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历史网>历史人物>其他历史人物>

郑和下西洋的故事

炜基分享

  明朝期间,在永乐帝朱棣的大力支持下,中国的航海事业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期间发生的最具标志性事件当属郑和七下西洋。下面是学习啦小编搜集整理的郑和下西洋的故事,希望对你有帮助。

  郑和下西洋的故事

  公元1405年至公元1433年,在这近三十年的时间里,郑和曾经七次下西洋,为了能够成功的完成每次航程,明朝政府可谓花费了大量的财力,建造了数万辆船只,同时也投入了巨大的精力,培养了一大批航海能手以及翻译专家。

  郑和每次下西洋的出发地基本是一致的,大多是从江苏的刘家港拔锚起航。每一次行程中,郑和都依照惯例展开外交,每到一处,郑和首先会对当地的国主宣读来自明朝皇帝朱棣的诏书,紧接着便是对国王以及皇室贵族们的例行赏赐,赏赐物非常丰盛,有金银、玉帛以及纱罗等珍贵物,大多数国王也都会投桃报李,将本国的土特产作为回礼交给郑和带回明朝。

  郑和七下西洋的过程中,所到达的国家不下三十多个,包括爪哇、天方、阿丹、真腊、苏禄等地,其中郑和下西洋最远的行程是到达了非洲东岸的红海地区。公元1433年,郑和在最后一次行程的过程中病逝于航船之上,中国的航海探索也就此结束。

  郑和下西洋成功的原因

  一是郑和下西洋发生在明朝早期国力最为强盛的时期,当时明成祖朱棣刚刚取得靖难之役的成功登上皇帝宝座,他急于展示天朝上国的繁荣富强,同时也为了加强明朝与海内外各国之间的联系,于是派自己最信任的亲信郑和七次下西洋,宣扬国威,促进贸易。

  二是当时中国江南地区拥有当时非常先进的造船技术,郑和乘坐的宝船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远洋船只,拥有很强的抗强风能力,同时郑和的船队上各类船只齐全,有兵船、补给船、指挥船等,可以说是一支非常完备的船队。随船的除了官员外,其余都是从东南沿海招募的渔民水手,他们都拥有丰富的航海经验,人才储备非常充足。另外中国在宋代发明的火药,此时已经全部配备在郑和的船队里,使得船队在任何时候都不会迷失方向。

  三是郑和本人超强的组织能力,作为一支船队的统帅,郑和面临的问题很多,但是在七次下西洋的过程中,并没有发生内讧这样的事情,郑和总是能团结手下的船员,带领大家在茫茫大海中,克服各种困难,圆满完成任务,这也是郑和下西洋能够成功的原因之一。

  郑和下西洋的困难

  郑和下西洋是受命于明成祖朱棣的指示,从太仓的刘家港起锚,一路航海远行。郑和下西洋的困难是相当大的,其具体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其一、郑和下西洋是中国有史以来最大的一次远行,没有前例可以参照,没有经验可以借鉴,所有的一切只能凭借自己的摸索去完成。就如同郑和下西洋的船队组织一样,上百艘船只如何安排,如何保持有效的联系都是需要花费一番功夫研究的。

  其二、郑和下西洋的规模极大,不仅船只多,而且随行的人员也是极多的,每次都超过上万人,要保证这些人的粮食足够、穿戴供应齐全,是一项极大极困难的工程。

  其三、地理位置的不熟悉,海上天气的多变,这些对于郑和下西洋来说才是更为危险的,稍有不慎便可能出现船毁人亡的局面。

  其四、语言的沟通不畅,沿途所经过的国家极多,但如何能够保证将明成祖的任务圆满完成,将大明朝的威仪传播海外,对于郑和来说则是一件极为艰难的事情。

郑和下西洋的故事相关文章:

1.郑和下西洋的故事趣闻

2.郑和下西洋的历史意义

3.三保太监郑和下西洋

4.古代名人励志爱国的故事

5.地理学家的励志故事

6.历史故事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