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历史网>历史人物>其他历史人物>

赫鲁晓夫的生平事迹

炜基分享

  赫鲁晓夫曾经担任过苏联、,曾是苏联的最高领导人,下面是学习啦小编搜集整理的赫鲁晓夫的生平事迹,希望对你有帮助。

  赫鲁晓夫的生平事迹

  赫鲁晓夫1894年他出生在俄罗斯南部的一个小村庄,家中有一姐姐。赫鲁晓夫在上学期间,接触过一些沙俄时代违禁书籍。

  赫鲁晓夫在刚对政治兴趣的时候就做过慈善捐款,还在1914年7月参加且领导过工人罢工及反战示威活动。他曾支持过反对派,反对斯大林的政治路线,但时间极短。1925年以斯大林的代表身份,参加了在莫斯科举行的共产党代表大会。至此他从政生涯正式开始。赫鲁晓夫于1953年成为了第一书记,1958年接任了的职位,成为苏联主要领导人。1934年斯大林发起了政治大清洗,他便是斯大林路线最起劲的鼓吹者之一。赫鲁晓夫生平干过最轰动的事迹就是在1956年召开大会批判了斯大林在大清洗中的罪行,这致使东欧发生了大规模骚乱。他为了避免个人崇拜再次发生,把斯大林的遗体从墓中移出并鞭尸,震惊了世界。

  赫鲁晓夫为了避免发生核战争提出东西方缓和的主张,并多次到美国访问。他还推出了农业改革政策,大大的改善了苏联的经济。在他的统治下苏联慢慢的成了一个“正常的国家”。而他对陆军和海军进行大范围的裁减,对官僚的特权进行削减,这些举措使得众多官僚不满。1964年苏联发生宫廷政变,赫鲁晓夫被逼下台,从此隐居于乡间,于1971年病逝.

  赫鲁晓夫用鞋拍桌子的故事

  赫鲁晓夫用鞋拍桌子的起因是当时赫鲁晓夫主持苏共十二大,并且在大会上发表报告,其中提出批判斯大林个人崇拜,当时开创出一个全新时代,但是由于局限性太大、改革并不完善,权利的倾向变得十分严重,在后期个人崇拜现象变得更加严重,于是加重了赫鲁晓夫以自我为中心的心态,从而引发了之后在联合国大会上赫鲁晓夫用鞋拍桌子这件事情。

  赫鲁晓夫出席联合国大会,当时的美国大呼反苏;这一现象的发生导致当时的赫鲁晓夫特别的愤怒。然后赫鲁晓夫在大会上提出想要把联合国总部从美国搬出去,但是这一提议很快被否决。赫鲁晓夫并不妥协,他首先与苏联出席的代表全团一起进行高喊、跺脚捣乱会场,然后拉起一些社会主义国家代表团的成员一起加入进来对联合国的处理表示不满;不仅如此,赫鲁晓夫还去干扰其他国家代表的宣言。

  到了英国代表讲话时,提到了最尖锐的内容,赫鲁晓夫气急败坏,脱掉一只皮鞋,在自己的桌子上开始敲打起来。关于赫鲁晓夫用鞋拍桌子这件事,以上的解释并不是全面的,这件事还有一种解释,当时一名《纽约时报》的记者说当时赫鲁晓夫并没有用皮鞋去敲打桌子,而是与一些共产党人用手敲打桌子来反对菲律宾的发言。这件事当时有照片为证,至于赫鲁晓夫用鞋拍桌子则是美联社写出来后,被其他报纸照搬扩散而来的。

  对赫鲁晓夫的评价

  至今为止人们对赫鲁晓夫评价都呈现两极化。有人认为他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为苏联改革作出了贡献,而有的人认为他的改革并不符合苏联体制。

  站在积极的角度来看,赫鲁晓夫在任时,从客观上解除了人民对斯大林的迷信,在某种程度上解放了人民的思想。而在政治上百姓的冤错案得以平反,深化了集体领导的重要性,为苏联的改革、建设创造了有利的条件。苏联的改革解决了百姓粮食的问题,这很具有现实性,同时也给其他社会主义的国家的改革带了一个好头。

  人们对赫鲁晓夫评价比较消极的一面,认为他的改革缺乏理性的思考,忽视了客观的实际和规律,太过急于求成而导致改革措施并没有深入地去改变国家体制。而其又是斯大林时代的人,思想水平不高,导致目光较为肤浅,对国情缺乏分析。赫鲁晓夫更多的是在品质道德上批判斯大林的过错,这便导致了批判的不彻底,革命的不成功

  毛主席曾在对赫鲁晓夫评价中指出:赫鲁晓夫是一个具有唯心主义或者说是主观唯心主义的思想的人,也就是说是一个很顽固的人。其欺压兄弟国家的行为就是典型的大党主义及大国沙文主义。而另一方面,他又对美国抱着太过美好的幻想,说白了就是怕帝国主义。对赫鲁晓夫评价总结成一句话就是他不完全是修正主义者,又不是马克思主义者。

赫鲁晓夫的生平事迹相关文章:

1.历史人物赫鲁晓夫简介

2.斯大林的生平事迹

3.斯大林的生平简介

4.斯大林的生平是怎样

5.朱可夫的事迹有哪些

6.斯大林的人物生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