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历史网>历史人物>古代历史人物>唐宋八大家>

王安石的晚号是什么

炜基分享

  王安石字介甫,晚号是半山,人称王荆公。但是对于古人的字号都不是很了解,对于其最精辟的解释就是“名以正体,字以表德,号以明志,斋室寄情”,下面是学习啦小编搜集整理的王安石的晚号,希望对你有帮助。

  王安石的晚号

  王安石的名是安石,这是毋庸置疑的,其父母出生的时候就为其取了这个名字,这个名字是大名,在官府登记户口的时候用的就是这个名。

  介普是王安石的字,字的出现是古人成年时取的一种称谓,通常是父母或者长辈为其取的第二种称谓,又称为小名。

  而号是成年后是自己为自己取的,如欧阳修号六一居士,王安石号半山,是否有点似曾相识之感,没错,王安石晚安时期隐居于金陵,住在半山园中,于是取号为半山,自称为半山居士。在半山园中王安石与文人逸士谈佛对诗,度过了他安详的晚年,在这段期间王安石顿悟人生,创作了大量的作品,而且北宋是一个以文人为重的朝代,喜欢文学的人都会为自己取号来明志或者来代表自己的某种情怀,这就是一个时代的魅力。

  在古代,人们通常不直接称呼其名,而多以称呼其字,这样比较庄重,以对此人的敬重,而这个习俗也一直流传至民国期间。

  王安石晚号也清楚明了了,这和古人的名字习俗有关,现代人通常以名字相称,古人用字号相称,这是一个时代的文明与标志。

  关于王安石的故事

  引原文:

  王荆公戏作谜语:“画时圆,写时方;冬时短,夏时长。”吉甫解云:“东海有一鱼,无头亦无尾,更除脊梁骨,便是这个谜。”

  译文:

  王荆公就是所谓的王安石,一天他出了一个谜语,谜语是这样的:画时它是园的,写作的时候它是方的,到了冬天它就是短的,夏天的时候它又变成了长的。吉普听完后一下就解开了谜题,他说道:东海里生活着一条鱼,这条鱼它没有头也没有尾巴,如果再剃掉它的脊梁骨,得出来的东西就是你说的这个谜语的谜底了。

  吉普没有直接就讲出谜底,而是用了另外一个谜语来解这个谜语。王安石戏作谜语的谜底就是日。说起“日”字不就是王安石说的么?日用图像表示的时候是圆圆的,写出来的“日”字是方的,太阳的长短和季节有关,冬天是日短夜长,夏天是日长夜短,所以日不也是冬时短,夏时长。

  再说吉普的那个谜语,东海有鱼,没有头也没有尾巴,取“鱼”字,去头去尾就是“田”字,在除脊梁骨,那就是“田”字去一竖,去完就是“日”,也就是王安石谜语的谜底了。

  王安石戏作谜语这个典故可以看出王安石的文字功底也可看出古人的业余生活方式,吟诗作对,作谜猜谜,可谓是另外一种言情雅致。

  北宋思想家王安石的故事有哪些

  一:拗相公

  王安石的执拗性格在那时是出了名的,为人极其固执,自己做了决定后这是三头牛都拉不回来。固执说的好听点是对于原则的遵守,说的难听点就是刚愎自用。王安石变法失败的原因之一也是因为王安石的性格缺陷。这种固执让王安石听不进劝,刚愎自用,有错也不改,当所有人都在抨击新法的缺陷时,他不闻不听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坚守着自己的决心,一心变法。所以在变法期间,出现了很多用人不当的典例,甚至还出现了很多的天灾人祸,但是面对这种变量王安石没有着手解决,给人们带来了很大的伤害,这也让王安石带上了拗相公的称号。

  二:王安石待客

  王安石一生简朴这是出了名的,他崇尚节俭杜绝奢侈浪费。王安石做宰相期间,有一个亲戚来到京城拜访王安石。王安石则礼貌的请他吃饭,到了约定时期,那个客人盛装相见,认为王安石肯定会大排场的宴请宾客。

  但是那天客人等了很久也不见有宴请的阵仗,临近饭点也不见有果品蔬菜上桌,等了很久才终于开饭,开饭后上来就只有酒水,胡饼和切的很小的肉块,最后上饭伴着很简陋的菜羹。王安石就用这样的待客之道来宴请宾客,足以看出王安石的清廉朴素。

王安石的晚号是什么相关文章:

1.王安石的简介

2.王安石登飞来峰诗词鉴赏

3.2016高二语文期中检测题

4.高一必修2语文古文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