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历史网>历史人物>古代历史人物>书法家>

米芾有什么故事

炜基分享

  米芾以前叫米黻,后来又改名叫米芾,是北宋著名的书法家,画家和书画理论家。做为一名著名的历史人物,流传下来也关于米芾的故事也有很多。下面是学习啦小编搜集整理的米芾的故事,希望对你有帮助。

  米芾的故事

  说米芾小时候家里很贫苦,但是他的父母见他很喜欢写字,就把他送到学校读书,可米芾读了三年的书,学业却一点都没有长进。

  有一天,他听说有一名写字非常好的秀才要从学校旁边路过去赶考,他便去找秀才,想让秀才教他写字,秀才说要让米芾买他的纸,而且他的纸非常贵是五两纹银,并且在纸上写满字,三天后拿给他看;米芾后来还是买了秀才的纸,三天后他一个字都没有写,秀才问她为什么不写,他说纸太贵了,在没想好之前不敢往上面写字,怕写错了浪费,每次都是着清水写的。

  秀才说既然你都已经琢磨了三天了,你现在用毛笔蘸墨水写一个字我看看,于是米芾用心的写了一个“永”字。写的非常棒。秀才便问他为什么, 他在学校读书三年,学业都没有半点长进,怎么学字三天就可以写的这么好。米芾说是因为我平时写字的纸都没有这么贵,所以写的时候就没怎么用心,很随意。这次是因为纸太贵了,所以我就会用心想好怎么写,才会去写。秀才说这就对了,写字要用心,专心的写,不是只观察字的形态,只有这样才能练好一手好字。

  米芾写匾的故事

  米芾写匾还得从他写的一手好书法说起,从写匾这个故事中我们可以看出米芾的智慧和幽默的性格,同时他的文思敏捷,在短短的几秒钟内就想到如何写匾,接下来为大家详细介绍米芾写匾。

  米芾的名声很大,他有一个当皮匠的邻居准备改行开酒楼,快开业的时候需要挂个匾在酒楼门前。于是他就找到米芾,对米芾说:“您好,先生,我这些年攒了点钱,现在想开个酒楼。您能帮我写匾吗?”米芾点头同意,问道:“那些什么好呢?”皮匠着急了,他大字不识,肯定想不出酒楼名。米芾见此情景,没有多想,提起笔就在匾上写了三个字。皮匠虽然不认得字,但是自己的姓“王”还是认识的,还有一个他做皮匠时的“皮”字,他也认识。最后一个字,他想也不用多想就猜出大概的意思。他又着急了,对米芾说,自己已经做了这么多年皮匠了,不想再做这行了。米芾诙谐地笑道:“你看!”只见他提起笔又添上了几笔,刚才的几个字变成“玉波楼”。米芾再把这几个意思告之他的邻居,皮匠乐了,拉着米芾的手一直道谢。

  这要换成一般的书法家若是没有文才的良好基础,是根本不可能在这么短的时间起这么好的酒店名,更不可能开这么一个诙谐的玩笑。皮匠为了感激米芾就对来的每一个客人说酒楼的名字是当今著名的书法家米芾写的,米芾也因此更加出名。若米芾当年没有帮皮匠写匾,今天我们是看不到他留下的匾。

  米芾刷字的故事

  关于米芾是如何刷字的,是从米芾“臣书刷字”的典故演化来的,当时米芾任职书画学博士,受到了宋微宗的赏识,让米芾评价下当时的书法大家的个人风格,米芾答复“蔡京不得笔,蔡卞得笔而乏逸韵,蔡襄勒字,沈辽排字,黄庭坚描字,苏轼画字。”把当时和自己并列的其它宋四家都评比了一番,然后,宋微宗接着问他,那“卿书如何?”,米芾回答“臣书刷字”。这个刷字的典故就是由此而来,那为什么米芾称自己为刷字呢?

  刷字是相对于用笔神韵,各大名家都有自己的用笔习惯,米芾认为古人书法都讲究一笔书,格调工整统一,而他自己是锋出八面,各个不同,这种书法理念在当时算是一种创新,改革,而米芾自己的“刷字”风格,也的确带来了不一样的书法艺术成就,米芾的字,天马行空,自由洒脱,不拘一格,一幅字下来,各个气象万千,奇妙绝伦,具有非常高的艺术美感,没有固定的框架,是看米芾的字直观感受,这也许是他作为“宋四家”之一,书法艺术成就最高的原因之一吧,米芾是如何刷字的这个观念,对后世书法爱好者影响至深。

米芾有什么故事相关文章:

1.米芾有哪些故事

2.书法家米芾的故事

3.米芾勤学的故事

4.鹿门居士米芾的故事

5.王铎的故事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