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历史网>历史人物>古代历史人物>古代诗人>

唐代著名诗人李商隐的一生

学康分享

  李商隐字义山,晚唐时期的诗人。与杜牧合称“小李杜”,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你收集整理的李商隐生平简介,希望对你有帮助!

  李商隐生平简介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生,唐代著名的诗人,与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并称“温李”。

  李商隐幼年丧父,只能跟随母亲回乡,生活比较清贫,他又是家中的长子,所以少时经常帮别人抄书来换钱,以贴补家用,幸得一位堂叔教他五经诗文,使他写得一手好文章。公元829年,李商隐一家迁到了洛阳,结识了白居易与令狐楚等人,并得到了令狐楚的器重。后令狐楚调职,李商隐返乡,曾到王屋山学过道。

  公元837年,李商隐考取了进士,但他的为官之路并不顺利,期间还被卷入了牛李争斗的政治漩涡中,一生不得志。公元858年,抑郁寡欢的李商隐在郑州病故。

  虽然仕途不顺,但李商隐还是留下了许多优美动人的诗词。李商隐是唐朝为数不多刻意追求诗美的诗人,擅长诗歌写作,在骈文上也颇有造诣,他的诗歌构思新奇,风格鲜明,广为流传。李商隐流传下来的诗歌近六百余首,比较著名的有《夜雨寄北》、《锦瑟》、《无题》等等。

  李商隐代表作

  李商隐在对诗歌方面的贡献,有一个很大的特别之处在于他独创的无题诗,他一生写有“无题”数首,其中众人耳熟能详的名句“心有灵犀一点通”就是出自他的《无题·昨夜星辰昨夜风》,这首诗是诗人用以追忆自己当时所见的艳情场面。

  从内容上面看,第一句中用“昨夜”来指出是追忆往事,而第三四两句则是用他物来作比较,“身无彩凤”写的是当时之情。而五六句则是从两人之间的默契转为对于整个宴会的描写,而到了七八句则是从恋情的愉悦写到了“听鼓应官”导致欢情荡然无存。整首诗从诗人的心理活动着手,他的感受真实细致,将一段可意却不可言的感情描写得错综复杂而又刻画入微,令人在悲凉的基调与氛围下读起来似解非解,既像写给相恋却不能相伴的爱人,又像是写给难以相识的君臣关系,看似如此却又仿佛没这么世俗,将李诗的妙义展露无遗。

  从诗文大意上看,全诗讲的是,昨天晚上星辰璀璨,夜间伴有微微凉风。我们酒宴定在画楼的西边,桂堂的东部。我们身体上缺乏能够得以齐飞的彩凤两翼,心中却如同有神异的犀牛般能感受彼此的情思。共同猜拳嬉闹,隔着位子对饮暖心,分成小组玩行酒令,得出胜负被烛光映得满脸通红。只可惜五更已打,我要去上早朝了,只能赶马赴秘书省,如同随风飘荡的蓬蒿。

  李商隐无题赏析

  《无题》是由李商隐所创作的一首七律爱情感叹诗,情感真挚、缠绵婉转、感叹不渝之贞。诗人在此诗中情谊深长而又迂回含蓄地表露了浓浓的离愁与绵绵的相思。其中“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这两句更是成为了传颂千古的名句,意境别致,诗意隽永。

  诗人在此诗中表达的意思是,相逢的机会如此难得,而离别时刻也难分难舍,再加上恰逢这样的晚春时节,东风就要过境,百花也残破不堪,就更加令人伤感至极了。春蚕要到临死前才会把丝吐尽,而蜡烛呢要在即将燃成灰的最后一刻才会把蜡油如泪水一般滴干。女子清晨时分对着镜子梳妆打扮,只是担心乌黑亮丽的头发有朝一日会变白变稀,且美丽的容貌也会伴随着青春的逝去而一同消失。但是男子却不同,他们会整晚都痛苦地长吟而难以入眠,能感觉到冰凉的月光下有阵阵寒意侵入身体。对方的居所相距这里也没有多远的路程,我却没有可以通往的道路,真是可望而不可即。真希望能够有青鸟那样的信使,能够殷勤地代替我去看望心爱的人,为彼此传达消息。

  从诗上看,这是一首表达两情相悦、忠贞不渝的情诗,然而自古以来却有不少学者认为该诗或多或少含有一些人事方面的隐喻。诗歌以两个“难”字起头,点明了聚散的不易,下文中诗人运用了十分精彩的比喻,堪称千古绝妙。诗中缠绵的自疗、相劝、对比,再加上末句的希望之念,可谓柳暗花明,别有洞天。

猜你感兴趣

1.李商隐传阅读答案

2.诗人李商隐生活在什么时代

3.唐朝诗人李商隐和杜牧并称为什么

4.唐朝诗人李商隐的诗歌无题

5.诗人李商隐字义山的原因

6.李商隐是什么朝代的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