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历史网>历史人物>古代历史人物>国学三圣>

孔子为什么叫孔子

炜基分享

  “孔子,孔氏,名丘,字仲尼,是中国历史上伟大的思想家, 那为什么要称呼为孔子呢?下面是学习啦小编搜集整理的孔子为什么叫孔子,希望对你有帮助。

  孔子为什么叫孔子

  在古代,子是用来称呼成年男子的。在春秋战国时期,所有的成年男子都可以用子来称呼,而且子是用来称赞别人的,表示对人的尊重,所以都希望用子相称。同时子还是一种身份的象征,以前的子是一种爵位的象征。

  在古代虽然“子”的用途很广,但是却有着很严格的要求。一般只有两种人才能用,一种属于威望特别高的,在社会中具有很高公信力的人,比如老师;第二种人就是属于有道德的贵族使用,如西门子。

  而孔子大家都知道是属于前者,他是一位私学教育家,底下有三千学生,其中不乏有威望的人。孔子在当时的教育界很有名,而且古人本就是对礼仪很是注重,所以用子来表示对其的尊称,不仅孔子,还有老子,孟子,韩非子等人均用了子这个称呼。

  二说起孔子,人们还会好奇子姓是什么意思。这要追溯到他的祖籍了,孔子的祖籍是河南商丘,是殷商帝王家族的后代,先祖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商朝开国君主商汤,所以本姓就是“子”。孔子的七祖先也都是姓子,但是到了六祖时候,逃亡到了鲁国,为了躲避战乱于是改姓为了孔子,也就是现在的孔氏。

  孔子的文化

  孔子作为儒学的始祖,其文化博大精深,是从古至今最有影响力的儒家文化,是我国重要的文化遗产保护的对象。为了弘扬和保护孔子文化,1989年9月我国首次开创举办了孔子文化节。孔子文化节是集合文化、政治、经济等内涵和艺术、科技旅游为一体的活动。

  中国作为文化大国,保护和弘扬文化是必定之举。创办孔子文化节活动的主旨是,纪念孔子,学习孔子文化,弘扬发展中华民族传统优秀的文化;目的在于纪念往哲先贤,促进民族、各国之间的文化交流,增进彼此之间的情谊。以文化的力量拉动经济的发展,以经济的繁荣促进文化的弘扬,使我国经济文化共同繁荣昌盛。

  孔子的文化是古往今来优秀的文化遗产,他的思想、主张、教育都是值得当代人们,社会学习借鉴的经典。孔子有许多经典的名言名句,皆出自于其弟子为他收录整合的《论语》一书中。《论语》被称为儒家的经典,里面详细的记载了孔子的大智大慧。有教人树立人生态度:“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得之不去也。”;人生格言:“君子敬而无失,行乎哉?”;有政治格言:“政者正也,……则民不服。”;还有关于学习的一些理论及方法:“以能问于不能犯而不校”“因材施教”等。

  孔子的的文化不仅在国内弘扬,还发扬到国外,得到了世界人民的认可,是值得世界人民学习的对象。

  孔子的成语有哪些

  做为历史上著名的历史人物--孔子,他一生从事传道、授业、解惑。被尊称为“至圣先师,万世师表。”在他去世后,他的弟子极其再传弟子,把他的言行和思想记录下来。其中关于出自于他的成语也是非常的多。

  1、尽善尽美:就是形容好到极致,毫无缺陷。这个成语主要来自于孔子在齐国时期,那时的他有机会欣赏到他认为比较美妙的音乐,于是发出感慨“尽善矣,又尽美也!”,一连好几天总是想着它,无时不忘。后来这个成语可就用来形容孔子对音乐的痴迷。后来就被后人形容贫穷。

  2、侃侃而谈:表示不慌不忙的谈论着事情。在朝堂上的孔子是一个一举一动都立求符合周礼的人。在家乡,他说话温和恭顺,就像是不会说话一样,而不是向朝堂上一样有些谨慎罢了。在君王不在的情况下,与同级官员说话总是侃侃而谈,理直气壮;君王在的时候就是和颜悦色的神情,有恭敬又有些不安生的情绪。

  3、不舍昼夜:表示时间的不停的转动以及流逝之意。从这个成语就看的出孔子是个时间观念很强的人,他还曾说过“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的话来感叹时间的流逝。

  4、道不拾遗:用来形容社会风气道德良好。当时的孔子在鲁国担任了几任官职,那时鲁国的政治有很大的改良,像卖东西的都不会讨价还价,掉了东西也不会惊惶。老百姓都有自己的人格。

孔子为什么叫孔子相关文章:

1.孔子被后人尊称为什么

2.孔子被后人称为什么?一些你不知道的称呼

3.孔子为什么拜老子为师

4.孔子为什么最喜欢颜回

5.孔子被后人尊称为什么

6.曾子为什么是孔子接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