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历史网>历史人物>其他历史人物>

清朝第五位皇帝雍正简介

学康分享

  雍正的原名是爱新觉罗胤禛,他的父亲是康熙,他是继康熙皇帝后清朝的第五位皇帝。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你收集整理的雍正皇帝简介,希望对你有帮助!

  雍正皇帝简介

  雍正帝名为爱新觉罗·胤禛,清朝的第五位皇帝,入关后的第三位皇帝,是康熙帝爱新觉罗·玄烨的四子,生母是乌雅氏,但由于乌雅氏出生低微,而清初后宫儿子不允许交由生母抚养,所以胤禛是由佟贵妃抚育长大的。

  胤禛幼年喜怒不定,性情急躁,所以康熙用“戒急用忍”来训喻他, 少年跟随康熙四方游历,于1698年被封为贝勒。公元1708年,太子胤礽第一次被废黜,胤禛与皇八子胤禩支持复立废太子胤礽。次年,胤礽再次被立为太子,胤禛被封为雍亲王。太子胤礽被两立两废,使众多的皇子对皇位虎视眈眈,胤禛于是隐藏锋芒,韬光养晦,与兄弟们维持和睦,又向康熙表示诚孝,因此赢得了康熙的信赖。康熙临终前留下遗诏,立雍亲王胤禛为帝。

  公元1722年,康熙帝病逝,胤禛继位,次年,将年号改为雍正,故又称雍正帝。胤禛即位后,除了十三阿哥胤祥得到重用,其他兄弟皆被削去爵位或幽禁。所以雍正帝胤禛是历史上著名的九子夺嫡的最终胜利者。

  胤禛在位期间,励精图治,强化了密折制度,设立军机处以加强皇权,为避免九子夺嫡的事件再度发生而秘密立储,又推行摊丁入亩、耗羡归公等政策使经济得到了发展,且平定了罗卜藏丹津叛乱,另在文化外交上也有所建树,为康乾盛世的延续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公元1735年,雍正在批阅奏章时猝死,被葬于清西陵之泰陵,庙号世宗。

  雍正为什么杀隆科多

  雍正刚登基的时候,对隆科多那是百般信赖,在很多事情上都需要询问他的意见,给人的感觉就是一派君臣和睦相处的景象。

  但是好景不长,在1725年,雍正开始为难隆科多,并开始有计划性的打击。那么,为什么雍正会在短短两年的时间,大改自己对隆科多的态度呢?

  究其原因,主要还是隆科多开始结党营私,以一副高傲的面孔面对雍正,这让雍正意识到自己的皇权开始承受他的攻击。隆科多自称自己是诸葛亮,称自己在康熙快死之日,带着匕首进宫以防不测,这虽是他快倒台前说的,但难免他平时会不会还有如此话语表露出来。而且还大肆宣扬自己位居步军统领,权利甚大,可以随意调动2万大军。这些话多少暴露出了隆科多当年支持自己的真相,让雍正有所忌讳,内心极为不满。

  最让雍正没法忍的就是,隆科多开始同年羹尧一样,对官员的派向予以干涉,虽说隆科多是吏部尚书,采取的还是正规的途径,但是谁都知道任命百官这是帝王所作行为,隆科多身为臣子,却敢这么做,就是摆着要结党营私,是雍正所不能忍。

  在年底,隆科多辞去统领一职,但是事情没有完,雍正就公开的打压隆科多,君臣关系破裂。

  在1727年,隆科多与沙俄谈判的关键时刻,被急招回京城,雍正以41条罪名扣在隆科多的身上,这样的一个位极权臣的隆科多也就瞬间身败名裂,失势的次年就死于圈地。

  总的来说,隆科多是注定的,君主对臣子的猜忌,自古以来都是存在的,只要是谁触犯了自己的至尊的皇权,给予的结果就是猛烈的打击。

  雍正的遗诏

  自康熙之后,清朝皇帝的遗诏都放在固定的匾后,等待当界的皇帝死后才可以打开宣读遗诏。雍正遗诏示于人前共有两次,一次是雍正还没有死之前,还有一次是雍正死后。死前公布的这次是由于雍正当时病重,怕自己活不了多久,这次遗诏的出现是交代身后事的性质。由于当时弘历还年轻,雍正怕他控制不住局面,就安排了四个辅佐大臣给弘历。对于相关人员都交代的非常清楚。后来雍正病好之后,就没有公布这份遗诏。在雍正死后宣读的遗诏中没有说明辅助大臣的内容。据说是四位辅佐大臣怕乾隆不想被人干政,就主动说明去掉这些内容,结果也得到了乾隆的同意。

  遗诏的大体意思是这样的,自古皇帝即位都严格遵守礼法祖训,对天道立法的尊敬之心不容我们有丝毫的懈怠。我在位期间,兢兢业业,不敢有丝毫的松懈。以社稷民生为重,我被选为储君,当皇帝的时间里,每夜辗转反侧睡不着,就怕自己做的不够好。在处理每件事情上,都刨根问底,不希望出错。庆幸的是十三年来殚心竭虑并没有白费苦心,百姓安居乐业。在选继承人的问题上是慎之又慎,弘历性格仁慈,希望各位大臣如和我在位时期一样辅佐他。前面部分交待自己在做皇帝时期的辛苦付出和时刻不敢松懈,后面部分公布继承人。

猜你感兴趣

1.乾隆皇帝是雍正的第几个儿子

2.雍正皇帝怎么死的

3.雍正怎么死的

4.历史真相解密康熙为什么传位给雍正

5.关于雍正皇帝的历史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