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历史网>历史人物>古代历史人物>古代诗人>

孟浩然田园诗的特点_山水诗人孟浩然生平

学康分享

  孟浩然是唐代著名的山水诗诗人,之所以是山水诗诗人,是孟浩然的诗歌属于山水派,那孟浩的山水诗有什么特点呢?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你搜集孟浩然田园诗的特点的相关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孟浩然田园诗的特点

  孟浩然,字浩然,与王维并称“王孟”,在历史上成就主要是他的诗歌,他最擅长山水田园诗的创作,他创作的田园诗,描绘了一幅幅真实的纯朴的田园场景,真实自然,自给人一种悠然闲适的情怀。

  最著名的要数《过故人庄》,描绘了许多农家午后恬静闲适的生活情景,也写路过老朋友圣活的地方,两人许久未见的思念情谊。诗由“邀”到“至”到“望”又到“约”一路写下去,自然流畅,没有华丽的辞藻,意境清新隽永,读起来朗朗上口,不舍得丢弃。

  《田园作》也是典型的描写田园的诗,邻近的小径、圈养的鸡鸭、硕果累累的果树等都是田园的常见景物,孟浩然作诗特别喜欢田园景物描绘的同时借以抒发感情,这首诗想必他在隐居的时候写下的,表达了隐居的安逸闲适,同时也有一点点闲居无聊的感慨。

  山水诗人孟浩然生平

  孟浩然,唐朝有名的诗人,字浩然,又叫孟襄阳、孟山人。生于689年,死于740年,他这一生在艺术的成就高过他在仕途上的成就,因为他一生都不曾入仕,没有获得过一官半职,但是却和王维并称“王孟”,诗歌广受后人传诵,也算是不枉来这世上走一遭。

  其实,孟浩然的生平还是比较曲折的,但孟浩然也在波折中得到过宁静。689年,孟浩然出身在一个有恒产的书香世家,既然是书香世家,少不了要研习诗书,年少时以读书为主,23岁在鹿门山隐居,奠定了以后的隐居路。而后可能是觉得大丈夫读那么多书不能不用,自己也想做出一番成绩,便开始了他的求仕之路,经过漫游求仕、入京求仕都失败后,心灰意冷的孟浩然再次选择隐居,过着不问世事的生活,却在这段隐居时光里,有幸结识李白,并成为无话不谈的好朋友,而后在李白离开后,孟浩然开始四处漫游,寄情于山水。

  737年的时候到幕府入职,但是不久便返回了故居,小编想习惯了山水的人,怎么可能习惯官场上的明争暗斗。第二年孟浩然背上生了顽疾,严重到只能卧床,不想后来病情更加严重,所以多位好友过来探望。经过几年的修养背上的疮也将痊愈了,但是王昌龄在被贬的途中路过襄阳,便去拜访了孟浩然,孟浩然心生欢喜,和王昌龄把酒言欢,完全忘记自己长疮不能乱吃东西,后来疮恶化,不治而亡,享年51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