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历史网>历史事件>中国历史事件>古代历史事件>

乾隆著名历史事件有哪些_乾隆著名历史事件介绍

炀炀分享

  乾隆帝即位初,就实行以宽仁治国的施政方针,在短短数年内,完成了政治风气由严复宽的转变;今天学习啦小编给大家找来了乾隆著名历史事件,供大家参考和阅读。

  乾隆著名历史事件一:六下江南

  弘历最受百姓津津乐道的就是六下江南,这在如今的电视剧里就可以体现。

  乾隆下江南是仿其皇祖父康熙,目的之一是为了探访民情,古代信息不发达,皇帝要想了解民情,就得多到民间走走。其二是为了加强清朝政权与江南地主士绅的联系。江南是明王朝起家之地,当地居民对明王朝最拥护,清军入关后反抗最激烈,也遭到了最惨烈的屠杀。而江南经济发达,帝国财赋又大半来源于此,所以康熙,乾隆都利用下江南为加强与江南地主士绅的联系,以巩固统治。其三是为了河工,康熙时期主要是治理黄河;乾隆下江南除了视察黄河大坝,还视察浙江海塘等水力工程。弘历自己说:“南巡之事,莫大于河工”。

  然而,和康熙相比,乾隆下江南游乐的目的大大增加。康熙帝六次南巡轻车简从“所有巡狩行宫,不施彩绘,每处所费,不过一二万金。较之河工岁费三百余万,尚不及百分之一。”而乾隆帝则是前呼后拥,大批后妃、王公亲贵、文武官员相随。沿途修行宫,搭彩棚,舳舻相接,旌旗蔽空。为搬运帐篷、衣物、器具,动用马六千匹,骡马车四百辆,骆驼八百只,征调夫役近万人。不仅沿途地方官要进献山珍海味,还要从全国各地运来许多食品,连饮水都是从北京、济南、镇江等地远道运去的著名泉水。

  乾隆著名历史事件二:身世之谜

  弘历传说为汉人之子,被雍正抱入王府。

  相传乾隆不是雍正的亲生儿子,而是海宁陈阁老陈世倌之子。在雍亲王(雍正)福晋分娩的那一天,恰好陈阁老的夫人也生下了一个孩子,只是前者是女孩,后者则是个男孩。此时的雍正听说后,密令家人将陈阁老请来,并强调一定要带着小孩。然后借口福晋要看孩子,将小孩带入内室,将自己的女孩换给陈家。陈家后来发现不对,但不敢声张。

  没想到,男孩天资聪明,深得康熙,雍正二帝的喜爱,最后竟成为一代君王。后来因为乳母多嘴让乾隆知道了自己的身世,他才六下江南时。暗去海宁省亲。传说乾隆还喜欢穿汉人的衣服,还问旁边的臣子自己像不像汉人。后来一位满洲老臣告诉他这样子有失体面,他才罢休。(不过此说法不是真实,历史学家不同意)

  从逻辑上说,乾隆不是雍正的长子。也就是说,雍正并不担心无人继承他的王位。而且,“九子夺嫡”的皇位之争已经进入白热化,雍正怎么敢与他人交换孩子,而给政敌留下话柄。血统历来为儒家人伦所重视,在封建社会由是,以堂堂皇家之尊,不可能与普通臣民交换儿子,以致乱了皇家血统,因此,乾隆身世之谜可以确切地说子虚乌有。

  有学者认为,雍正的继位很大程度原因是因为乾隆的关系,是康熙看好乾隆,才给雍正做皇帝。康熙大帝有97个皇孙,能养育宫中亲自教导的少之又少,乾隆即是其中之一,康熙第一次见到乾隆的时候,就感觉很亲切,非常宠爱他,后来乾隆在御制诗集中多次写诗怀念祖孙二人相处时的融洽。

  乾隆二十五岁登基,八十五岁退位成为太上皇,享年八十九岁。康熙曾在乾隆小时候教育他读书,康熙的仁慈和宽容深深的吸引了乾隆,让乾隆十分尊敬自己的爷爷。康熙在位六十一年,所以乾隆发誓:如果有幸在位六十年,即刻退位,不敢并肩,甚至超越爷爷的记录。所以,乾隆虽然是活的最久的皇帝,但却不是在位时间最久的。

  当然,乾隆在当三年太上皇的时候,也是不肯放手权利,甚至和嘉庆一起接受百官朝拜。所以,他掌握权利的时间是最久的。

  乾隆人物评价

  正面评价

  第一,他是世界上统治时间最长的君王。

  有人说,统治纪录的创造者应该归为法国“太阳王”路易十四,此人在位72年之久。然而众所周知,太阳王5岁登基,22岁才对统治国家产生兴趣。他的实际掌权时间不过50年。而从胤禛咽气那一分钟起,到自己咽气那一刻,弘历手握专制皇权64年,一天也没有与他人分享。

  第二,他是世界上运气最好的君王之一。

  其一,他一生身体健康,没有遇到大灾大病。其二,他在25岁的盛年继位,获得最高权力的过程非常顺利,毫无波折。其三,他在一个恰到好处的历史节点登上帝位。在此之前,三位皇帝—顺治、康熙和雍正91年(1644年至1735年)的统治,已经给他打下了良好的统治基础。

  第三,他是一个深情而专一的丈夫。他17岁与出身名门的富察氏(即孝贤皇后)结为夫妇,两人感情极好,伉俪情深,可谓举案齐眉,恩爱无比。皇后不幸于乾隆十三年去世后,他悲痛欲绝,追念终生,写下数百首悼亡之诗,其辞句感情真挚,令人动容,是他所有诗词中最见真情的上乘之作。

  第四,他是一个极为孝顺的儿子。戴逸先生在《乾隆帝及其时代》中说:“乾隆对他的母亲,感情深挚,发自天性。故礼敬有加,始终不渝。”他平时3天问安,5天侍膳,对母亲的生活起居,关心备至。皇太后逝世后一年之内,本来几乎每天都要写诗的他诗兴大减,作品寥寥。

  还有一个身份也很有意思:他还是世界上产量最多的诗人,他一生作诗41863首(也有说是三万九千多首或者是十万首的,但多不可信),而《全唐诗》作者2200多位,一共才48000余首。他寿命89岁,折合成天是32000多天,除去童年,能用来写诗的不到30000天,平均每天写诗超过一首。不过可惜乾隆虽然博览群书,但是喜欢卖弄学问,为了韵脚甚至不惜造字,让他的诗生僻难懂,还十分拗口。这也有可能是因为他作诗如此之多,却没有一首流传下来的原因。

  乾隆曾自我总结一生有“十全武功”,自诩为“十全老人”。十全武功指两次平定准噶尔之役,平定大小和卓之乱,两次金川之役(见大小金川之役),镇压台湾林爽文起义,缅甸之役,安南之役及两次抗击廓尔喀之役。

  负面评价

  第一,他是中国历史上最大的专制者。周吴兵积六十余年努力,完成了中国历史上最缜密、最完善、最牢固的封建专制统治,把皇权推到了顶点。他的乾纲独断,严重压抑了民众甚至官僚阶层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强化了同时也僵化了专制体制,给以后的发展制造了巨大障碍.他蛮不讲理地利用专制权力,对社会进行了前所未有的严密控制,使所有人都不敢乱说乱动,消灭了任何不稳定的萌芽。乾隆推行“臣奉君,子遵父,妻从夫,不可倒置也”的机构制度,强调不得“越级上访”,对于群众的聚众抗议,维护自己的权利,他总是视如大敌,一再强调要“严加处置”,甚至“不分首从,即行正法”;因此,普通民众无论被贪官污吏如何压榨剥削,走投无路,也只能听天由命,不得“越级上访”。而对受百姓反对的官员,加以保护,“于官员应得处分,不即汲汲究治。独虑匪徒因此长奸,不可不防其渐也”。

  第二,他是中国历史上文字狱制造者之一。乾隆年间的文网之密,文祸之多,是中国历史上文字狱的顶峰,由牵强附会、望文生义、捕风捉影造出的文字狱,如脱缰野马不可控制。。在乾隆时期,共发生一百三十余案。其中四十七案的案犯被处以死刑,这意味着生者凌迟、死者戮尸、男性亲族十五岁以上者连坐立斩。

  第三,他固步自封,错过了了解西方世界的最佳机会。乾隆时期,一方面是清朝入关后的的顶峰,另一方面,也是清朝被世界甩下的时期。欧洲这时建造出新式战舰,在各个方面迅猛变革、发展之时,也正是在乾隆皇帝自我陶醉之际,与清朝帝国擦肩而过,迅速超越。

  第四,他浪费奢侈。六下江南花费巨大。原本经过康熙和雍正的努力,国富民强国库充盈,但在乾隆的挥霍下国库却变得囊中羞涩。六下江南还对百姓造成了非常重大的灾难,也难怪就连他儿子颙琰都说“天泪落时人泪落,歌声高处哭声高”。晚年的乾隆更是变本加厉,埋下了让清朝从“康乾盛世”极快的转向了“道咸衰世”之后一蹶不振走向灭亡的种子。

看过“乾隆著名历史事件”的人还看了:

1.古代著名历史事件

2.秦朝著名历史事件

3.清朝的有名历史事件有哪些

4.著名古代历史事件有哪些

5.中国历史事件

6.宋朝著名历史事件

7.宋代著名历史事件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