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人陆游诗作《关山月》主要内容
《关山月》是南宋诗人陆游创作的一首七言古诗,表达了爱国将士报国无门的苦闷以及中原百姓切望恢复的愿望,体现了诗人忧国忧民、渴望统一的爱国情怀,如果你想更详细的了解这篇文章可千万不要错过这篇文章哟!
作品原文
关山月⑴
和戎诏下十五年⑵,将军不战空临边⑶。
朱门沉沉按歌舞⑷,厩马肥死弓断弦⑸。
戍楼刁斗催落月⑹,三十从军今白发。
笛里谁知壮士心⑺,沙头空照征人骨⑻。
中原干戈古亦闻⑼,岂有逆胡传子孙⑽!
遗民忍死望恢复⑾,几处今宵垂泪痕。
词句注释
⑴关山月:汉乐府古题,属横吹曲。内容多写戍边军士月夜思乡及与家人离别相思之情。
⑵和戎诏:与金议和的诏书。戎,古时对西边民族的贬称。
⑶空临边:徒然地驻守在边疆。边,边疆,边境。
⑷朱门:这里指达官贵人的宅第。古代达官贵人的门多红色,故云。沉沉:深沉的样子。按歌舞:按着节拍唱歌跳舞。
⑸厩马:养在马房里的马。肥死:马棚里的马不用,渐渐死去。弓断弦:谓长期不修武备,致使弓断了弦。
⑹戍楼:边塞上守卫警戒的岗楼。刁斗:军用铜锅,可以做饭,也可作报时打更的器具。
⑺笛里:指以笛吹奏的曲调声。壮士:指守卫边疆的战士。
⑻沙头:边塞沙漠之地。征人:出征戍守边塞的战士。
⑼中原:指沦陷在金人手中的淮河以北地区。干戈:古代的兵器,这里代指战争。
⑽逆胡传子孙:指金人长期占领中原。金自太宗完颜晟进占中原,至此时已有四世,故云传子孙。逆胡,指金人。
⑾遗民:沦陷区的老百姓。忍死:忍受屈辱、不死以待。恢复:收复故土。
白话译文
与金议和的诏书已发布十五年,可笑将军们不战只是空来防边。
豪门府第终日沉溺于宴乐歌舞,可叹战马肥死厩房弓箭断了弦。
边疆戍楼的刁斗声声催下落月,可伶战士三十从军今日已白发。
羌笛幽怨可谁能理解战士的心?月色凄凉空照沙场战士的遗骨。
中原大地古来战争不断地发生,而今只能让逆胡在此传子生孙?
遗民忍死偷生盼望着失地收复,今夜不知有多少人流泪望月轮!
创作背景
宋孝宗隆兴元年(1163)宋军在符离大败之后,十一月,孝宗诏集廷臣,权衡与金国议和的得失,后达成和议。到了孝宗淳熙四年(1177),此时距当年下诏议和已十五年了,南宋朝廷不思恢复,沉浸在苟安的和平里,诗人感伤时事写下此诗。
淳熙二年,陆游几经调动再回到成都时,范成大也以四川制置使的身份来到这里,旧友异地相逢,十分亲热,常在一起饮酒酬唱。陆游原本豪放不羁,这时因抗金的抱负与个人的事业都受到挫折,更是借酒浇愁,放浪形骸。因他“不拘礼法”,被一些人讥为“颓放”(《宋史》本传),并于淳熙三年被罢去知嘉州的官职。陆游索性自号“放翁”,表示对抗和蔑视的态度。但尽管他外表上旷达颓放,饮酒寻乐,内心却常常充满了忧患、愤慨和悲哀。这些情感在这首诗都得到了体现。
名家评价
古典文学专家霍松林《历代好诗诠评》:仅用十二句诗,高度概括地描绘出“隆兴议和”以来十多年间中国历史的基本面貌和不同人物的处境、心态,而作者忧国忧民,洋溢于字里行间,感人肺腑。
中国古典文学普及研究会副会长蔡义江《陆游诗词选评》:《乐府解题》说:“《关山月》,伤离别也。”还把题目跟《木兰诗》中“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拆,寒光照铁衣”联系了起来。从今存诸多此题乐府诗来看,确实不脱士兵远戍思归或思妇念征夫的内容。陆游第一次改变了这个乐府旧题的内容,尽管此诗也写到远戍的士兵和月临边关,但诗的主题却完全变了,它不再“伤离别”,却伤朝廷不图恢复的“和戎”政策带来的苟安局面。这个乐府旧题也是第一次被完全用来表现当前的时事题材和抨击腐朽的现实政治。这是陆游的创新。
猜你喜欢:
1.陆游的爱国诗
上一篇:诗人陆游的爱国诗有哪些
下一篇:南宋诗人陆游是什么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