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历史网>历史人物>古代历史人物>书法家>

王铎的故事有哪些

炜基分享

  王铎明末著名的书法家,“明末三家”之一,下面是学习啦小编搜集整理的王铎的故事,希望对你有帮助。

  王铎的故事

  传说王铎18岁中举,20岁中 进士,21岁入 翰林,22岁放江南主考, 江南人迎接主考 时,见轿前有大旗两杆。一旗上写:“十载寒窗读书苦”,另一旗上写“奉母命不出难题。”人们向轿内一看,见主考大人却是位年轻书生,根本不象年高德劭的饱学之士。大家都切切私议,有人说他是膏粱子弟,官家少爷,凭着爷 老子当大官放主考,哪有真才实学!甭说不出难题,实际上是他本人学问不深,恐怕顶多也只是知道个“子曰学而时习之”罢了。王铎在轿内听得清清楚楚。果然第一场出的试题就是:“子曰学而时习之。”许多人都说果然不出所料,很快交卷。第二场依然是原题,但要求内容不许重复。这下可难住了众举子,他们把所学的知识全用光了,才勉强交卷。不料第三场又是同一题目,众举子叫苦不迭,难于应付。大部分人搜尽枯肠,还是交了白卷。在发榜之后,众举子拜师之际,王铎哈哈一笑,当众挥笔,照题一气写成七篇词藻雅丽,文情并茂,议论精当,篇篇各异的奇文。一时才惊四座,声威并振。当时别家中魁挂匾,文为“江南才子”,唯有王铎家门首悬匾上书“才压江南”。

  传说王铎入阁拜相后,皇帝让他书写一幅匾额:天下太平。楷书巨匾挂上后,在一片赞扬声中,一个太监忽然发现“太”字少了一点,成了天下“大”平。众人抬头细审,果然是真。正待发问之时,但见王铎不慌不忙地手握颓笔,饱蘸浓墨,将笔向匾上掷去,不高不低,不歪不斜,恰好点在“大”字左下方,遒劲洒脱的一个“太”字,活灵活现地展示在众目睽睽之下。当时一片喝彩,齐夸王铎神功。皇帝惊喜万状,脱口称赞道:“ 王爱卿真乃神笔也。”从此“神笔王铎”驰名天下。

  王铎的楷书怎样

  王铎的楷书还是比较方方正正的,但是仔细一看,他的楷书“横”笔并不平整,他的横基本往右边提升,所以往往造成他整个字都有一些倾斜。他的“竖”笔也并不直,有点弯曲,后来网上翻阅资料,原来,这才是楷书的真正写法,之前我们观念上的横平竖直的写法是错误的。

  比起他的大气飞扬的行草书,他的楷书就中规中矩很多了。王铎善于临摹,将楷书四大家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赵孟頫的欧体、颜体、柳体、赵体相互融通。王铎的大楷跟小楷我个人以为展现除了两张不同的风格,他的大概有些许行草书的影子,大气伟岸,而他的小楷就显得质朴醇厚多了。

  王铎楷书的代表作品有《延寿寺碑》,此作也是王铎学习柳体的代表作之一,但是也是流在世上唯一一幅王铎学柳的作品了。此作将柳公权的字临摹的惟妙惟肖,不管是形态还是神韵都展现的淋漓尽致。另外,他的楷书的代表作有《一觉庵铭》、《明肃府本淳化阁帖》等。

  王铎书法特点

  王铎的书法作品无论在当时还是如今,都是被大家视作珍宝的。而且尽管他在仕途上也有一定的成就,但是他依旧没有放下对书法的热爱,一直潜心练习,从未松懈。这也就是王铎书法水平愈加高超的原因。

  王铎的传世墨宝无论是数量,还是类别都是比较多的,像什么题词和法帖都是有一直流传下来的,比如《清史稿》和《拟山园帖》都是很有名气的在书法历史上。有一个说法叫做“先王后王”,先王指的是王羲之,而后王则是指的就是王铎,这是多么高的历史评价。

  王铎的楷书之中,他的小楷体现着淳厚又有高古的感觉,而大楷则充满了强劲刚毅的感觉。字体上严肃中却不失典雅的气质。每一笔一划都强劲有力,给人一种强烈的气势扑面而来,每一个字之间整体之间虽然聚集的靠近,但是并不显得杂乱无章,是仅仅有条,让人赏心悦目。对于行书上,王铎用笔沉着又痛快,笔触线条流畅又充满了跳跃感,文字在他的笔下在纸上疾骋。在用墨的方法上,王铎用墨可以用大胆来形容,让人感觉酣畅淋漓,而且文字之间过度很是自然。王铎草书的书写的行笔的速度是有节奏的,因为行笔速度快,所以节奏明显。文字线条的粗细变化随着节奏呈现一种渐变的方法,没有其他一丝一毫其他多余的动作,显得干脆利落。

  
看了“王铎的故事”的人还看了:

1.书法家王铎是谁

2.王铎草书书法

3.行书王铎书法作品欣赏

4.杨墨纯行草书法

5.王铎草书书法作品精选

6.草书书法大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