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历史网>世界历史>亚洲历史>日本历史知识>日本文学>

日本文化中的俳句

睿柠分享

  俳句在日本的地位,相当于我国的唐诗宋词,那么你对俳句了解多少呢?下面是学习啦小编分享的日本文化中的俳句,一起来看看吧。

  日本文化中的俳句

  日本古典短诗,由17字音组成。原称俳谐(也写为诽谐)。俳谐一语来源于中国,大致与滑稽同义。它在日本,最初出现于《古今和歌集》(收有“俳谐歌”58首),至江户时代(1600~1867)则有从“俳谐连歌”产生的俳句、连句、俳文等。

  俳谐连歌同中国近体诗联句相仿。它的第1句为5、7、5句式的17音,称为发句(起句),胁句(配句)为7、7句式,第3、第4句以后为前两种句式轮流反复,最后一句以7、7句式结束,称为结句。俳句,即取其发句(起句),加上“季题”(表现写作俳句季节的词语)和“切字”(一定的断句助词或助动词),使之成为独立的17字音的短诗。日本著名俳句家,室町时代(1392~1573)后期有宗鉴、荒木田守武,二人是俳谐连歌作者;江户时代有松永贞德,他提倡俳谐的娱乐性和教养性,号称“贞门”,可谓倾向于古典的一派。当时俳谐尚处于进入俳谐连歌的阶段。另一方面又有西山宗因,主张俳谐的滑稽性,强调创作上的自由奔放,称为“谈林”派。具有这一派特色的还有著名俳句家井原西鹤。一般被称为俳圣的松尾芭蕉,把松永贞德的古典式技巧和西山宗因的自由奔放的散文风格熔铸一炉,并加以发展,摒弃滑稽、娱乐等文字游戏成分,使俳谐成为具有艺术价值的庶民生活诗。17世纪日本俳谐曾一度中落,至18世纪下半叶,与谢芜村号召“回到芭蕉去”,再度呈现繁荣景象。

  江户时代胁句(配句)以下各句逐渐失去生色,但小林一茶在发句(起句)的创作上表现了突出成就。正冈子规作为明治时代(1868~1912)的俳谐复兴者,明确提出连句(即俳谐连歌)非属于文学的主张,提倡以连句的发句(起句)为“俳句”文学,依然保存了发句的格律,使它发展成为日本民族最短的诗歌。此后,俳谐连歌逐步衰落,现代虽有少数人加以提倡,依然未见复兴。后来曾有人主张废除“季题”(称为“无季俳句”),否定定型(称为“自由律俳句”),但未成为主导力量。

  俳句较多地采取象征和比喻手法,崇尚简洁、含蓄、雅淡,比和歌更为精练。由于诗短,容易背诵和随时随地吟咏,日本从事业余创作的人很多。现代俳句也很发达。

  拓展:俳句欣赏

  上野的樱花

  在樱花下

  人还会陌生的嘛!

  ——一茶

  2

  蝴蝶

  醒来,醒来

  我要和你做朋友

  ——芭蕉

  3

  公雉高啼一声

  它吞下了整个

  春天的原野

  ——野朗

  4

  五月的滂沱大雨

  覆盖了一切

  除了那座长长的濑田桥

  ——芭蕉

  5

  夏日的倾盆大雨

  正打在

  鲤鱼的头上

  ——子规

  6

  头目

  在今夜的月光下

  引吭高歌

  ——芜村

  7

  “我要它,我要它”

  幼儿强索着

  那轮明月

  ——一茶

  好高明

  萤火虫飞上了

  大厦

  ——一茶

  8

  万里无云

  我头脱了斗笠

  ——山头火
猜你感兴趣

1.经典日文俳句

2.和歌和俳句的区别

3.浅谈日本文化

4.关于樱花的俳句日文

5.俳句是什么意思

6.日本俳句松尾芭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