吠陀经是如何看宇宙的
吠陀经是印度古代著名的古典文学,其蕴含甚至可囊括宇宙,下面是学习啦小编分享的吠陀经是如何看宇宙的,一起来看看吧。
吠陀经对宇宙的看法
《吠陀经》也被称为《天启经》,因为印度教传统认为:《吠陀经》是至尊主本人发出的,它是永恒的存在。吠陀知识先是由至传授给这个宇宙中负责创造的,然后通过古代的先知将永恒的真理传递给世人,再以师徒相传的方式小心谨慎地留传下来。所以它是一种人类直接听闻上天启示的经验,而不是由任何凡人的思想所完成。
《吠陀经》原本是部极长的,为了使人们容易接受,在传承过程中渐渐被分成《梨俱吠陀》、《裟摩吠陀》、《耶柔吠陀》、《阿闼婆吠陀》等四部,这四种《吠陀》文献合称“本集”,由祭祀仪式中奉献给众神的颂歌构成。本集又进一步分类,形成了三种经典:《梵书》、《森林书》、《奥义书》,这三种文献可以理解为指导解释宗教仪式、蕴含丰富的神学思索的。《吠陀经》还有许多补充性的书籍,辅助吠陀研究中包括了语音、语法、词源、韵律、天文、、医学、音乐舞蹈、军事、建筑等科学论著,和超过108部以上的奥义书,以及等十八部著名的往世书等等。
成千上万部吠陀经典的内容都是用诗记载的。这些诗严格遵守诗歌的结构及、格律的规则,而且包含各种主题的信息:从医疗、农业到对高等星球和低等星球上的时间概念;从瑜伽和冥想的技巧,到居士的注意事项,以及素食佳肴的;从对政府组织结构的详细解释,到对兴建和装修庙宇或住房给予一流的指导。《奥义书》是吠陀经的最后部分,启示出精神上极为深奥的真理。《吠陀经》中的108种均为非常重要的文献,因为它们为几个世纪里所涌现的众多印度教哲学流派的灵感源泉。是被印度教徒尊奉为表达了恒定不变的自我,依其业行而在肉体之间转移思想的第一批文献典籍。
它包括很多具体的经典,通常的说法包括“四韦达(四吠陀)”,分别是:
梨俱吠陀(赞颂明论,?igveda),
娑摩吠陀(歌咏明论,Sāmaveda),
耶柔吠陀(祭祀明论,Yajurveda),及
阿闼婆吠陀(禳灾明论,Atharvaveda)。
更广义的说法,还包括解释吠陀之经书。如“Samhita”“梵书(Brāhma?a)”、“森林书(āra?yaka)”[1]、“奥义书(Upani?ad)”、“薄伽梵歌(Bhagavad Gītā)”等。
吠陀经的历史沿革
“四吠陀”中以梨俱吠陀最早,最初的部分可以追溯到公元前10000年时代,居住在印度河两岸雅利安人的时期。其他三卷吠陀经皆是梨俱吠陀的派生作品,相继成书于后,最晚集结完成的为阿闼婆吠陀。後三卷吠陀经中的神曲,不是部分梨俱吠陀神曲的复述,便是在它基础上的发展而来。吠陀神曲有长有短,长曲是一曲多颂。短曲是一曲数颂或仅有一颂。多数颂由四句构成,少数由三句构成。
著作吠陀经的时代被称为印度的吠陀时期。它使用比印度梵语更为古老的语言,称为吠陀梵语。
印度是个古老的宗教国家,贯穿印度文化的各方面,遍及家庭和社会,对于生活在印度的一般人来说,宗教既是的一种体现,也是灵魂具有的深奥、复杂的体现。印度10亿人口中超过80%的人是印度教徒,历史学家一致认为:印度是世界上最早记载神秘主义的国家之一。
《奥义书》即“密传经书”,此辞意指:坐在老师的近侧,遵守着秘密的至上命令,以获得秘密的奥义。其教义严格要求必须秘密地传授给那些热切的求道者,并且他们必须具备至上的道德自律及高洁的心灵,以达成解脱的目的。
《奥义书》的思想特征是遁世思想及苦修实践。它教导人们生命就是痛苦,要解脱就必须真正地弃绝凡俗尘世。要认识或了解自我的绝对本质,就要弃绝一切行为及后果。书中认为:惟有学习知识才能获得解脱,而且只有通过学习《奥义书》所传授的弃绝与凝神的方法才能得到这些知识。书中还认为:遁世是人一生当中的最后阶段,它是获得明智并领悟更高真理的理想条件。通过修行,“支配”或控制心神、呼吸和肉体,遁世者就会化为一个定点,并能凝神于自我的本质。《奥义书》文献讲述了很多种不同的瑜伽修行方式,通过修习瑜伽,培育个人意识的内在境界,瑜伽修行者就可以认识到自我的真正本质,也即“”。
《奥义书》中的“奥义”是“梵 ”和“我”以及二者合一(梵我合一)的道理。“梵”(Brahman)——宇宙生起之因;终极的真实。“我”(atman)——灵性、真我、自性。(在其它地方或指)。“梵我合一”——作为个人生命基处的atman和作为宇宙万有基础的Brahman其本质是相同的,永恒、无形相、不变灭、如虚空般弥纶一切,超越一切经验意识所能构想,任何知他之人即可脱离生死,、时间及因果都不能限制他,因为它们由他构成。“梵我合一”即人透过内在对真我的认识,触及超验普遍的终极真实(梵),并与其合一,而使个别的灵魂从经验世界中解脱出来,成为真实、光明、喜悦。
《奥义书》文体美丽、自由,书中每个寓言都洋溢着清新的智慧,“如黎明的曙光,如高山中纯净的空气”。全部的奥义书有一百多部以上,其中主要的古《奥义书》有十一部,都被所有印度思想体系视为所有神圣智识的宝库。
阿达婆吠陀是印度古代四吠陀之一。又作约成立于西元前一千年左右。全书分二十卷,包括七三一首赞歌,由约六千诗节构成,但其中约有五分之一系采录自《梨俱吠陀》。赞歌多由韵文写成,仅六分之一是用散文撰写。内容主要是集录民间的咒法及,也包含哲学方面的赞歌,并述及的最高原理。
本书所载的咒文中,反映出民间的信仰及行事,带有民俗文学之意味。从书中的言语、韵律及哲学思想来看,可以证明本书成立的年代较其他三吠陀为迟。如哲学思想方面,系继《梨俱吠陀》末期的哲学性思索之后,明显地倾向一神教或一元论的思想,将宇宙的创造、展开归于最高神或最高原理。又,《摩奴法典》之中并没有此一吠陀之名,而仅有其他三吠陀,可知本书当是在之后始被编入四吠陀之中。
印度古代《吠陀》文献中的一部,印度现存最古老的。全名《梨俱吠陀本集》。
吠陀的本义是知,即知识;梨俱是作品中诗节的名称。《梨俱吠陀》编订年代可能是在公元前1500年前后,只有一派的传本,收诗1028首,其中有11首被认为是附录。最短的诗只有3节,最长的有58节,一般都不超过12节。全书共有10552节诗。诗的创作年代又有先后。语言也比印度其他上古文献的用语更为古老。这部诗集的创作和编订的确切年代还没有定论。全书分为10卷或8卷。印度传统认为,书中诗歌是由上古的传授下来,由一个名叫广博(音译毗耶娑)的修道士仙人加工整理而成。
《梨俱吠陀》中诗的内容比较复杂,有上古的神话传说,也有自然界和现实社会生活的反映,以及祭祀和巫术。这些诗歌反映了印度原始社会时期和阶级分化并向奴隶制社会过渡时期的思想、生活和习俗。神话中歌颂最多的神是众神之首的因陀罗。对于这些神话中的神,印度按照以后的宗教信仰加以解释。近代先以为它们是自然现象的化身,后以为是社会现象的体现,以后由于考古发掘的文物不断出现,对神话传说中所反映的历史事实又有了进一步的理解。作品中有几首诗对神提出怀疑,显示了印度最早的哲学思想。《梨俱吠陀》作为上古历史文献资料,是人类宝贵的遗产。
作为文学作品,《梨俱吠陀》包含了人类早期的一些清新朴素的诗歌作品。有不少诗在艺术上已有相当水平,不是原始的简单歌唱。书中的诗已有15种格律,可见当时文学创作的发展。诗的格律是以每节诗中的音数整齐的句作单位的。4个8音句构成一节的格律广泛流行,就是一般所谓32音一节的。当然,其中也包括一些内容贫乏、词句呆板的作品,例如一些赞美布施的诗。
《梨俱吠陀》长期靠口传,后有了写本,到19世纪才由欧洲人第一次刊印。现有数种语言全译或选。
印度的神话相当隽永,情节往往极端离奇而引人入胜。但同时,印度神话也是出了名的纷繁复杂,虽颇具体系,但来源复杂,且经过多层面貌的历史演变,往往又变幻莫测,扑朔迷离。可将其分为:远古文明时期(不可考)、、大史诗时期、往世书时期。公元前1500年至前600年左右问世的《吠陀经》,是印度古文明中最为重要的经典。吠陀的本义是知识、学问。
《吠陀经》记录了各式圣歌、、宗教、礼仪、风俗、思想、和哲学,在这里,印度神话初次较为系统地组合起来。其中最为古老的吠陀集《梨俱吠陀》,内容大多是对自然神明的颂歌,目前所知的吠陀神话体系基本就建立在《梨俱吠陀》的记载上。雷神因陀罗、火神阿耆尼、水神、死神阎摩、太阳神苏利耶、月神苏摩和风神伐由那都是这一时期被人吟咏、歌颂的神。
吠陀文化后期,印度产生了,种姓制度的出现是权利更为集中的一个体现。公元前六世纪左右,印度进入列国时代,经济发展、战争频繁、思辨深邃,是这个时代的三大特征。这一时期,旧的神话不断被编辑,新的神话又不断产生。宗教方面,出现了佛教与耆那教,而这两大教派又各自繁衍着不同的神话。公元前四世纪,印度最大的两部史诗——《罗摩衍那》和出现,在这里,因陀罗等神的地位被削减,印度神话转折进入大史诗时期。
因陀罗(Sakra-devanamlndra),梵文音译为“释迦提桓因陀罗”。其中“”的意思是“能”,为姓;“提桓”意为“天”;“因陀罗”意为“帝”;合起来即是“能天帝”或“天帝释”。在佛教的经典里,为了和其他诸天的称谓统一,就把天字挪到了最后,称为“帝释天”。是印度教和婆罗门教中的雷帝,是佛教里的天帝(天龙八部之首)。
因陀罗在吠陀神话时期可算是最受崇拜的,在最古老的吠陀经典文献《梨俱吠陀》里,有许多歌颂他的,他被看成是唯一的主神,统治一切,被尊为“世界大王”。而此时梵天等三大主神还没有出现。这也反映了古印度人对雷电的崇拜和敬畏。吠陀神话中的因陀罗,是和大地神的儿子(真正的“”),出生于还处在混沌的世界中。他自降生起就嗜饮苏摩酒,并因此而获得了强大无匹的力量。同时他的身体骤长,连天、地而神都因为惧怕这种力量而向不同的方向逃离。天与地因此被分开,永无再会之日(与盘古“开天辟地”实有异曲同工之妙)。
成长起来的因陀罗,正赶上众神与巨蛇争斗时期,众神不是弗栗多的对手,只好请力大无穷的因陀罗帮忙。因陀罗乘机开出条件:要承认他为众神之王,并把众神一半的力量借给他。众神无奈,只得答应。于是因陀罗获得了众神的力量和“万神之王”的称号。他连饮三大觞苏摩酒,拿上,英勇出战。
经过一场惊天动地的恶战,因陀罗终于消灭了弗栗多,并且劈开山崖引来了“”,从水中诞生了太阳。于是,因陀罗辟天地、分三界、引水创日,完成了创世的功业。而对于众神那里借来的力量,因陀罗开始耍无赖——“欠债的是大爷,老子就不还了!”众神也无可奈何,只能忍气吞声。此后,因陀罗把世界分为四个部分:自己统治东方的天国、弟弟太阳神的大儿子阎摩统治南方的冥府、其兄长海神婆楼那统治西方的大海、财神俱毗罗统治北方的夜叉国。因陀罗“万神之王”的地位从此完全稳固。直到婆罗门时期的来临。
印度神话的历史进入婆罗门时期,以其他三部吠陀经(《裟摩吠陀》《夜柔吠陀》《阿闼婆吠陀》)为中心的和宗教系统诞生了。随着三大主神的相继出现,因陀罗的地位每况愈下。再后来,吠陀神祗被佛教吸收,身份和神性更是产生了极大的变化,大多都成了佛教护法神。因陀罗“万神之王”的名号虽然保留了下来但其地位和影响力已低了许多。作为佛教二十四天之一,他居住在“欲界六天”的第二重——忉利天的须弥山顶善见城内.是一座巨大无比的,是宇宙的中心,也是日月星辰赖以转动的轴心.其四方各有八天,共三十三天。四面山腰分住着四大天王,周围又有、七金山,再外环绕着咸海,咸海四周即四大部洲。
因陀罗当上佛教的天帝后,成为天上和人间的道德维护者。平时最重要的职责是保护佛主、佛法和僧侣,并负有勘察善恶的职责。如果天神违犯天规他便予以惩罚;要是人间出现暴君,就会除暴安良。在中国寺庙里,其形象多为少年帝王,但男身女相,头戴宝冠,身上装饰种种璎珞,手持权仗或宝杵。此时的因陀罗虽然名义上还是老大,但实际上已沦为佛陀手下的打工仔了。
《吠陀经》与大洪水
我们目前还无法得知是否真的有一场滔天大洪水冲毁了人类的史前文明,但在世界各地有很多的传说,传说都相似的指出:许多拥有高度文明的大国在一夕之间被洪水淹没消失在海底。不管怎样,这些越来越多的新发现也许将推翻我们过去已知的人类历史,重新编纂一部人类文明的发展纪录。我们期待着那一天的早日到来,不仅仅为了满足人类的好奇心,更因为只有更完整地了解过去,才能缔造更美好的未来.六、关于印度的洪水传说
其实在印度,同样流传着沉入海底的文明的故事。位于古吉拉特半岛的古城杜瓦尔卡恢弘的古庙之中,供奉着印度教最受人崇敬的诸神之首奎师那。传说“在奎师那离开大地的同一天,杜瓦尔卡也沉入了海底。”于是人们修建了这座寺庙来纪念奎师那和被洪水淹没的城市。
印度大洪水传说的承载者除了杜瓦尔卡以外,还有苦行僧摩奴。和《圣经》中的诺亚一样,摩奴建造了一艘大船,把种子放在船上,然后在水面漂泊,最后停留在一座山顶。摩奴被描述为印度教的圣贤,而且是一位瑜珈大师。他的使命就是在大洪水之后重新点燃文明的火种。这个传说有事实依据吗?印度是否真的遭遇过滔天大水?
关于这点,考古学家在喜玛拉雅山的山麓小丘中发现了更为古老的遗址,那是一些简单的农耕聚居地,距离大海几百英里。印度西北部发生大洪水的时间刚好和这些聚居地建立的年代一致,这里很可能就是大洪水幸存者的天然避难所。在关于摩奴的传说中,一场大水毁灭了以前的文明,幸存者逃到山顶,重新繁衍生息。这些难道只是一种巧合吗?
作为这次洪水关键人物的摩奴在《吠陀经》中被描述为一个长发的精神领袖,而且是一位瑜珈大师。作为印度早期的宗教文献集,《吠陀经》被印度人世代相传了三千年时间,已经成为了现代印度文明的一部分。如果一部口传经文能被传承三千年,为什么不能是六千年或者九千年?据说六千年前,有一位圣人把所有的瑜珈姿势集中整理成了一个体系。这说明瑜珈的历史远远超过六千年。人们甚至有证据把《吠陀经》出现的时间提早到一万一千年前。地质专家认为,《吠陀经》中某些诗句所描述的就是冰河时代末期冰川融化的景象。
《吠陀经》描述了撒拉斯瓦提河全盛时期的情况,根据《吠陀经》里的说法,印度现在的文明是由史前文明幸存者在大洪水之后重建的。现在,地质学家找到了这条已经消失的河流的河道,这说明《吠陀经》有可能是由亲眼目睹过冰河时代末期情况的人编写的。
如今,卡奇沼泽是世界上环境最为恶劣的地方之一。但在冰河时代末期,流经这里的一条大河却使这里富饶而美丽。那条河就是古代文献中一再提及的撒拉斯瓦提。
撒拉斯瓦提河起源于喜玛拉雅山脉之中,顺着这条河道流动。虽然这条河道已经干涸,但还是能被辨认出来。运用最新卫星技术,我们可以描绘出这条河的行踪,它从冰川一直流向大海,和传说一模一样。它本来是和印度河平行的,但后来却转向南方,最后流入了卡奇沼泽。
根据《吠陀经》的描述,它是当时最大的河流。距今一万年前它就在那儿,一直到六千年前才消失。而有专家也证明在六千年前这条河流就消失了,因此《吠陀经》至少有一部分是在六千年前完成的!
另外一座印度古城马杜拉位于印度南部泰米尔人居住区,这里最神圣的地方就是马杜拉神庙。根据泰米尔人的传说,它是由大洪水的幸存者修建的。
传说表明,一万年前,这些幸存者处在一个高度发达的社会。这个文明最大的功绩就是建立了一所伟大的学会 “桑甘”。“桑甘”的意思是收集。人们聚集在一起,通过相互交流,共同完成著作。后来海水泛滥,把整块土地都淹没了。
“桑甘”的洪水传说暗示,一个失落的、一万年前的文明遗迹正躺在印度南部的海水之中,等待我们去发现。实际上,它的确切年代是在一万一千六百年前,这正是柏拉图描述的亚特兰蒂斯岛在另一个海洋中沉没的时间。对冰河时代的研究也已经证明,在“桑甘”所处的年代,印度海岸的陆地面积要比现在大得多。
吠陀经对后世的影响
《吠陀经》是印度最古老的,大约形成于公元前1000年,包括从末期至的作品。由《梨俱吠陀》、《裟摩吠陀》、《耶柔吠陀》、《阿达婆吠陀》四部梵文经书组成,其中以和的文学成就最高。《梨俱吠陀》是上古印度人对神的赞歌和祷告文;《耶柔吠陀》包括于与《裟摩吠陀》都是婆罗门的祷告文,记录古印度对自然力量的仪式,《阿达婆吠陀》是古代著名和的家族密文手册。专长是不进行常规仪式而使用梵符和梵语,种类繁多包括消灾、降灾、诅咒、星云、身体、流逝、毒梵等内容。详细记述各种方法和执行规定,传说掌握其中任何一种就可施展巨大的力量,直到如今仍有大量的方法流传世间。
该经被婆罗门教视为圣典,蒙上了浓厚的宗教色彩,但在古代印度文学发展中却占据着重要地位。它是印度文学最初的源头,对后代的社会生活和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以上转自www.xinwanyi.net)
以下引自冯冯居士--《太空科学核子物理学与佛理的印证》
--- 现在再提到韦陀经。这本古代佛经,是诸佛法身垂教的纪录。韦陀是诸佛之一,今人称之为韦驮。中国庙宇多半不如他的来历,又无韦陀经,又乏文献。从晋代起,已将韦陀古佛的造型和护法南山的韦大混淆起来了,以致历代都把韦的盔甲武士塑像当作韦陀菩萨,并且庙宇多半把他奉祀于偏殿或前院作为守护神将,差不多没有人知道韦陀是一位有大智慧超能的古佛。
印度古时有一个民族,以供奉韦陀为主,自称为韦陀族(古印民族多以所供奉的神为族名,自视为其子孙),编集这部千万言的韦陀经集,中国早期译为吠陀经,实乃未曾考据研究过印度历史宗教之徒所任意妄译其音.
韦陀经,英文译名为 Veda Sutra,内容无所不包──人生哲学、医学、天文学、宇宙形成学说、太空科学、核子科学、化学工程、物理学、解剖学、地理、历史……形而上哲学 ……美不胜收。可惜失传了大部分,但从残经来看,仍然是令现代科学界惊愕的古代科学文献。西方科学家相当重视这部残缺的韦陀经中对于宇宙的认识与记载(现有英文节译本流传)。
韦陀经残本现分为四部分:
第一部:Rg
第二部:Sama
第三部:Yajur
第四部:Atharva
解释韦陀经的古印经论,最著名的有:玛哈巴拉达经(Mahabharata)及梵密基 Valmiki氏所著的拉玛彦那(Ramayana),这是详细诠释韦陀四经的一本巨著。
另外有十八部普莲那经(Purana)。
以上各经被研兜古印佛学的学者称之为韦陀古经文献(Vedic Literature)。
韦陀四经之中,有一册优本尼沙土品(Upanisad) 与韦陀恩达品(Vedantasutra), 均是韦陀四经的精华。
有一部经论,名为巴赫格华特(超然论、薄伽梵歌)(BhagaVadIgita),详论上述的优本尼沙土品与韦陀恩达品,这是较为容易阅读的一部论着。时代则无可考,有人指为伪本(以下简称‘超论’)。
真伪姑置勿论,且先抽其英译本中的某些章句段落:
第二章十三节:
‘物质体内存在有非物质的微粒子。物质界的生命,经历生老病死;然后,体内的非物质微粒成分,脱离物质的肉体臭皮囊,或者再进入另一个物质的肉体。’
第二章十四节:
‘因此,不必哀伤物质生命的消灭。物质生命的喜怒哀乐,都是短暂的。物质生命的无常,证明物质的能(JiVa)是较低劣的形式。’
第二章十五节:
‘智者不为喜哀所动,因为哀或乐只不过是物质能力交替的结果,不值得重视。智者必须精勤追寻非物质世界的永恒生命,与甚深大智慧及极乐。’
第二章十七节:
‘物质肉体是必然会毁灭,而且短暂的,物质世界亦然!但是非物质的生命是不灭的,是永恒的。’
第二章廿一及廿二节:
‘……非物质的微粒子,不受物质微粒子毁坏的影响……。’
第二章二十节:
‘非物质微粒子是不生不灭的,它永恒自然存在,它并非被创造而成。’
第二章廿五节:
‘非物质微粒子不可能被物质的水火所毁灭,不会蒸发于空气之中,不会干涸,不能被分割破壤。它是永恒的,它可以自由进出任何物质个体,它是不可思议的,它的特性与任何物质都不同。’
韦陀经四经内的一品‘梵天品’有下列这样的偈赞(英文拼音):
yasya prabho prabhavato jaggndanda-koji kotkotisu asesavasudhadi vibuti-bhinnam tad brahma niskalam anantam asesa-bhutam govindam adi-pursusam tam ahami bhahami,大意是说:‘物质界有无限无数宇宙,物质宇宙各有无数星系,浮悬在无限的虚空之中,充满着瞿文昙慈悲的光芒的普照。’
瞿文昙Govinda是佛陀释迦的另一名字,是他法身名字之一。这一点,有些佛学家不同意,但是我认为佛陀是古佛再来,有很多化身、化名。那么,偈语最后一句可改为佛陀慈悲光芒普照。
韦陀古经已载了佛光普照。我们实无理由去否定世尊与诸佛诸菩萨的法身存在。今日学者多数扬弃佛经中有关佛菩萨法身存在纪录,这显然是无知于宇宙的奥秘,吾人短促的肉体生命尺度,去衡量自己所未知的多元宇宙群体中的非物质宇宙时空,好比井蛙观天!
猜你感兴趣:
2.吠陀时代的印度
3.吠陀的神话人物
4.印度教的神
5.阿育吠陀的简介
上一篇:吠陀经的成就有哪些
下一篇:印度最古老的哲学文献吠陀经的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