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历史网>历史人物>其他历史人物>

水浒传公孙胜最后的结局

学康分享

  公孙胜,复姓公孙,单名一个胜字,水浒传角色之一,那么公孙胜的结局如何?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你收集整理的公孙胜的结局,希望对你有帮助!

  公孙胜的结局

  首先,这是与他的性格有很大关系的。公孙胜本是不愿意出世,参与到大争之中的,在他的心里,信奉的是道家之说,追究的是无为而治。他是真正的道士,可以做到心无旁骛,意随心生,当初宋江为了逼迫他,甚至以其母为要挟,但公孙胜居然不为所动,从这点上,便能很清晰的看出此人的性格,是不为外物所困的。

  其次,公孙胜的归去时机的选择很好,这里不得不再次提起公孙胜之师父,罗真人。罗真人在公孙胜辅佐宋朝皇帝打败辽军之后,奉劝他赶快趁此时机向皇帝提出归隐,也许还能获得一线生机,不然将会得到惨烈的下场结局。公孙胜本无功名之心,不贪恋权势,再加之他十分尊敬他的师父,便依照师父的建议,彻底隐退。

  小说中对他的结局描述,伺奉其母归隐于山林,终老一生。

  对公孙胜的评价

  有人评价公孙胜是一个非常有正义感的人,这从他联合晁盖一起劫取生辰纲就能看出来,所谓的生辰纲其实就是梁中书给他岳父送的十万贯金银珠宝,而这些都是他们从百姓手中搜刮来的,所以公孙胜才会想要劫走这笔钱,也是因为这件事他才上的梁山,上梁山之后,他的地位在宋江、卢俊义和吴用三人的下面,排名第四,虽说排名是在吴用的后面,但其实是和他一起做的梁山军师,而吴用的本事大多数人都是知道的,他最大的优点就是他的聪明才智,而公孙胜既然可以和他并称,这也就说明公孙胜的智商也是很高的,在梁山呆了一段时间之后,他就提出要回家看望母亲,从这方面来看他还是一个孝子。

  在宋江同意朝廷的招安之后,公孙胜原本打算不再管梁山上的事了,但是因为宋江等人的挽留,看在兄弟情分上,公孙胜才答应帮忙征战,说明他很重情义,另外,公孙胜不贪恋权势,在帮宋江等人平定了淮西,一伙人开始往京城走的时候,公孙胜并没有跟着宋江一起去见皇帝要什么封赏,而是回到了自己的家乡,选择跟着师父继续学习道法,好好照顾母亲来过完自己的一生。

  公孙胜芒砀山降魔过程

  公孙胜芒砀山降魔说的是公孙胜跟随宋江亲自带领的队伍去芒砀山攻打樊瑞、项充和李衮,听说芒砀山的项充和李衮到了阵前,二话不说,抱起团牌就滚入队伍中,队伍顿时大乱,混乱之中,边还击变后退,史进等人根本抵挡不住,被迫退后三、四十米,队伍里的杨春还受了重伤,宋江很是恼怒,准备连夜进攻。

  公孙胜观察对方山上挂着绿灯笼,给宋江建议让大部队先暂作休息,对方人马中有会妖法之人,等布好阵法,明日定将活捉二人。

  第二天,公孙胜就用石头摆好阵法,前后左右都是八块大石头,共有六十四块,大将位于阵法的正中央,阵法可以灵活变动,左右旋转,好像有四个头八只尾巴,形状时而像蛇时而像巨鸟,据说这阵法是诸葛亮发明。

  项充等人到来后,还是和之前一样,二话不说往阵里滚,樊瑞在战马上,念动妖法。公孙胜早就算计好,打开阵门等他们冲进来,他在高处也念动咒语,阵法里顿时天昏地暗,看不见人马,项充等人这次是进阵容易出阵难,被困在阵里找不到方向,前后左右都冲不出去,筋疲力尽的时候落进一个坑里。宋江指挥队伍朝樊瑞的方向进攻,樊瑞带着人马逃回山上。

  公孙胜命人将坑里的项充二人捞起来,绑到宋江面前,宋江亲自给项充和李衮松绑,表示愿意请两位一起上梁山,项充二人很佩服宋江的为人,回去劝来樊瑞一同归顺梁山泊。自此,芒砀山太平,梁山泊多了三位英雄,公孙胜功不可没。

猜你感兴趣

1.梁山好汉公孙胜资料简介

2.水浒传读书心得300字大全

3.水浒传读书心得200字

4.水浒传读书随笔600字

5.《水浒传》读书体会精选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