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抄书的故事
苏轼是中国宋朝时期的文学大家,号东坡居士,是著名的唐宋八大家之一,他的故事都是很有学习意义的。下面是学习啦小编搜集整理的苏轼抄书的故事,希望对你有帮助。
苏轼抄书的故事
话说那个时候苏东坡被贬到黄州并不认识当时的司农朱公,有一天苏轼家中来客人,吟诵了一首诗:“官闲无一事,蝴蝶飞上阶”,苏轼当时就是眼前一亮连番称赞,赞其有境界,得知是朱司农所作,便生出了结交之心。其实朱司农对他也是神交已久。二人终于在一个适当的日子认识了,一来二去成为了至交好友。
一天,朱司农去苏轼那里串门,下人都通告过了,结果等了老半天也不见苏轼出来,他想接着等吧,可等这么长时间也不见人,在客厅里干坐着太无聊,这要是走吧,都已经通报主人家了,没见到主人就走也太不礼貌了。好在正在朱司农挣扎走还是留的时候苏轼出来了,连忙向朱司农道歉,解释说自己正在做日常的功课,没能及时出来接待,还让人等这么久太不好意思了。这朱司农也好奇啊,做功课能耽搁这么久啊还连客人都忙的没时间见。苏轼解释说了,他在抄书。朱司农就问了,抄的什么书啊,让您这样的人这么刻苦。苏轼很淡然的告诉他是《汉书》。《汉书》是很入门的书啊,这下朱司农更好奇了,这样的大学问家还用得着抄它吗?像苏轼这样的天才,看书那是过目不忘,哪里还用得着抄啊。看出了朱司农的疑问,苏轼便笑着解释说:他读《汉书》已经经过三次手抄了。最开始的时候一个纪事自己要抄三个字做标题以示提醒,后来要抄两个字做标题,到现在只需要一个字做标题就可以了。朱司农不由得肃然起敬,忙站起身来恳请苏轼将他抄过的书让自己参看,苏轼就让身边的老兵从桌上随意拿来一册自己抄好的书交给朱司农,朱司农反复翻阅就是看不懂苏轼抄的是什么。于是苏轼就让朱司农随意点出册子中的一个字,朱司农照着做了,结果苏轼应声就背诵了一段几百字的话,一字不差。朱司农来了兴致,有接连指了几个字,结果苏轼背的都是一字不差。朱司农震惊了,挑起大拇哥赞叹苏轼真乃是仙人下凡啊文曲星降世啊人才啊。
回去后,朱司农把今天的经历讲给自己的儿子朱新仲,告诫他,向苏轼这样的天才都勤奋学习,向我们这样智力中等且平庸的人有什么理由不刻苦勤奋学习啊。朱新仲又把这个故事讲给自己的儿子朱辂听,于是这个故事就一辈一辈的流传了下来,成了朱家激励孩子勤奋读书的榜样。
苏轼的南乡子主要内容
《南乡子》又名《南乡子·送述古》是熙宁七年,苏轼送别友人时所做的送别词。当时苏轼任杭州通判,他的好友陈襄被调任南都,他依依不舍送了友人一程又一程,至临平时写下这篇情真意切的送别词,就此作别。
山一程水一程,这难舍难分的盛大送别,似乎并没有让人心中轻松那么一点。词的上片记叙和友人分别之后回望临平城的景象,由景入情,表达出了苏轼对美好往事的无限回忆和对友人的依依不舍之情。特别是“谁似临平山上塔,亭亭,迎客西来送客行”一句,将目光从远处的临平城移到近处的山上塔,通过写眼前实物表达自己的浓烈的感情。山上塔本是无情之物,每天伫立山头,迎客送客,心情没有起伏,也没有不舍。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自己,却怎么都无法舍弃对友人的牵挂。
词的下片是苏轼在归途上的所感所想,也是感情的一个升华。回来的路上,夜色深浓,晚风凄清,寒气侵入骨子,怎样都是自己孤零零的一个人。因为太思念友人,夜里辗转反侧,一宿无眠,枕边初寒,昏黄的烛光摇晃,孤影斜照在幔布上,光影斑驳。“秋雨晴时泪不晴”,眼泪竟然可以和缠绵的秋雨相提并论了,可见苏轼对友人思念的之深。“晴”字,更是生动传神地写出了眼泪的肆意流淌,连缠绵不绝的秋雨都已经雨过天晴,可眼泪还无法控制般地不住往外流。
苏轼的如梦令主要内容
苏轼的《如梦令》有几首不同的词,其中《如梦令·为向东坡传语》是苏轼《如梦令》中成就最高的一首词。
《如梦令·为向东坡传语》与苏轼被大家所熟知的风格是不一样的,显得比较清淡。不过清淡不是没有味道,而是更加的自然纯粹。
苏轼字东坡,从这一点上就可以看出,这首词是写给自己,用来表达自己的内心的一首词。《如梦令·为向东坡传语》是苏轼从黄州回到了京城之后因为厌倦了官场的尔虞我诈而想念起在贬到黄州的那段日子。那段日子虽然有些郁闷,可是生活的却是很合自己的心意。苏轼对于那样的日子分外想念,就给自己写了首词,就有了《如梦令·为向东坡传语》。词中的“归去,归去,江上一犁春雨。”就是正好验证了苏轼想要回黄州过安逸日子的想法。这首词是苏轼少见的一种风格。
《如梦令•春思》是苏轼的另一首《如梦令》,这首词中有“居士,居士莫忘小桥流水。”这一句词,这和《如梦令·为向东坡传语》中的“归去,归去,江上一犁春雨。”表达着同一种感情,都是在向往着舒适安逸的日子。
不过苏轼想过田园生活,可是就是不能如意,那可不就是“如梦”一般的想法吗?身在朝中,不能按照自己的想法做事,所以只好用作词来安慰一下自己,至少在词中,苏轼是在他向往的生活中。
苏轼的水龙吟主要内容
水龙吟,也是一个词牌。在上图中的这首词只是苏轼众多作品中的一个,当然也是婉约的代表之作了。这首词与其他的不同,并非是苏轼的单人独作,而是关于对章质夫的回复之作了。
这首词的大致意思基本上可以做如下解析,杨花看上去像是花,但按照分类来说却又不是严格意义上的花,无人怜惜他,任它随意飞去。当它离开了家之后,随意被洒在路旁,看上去无情,但仔细思量却是有意之物。在梦里我追寻着此花,却始终不得音讯,正如那妇人寻不见丈夫那般,我不恨杨花,只恨那西园里的落花。风来花落,再也寻不到那杨花的踪迹了,在大雨之后,一池的浮萍,细细观察着那哪里是杨花呢,而是离别之人的眼泪啊。
这首词幽怨哀婉,真是愁到深处反而不知道如何来抒写这愁思了,真乃神作。
看了“苏轼抄书的故事”的人还看了:
4.苏轼的结局是怎样
上一篇:为什么苏洵二十七始发愤
下一篇:欧阳修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