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历史网>历史人物>外国历史人物>外国文学家>

卢梭有什么故事

炜基分享

  卢梭是人类史上最著名的思想先驱,一生中充满了离奇,卢梭故事展现出在那个特有环境下的人生百态。下面是学习啦小编搜集整理的卢梭的故事,希望对你有帮助。

  卢梭的故事

  卢梭的一生是风流的,但只有一个女子陪伴他走完了一生,这个人就是卢梭的妻子黛莱斯瓦瑟。黛莱斯瓦瑟只是一个旅馆的洗衣女仆,在卢梭与华伦夫人的感情破灭后,瓦瑟走进了卢梭的生活,也可以说是卢梭选择了她。瓦瑟为卢梭生了五个孩子,但自私的卢梭让她将孩子遗弃,最后无奈的瓦瑟只能将孩子送到育婴堂。

  卢梭并没有给妻子完整的爱,甚至很少提及妻子,直到与妻子瓦瑟生活的二十三年后才给妻子补办了一个简单的婚礼,算是对妻子的一种弥补。其实卢梭在心中是不爱妻子妻子瓦瑟的。在《忏悔录》中卢梭曾说过他与瓦瑟通过数十年的陪伴,那份感情已经直接跃升到亲情的地步。他与妻子所谓的爱情是通过时间的沉淀,慢慢的积累,由相伴变为最后的依赖,由感情变为最后厮守终生的亲情。

  卢梭故事是矛盾的,那样一个伟大思想家教育家,写出了那么多关于整个人类与社会关系的著作,对于当时的人们的是一种振聋发聩的唤醒。但就是这样一个人,没有当成一个合格的丈夫,没有做成一个优秀的父亲,最后潦倒死去时陪伴他的依旧是那个他最不爱的妻子。这何尝不是一种莫大的讽刺。

  卢梭为什么抛弃他的孩子

  卢梭作品《忏悔录》中,卢梭的孩子给人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卢梭抛弃了自己的孩子,他这样的伟人竟然做出这样一件令世人匪夷所思,甚至令人发指的行为。卢梭在书中承认自己将自己与妻子泰蕾兹的五个孩子送往了孤儿院。看到这里世人不禁有些愤怒又有些疑惑。他在书中写道,身为卢梭的孩子,其实既是被上帝所眷顾的也是被上帝所遗弃的。

  在当时的社会条件下,卢梭的孩子或许会走卢梭的旧路,将来会遇到什么苦难,这一切都是未知的。而那时的卢梭也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他怕自己的孩子和他走一样的道路。卢梭的孩子被放进抚养院在卢梭看来是为了他们好,但世人都不这么想,以至于《忏悔录》一出所有人都开始谴责这位伟人。卢梭已经不甚在意了,只是他心中有着深深的愧疚,不然也不会有这部作品的出现,他心里只想着孩子以后能够活得不那么累。

  卢梭的孩子有五个,这五个孩子的命运是未知的,卢梭在将他们送到孤儿院的时候,他们或许还在襁褓里;卢梭在创作《忏悔录》的时候,心里是有愧疚的。但是不论怎么样,卢梭的孩子最终也没有回到这个家庭,人们也就不知道他们的结局。卢梭在抛弃自己的孩子的时候,其实也是出于一位父亲的爱,自己经历过那样的痛苦,便不再想自己的孩子也跌进这深渊。

  卢梭的精神有什么特点

  卢梭的精神是反叛的,同时也是放荡不羁的。反叛是对过去封建守旧思想的抗争,但放荡和不羁就是在当时那个愚昧社会的独树一帜。卢梭的精神如果用现在来说只能说是比正常人略微不正常一点的正常人,他曾经专门躲在黑暗的地方对着女子露出私处,最后被一个女子的丈夫抓获。很难想象到这个骚扰女性的流氓就是伟大的思想启蒙导师。

  卢梭的精神大多体现在其作品当中,在那种反叛精神的强烈文字表达下却在专治着自己的内心和生活。对于自己的妻子他总是站在施舍者的位置,对于生下的五个孩子却强行命令妻子瓦瑟扔掉,最后无奈的瓦瑟只能将孩子送到育婴堂。

  卢梭本身是矛盾的,他热爱着生活,热爱着祖国,也喜欢在社会中与各色的人讨论交流,但是当自己有经济收入时,便一心隐居,渴求自己能够孤独一些。所以,卢梭的精神也是矛盾的,但是也许就是这样矛盾的心里,让卢梭在最后的日子里开始自我批判,写下那本《忏悔录》。站在精神矛盾的双方,他批判自己。如此角度的互换是他对人与社会的认识更加真切,对于自己的想法也能从正方两个方面看待。正是这样的矛盾造就了思想的自我碰撞,留下的一部部经典开启了那个启蒙的时期。

卢梭有什么故事相关文章:

1.外国励志故事 卢梭执着讲真话

2.名人励志的故事

3.中外名人谅解的故事

4.经典励志小故事集锦

5.有关卢梭励志经典语录

6.关于梭罗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