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历史网>历史人物>外国历史人物>外国文学家>

乔治萧伯纳的简介

炜基分享

  乔治萧伯纳是英国现代杰出的现实主义戏剧作家,是世界著名的擅长幽默与讽刺的语言大师。1925年「因为作品具有理想主义和人道主义」而获诺贝尔文学奖,下面是学习啦小编搜集整理的乔治萧伯纳的简介,希望对你有帮助。

  乔治萧伯纳的简介

  萧伯纳(George Bernard Shaw,1856—1950)爱尔兰剧作家,萧伯纳的世界观比较复杂,他接受过柏格森、叔本华和尼采的哲学思想,又攻读过马克思的《资本论》。

  著名作家萧伯纳的童年、青年时代是很不幸的。父亲做过法院公务员,后经商失败,酗酒成癖,母亲为此离家去伦敦教授音乐。受母亲熏陶,萧伯纳从小就爱好音乐和绘画。在都柏林美以美教会中学毕业后,因经济拮据未能继续深造,15岁便当了缮写员,后又任会计。1876年移居伦敦母亲处,为《明星报》写音乐评论,给《星期六评论》周报写剧评,并从事新闻工作。他的父亲不仅形象极丑,而且是个谁都不喜欢的懒惰者,多半是整天醉醺醺的。老婆孩子的事情一概不管。萧伯纳15岁时就不得不出去找事做。

  20岁时,萧伯纳去了伦敦,却不知到何处寻找作,后来他参加了许多讨论社团。起初他总是感到困窘,逐渐地情况好了起来,他知道怎么把话说得通晓明白,不久他就被各种集会邀请前去做专题演讲。在12年的时间里,他是靠演讲过日子的。然而萧伯纳并没有满足于眼前的成功,他想将这新发现的才能应用于写作。于是,他给自己规定每日必写5页东西,不管好坏,一概不拘。就这样过了4年,他从自己的那些文章里总共才得到30美元的稿费,这不免使他很失望。但他仍然没有放弃写作,他接着写了5部长篇小说,全部被60家出版社所拒绝,这令他更加沮丧。但他吸取了当初演讲从失败到成功的经验,坚信自己这次也不会失败。他鼓励自己,仍然每日写一定数量的文章。就这样全力以赴,未受过正规学校教育的萧伯纳成了世界上最有名气、收入最多、最为人们所喜爱的作家之一。成功是主动的进取,不是被动的乞求施舍。

  乔治萧伯纳的文学思想

  萧伯纳的世界观比较复杂,他接受过柏格森、叔本华和尼采的哲学思想,又攻读过马克思的《资本论》。 1884年他参加了“费边社”,主张用渐进、点滴的改良来改变资本主义制度,反对暴力革命。在艺术上,他接受易卜生影响,主张写社会问题,反对奥斯卡·王尔德的“为艺术而艺术”的唯美主义主张。萧伯纳的第一部剧作,是揭露和批判资产阶级如何靠经营贫民窟房产重利盘剥的《鳏夫的房产》。2年后写出的《华伦夫人的职业》则是对资本主义另一条生财之道的鞭挞和剖析。剧中的华伦夫人出身贫苦,靠开妓院发家后,供养女儿受高等教育,指望女儿能凭身份和教养找个“有钱的男人”,从而跻身上流社会。但却对女儿隐瞒了身世,女儿在洞悉原委后尽管谅解了母亲,却不再接受其供养和教训而自去独立谋生。

  以上两剧是典型的易卜生式社会问题剧,也是萧伯纳早期批判现实主义戏剧的代表作。包括这两出戏在内,萧伯纳1892~1939年共写了51部戏,其中除《圣女贞德》是描写法国青年女爱国者在英法百年战争中领导农民反抗英军被俘牺牲的唯一一部悲剧外,大都是喜剧或带有喜剧意味的笑剧、闹剧、狂剧以及历史剧、哲理剧、政治幻想剧等,题材、手法虽有变化,讽刺、暴露的精神则始终如一。其他小说诗歌文学作品有《武器与人》、《康蒂妲》、《风云人物》、《魔鬼的门徒》、《凯撒与克莉奥佩特拉》 、《人与超人》、《英国佬的另一个岛》、《巴巴拉》、《医生的困境》、《安德洛克勒斯与狮子》、《皮格马利翁》、《伤心之家》、《回到玛土撒拉》、《苹果车》等。

  乔治萧伯纳的作品风格

  萧伯纳所创作的戏剧,最为突出的思想特点便是紧密结合现实政治斗争,他敢于将自己的作品触及资本主义社会最为本质的问题,将剥削阶级的丑恶嘴脸通过他的戏剧暴露在公众的面前。他善于通过人物的对话和思想感情之间的交锋来凸显人物的性格冲突和主要的思想,他的戏剧中,语言是尖锐而又泼辣的,同时也是充满了机智的,许许多多的妙语都出自萧伯纳的作品。

  在人文主义方面,萧伯纳的戏剧之中对于人物群像的展示批判非常地鲜明坚决。他讴歌和赞美质朴善良的高尚人性,他揭露和讽刺丑恶徐家的低劣人性。

  在语言方面,萧伯纳的戏剧,语言非常地精辟,并且蕴含着生活的真谛,就像在萧伯纳的《伤心之家》中,看着又老又疯的萧特非船长的话耐人寻味:“我们家里的人在我们跟前的时候,我们老得琢磨他们的好处,否则我们就没法跟他们在一块呆下去了。可是他们不在我们跟前的时候,我们就得净琢磨他们的坏处,因为这样一来,我们就能得到安慰,不再去想念他们了。”

  在音乐性方面,萧伯纳本身便有着深厚的音乐素养。他曾是伦敦最出色的音乐评论家,在他的许多作品中许多剧情的发展都是交响乐式的引人入胜。

  在结构方面,萧伯纳在戏剧的结构上作出了巨大的创新,形成了采用辩证法的正题—反题—合题三段论模式。

  除了以上几点以外,萧伯纳还是历史上第一个将易卜生戏剧中的“讨论”技巧指出来并给予高度评价的人。他不断实践萧伯纳式的观念局,从而引导着英国戏剧走出了“佳构剧”的困境,完成了向现代戏剧的转型。

  
乔治萧伯纳的简介相关文章:

1.萧伯纳的语言技巧

2.关于成功的名言中英对照

3.经典的名人名言中英互译

4.名人励志语录中英对照

5.励志英语名人名言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