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历史网>历史人物>古代历史人物>孔门七十二贤>

七十二贤公冶长的品质有哪些

学康分享

  公冶长,是孔子的弟子,在七十二个贤人的中排名第二十位。那么七十二贤公冶长的品质有哪些?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你搜集七十二贤公冶长的品质,希望对你有帮助!

  七十二贤公冶长的品质

  公冶长是春秋时期鲁国人,孔子的弟子,是一位伟大的教育家。公冶长家境贫穷,个人非常勤俭节约,又十分喜爱读书,知识渊博,才能和德行都同时具备,是孔子眼中具备仁德的重要代表。

  在《论语》第五篇中有提到公冶长的文章,主要内容是写孔子对公冶长的评价,孔子评论公冶长说:“可以将自己的女儿嫁给他,虽然他现在被关在牢中,但这不是他的过错呀。”这篇文章中孔子对公冶长做出了很高的评价,认为虽然公冶长在牢狱中但是孔子并不认为公冶长有过错,还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了他。作为公冶长的老师,孔子对公冶长应该有非常全面的了解才会说出这样的话,而且孔子对于“仁德”方面的要求非常得高,由此可以看出公冶长至少已经具备孔子眼中的仁德了,这也是孔子一直在向学生们强调的事情。

  另外,除了具有高尚的仁德,传说中公冶长还具备能听懂鸟语的功能。公冶长通过对鸟儿的对话,为许多人解决了困难,比如为一位老婆婆找到了自己的儿子,还为鲁国的国君通报了齐军进犯的消息。虽然他的奇特功能为他带去了很多的麻烦,但是他还是愿意为别人解决困难,由此可以见得公冶长宽厚仁爱的品德。

  公冶长一生致力于治学,鲁国的国君多次请他去做大夫,他都选择了拒绝,而是继承了孔子的志向,教学育人,成为了著名的文士。从这也可以看出,公冶长高尚的品德和伟大的志向。

  七十二贤公冶长背诺的故事

  公冶长背诺是说公冶长违背诺言,没用履行之前所约定好的承诺。这篇故事主要是讲公冶长与一只鹞鹰的事情,公冶长之前答应鹞鹰的事情结果在后来却没用履行,最后因为违背的诺言遭到了鹞鹰的报复。

  世上流传着公冶长会读懂各种鸟类的语言。有一天,一只鹞鹰落在公冶长的窗前,对公冶长说:“公冶长!公冶长!南边有一只獐子!你吃它的肉,我吃它的肠子!”公冶长答应了鹞鹰的请求于是便跟着鹞鹰前往有獐子的地方。果然在南面的山上有一只死獐子,公冶长得到了獐子然而他却没有要把肠子给鹞鹰的意思。鹞鹰对此非常生气,怀恨在心。

  没过几天,鹞鹰又跟之前一样来到了公冶长的窗前,还是对他说南面有一只死獐子。公冶长想都没有想就跟着鹞鹰去了。没走多久,远远看到一群人围着一个东西在喧哗。公冶长以为是一只死獐子,又害怕死獐子被别人拿走,远远地喊道:“我打死的,我打死的。”到了之后,才看到原来是一个死人。众人逮捕公冶长把他送到了县官的面前。县官审问公冶长,他再三地进行辩解,县官说:“你自己说是你打死的,难道是欺骗我的吗?”公冶长听了之后竟无言以对。

  这则故事告诉我们背信弃义,说话不算数的人迟早会得到应有的报应。公冶长在违背了自己的诺言之后,聪明的鹞鹰利用他贪婪的心理捉弄了他一番。这对于公冶长以及后人来说都是一件令人深思的事情。

  七十二贤公冶长的故事

  在孔子的七十二个贤子中,其中有一个能识别鸟语,这个人是一个打柴郎,复姓公治,名叫长。公冶长的家里只有他和他的母亲二人,生活十分贫困。公冶长从小就非常的聪明,经常跟着母亲去山上砍柴。

  有一天,公冶长的母亲生病了,不能去山上打柴,可是家中又没有可以下锅的米,小小年纪的公冶长很担心,于是便背着母亲,着绳子和砍刀独自一人拿去山上打柴。公冶长来到了山上,感到非常害怕和孤单,于是就难过地哭了起来。他的哭声越来越大,惊动了山上的鸟儿,鸟儿从四处飞过来落在了公冶长的身边。公冶长看到这么多不同种类的小鸟,感到很奇怪,其中有一直黑色的鸟问公冶长说:“你在哭啥,你在哭啥呢?”公冶长更加觉得奇怪了,心里想:小鸟怎么会说话呢?于是他便问小鸟:“你是什么鸟,你怎么也会说人话呢?”小鸟听了回答他说:“我叫八哥,本来就会说话的。”这时八哥又问公冶长:“你叫什么名字阿,为什么会在这里哭泣?”于是公冶长便把自己的名字,母亲生病和自己山上打柴的事情都告诉了八哥。

  小鸟们听了公冶长说的话,觉得公冶长挺可怜的,决定帮助公冶长一起拾柴。小公冶长听到鸟儿的话非常开心,他也不害怕了,和鸟一起拾柴。很快,柴就堆成了一座小山。公冶长用绳子捆好柴正准备回家,冶长,让他带回去给母亲吃。小公冶长非常感激,于是就回家了。

猜你喜欢:

1.关于公冶长的故事

2.论语公冶长主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