还增加了反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任务。经过北伐战争、十年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中国共产党终于领导中国人民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彻底结束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带领中国人民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这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

  三、先进的中国人探索各种救国道路

  在苦难深重的近代,先进的中国人披荆斩棘,历尽艰险,寻找救国救民的真理,探索使祖国独立富强的道路,提出了一个又一个救国方案。林则徐、魏源等地主阶级改革派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农民起义领袖洪秀全提出了“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农业社会主义方案。后来,洪仁玕在《资政新篇》中又提出了发展资本主义的设想;资产阶级维新派领袖康有为提出君主立宪方案和大同理想;资产阶级革命派代表孙中山提出三民主义革命思想,制定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但这些政治方案都无法实现。然而,中国人民没有退缩,继续探索前进。五四运动前夜,随着中国无产阶级的壮大和马克思主义的开始传播,以李大钊等为代表的先进的中国人,把视线从学习西方资本主义转到学习马克思主义,学习苏俄的社会主义。中国革命出现了新的曙光。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中国革命有了新的面貌。第二年,中共二大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在中国人民面前树起一面革命大旗。在革命的实践中,毛泽东等总结出“工农武装割据”思想,开辟了井冈山道路,毛泽东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到抗战后期毛泽东思想成为党的指导思想。这是指导中国革命通往胜利的思想。经过28年的艰苦奋斗,中国共产党终于领导人民推翻了蒋家王朝,推倒了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社会主义的光明前途终于展现在中国人民面前。

  四、近代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是中国近代史的基本内容之一。民族资本主义是中国社会崭新的进步的生产方式,民族资产阶级是中国近代新兴的进步阶级,它的出现和发展,为近代中国革命提供了新的阶级基础和领导力量。

  外国侵略在加速中国半殖民地进程的同时,又促使中国封建自然经济的解体,给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与发展提供了某些客观条件和可能。鸦片战争以后,外国在中国的通商口岸设立了一批近代企业,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被带进了中国,促进了中国资本主义工业的产生。洋务派创办的近代企业,对商办近代企业起了诱导作用。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一部分官僚、地主、商人、买办开始投资于新式企业,一些原有的旧式手工工场或大作坊开始采用机器生产。1866年,广东香山人方举赞在虹口创办发昌机器厂,1869年,开始使用车床,很快由一个手工锻铁作坊发展为近代企业。这是最早出现的民族资本主义企业。著名的还有1872年华侨商人陈启沅在广东南海县创办的继昌隆缫丝厂等。

  从19世纪六七十年代到1894年,是中国资本主义工业产生的时期。它产生的时候,中国已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它从一开始,就受到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势力的压迫和束缚。所以,中国民族资产阶级有反对外国资本主义侵略和本国封建压迫的革命要求。但是,由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企业资金少,规模小,技术力量薄弱,对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势力又存在一定的依赖关系,与它们有相妥协的一面。

  民族资本主义产生以后,经过了几个艰难和曲折的发展阶段:

  (一)甲午战争的失败,使民族危机空前严重,一些爱国人士把发展民族工商业,作为挽救民族危亡的一种手段。甲午战后,清政府不得不下令各省招商局多设织布织绸等局,广为制造,并令各省督抚分别在省会设立商务局等,这对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起了一些鼓励作用。而投资设厂利润优厚,也刺激一部分商人投资于新式企业。据不完全统计,1895年至1900年6年间创办的资本万元以上的商办企业共有104家,约等于甲午战前20多年的总和。资本总额估计为2300多万元,超过了甲午战前的累计。中国出现了一个兴办商办企业的热潮。中国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使新兴的民族资产阶级的力量有了增强,资产阶级维新派成了他们的代表。

  (二)辛亥革命后,特别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有了进一步发展。1912年至1919年,全国新建的近代工矿企业达470余个,投资近9500万元,加上原有企业的扩建投资,8年间新增的资本至少有1.3亿元,超过辛亥革命前50余年的投资总和,发展速度是空前的。这主要是因为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欧洲各帝国主义国家忙于相互厮杀,无暇东顾,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压迫,对华输出的资本和商品都有所减少。这在客观上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一个有利的外部条件;辛亥革命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扫清道路,人民群众反帝爱国斗争,如抵制日货等以及“实业救国”风气的形成,都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但在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压迫控制之下,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并不顺利,半殖民地半封建经济的基本特点并没有改变。

  (三)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以蒋、宋、孔、陈四大家族为代表的官僚资本开始出现,并通过整顿税务、控制金融、改革币制等措施,到抗日战争爆发前,终于形成了控制全国经济命脉的、中国近代历史上最大的官僚资本,奠定了南京国民政府统治的经济基础。这一时期,特别是30年代中期,国民经济有了较快的发展。

  (四)抗战时期,国民政府实行统制经济政策,四大家族官僚资本急剧地膨胀起来,垄断地位空前加强。他们运用手中的政治、军事权力独占金融业;运用四大银行的雄厚资本以及专卖政策等,独占商业;依靠军政权力和经济实力,乘战时民族工业之危,吞并民营企业,进行大规模掠夺,加强了四大家族对工业的垄断;四大家族还大肆掠夺农村土地,造成土地日益集中。全国的财富迅速集中到四大家族手中。

  (五)解放战争时期,国民政府把大量财富消耗在战场上,军费激增,赤字惊人。于是,国民政府一面加紧剥削人民,苛捐杂税多如牛毛;一面滥发纸币,造成严重的通货膨胀。到1949年,民族工商业企业大批倒闭,国民经济陷入崩溃的绝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