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历史网>历史故事>史记故事>

史记中的故事摘抄

燕青分享

  《史记》这本书中,记载了从黄帝到汉武帝这三千余年间发生的事情,书共一百三十篇。那你知道史记中的故事有哪些吗?下面是学习啦小编给大家分享的史记中的故事摘抄,欢迎大家阅读。

  史记中的故事摘抄:百转轮回

  范雎当上秦国的宰相以后,秦国人称他为张禄,但是,魏国人对此并不知情,他们以为范雎早就死了。后来,魏国听说秦国打算向东攻打自己。于是,派遣大臣须贾出使秦国游说。范雎听说须贾来了,十分激动,自己报仇雪恨的机会到了,我要好好戏弄一下他,让他尝尝屈辱的滋味,再搞死他。于是便秘密地换上破烂的衣服,从小路到宾馆求见他。须贾见到范雎后大吃一惊,刚想叫人抓他,但见范雎一副潦倒的样子,生了恻隐之心,说道:“范叔原来平安无事啊!”范雎说:“是的。”须贾笑着问道:“范叔到秦国来发展了,不知道有没有成果啊?”范雎回答说:“不是。前日我得罪了魏国丞相魏齐,所以才逃亡到这里,怎么敢来张扬呢?”须贾接着问:“范叔现在做些什么事情?”范雎回答说:“为人家做佣工。”须贾见他穿得破烂,十分可怜他,就留他与自己座谈、吃喝。谈话间,须贾突然想起什么来似的,就像家里来了穷亲戚,怎么也得拿点东西送人家。于是左掏右摸,找出一件皮袍:“你看,时下天也冷了,这个你就先穿上暖和暖和吧。”

  见范雎收了袍子,须贾内心多少得到一种安慰。两人间的气氛也就变得融洽多了。过了一会儿须贾问道:“范叔来秦国这么长时间了,不知道了解秦国的宰相张先生吗?我听说他深受秦王的宠幸,所有的国家大事都由他来决定。最近咱们魏国被秦国打的够惨的,我今天是来求和的,能否成功,其实全在秦国的相国一句话,可我却不认识他,不知道这人怎么样,唉!你可否熟悉宰相身边的什么人,替我引见一下,如果事成,我必当好好报答您!”范雎回答说:“我家主人与宰相熟悉,即使是我也能够拜见宰相。我愿意为您引见宰相。”须贾有些担忧地说:“我最近可能走了霉运,我的马病了,车子也坏了。如果没有四匹马拉的大车,堂堂魏国的使臣竟没法出门。”范雎说:“我愿意替您向我的主人借用四马拉的大车。”

  范雎回府,亲自为须贾驾来了四马拉的大车,载上了他进入了宰相府。府里的人望见了范雎,都自动回避。对此,须贾感到奇怪。到了宰相住所的门外,范雎对须贾说:“您在此等候,我替您进去通报宰相。”须贾在门外等了很久,不见范雎出来,便问看门人说:“范叔怎么还不出来呢?”看门人说:“我们这里没有范叔这个人。”须贾摇摇头,说:“范叔就是刚才与我一同进来的那个人。”看门人听后,立刻严肃地说:“那位是我国的宰相张先生。”须贾听后吓得魂不附体,脱掉衣服鞋袜,赤身露体,光着双足,跪到相府门前请罪。通过看门人向范雎认罪、求情。范雎召集政府官员和宾客,大摆筵席,面色凛然,盛列帷帐,两旁站满了强壮的武士。

  须贾不住地给范雎磕头,用颤抖的声音说:“我万没有想到您现在身居秦国宰相的高位。我有眼不识泰山,一再冒犯您,这是应该烹煮的死罪,请求您开恩,把我流放到北方的少数族边远地区。我的死活,现在完全听从您的发落了。”范雎范雎冷笑着对匍匐在地的须贾说:“你自己想想,你的罪过究竟有多少?”须贾说:“就是把我的头发一根根地连起来,也没有我的罪过长啊!”范雎冷笑一声,说道:“你有三条罪过。一,我的祖坟在魏国,是堂堂正正的魏国人。从前,你认为我私通齐国,而且在魏齐面前说我的坏话。这使我的祖先、家人承受莫须有的罪名,受到了莫大的侮辱。二,魏齐痛打我以后,把我丢到厕所里受辱,你没有制止。三,你在喝醉酒以后,竟然忍心往我的身上撒尿。你罪该万死,然而,之所以不杀你,是因为你送给了我一件袍子,可见你还有些人的良知。”须贾听到范雎免自己一死,便马上谢恩、告辞。范雎让他回到了宾馆,然后,进宫把这件事情报告给秦王。

  史记中的故事摘抄:子产相郑

  子产是郑成公的小儿子,他为人仁慈、忠诚老实,深受人们的尊敬。郑简公时,国相子驷想立自己为国君,公子子孔知道后,就派人杀死了子驷,自己做了国相。子孔后来又想自立为国君。子产知道后就对他说:“你怎么这么糊涂啊,子驷自立是不行的,所以你杀了他,今天你又仿效他,说不定别人又会来杀你。这样下去,内乱哪天才会平息啊?”于是子孔听从了子产的建议,仍然做郑简公的国相。但是,简公对国相子孔专揽大权很愤慨,于是他就杀死了子孔,让子产做了上卿。

  吴国曾派延陵季子出使郑国。延陵季子到郑国后,与子产一见如故,他语重心长地对子产说:“你们郑国执政的人行为放纵,灾难快要降临了,大权将来一定会落到你手中。如果你当政,希望你能够按礼仪治国;不然的话,郑国将会惨败。”子产厚待了季子,并按照他的建议小心行事。后来果然像延陵季子警告的那样,郑国的各位公子因争宠而互相残杀,接着,有人又想杀死子产。有个公子说:“子产是仁爱之人,郑国之所以能生存就是因为子产,千万不要杀死他!”公子们这才罢手。

  子产曾经跟从郑简公会盟诸侯,他多次对外宣扬为政要秉从仁义道德,赢得了各国的尊重。公元前496年,子产逝世。郑人都为他哭泣,如同失掉自己的亲人一样悲伤。孔子听到子产死去,悲哭道:“子产仁爱的品格,真有古代遗风啊!”

  史记中的故事摘抄:后悔莫及

  李斯被关押在监狱里,受尽了赵高的严刑拷打。他仰天长叹,自言自语道:“唉!可悲啊!无道的昏君,我怎么能够为这种人出谋划策呢,这不是与虎谋皮吗!从前,夏桀杀死了关龙逢,商纣杀死了比干,吴王夫差杀死了伍子胥。这三个臣子,难道不忠吗?可是他们都不免一死。为忠心而送命,这可以说是侍奉错了君主。如今,我的智慧不比这三人,而二世的昏庸又超过了那三个昏君。我因为尽忠而被杀死,真是活该了。二世啊,你现在治理天下的方法,简直就是胡闹,就像小孩过家家一样。你杀害兄长而自立为皇帝,然后又杀害忠臣、尊崇下贱的宦官,大兴土木,横征暴敛。我并不是没有劝谏,只是你不肯听从。古代的明君,凡事都有节制,损害百姓利益的事情就不做。而如今,你有诸多暴行,无尽无穷,天下人是不会服从你的。现在,造反的人已经占据了半壁河山,可是你还是执迷不悟,继续任用赵高。看来,我朝的命数就要尽了,先王啊,我有负您的嘱托啊!”

  当时,二世命令赵高负责李斯案件的审理工作,为他定好罪名,名正言顺地处理他。赵高责问李斯和他的儿子李由有关联络暴民谋反的情况,李斯大呼冤枉,结果赵高采用老办法,将李斯的宗族、宾客全部逮捕审问,牵连援引。赵高对李斯严刑拷打,李斯忍受不了痛苦,只好委屈地承认罪行。他之所以没有选择自尽,是因为他自负能言善辩,为国家立有大功,而确实没有谋反的动机,因此,希望得到机会上书辩解,最终被赦免。于是,李斯在监狱中上书二世,他在书中历数了自己对秦国做出的贡献,希望通过这种晓之以礼、动之以情的办法挽救自己和家人、朋友。但是,有一点是李斯所意料不到的,那就是,赵高在暗中操纵着一切,他一定会置自己于死地。果然,赵高命令监狱官把李斯的上书找个旮旯扔了,说道:“一个囚犯有什么上书天子的权利!”

猜你感兴趣

1.史记中的精彩故事摘抄

2.史记故事摘抄精选

3.史记里的故事摘抄

4.摘抄史记中的小故事

5.史记精彩故事摘抄

6.史记故事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