舜父亲鲧治水的故事
说起大禹治水我们可能都知道,大禹经过十几年的努力,把洪水引进大海,为人民谋得了福利。那么大家知道鲧这个人吗?他是大禹的父亲,也是一个治水能臣,但他没有成功,反而因此付出了性命的代价。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你搜集到的相关内容,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鲧治水的故事
或许有些人不认识这个字,不知道鲧的读音。鲧字读作“gǔn”。它的一个意思是一种大鱼,另一个意思是专指大禹的父亲。我们知道在大禹之前天下都是禅让制的,他父亲鲧是尧手下的大臣。有一年黄河流域发大水了,当时可以想象没有堤坝,没有水利设施,自然发生大水就会淹没流域内的庄稼和房屋,因此这边地区的百姓苦不堪言。于是尧派鲧去治理洪水,鲧就像俗话说,兵来将挡水来土掩,那么可以用土来挡住洪水。于是他就采用以土来筑造堤坝的方法,前后一共花了九年时间,才将堤坝筑好。但让他没想到的是,一发大水就再次把堤坝冲毁了,水灾反而加剧了,当地百姓被洪水淹的更惨了,鲧治水也是以失败而告终。
等到舜继位之后,舜认为鲧没有尽力治水,责备他办事不力,于是便把他杀死了。又派鲧的儿子禹去治水,大禹用了清理河道,开挖河渠的方法才治水成功。当然有种说法是鲧消极治水,不能用好治水的员工,才导致了治水失败,因此在神话人物中,他成了少数被嘲笑的对象。当然鲧治水还是对大禹治水有借鉴作用。
鲧治水的方法
在当时由于没有科学技术,所以只能采取人工治理的办法。鲧到了灾区查看了情况后,想到了那句谚语:兵来将挡水来土掩。于是他就采取了土掩的方法,用土来堵,动员大家取土筑起河堤来解决洪水。所以鲧治水的方法就是堵水,修筑堤坝。结果当然也可想而知,自然是堵不住的。鲧总共花费了九年时间来筑起这些堤坝,但一遇到大水,就有被冲毁了,这样就会使得受灾的人更多,受灾的程度也大大加深。一旦决堤的洪水更加凶猛,一霎那就能吞噬一切,所以鲧治水以失败而告终了。
一方面黄河中泥沙非常多,致使河床比较高,所以堤坝中的水几乎在地面上流淌了,形成了地上河。这是很容易出决堤的。另一方面,用土筑起的提拔不如现在混凝土那么结实,且和流多弯曲的地方,也容易造成决堤。
当然结果也正像我们分析的那样,鲧经过九年时间才筑起的堤坝,却禁不起考验,再次遇到大水时就垮塌了,流域内的灾情也更加严重了,鲧治水以失败而告终。
综上所述,我们知道了鲧采取的治水方法是:堵,筑造河堤。当然这也就是他治水失败的原因,我们也不难看出鲧之所以失败,是他对地理情况分析的不正确,采取的方法不恰当,失败当然也是必然的了
上一篇:后世所说的伏羲文化是怎样的
下一篇:大禹治水是不是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