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历史网>历史趣闻>历史古迹>纪念地>

大明寺鉴真纪念堂

莉莉分享

  鉴真纪念堂位于扬州市古大明寺内,1973年建成,以纪念对中日两国文化交流作出重大贡献的鉴真和尚。今天学习啦小编在这里为大家介绍大明寺鉴真纪念堂的相关信息,欢迎大家阅读。

  大明寺鉴真纪念堂

  鉴真纪念堂位于扬州市古大明寺内,1973年建成,以纪念对中日两国文化交流作出重大贡献的鉴真和尚。由我国著名建筑学家梁思成参照鉴真在日本的主要遗物唐招提寺金堂设计建筑,典雅古朴,保存了唐代的建筑艺术风格。

  前面是门厅,上悬匾额;中间为碑厅,内立横式纪念碑;后为殿堂,按唐代寺庙殿堂的风格建造,堂内正中为鉴真楠木雕像,仿鉴真圆寂前塑造的干漆夹紵像制作而成,神态安详而坚毅。东西两侧壁上是鉴真东渡事迹的饰布画,分别是西安大雁塔、肇庆七星岩、日本九洲秋妻屋浦和奈良唐招提寺金堂,向人们展示了鉴真生活和经历过的地方。

  2016年9月,鉴真纪念堂入选“首批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名录。

  建造历史

  扬州鉴真纪念堂是为纪念唐朝律学高僧鉴真而建。

  鉴真是当时淮南地区极有名望的佛教首领,他拜唐代律宗祖师

  道岸为师,受请东渡日本传法,于奈良东大寺设坛传戒,又创建唐招提寺,成为日本律宗初祖。

  鉴真是友好使者,他曾六次东渡,历时十年,虽双目失明而矢志不渝,在日十年不仅辛勤传法,而且把唐代绘画书法、雕塑、医药、工艺、印刷、建筑等成就的文化带至日本,实际上是一僧团形式的文化代表团。他使魏晋以来中日两国人民互相友好的夙愿和以圆满的实现。

  1963年鉴真圆寂1200周年,中日双方商定,举行隆重的纪念仪式,我佛教协会主席赵朴初和日本佛教首领大谷莹润分别代表两国鉴真纪念委员会,商定在此建造纪念堂,1973年动工,1974年竣工。

  设计思路

  纪念堂由我国著名建筑专家梁思成先生设计,他接受任务后专程赴日,参观奈良唐招提寺和日本其他一些古建筑,回国后,又对我唐代庙宇建造风格进行研究,精心设计这座纪念堂,体现了1963年中日两国商定的精神:不仅从意义上,而且建筑物本身也要成为中日友好的象征。

  纪念堂分为两组,一组为四松堂构成的清式四合院,南为纪念馆,北为门厅,由游廊周接,天井内有四棵古松,廊悬云板、木鱼,精舍巧建,清幽雅洁。另一组为仿唐式四合院,由纪念碑亭、纪念堂,再由超手游廊将两建筑周接,园内植佳兰芳卉,其中樱花为1980年鉴真大师像回故里探亲时,日本奈良唐招提寺森本孝顺长老所赠。这两组纪念堂一为清式,一为唐式,分之为二,但同处一条中轴线上,又合之为一。

  纪念堂方位

  纪念堂坐北朝南,面阔五间,进深四间,四周高大的台基上粗可

  这是他的弟子的作品,展现了鉴真的风采

  两人合抱的檐柱,柱为腰鼓状,柱头斗拱三重,线条浑圆飞动,正殿中央坐像为鉴真干漆夹像,是我市雕塑艺术家刘豫按照日本招提寺“模大和尚之影”而造,结跏趺坐,合闭双目,神态安详。殿前石灯笼是鉴真大师象回故里时,现招提寺住持森木孝顺长老所赠,已经十多年,长明不灭,站在灯前,不由使我们想起郭沫若先生对鉴真的赞誉:“鉴真盲目航东海,一片精诚照太清。舍己为人传道艺,唐风洋溢奈良城”。

  鉴真简介

  鉴真(688年—763年6月25日),唐朝僧人,俗姓淳于,广陵江阳(今江苏扬州)人,律宗南山宗传人,也是日本佛教南山律宗的开山祖师,著名医学家。曾担任扬州大明寺主持,应日本留学僧请求先后六次东渡,弘传佛法,促进了文化的传播与交流。763年(广德元年)6月25日,鉴真在唐招提寺圆寂,终年76岁。日本人民称鉴真为“天平之甍”,意为他的成就足以代表天平时代文化的屋脊(比喻高峰、最高成就)。

  在佛教建筑、雕塑等方面,他也颇多建树。据《唐大和上东征传》记载,鉴真后归淮南,教授戒律,每于“讲授之间,造立寺舍,……造佛菩萨像,其数无量”。在医药学方面,博达多能,品鉴极精,曾主持过大云寺的悲田院,为人治病,亲自为病者煎调药物,医道甚高。


大明寺鉴真纪念堂相关文章:

1.扬州大明寺导游词

2.扬州大明寺导游词3篇

3.扬州有什么好玩的景点

4.扬州旅游景点导游词3篇

5.上海到扬州自驾游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