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吴中七子是谁
历史上吴中七子是谁?吴中七子是清代七位著名诗人、文学家钱大昕、曹仁虎、王昶、赵文哲、王鸣盛、吴泰来、黄文莲的并称。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你搜集历史上吴中七子是谁,希望对你有帮助!
历史上吴中七子是谁
清代文学家钱大昕、曹仁虎、王昶、赵文哲、王鸣盛、吴泰来、黄文莲等人都是江苏嘉定、青浦(今上海市)一带人,且以文学词章齐名,被沈德潜推为“吴中七子”。其中以钱大昕、曹仁虎、王昶三人成就最高。
1.钱大昕(1728~1804年): 字晓徵,一字及之,号辛楣,又号竹汀,晚号潜研老人。史学家﹑汉学家,学者,诗文家。江苏嘉定(今上海嘉定人)。博学多才,无所不精,凡经史文义、音韵训诂、职官典制、金石历算等,他都有很深的认识。他能诗能文,以辞章服众,是七子之中著述最多的。也精于史学和考据学,他曾因参修《大清一统志》、《续文献通考》、《续通志》,被乾隆帝赏识。曾发现古音韵的重要规律,总结并发展了“吴派”考据学的成就,受当时学者推崇,影响很大。主要著述有《二十二史考异》、《潜研堂堂文集》等。
2.曹仁虎(1731~1787年): 字来殷(一作殷来),号习庵,江苏嘉定人。酷爱读书,辨悟通达。博闻强记,年少时写文章已很有名,被人称为“异才”,做过侍读学士,朝廷里的文浩典册,多出于他的手笔,他的诗传播海外,在日本国尤为出名。
3.王昶(1725~1806年): 字德甫,号述庵,又号兰泉,江苏青浦(今属上海市)人。乾隆十九年(1754年)中进士,归入选班,历任吏部员外郎、按察使、布政使、刑部右侍郎等职。工于诗词、古文,曾参与编纂《大清一统志》、《续三通》等书。精于经学、金石,编有《金石萃编》。著有《春融堂集》,辑有《明词综》、《国朝词综》、《湖海诗传》、《湖海文传》等书。
4.赵文哲(1725~1773年): 字升之,一作损之,号璞庵,上海人。乾隆时进士,召试赐举人授中书,曾任内阁中书、军机大学士、户部主事等职。他天资过人,文风工整而不过于雕琢。诗文瑰玮绝丽,工书法,墨迹近乎王羲之。著有《媕雅堂》等集。
5.王鸣盛(1722~1797年): 字凤喈,号礼堂,又号西庄,晚年号西沚。江苏嘉定人。乾隆时进士,授编修,历任内阁中书兼礼部侍郎、左迁光禄卿等职,他工于诗、古文、经学、史学。著有《十七史商榷》、《周礼军赋》以及诗文集40卷。
6.吴泰来(?~1788年): 字企晋,号竹屿,江苏长洲人,乾隆时进士,授内阁中书。其人文采出众,喜游山玩水,尤其爱松树,诗学王士祯,王昶极为推许。著有《砚山堂》、《净名轩》等集。
7.黄文莲(生卒年不详): 字维章,一说字芳亭,福建永福人。诗人,经学家。据说9岁能诗,天启时进士,有《赭留集》。“当嘉庆、道光间,吴中词流极盛。”
吴中七子的事迹
以吴县为地域中心,受到来自环绕其四周的词乡如华亭、嘉兴、常州、宜兴、扬州等幅射影响,吴中词人结社分韵、商榷声律、选词刻词,逐步凝聚为大江南北所注目的焦点。在此稍前的乾隆词坛,已有“江左七子”称雄吴中。七子者,王昶、吴泰来、赵文哲、王鸣盛、钱大昕、黄文莲与曹仁虎,时人又目之为“吴中七子”。此即后人所说的“前吴中七子”。“前七子”
大多以治经史、攻金石小学而兼为填词,不专为词人。除王昶、吴泰来和赵文哲三家词名稍著外,其他四家皆不以词名,且词集流传不广,鲜为后人所知。乾、嘉年间,诗人吴翌凤倡诗风于吴中,以乡先辈沈德潜之议论为归旨。有朱绶(号酉生)、沈传桂(号闰生)号称“二生”者,先后主诗坛之盟,仰明代前、后七子之风范,宗法汉魏三唐。吴中诗流彭蕴章(字咏莪,长州人。道光十五年进士)、潘曾沂(字功甫,吴县人。嘉庆二十一年举人)、韦光黻(字君绣,长州人。诸生)、王嘉禄(字井叔)、以及吴嘉洤(字清如)等追随其后,“于是有吴中七子之目”。
《吴中七家词》精选为一编合刊。戈载为首,为《翠薇雅词》。其余六家依次为:沈彦曾《兰素词》,朱绶《湘弦别谱》,陈彬华《瑶碧词》,吴嘉洤《秋绿词》,沈传桂《二白词》,王嘉禄《桐月修帘谱》。辑刻者词集列于七家之末,亦如龚翔麟辑刻《浙西六家词》,其《红藕庄词》三卷列于六家之末。又七家中沈传桂《二白词》一种因故未刻,仅列集名于目录。故实为六家词。
上一篇:黄遵宪日本国志的创作背景
下一篇:诗人贾岛被人们称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