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历史网>历史人物>其他历史人物>

李鸿章是个怎样的人

炜基分享

  李鸿章是一位中国近代史上争议最大的历史人物,是一位影响了近代中国近半个世纪的晚清军政重臣。下面是学习啦小编搜集整理的李鸿章是个怎样的人,希望对你有帮助。

  李鸿章是个怎样的人

  李鸿章是一个很重视生活品质和精神兴趣的人,喜欢尝试西方先进科技和外来事物。因为他是清政府对外交流的第一人,且又手握大权,很多外来科技在进入中国之后一般都是他先使用,进行评判一番后推广给友人亲朋。

  李鸿章对于中国古典文学造诣深厚,同时也是一名书画古董的收藏家,对金石器物颇有研究。他在近代中国的生活方式和文化修养值得学习,接触西式文化的同时也加强自身传统文学的学习,并未如同后来的国人一样迷失学习方向。

  李经述(李鸿章幼子)曾说李鸿章遇人不淑,意指李鸿章对于袁世凯极为看重,认同袁世凯编练新军。李鸿章看透了袁世凯的为人,却并未看透袁世凯的野心。袁世凯在民国后对李鸿章后人极为优容,却也依然叛清自立。

  李鸿章晚年对维新派和革命党极为优容,曾经庇护维新人士外逃,也曾经接见过孙中山等革命党人,然而对富国强兵付出了半生的老人并不能接受革命党人的空谈。李鸿章注重强国在于实际行动,不以理想主义而改变信仰。

  在签订《马关条约》后,李鸿章的政治低潮是自己洋务改革理想的破灭所致,随后李鸿章在晚年期间以自我放逐的方式抵触朝廷的任命,不断远离清政府的政治斗争,转而向两广地带繁荣地方,通过沿海地区试图继续洋务运动未尽之事。因他不在朝中,清政府频频失误,最终丧权辱国,《辛丑条约》这项罪名却又加诸在他身上。

  李鸿章杀降的事件

  太平天国运动发生于晚清时期,这场运动是洪秀全领导的,太平天国运动规模之大几乎要颠覆清政府的统治,可后来这场运动覆灭于清政府和列强军队的剿杀。参与这次剿杀的中方统领是李鸿章,李鸿章带领淮军和常胜军对太平天国军进行剿杀,叛乱平复后李鸿章在苏州杀降的事曝光,清朝上下一片哗然对李鸿章进行批判。

  苏州杀降发生在1863年,民间传言杀降事件是李鸿章一手指导,当年李鸿章带领军队在苏州围剿太平天国军,由于太平天国军无力抵抗李鸿章军队的进攻,所以当时的太平天国军头领郜永宽向李鸿章传达愿意投降,为了表达投降意志的坚定,郜永宽杀了谭绍光并将谭绍光的首级献给李鸿章。受降工作准备好后,郜永宽打开城门让李鸿章带领的清军入城,李鸿章入城后开始怀疑郜永宽投降的诚意,为了以绝后患他决定杀掉郜永宽,郜永宽是太平天国军为首将领。之后还设宴邀请太平天国军八大将领,在宴席上李鸿章设计杀害了这些受降将领,这就是晚清历史上著名的苏州杀降事件。

  杀降事件曝光后,李鸿章受到了国内民众和英国人的批判,同时因为他杀降的举动导致他与戈登反目,因为当时是戈登将苏州太平天国军要投降的消息传递给李鸿章的,所以他对李鸿章背信弃义的做法很不赞同。至于李鸿章杀降是对是错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评断。

  李鸿章的晚年

  在我国晚清洋务运动时期,曾有一个著名的大臣,他就是李鸿章。李鸿章从小立下宏愿,要保家卫国,所以他在年轻的时候意气风发很有作为,可惜他到了晚年的时候各列强入侵,清廷的一再妥协和忍让让他失望,所以晚年的李鸿章做的最多不为己愿的事,就是代表清政府签订不平等条约。

  李鸿章也曾一腔热血想要保家卫国,他在年轻的时候开展洋务运动组建淮军,努力的让国家变得富强,可后来到晚年的时候面对洋务运动治标不治本的结果他很失望。李鸿章晚年正是列强入侵中国的时候,他奉光绪皇帝的命令迎战列强,可最终因为以慈禧太后为首的主和派的干扰而战败,后来李鸿章代表清廷和列强签订了不平等条约。对于晚年的李鸿章来说,最让他心痛和耻辱的就是自己代表清政府给列强国家割地赔款。晚年的李鸿章曾感叹“秋风宝剑孤臣泪”可见他晚年内心的凄凉。确实一生的努力和心血都不过是“纸糊的老虎”,确实让人心痛。

  李鸿章一生的宏愿就是用自己的力量改变清政府的局面,可到了晚年他才发现,这个愿望在腐败的清廷的压力下根本无法实现。晚年的李鸿章作为清政府的全权大臣,和列强签订了很多不平等条约,所以国人将所有的不满都发泄给他,这也使得他更加愤恨不平甚至忧郁成疾,最终李鸿章在签订《辛丑条约》后过世了。

  李鸿章早年意气风发很有作为,他是一个不可多得的人才,可惜生不逢时,努力一生晚年却生活在耻辱和愤恨中。

李鸿章是个怎样的人相关文章:

1.李鸿章历史人物评价

2.近代史论文人物李鸿章

3.怎样评价洋务运动和李鸿章

4.李鸿章与鸦片战争有什么关系

5.浅议近代史人物李鸿章的论文

6.浅议近代史人物李鸿章的论文(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