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历史小故事
清朝是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从鸦片战争到它的灭亡这段时期,中国对外关系发生了剧烈变化,对后世影响深远。那你知道清朝历史小故事有哪些吗?下面是学习啦小编给大家分享的清朝历史小故事,欢迎大家阅读。
清朝历史小故事:开科取士,加强统治
清入关后,凭借其强大的武力确立起对整个中国的统治,同时实行剃发、圈地、逃人、迁海等民族高压政策,导致清初民族矛盾空前尖锐。康熙继位之后,南明最后一个政权永历政权也被清军消灭了,清王朝开始出现一统天下的政治局面。
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康熙四年到六年(1665到1667年),废除窝主刺字的规定,并减轻对窝主及左右邻居的处罚。康熙十一年(1672年),撤销督 捕衙门,地方各省有关逃人案件,除宁古塔仍听该审理之外,其它各省均由各省督抚审理,而不再让王公、等满族人来处理。圈地是清入关之初,为重建农 奴制庄园而采取的野蛮手段,农民的土地大量被圈占,许多人失去了赖以生存的土地,成为无业游民,社会生产力亦遭到严重破坏,引起广大汉族人民的强烈不满。 康熙八年(1669年),清政府下令,永行禁止圈占土地民房。修订“逃人法”,停止圈地,使顺治年间一度非常尖锐的民族矛盾缓和了下来。
顺治年间,对汉官极为歧视。朝官中,同一官职,满官品级却高于汉官。如满洲大学士、尚书、左都御史等官居一品,而汉大学士只有五品,尚书、左都御史为二 品。在其他职务中也都是这样。这种明显的歧视,打击了汉官在国家治理方面的积极性,使他们备感耻辱。他们不愿意为清王朝出力办事,不少汉族官员仅是应付差 事,混日子而已。康熙帝亲政后,即下令将满汉官员品级划一。尽管实际上在每个衙门中仍是满官作主,但形式上满汉官员则平等了。在康熙帝亲政前夕,他又下令 “各省督抚,不论满洲、汉军、汉族人,应简选贤能推用。至于提督总兵官,系防守地方,亦应不论满洲、汉军、汉族人,简选贤能推用”。此旨一下,清初地方总 督、巡抚多由满族人充任的局面才有所改变。当然,这不完全是民族歧视的结果。清初,满洲贵族刚取得汉族人的天下,民族矛盾尖锐,用满族人可以放心,但对协 调缓和民族关系不利。所以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主要使用的是汉军旗人。康熙帝既然明确表示不问满汉,但选贤能,对缓和对立情绪还是有一定积极意义的。
康熙初年,清统治者基本上有效地控制了全国,清朝政权渐趋稳固。但在江南地区,汉族知识分子依然充满着反满思想。顺治初年,清军下江南时实行的“留发不 留头”的民族压迫政策,引起了江南人民的极大反抗。“嘉定三屠”“扬州十日”的惨景依然历历在目;且南明小朝廷覆灭不久,许多明朝遗臣依然存在,他们强烈 要求恢复汉族人的天下。康熙十二年(1673年),清廷分封的三位汉族人藩王已经发展成为严重的地方割据势力,吴三桂打出“反清复明”的旗号,企图在感情 上赢得明朝遗臣和汉族士庶的同情和支持。大批封疆大吏和统兵大将响应“反清复明”的口号,但他们中很多人不相信吴三桂。河北总兵蔡禄起而谋叛,危及京师; 京师的杨起隆也诈称朱三太子,发动反清起义。在这种情况下,康熙进一步认识到,若想缓和满汉之间的民族矛盾,彻底平息汉族人的叛乱,只有取得汉族知识分子 的支持。
自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孔子和儒家思想一直在中国占据了思想上的统治地位,广大汉族知识分子深受其影响。康熙自幼 受汉族传统文化熏陶,对汉族传统文化抱有强烈而浓厚的兴趣,同时也深知欲使国家长治久安,必须依靠儒家思想。康熙八年(1669年),他亲率诸王、百官拜 谒孔子,由大成门步行至孔子牌位前,行二跪六叩头礼。康熙祀孔,目的在于利用孔子及儒家传统文化,笼络广大汉族官员,加强统治。康熙九年(1670年)十 月初九,颁布《圣谕十六条》,通行晓谕八旗并直隶各省府州县乡村人等,切实遵行,目的在于用儒家思想控制全国人民。康熙尊孔、以儒学治国的决心,笼络了广 大的汉族官员,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民族矛盾。
康熙十五年(1676年)清廷在平“三藩之乱”的斗争中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清廷在陕 西、广东、江西等战场相继获胜,各路大军全力进攻湖南,围歼吴三桂之势已成,明朝遗臣复国梦最后破灭。康熙帝清楚,在大规模的战争结束之后,对立情绪肯定 会逐渐缓和,因此,消除仇恨、表示诚意的合适办法是继续征召汉族知识分子到朝中为官。在平三藩之前的康熙九年(1670年),康熙帝以“孝康皇后升袝礼 成”为词,颁诏天下,“命有司举才品优长”的遗老,举“山林隐遗”之士,征聘到京,以便任用。但效果不明显,宁波故明翰林院编修葛世振,关中名儒李鲹一见 征召,竟称病坚决不就。后几年三藩之乱爆发,康熙帝虽然忙于战事,但却没有忘记笼络人心的大计。当康熙十七年(1678年)三藩被先后分化,叛乱即将被平 定之时,一道谕旨由京城发往全国各地。为进一步笼络汉族地主和明朝遗臣,康熙十七年(1678年),宣布特开博学鸿词科,规定凡有学行兼优、文词卓越之 人,不论已仕、未仕,由在京三品以上及科道官员,在外省的总督、巡抚、布政使、按察使等官员举荐,皇帝亲试录取。
“博学鸿词科”是康 熙皇帝在总结我国古代科举制度的基础上创立的特别科目,是唐玄宗时期的“博学鸿词科”的发展。我国古代科举制有一个逐步发展和演变的过程。汉代,荐举和考 试相结合,设有贤良方正、直言取谏、文学异等诸科,由丞相、列侯、州郡推荐,皇帝亲自考试录取。到了隋唐之际,科目渐多。隋炀帝大业二年(606年),设 置进士科,“凭文取人,专主章句”,是考试科目中最难的一种。至唐玄宗开元十九年(731年),又创博学鸿词科。宋代继之,在进士及第者中挑选学问渊博、 文辞清丽的秀士,因为要求太高、难度极大,因而未能普及推广。元明时期,仍以进士科为主,并专测试八股文章。清顺治二年(1645年),浙江总督张存仁首 先向顺治帝献策,开科取士,以使从逆之念自息。顺治三年(1646年)首次举行会试,清朝科举成为定例。但八股取士,对于热衷于功名的年轻士子固然适宜, 而对于立那些眷恋明朝、拒绝与清廷合作的名士则不一定适合。因此,康熙皇帝决定一方面沿袭旧制网罗汉族士子,另一方面采取汉代荐举与考试相结合的办法,进 一步笼络遵从儒家思想的名士,从感情上消弭汉族士子与满清贵族的矛盾,使之为清朝统治者服务。
康熙十八年(1679年)三月初一,康熙帝一早先到堂子致祭,而后回宫登上太和殿。在一片礼乐和传呼声中,应试者排队进入太和门,在太和殿前聚集。对皇 帝行罢九叩三跪大礼后,被引导至体仁阁下依次就座,准备应试。大学士捧来试题,试题是《璇玑玉衡赋》《省耕诗-五言排律二十韵》。上午十时,康熙帝又降旨 赐宴体仁阁,大学士向试者宣布:从来会试、殿试、馆试状元、庶吉士,皇上都不赐宴,今天赐宴表明皇上对他们的礼遇与重视。然后由大学士、掌院学士等官员陪 宴、赐茶。席间,学士们还向应试者透露说:本来大家都是满腹经纶的,用不着考试,但考试更能显示才学,这是皇帝表示敬重的意思。
赐宴结束之后,考试才正式开始。
其实康熙帝早在举“博学鸿词”之前,便注意到,开科举设特科、延揽山林隐逸这些办法还有局限性。对读书人召用,固然可以发挥广泛影响,但汉族地主有财势 者和科举落第者对人心的向背也有了很大的影响。因此,康熙十三年(1674年),康熙帝在“三藩之乱”发生不久,他下旨在全国实行捐纳制度。允许那些热衷 于功名却屡试不第、仕进无望而有家财者,出钱即可捐得知府、知州、知县或者监生、生员出身。以此来增强新政权对他们的吸引力,既可减少参与叛乱的人,稳定 地方,又可扩大清王朝的统治基础,使他们自己的利益与清朝统治者的利益统一起来。而且,当时清廷的财政极为紧张,兵饷支出困难,正好借此一举两得。这一办 法很快便显出成效。江南大批家有余资的地主文士中,每年都有相当多的人捐官、捐出身。仅苏州府属长洲和吴县在三藩之乱平定前3年,捐文武生员的即达到了 800余人,而全国在3年之中竟有500余人捐为知县,占全部知县的1/3。清政府每年仅捐纳一项就可收入白银达200多万两。这不仅大大缓解了军费的紧 张,也对平定三藩之乱起到重大作用。此举在笼络人心方面比“博学鸿词”特科更加有效,且影响面也广泛得多。
那时,康熙皇帝尽管还年 轻,但这些政策足以显示出他的成熟与老练。当他的目的达到后,他心中也很清楚,捐纳只是权宜之计,绝非拣选人才之法。那些花钱买官的人是不会白下本钱的, 他们中的很多人一旦上任,便会疯狂地搜刮民脂民膏,鱼肉百姓,最终会导致吏治败坏,社会出现不稳定局面。他也多次下令禁止捐纳,指出那不过是一时权宜之 计。不过他万万没有想到的是,其后代子孙也把这一弊政“发扬光大”,一再实施捐纳,最后使清朝的官场变成了市场,严重地损害和瓦解了清王朝的统治基础。
康熙创办博学鸿词科,进一步争取了汉族士大夫阶层和上层知识分子的合作,削弱了反清力量,使全国政局日益稳定。明清之际,江浙一带既是战乱之地,又是反 满之士的荟萃之地,因而该地区受到了“博学鸿词科”的照顾。据统计,江南与荐者58人,浙江与荐者47人,两者合占总数的50%以上。经过应试,他们大多 接受了清廷的官职,逐渐与清朝统治者走到了一起。另外,清政府以博学鸿词科录取人员纂修明史,在汉族知识分子中确立了正统地位,削弱了汉族人反满的思想意 识。当年,庄廷珑私修明史一书,因有不满清王朝的思想而遭镇压,株连极广,成为轰动一时的大案。现在清政府主持编修明代历史,继续了后一朝代修前朝历史的 中国修史传统,把清王朝置于了正统王朝的地位,巩固了清王朝的统治。
清朝历史小故事:顺治帝与“缓剃发令”
作为满清入关后的第一位皇帝,顺治皇帝所遇到的麻烦事肯定特别多。明清交替与以往朝代的交替很不同,少数民族代替汉族,少数民族感到很自负,而汉族人 很愤恨。这些矛盾不仅仅体现在战争、暴乱中,在一些传统习俗上也有种种矛盾。汉族百姓对亡国没有太大的触动,但对身体发肤却冲冠一怒,从而引起了清朝初期 的“剃发令”事件。它是清王朝入主中原后的一个片段,也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片段。
1.孙之獬的杰作1644年,满清军队与明朝大将吴三 桂联合将农民起义领袖李自成赶出了北京。大清皇帝顺治入关,定鼎中原。第二年元旦,投降了清朝的明末天启进士孙之獬给顺治上疏,大意是说,您现在平定中 国,万事鼎新。而衣冠束发之制,却还是明朝那一套,“此乃陛下从中国,非中国从陛下也。原来,顺治入关后,许多明朝官员都投降了清朝。每当朝贺时,就有满 臣与汉臣两班。满员自是剃发留辫,身着满装;而汉官仍是束发冠带而朝。满臣看汉臣很顺眼,汉臣看满臣脑袋后面的那根辫子虽然不顺眼,可也不敢说。顺治也并 没有觉得汉官们的头型有多难看。一年多来,大家彼此相安,未生异议。
但孙之獬一提出这个问题后,顺治就开
吴三桂的大刀和七星宝剑。1644年吴三桂引清兵入关,紫禁城的皇帝宝座上于是端坐了满清人,而吴三桂也成为对中国历史影响巨大的人物之一。
始对这位汉人的“忠心”疑虑起来了。其时,大明军受挫,已不成气候,清军又占领了大半江南,的确,天下大局似乎已定。顺治觉得,应该颁布“剃发令”,于 是下令:凡是清军所掌握的地区在十日之内,尽行剃发蓄辫;凡是不剃的、迟疑的、上表章请求保存明朝制度的,一律“杀无赦”。在下剃发令的同时,顺治还表扬 了孙之獬忠心:不意降臣中有作此说者。
顺治不知道,孙之獬完全是因生气才上的那道疏。此人一投降满清后,就竭尽所能地展示自己忠于新 朝廷的决心。首先就是别出心裁地剃发,站进满臣行列里。满臣觉得“非我族类,其心必异”,就不让他站在自己的行列里。他碰了一鼻子灰,就想再回到汉臣行 列,汉臣又以其剃发,从而完全地成了汉奸而不纳。在愤怒之余,他才给顺治上了一道疏。正是这位汉人的杰作,让几百年后的我们知道了“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 头”这十个血淋淋的字。
清代的辫子。清军入关后,统治者下令所有人均要剃发,正所谓“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在这种高压政策下,许多汉民不得不剃发蓄辫,让脑袋后面拖着长长的辫子。
此令一行,意料之中的,天下哗然。怕死的人涕泣就剃,不怕死的宁死不剃。原本心理上的满汉矛盾更加激化。据说,“剃发令”下达到各地官府后,各地官府的官员们就令剃匠负担于市,强行剃发。
每个剃匠都担一个挑子,大致形状是这样的:一头是个小火炉,上有铜盆,温着热水;另一头是一个小柜子,抽屉里放着理发工具。沿着小柜子后板正中,竖着一 个十字架样的木架。而十字架出头部分就是用来挂人头的。当时,“檄下各县,有‘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之语,令剃匠负担游行于市……”所谓“剃匠”,当 时都是头戴红缨帽的旗兵,一组三四人。其中一个掌剃头刀,另外两三个人,抱着鬼头刀。接受剃发的用剃头刀,并能享受到诸如热水、手巾的待遇;抗拒剃发的, 就只享受一样,冷森森的鬼头刀,最后把脑袋挂在那个十字架的竖杆上,“剃匠”们又继续“游行于市”了。
后人议论此劫时说道:“此皆孙之獬一念躁进而酿此奇祸。”
这位汉人孙之獬到底是何许人也?为什么会有如此杰作?早在明朝时,他官至侍讲,禄位在文官里并不低。投降满清后,曾因操练乡勇有功,升为礼部右侍郎,后 又领兵部尚书衔去招抚江西。由此看来,无论在哪一朝,他都是一位很有能力的人。往往就是这种人,虽然读了十几年圣贤书,但就是不知道操守是什么东西。他的 “处世哲理”就叫“识时务者为俊杰”。
我们今天看这段历史,虽然是孙之獬提出了剃发主张,但真正把它落到实处的却是顺治。小人物做坏 事,虽然与大人物做的坏事相比,只是鸿毛与泰山之比。但他的下场肯定要比大人物悲惨得多。两年后,山东谢迁起义,跑到淄川(孙之獬的老家)把他抓了起来, 并杀了他全家,万民称快。正所谓:“怨毒之于人也大矣!”
谢迁为了给天下人解恨,说:“贪得一官,编天下人之发。我现在给你种上头发。”这些并不懂头发是不能种的。农民们在他的脑袋上凿了个洞,插了几根头发,孙之獬忍不住疼痛,昏死过去。农民们还不解气,又把他给活剐了。大概就是朝廷所谓的凌迟。
最后值得一提的是,这样一个人,居然用了“之獬”这样的官讳。“獬”,是一种名“獬豸”的兽。《异物志》说它“一角性忠”,“见人斗则触其不直者,闻人论则咋其不正者。”不知孙之獬自己当初起名的本意是否如此,可看他在两朝的所为,的确是名实相符。
2.“缓剃发令”的颁布
中国五千年儒家思想讲的就是“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可毁伤”和“守身如执玉”的基本孝道。孝道又是历代“以孝治天下”的政教主张,帝王们都必须要遵循。在这种思想的教导下,贩夫走卒们都会把生前脱落的头发、牙齿,在死后叫人跟自己的身体一起埋葬,以“还之父母”。
顺治下“剃头令”之前,反抗清军的主要是明朝的残余部队。可当“剃头令”下达以后,诸多老百姓也站到了清军的对立面。在这场留发与留头的对抗中,最悲壮 的当数“江阴十日”了。当年闰六月二日,江阴县令方亨严申“剃头令”,清代理发店。中国的儒家思想认为“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可毁伤”,因此反抗清统治 者“剃发令”的大有人在,但是大部分的人还是不得不剃掉头发以求保命。
江阴的众多乡绅们跪请留发,方大人将他们骂出。第二天,一个叫许用的秀才聚集了一批人在江阴孔庙立誓:“头可断,发决不可剃。”
大家先将方大人抓进了监狱,然后推出反对剃发的典吏陈明遇为首领,主持抗清事宜。清廷知道江阴人居然想造反后,就派大兵镇压。江阴百姓与官兵坚守城池八 十一天,杀死清兵七万五千余人,有六万七千人战死城墙上下。城破之日,清兵冲进城里遇人便杀,这种惨绝人寰的杀戮持续了十天。最后,江阴城内血流成河,十 七万城中百姓全部遇难。一首“八十日戴发效忠,表太祖十七朝人物。六万人同心死义,存大明三百里江山”的诗词留下了对江阴死难者的悼念。
“江阴十日”只是对抗剃发令的最直接的一种方式,也有的百姓以自杀的方式来抵制剃发令。在苏州,一对卖面饼的夫妇,在剃法令下来之后,老头吟唱道:“发兮发兮,白者父之精,黑者母之血兮,吾无发兮其何以见父母兮。”然后,两人悬梁自尽。
还有的誓不做清人,率领族人躲进深山。在浙江温州,有一户姓徐的大户拖羊带牛,拿着必需的农具,在山上盖起了茅草棚,一住就是三十几年,既不让外人上山,他们自己也从不下山。这是一种无可奈何似的清朝陶渊明。
反抗接连不断,顺治也感觉到了本来已经很老实的百姓忽然之间又反对起自己来。他实在想不明白,头发难道还比脑袋更重要吗?
早在他入北京时,就屡屡声言大明并非亡于清军,而是灭于流寇,清朝的天下不是从明朝手里得的。这样说虽似矫情,但却给亡明降臣的脸上蒙了一层“遮羞 布”。就是一般士庶,心理上也得到些缓解。但是“剃发令”一下,如同剃发保命的百姓。头发和生命在正常情况下是无论如何也没有因果联系的,但是在刚入关的 顺治皇帝的统治下,北京乃至全中国的百姓头上的头发和自身的生命紧密联系在一起。
又正式宣布了他们的“亡国奴”的身份。于是举国各地,自然群起反对。顺治不得不考虑剃发令是否真的必须要执行,必须要在这个时候执行。
当时,明朝福王在南京的政权还很有号召力,当时反清的情绪还很高涨,全国尚未真正形成大清之一统。顺治不愿因一个发式问题而使民族矛盾过于激化,于是,曾有一度对“剃发令”宣布缓行。
但只是缓行,而不是不行。在顺治眼里,孙之獬那句“中国从陛下也”还是让他很感动,也很让他热血沸腾。所以,当一位大臣见顺治暂缓剃发令后,觉得自己大 显身手,为中原衣冠文化做事的机会来了,便上疏道:“礼之大者,莫要于冠服。自汉至明,制度虽有损益,独臣家服制,三千年来未之或改。今一旦变更,恐于皇 上崇儒重道之典,有未备也……”
他的意思很明显,皇帝您现在不是缓剃发令吗?倒不如不执行吧,蓄发得了。顺治觉得这位大臣真是不可理 喻,我没有说不“剃”啊,只不过是缓一下再执行。你现在怎么还要“蓄”起来?你看看我脑袋后面,我是皇帝,你们的祖宗说过“中外一家。君犹父也,民犹子 也,父子一体,岂可违异”,我脑袋后面是这样的,百姓的脑袋后面又另一样,如何符合你们的祖宗圣言?这位大臣明白了,原来所谓缓行,不是不执。
和孙之獬的上疏一样,这位大臣的上疏让顺治大为恼火,“剃发令”更加严厉地执行起来了。
3.剃发令的影响投降了满清,并对满清入主中原建立了不可磨灭功勋的大汉奸洪承畴对满清的忠心并不比孙之獬差。当他看到因剃发令而风起云涌的民变时,他 上疏顺治帝,提出了“三从三不从”主张。主要内容是:男从女不从,官从吏不从,生从死不从。顺治批准了他的请求,也正是这道奏书,让此后的大清朝,汉族女 人可以穿明代衣裙、梳汉式发髻,衙署的吏役可以穿汉式差服;死人入殓亦可打开发辫穿汉式衣衫。
这样一来,倒稍稍缓和了平民百姓对异族 习俗的抵触情绪。有人可能会说,这是洪承畴做的唯一一件好事。实际上,他眼见满清不可能在头发上做出任何让步,而这种不让步根本无法抵挡亿万汉人对本民族 传统习俗的热爱,他的“三从三不从”,正是想为顺治填平民族沟壑而不得的无奈之举。
穿着旗袍马褂的清代儿童。礼之大者,莫要于冠服。”顺治之所以坚持汉人留满清的发型,穿满清的服饰,也许就是要严肃汉族百姓对满族统治者的敬畏之礼吧。
纵观大清近三百年的统治历史,每一次发生的农民武装暴动,所提出的口号大都是以“复我大汉衣冠”。甚至叛徒吴三桂后来反清,其公开提出的口号就是反清复 汉,恢复衣冠,散辫留发。白莲教起义,上百万教众打开发辫横行江南数省,搅得当时已经是太上皇的乾隆死难瞑目,在临终当年的山庄林下戏题碑上还留下他“二 竖获日指,一章捷望天”的哀鸣,由此而后,康乾盛世一去不复返。几十年后,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偏师北伐撼动京津,历道光、咸丰、同治三朝,势力囊括全国十 三行省的半数以上,实是动摇大清帝国根基的一次最大的农民革命。而加入太平军的首要条件,就是不留发辫。
与太平军性质相同的,如小刀会、天地会、捻军、黑旗军等,都不留发辫,长发随意。这些起义就像斧子一样,时刻在砍着清朝这棵早就腐朽了的大太平天国领袖洪秀全。太平天国起义是对清王朝的重创,起义者们首先就是从发型和服饰上反清的,加入太平军的首要条件就是不留辫子。
从上可知,终清一代,满汉畛域从未弭平。但我们不得不承认的是,满族人能以二十几万人口统治中国近三百年,在大政策上有很多是高于朱明王朝的。从清初撤 辽饷、练饷、剿饷的三饷到康乾盛世的“滋生人丁永不加赋”,从不修长城到平定准噶尔、收复台湾,满族人一直就站在大中华的立场上为君为国的。惋惜一点来 讲,他们用牺牲了本民族的语言、文字的代价而融入了中华大家庭。可偏偏在相对语言、文字而次要得多的剃发和衣冠上,居然固执得为自己埋下了灭亡的种子。
我们把时间拉到公元1911年,旧历辛亥年,武昌起义爆发,大清王朝在隆隆的炮声中只好倒坍。这场地覆天翻的革命之初,国父孙中山先生提出的口号,就是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其最明显的标志就是剪发辫。“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的铁血口号被翻成了“留辫不留头,留头不留辫”。
可以严肃一点来讲,辫子问题是大清灭亡的一个主要因素,而这种因素早在顺治入关后就注定了。大清能延续近三百年,和它当初入主中原一样,不能不算是一件幸运的事。
清朝历史小故事:震慑太监的三块铁牌
清入主中原后,顺治鉴于历代,尤其是明代宦官之患,总结其经验教训,为避免重蹈明王朝的覆辙,巩固自己民族的统治,采取了一系列防范措施。其中“宦官 不许干政”就是重要的内容之一,顺治12年,朝廷为根绝宦官干政之弊,将上述内容铸成铁牌,挂于各处,这也就是三块铁牌的由来。
1.清初太监从何而来
顺治进入紫禁城后的某一天,正在日精门内打扫卫生的清兵,突然发现有尿水自天花板滴落下来,大吃一惊,原来上面还藏着人!
吆喝下来一看,是个十来岁的孩子,叫林升,明朝的小太监。林升称,他见李闯王的乱兵杀入宫中,听说皇上跑到宫后的煤山上自缢殉国了,而留在宫中的皇后、 妃嫔、皇子、公主和成千上万的太监们,争着找殿梁、窗棂和丹陛上的龙头纷纷上吊。他怕死,就搬着吃的喝的躲进了天花板里,大小便也只好在上面解决,所以才 被发现了。
见小林升机灵乖巧,顺治就把他留在了身边。小林升也开创了清代启用太监的先河。这位太监将顺治伺候的舒服之极,也可能就是 因为这一点,顺治十一年,在宦官吴良辅的怂恿下,顺治设立了并无大用的所谓十三衙门(司礼监、御用监、御马监、内宫监、尚衣监、尚膳监、尚宝监、司设监、 尚方司、惜薪司、钟鼓司、兵仗局、织染局),在宫廷内侍奉皇帝及皇族。
既然设置了这么多衙门,里面的人肯定要有的。而这些人都来自哪里呢?
一份史料记载,清时宫中太监多达上千,最多时有两千八百多人。这些太监除了少量的战争俘虏或年幼的宫刑罪犯外,大部分是从民间招募而来的,也就是汉人。
当时直隶以及京城近郊的昌平、平谷、大兴、宛平等处都是出太监的地
青代太监合影。太监是一种皇权的畸形产物。在清代,太监最多时可达到二千八百多人,而其中大多是贫苦汉人的孩子们。
方。由于朝廷有规定,每个人入宫不做男人以后就能得到一笔安家费。
所以,报名做太监的都是穷苦农民的孩子,他们的父母为生活所迫,就把自己的孩子卖进宫中。当然,是男孩。
《大清会典》里讲:太监的招募工作由内务府
下的会计司负责。会计司下设有两个牙行,具体负责太监的招募和“净身”手术的实施。
史料记载,光绪二十几年前,在北京有专门干这种“净身”营生的,著名的如:北长街会计司的“毕五”和地安门外方砖胡同的“小刀刘”。
这些人以“让别人做不成男人”而作为自己的本职工作。准备当太监的孩子在做“净身”手术前,都要先签一个合同,表示自己是自愿接受手术的,出了生命危险 完全由自己负全部责任。签完合同,这孩子就被送上了一块四角都装着铁环的门板的手术台。“准太监”一躺上去,“净身师”就把他们的四肢牢牢地捆在铁环上, 然后蒙上一块黑布,灌上一碗大麻汤做麻药,接着一盆凉水泼向他们的下身,趁着孩子脑袋发懵、身子发麻,手起刀落。
2.前朝太监的得势
太监在历史上又称寺人、宦官、阉宦、宦者、内宫、内监等,是以皇权为核心的封建专制制度的产物。关于太监的起源,中国早在殷商就有“寺人”,据专家考证,甲骨文中就有了相关的记载。
明朝人唐甄在其著作《潜论》中把太监描绘成这样:“望之不似人身,相之不似人面,听之不似人声,察之不近人情。”根据唐甄的解释,我们可以看到这样一种 “人”:他们长得臃肿,弯曲,好似长了瘿结,鼻子里呼呼作响,如同牛和猪一样,因此不像人的身体;他们长着男人的颊骨却不是男人,没有胡须却不是女人,虽 然面如美玉却没有一点生气,因此不像人的面容;他们的声音好像儿童一样稚细却不清脆,好像女人一样尖细却不柔媚,你说它嘶哑但又能成声,你说它如猩叫但又 能成人语,因此不像人的声音;他们可以很爱人,也能下毒手害人,当他们怜悯你时流涕而语,而当他们憎恶你时,则斩杀如草,因此不像人的感情。
心理学家说,生理的变态必然会导致心理的变态。鲁迅就说:“中国历代的宦官,那冷酷险狠,都超出常人许多倍。”所以,他们爱你的时候可能爱的一塌糊涂,但要恨你的时候,更恨得让你求死不能。
其实,中国的历史就是人和“不是人”争斗的历史。胜者是人,败者不是人;太监不是北京街头的一名太监。在他们身上,铭刻着帝制历史下人性的扭曲与不幸。
人,他的对手是人。顺治看到太监乱政的历史离他并不远,燃烧的大明帝国还没有变作灰烬,太监把朝廷作弄得不成样子的一幕幕不能不让他在处理太监问题上谨慎小心。
明朝的太监在朱元璋时代并没有好果子吃,这是因为朱元璋对各个朝代太监祸国的历史很有研究。他为太监们制定了严格管理的制度,特别严禁太监干预政事。但 到了明成祖时期,太监就受到了重用,几次下西洋的郑和就是太监,由此可知太监在当时所被重视的程度。到了明宪宗时期,太监得到宠幸,这些“不是人”的人开 始干预朝政,最后竟然涉及到了边城镇守,京营掌兵,经理内外仓场,提督营造、银矿、甚至连染织等事都参与管理。
随着外差的日益增多,他们的地位也越来越高,随着地位的提高,他们的身价也一跃而起。到最后,他们开始欺压起朝官来了。天顺年间的某一天,内阁大学士李贤正在阁中办事,忽然一小太监来叫他,说是司礼太监曹吉祥请他去有话说。
李贤大怒,心想,你是什么东西,居然派一个人来就想请我过去?!
但他并没有敢这样说,只是说:“如果是皇上宣召,我马上就去。他请,对不起了。”
小太监把原话告诉了曹吉祥,曹太监听后大怒,心想,你算什么东西。他这样想,也是这样做的,命令两个小太监去把李贤给强架来了。
一见面,李贤怒不可遏,斥责曹吉祥“违制”。曹吉祥哈哈一笑,道:“我腿脚不好,走路不方便,只好请李阁老来了。”
到了天启年间,魏忠贤把太监的地位抬到了天上,自称“九千岁”,下有五虎、五彪、使狗等追随者,从内阁六部至四方督抚,均有他的党羽。
这些人的大名和做出来的“好事”,顺治不会不知道,他们的得势因由也让顺治有着很清醒的认识。所以,即使他身边的太监对自己百般照顾,关怀有加,他在心里告诉自己,他们是太监,一朝得势轻则上房揭瓦,重则倾覆国家,对待这些人,只能靠强有力的制度和君主的清醒头脑。
3.三块铁牌
前朝的历史教训与对太监清醒的认识让顺治做出了如下决定。首先是“节食”,在“节食”的基础上再进行“捆绑”。
所谓“节食”,就是削减太监数量,所谓“捆绑”,就是给太监们制定各种行为规范。
开国之初,顺治就将“宦官不许干预朝政”的赦谕,铸成大小一样的三块铁牌,分别立于交泰殿、内务府和慎刑司三处。顺治十八年,他又废除了自己所设立的宦官十三衙门,命内务府大臣监摄其事。
三块铁牌均为长方形,上铸有满汉文字,满文从左至右,汉文从右至左。
清末的四名太监。顺治规定,宦官“不得干预朝政”并铸铁牌以警示,这就从一定程度上预防前朝太监专权历史的重演
铁牌周围镶有木框,高一百三十四厘米、宽七十厘米、厚六点五厘米,斜置于木座之上。铁牌的粗糙与三宫交泰殿的金碧辉煌很不协调,但也正如它的笨重、丑陋却让它异常醒目,时时告诫皇帝以及臣僚不忘祖制。
铁牌铸铭全文为:“皇帝赦谕:中官之设,虽自古不废,然任使失宜,遂胎祸乱。近如明朝王振、汪直、曹吉祥、刘谨、魏忠贤,专擅威权,干预朝政,开厂缉事,枉杀无辜,出镇典兵,流毒边境,甚至谋为不轨,陷害忠良,煽引党类,称功颂德,以致国事日非,覆败相寻,足为鉴戒。朕今裁定内官衙门 及员数职掌,法制甚明。以后但有犯法干政,窥权纳贿,嘱内外衙门,交结满汉官员,越分擅奏外时,上言管理贤否者,即行凌迟处死,定不姑贷。特立铁牌,世世 遵守。”
这是顺治12年的事情,后来,总管内务府大臣奉上谕,又将铁牌文字录制多份,悬挂在执事太监各处。
在后 来的几代皇帝那里,陆续地又给太监们的权限职掌做了严格的限制。《国朝宫史》、《宫中现行则例》、《内务府现行则例》以及无数的“圣谕”,特别是康熙、雍 正、乾隆三朝,大至礼法纲常,小到举止言谈,无不有所规定。太监们在清朝的那段时期,仿佛成了皇帝的木偶,任凭皇帝们摆布。
顺治的三块铁牌的确把大部分太监压得半死,对于太监们来讲,明朝时期祖先们的辉煌时代的确成了过去。在他们中间,也许有人以为满清对自己同类的做法是外来野蛮民族的本性。可事实上,顺治是从历史里得出的结论,而实施用铁牌压制他们的。
三块铁牌的祖制一直到慈禧时才算抛弃了。清朝晚期,随着政治上的腐朽,老佛爷当权后,宦官安得海、李莲英一时成为朝慈禧和李莲英(右)。慈禧当权,李莲 英也跟着成为朝廷的“红人”,太监们以为明朝的好时光又回来了,殊不知这只是昙花一现,随着清朝的灭亡,太监们也就彻底地消失了。
廷的“红人”。其权限、行为已经彻底违反了铁牌精神。太监们终于找回了点明朝时的感觉,可惜这感觉只是刹那的温柔,过不久,随着清朝的灭亡,太监们就慢慢地消失了。
值得一提的是,顺治虽然立了震慑太监的三块铁牌,但首先违反的就是他。他临死前让替自己出家的太监吴良辅,早在顺治15年时曾与官员勾结贪赃妄法。按照铁牌规定,他本该被处死。可顺治却袒护他,直到顺治逝世康熙元年时,才被康熙以“变易祖宗制度”之罪处死。
但这毕竟只是一特殊事件。总的来看,清朝后期,虽然出现了违背顺治的铁牌精神,出了大名鼎鼎如安得海、李莲英这样的太监,但他们并没有如明朝几位大太监 一样干预朝政。从这点来看,太监祸国,大半原因要归罪于皇帝。明朝的几位皇帝比猪还懒,朱批的执笔权都交给了太监,太监不干预朝政真是“上对不起祖宗,下 对不起百姓”。纵观清朝,虽然每个皇帝都有或多或少的愚蠢,但勤于朝政却是不争的事实。包括老女人慈禧,虽然昏聩无能到白痴的程度,对手中的权力却死抓不 放,太监们也就自然找不到可以干预朝政的缝隙了。
猜你感兴趣:
2.清朝历史故事精选
3.清朝历史故事
4.清朝历史人物故事
5.中国清朝历史故事
6.历史清朝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