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瓯有什么名胜古迹
建瓯历史悠久,人杰地灵。有文字记载的历史3000多年,是一座1800多年建县史的省级历史文化名城,现在,随学习啦小编来看看建瓯有什么名胜古迹吧!
建瓯名胜古迹:归宗岩
归宗岩景致,纯出自然,有鬼斧神工之妙,毫无雕饰之嫌。“九曲十八盘,盘盘有佳境”,其中“十景三洞”尤为奇特,足以。
“会仙桥”:架于两山相峡之间,泉流其下,潺潺有声,绿盖其上,满眼积翠。过会仙桥,进入深山老林,顿觉心底恬静,如同步趋仙境领略到归宗岩将是一个不凡之地。有诗赞曰:“谩言蓬莱远,犹见泛槎来,飞鹊山腰渡,长虹水面开。”
“石门”:是天然屏障,进山锁口,游者到此似觉路塞,走于近处,始知石屏开裂,如洞似穴。仅容一人通过。洞长约5米,高约2米,洞壁石刻“扃”,“仙灵窟宅”尺大楷书。过石门,拂来凉风习习,清爽宜人,眼前豁然开朗,另是一番景象:古木参天,老藤缠蔓、怪石岭峋、曲径通幽。诗曰:“石门信奇绝,幽阻 然通,入地犹天色,搏人笑鬼工。”.
“补天遗品”:是块巨大孤石,拔地而起,高10余米,底削中粗顶尖,亭亭玉立,奇丽多姿,石上刻有“补天遗品”四个大字,雄放劲道。传说此石为远古女娲娘娘补天之时,不慎遗落之物。
“石厝”:巨石为顶,形如厝厅,内宽约4米,深5米,可遮雨避风,容数十人并坐。游客可在此或品茶下棋,或憩息闲聊,别有一番情趣。“石厝”顶上有一块巨石,形态奇特,犹如一只蹲着待捕食物的青蛙。
天下名山僧占多,归宗岩也有座古刹,名崇仁禅寺,始建于五代梁开平二年(公元908年)迄今千余年历史。到了宋咸淳二年,曾进行移址改建。现存建筑为清康熙十八年重建。整个寺庙依山而筑,坐东朝西,占地三千多平方,采用民用楼廊合抱式,呈“回”字形,分上下两层,大殿、配殿、客堂均在楼上,别具一格。寺院环境清幽,玲珑别致。尤为神奇的,四旁树林茂密,落叶不断,但屋顶瓦上却不见片叶遗留,如同有人常年打扫,每使游人叹为奇观。
归宗岩风景,美在天然,为文人墨客所陶醉,留下许多赞美诗篇。清代邓其文诗云:“幽岩玉削异山阴,结构琪花碧冠禽。十八九盘磨日角,百千万象凿天心。熊幡骢骑名游重,无
洞珠泉好处寻,莫叹紫阳曾未遇,横渠此度掷声金。”更有许多名人题刻、真、草、隶、篆摩崖石刻比比皆是。还有一处保留梵文题刻,境蜒跌宕,琪似盘龙缠蛇,十分壮观。
归宗岩地域不大,而景点集中,交通便利,近年有关部门集资修路,建亭,把古老风光胜地点缀得更加流光溢彩。
建瓯名胜古迹:光孝禅寺
“未有羊城,先有光孝”,广州光孝禅寺始于三国“制旨寺”,该寺南宋时为禅宗寺院,初名乃宋高宗绍兴七年(1137年)诏改的“报恩广孝禅寺”,绍兴二十一年(1151年),又易“广”为“光”,光孝之称,由此始矣。光孝禅寺因六祖风幡案而生辉,光孝禅寺是禅宗六祖惠能的出家地,之前又有初祖菩提达摩住锡,使得这座千年名刹在禅宗史上占有特殊地位。1961年,国务院公布光孝禅寺为。
光孝禅寺内的睡佛阁,又称风幡堂。当年的睡佛阁与六祖惠能有一段特殊法缘。相传唐高宗时,六祖惠能初到光孝禅寺,值印宗法师讲《涅盘经》。时有风吹幡动,印宗法师发问众僧:“是什么动?”一僧曰:“幡动”,一僧谓:“风动”,惠能趋前插话:“仁者心动”。 惠能此话惊动四座,印宗法师知此人非凡,随即相问,果是禅宗法嗣,当即就在智药三藏种植的菩提树下为惠能剃染,并由智光法师依戒律为惠能授具足大戒。惠能正式出家。后人把睡佛阁改称为风幡堂。
这段“风动?幡动?心动?”的“三动”公案,至今已经流传一千二百多年了。依六祖法意是风幡都没有动,是人心在动。风幡公案已被佛门弟子奉为高妙的至上禅理。《法宝记》载:六祖答话涵义为,自是众人不妄想动与不动,非风幡动,法本无有动与不动。六祖之话突显了法理,法理与实际相结合,风幡案所显扬的哲理也正是如此。风幡公案既符合唯心主义哲学原理,也符合唯物主义哲学原理;既符合禅学佛理,也符合科学道理;既是出世妙意,也是世间真理;这就是佛法教育的无上法门了。
建瓯名胜古迹:东岳庙
岱庙其建筑风格采用帝王宫城的式样,周围环绕1500余米 ,庙内各类古建筑有150余间。总体布局上按照唐宋以来祠祀建筑中最高标准修建,采用了以三条纵轴线为主,两条横轴线为辅,均衡对称,向纵横双方扩展的组群布局形式。岱庙南起旧泰城南门,北至南天门中轴线上。
岱庙以其内部建筑排列布局来展示儒家礼制观念,整个建筑群以一条南北向的纵轴线为中心,均衡的横向扩展。位于中轴线上的主体建筑有:遥参亭大殿、岱庙坊、正阳门、配天门、仁安门、天贶殿、中寝宫、厚载门。仁安门与天贶殿之间有东西环廊联系,构成岱庙的中心封闭院落。其主体建筑——天贶殿位于高大的双层品级台上,东环廊的中间为鼓楼,西环廊的中间为钟楼。天贶殿建在中轴线偏后点,面阔九间,重檐庑殿顶,等级最高;后寝宫面阔五间,单檐歇山顶,低一个等级;配天门、仁安门面阔五间,单檐歇山顶,为门的形式,又低一个等级。
岱庙保存了历代帝王祭祀泰山神的祭器、供品、工艺品。更为珍贵的是有184块历代碑刻和48块汉画像石,成为我国继西安、曲阜之后的第三座碑林。
汉柏院内碑碣林立,约计90余块。其中有后人隶书的东汉张衡的《四愁诗》、曹植的《飞友篇》,有后人篆书陆机的《泰山吟》、谢灵运的《泰山吟》以及宋朝大书法家米芾《第一山》、明崇祯年间陈昌言、左佩铉题篆的《汉柏图赞》、乾隆皇帝御制的《汉柏图》和当代众多名人留下的墨迹。
殿堂台基下立一石碑,用玻璃护罩,这就是驰名中外的“名山刻石之祖”秦刻石。《泰山秦刻石》镌刻秦始皇功德铭和秦二世诏书,为丞相李斯书写。他以简练秀雅的小篆代替了当时笔画繁赘的大篆,字迹刚劲挺拔,一扫众家肥呆之气,碑文共222字,后渐泯灭,明嘉靖年间还尚存29字,原立在岱顶玉女池旁,后经沧桑沉沦,几次失而复得,今唯剩10个残字,完整者七。堪称稀世之宝,被列为国家一级文物。
猜你喜欢:
上一篇:柬埔寨的名胜古迹有哪些
下一篇:渐江的特产和名胜古迹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