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历史网>历史故事>史记故事>

有关史记的成语故事

燕青分享

  《史记》作为一部体大思精的长篇宏著,亦史亦文,从重视它的史学意义到发掘它的文学价值,从对它的简短评价到长篇评论,经历了相当长的一段历史时期。那你知道有关史记的成语故事有哪些吗?下面是学习啦小编给大家分享的有关史记的成语故事,欢迎大家阅读。

  有关史记的成语故事:约法三章

  公元前206年,刘邦的军队最先到达霸上。秦王子婴驾着白车白马,用丝绳系着脖子,封好皇帝的御玺和符节投降刘邦。将领们有的说应该杀掉秦王。刘邦说:“当初怀王派我攻关中,就是认为我能宽厚容人;再说人家已经投降了,又杀掉人家,这么做不吉利。”他把秦王交给主管官吏,就向西进入咸阳。刘邦想留在秦宫中休息,但被樊哙、张良劝阻。他下令把秦宫中的贵重宝器财物和库府都封好,然后退回来驻扎在霸上。刘邦又召来各县的父老和德高望重的人,对他们说:“父老们苦于秦朝的苛虐法令已经很久了,批评朝政得失的要灭族,相聚谈话的都要处以死刑。我和诸侯们约定,谁首先进入关中就在这里做王,所以我应当为关中王。现在我和父老们约定三条法律:杀人者处死刑,伤人者和盗窃者也要依法治罪。其余秦朝的法律全部废除。所有官吏和百姓都像往常一样,安居乐业。我到这里来,就是要为父老们除害,不会对你们有任何侵害,请不要害怕。我所以把军队撤回霸上,是想等着各路诸侯到来,共同制定一个规约。”他随即派人和秦朝的官吏一起到各县镇乡村去巡视,向民众讲明情况。秦地的百姓听后都非常喜悦,争着送来牛羊酒食,慰劳士兵。刘邦推让不肯接受,对他们说:“仓库里的粮食并不缺乏,不必让大家破费了。”人们更加高兴,唯恐刘邦不在关中做秦王。

  有关史记的成语故事:完璧归赵

  蔺相如带着和氏璧到秦国后,秦昭王在章台宫接见了这位赵国的使者。蔺相如首先把和氏璧献给秦王,秦王看到和氏璧十分高兴,之后随手就把和氏璧递给身边的嫔妃和侍从们观赏,众人都为秦王得到这稀世之宝而高呼万岁。

  此时,秦王却好像完全忘记那十五座城池的事,绝口不提。蔺相如看出秦王想耍赖,根本没有交换的诚意,于是就走上前说:“和氏璧上面有块瑕疵,请让在下指给大王您看。”于是,秦王命人把和氏璧交给蔺相如。蔺相如拿到和氏璧后,后退了几步站定,倚靠着宫殿里的柱子,怒发上冲冠,义正词严地对秦王说:“大王想要得到这个宝贝,派使者送信给赵王。赵王为此特意召集群臣商议,大臣们都说‘秦王一向贪婪成性,倚仗自己强大的武力,掠夺其他国家,此次必定是想用空话来骗取和氏璧,赵国恐怕连秦国的城池边都摸不到’。于是,大家都建议赵王拒绝您的要求。而赵王则认为,平民百姓之间的交往尚且以诚信为荣,以互相欺骗为耻辱,何况堂堂的大国之间呢?而且因为一块璧玉而惹得秦王您不高兴,影响了两国的友好关系,这是不应该的。因此,赵王郑重地斋戒了五天,派在下手捧和氏璧来到秦国,还带着赵王特地呈送给您的国书。赵国为什么这样做呢?那是尊重秦国,表示对您的敬意。如今,在下来到贵国,大王只是在这普通的宫殿里接见我,礼节如此简单,态度如此傲慢;您拿到和氏璧以后,又随意传递给美人观赏,却只字不提城池的事,这不是戏弄在下吗?在下认为,大王并没有交换的诚意,所以收回了和氏璧。如果大王执意逼迫在下交出和氏璧,那么,在下将会把自己的头颅与这和氏璧一同撞碎在这柱子上!”说完,蔺相如紧紧握住和氏璧,斜视柱子,假装做出要撞击柱子的姿势。

  有关史记的成语故事:四面楚歌

  楚汉双方以鸿沟为界中分天下,两军罢兵而归。但刘邦很快便撕毁了协议,掉过头来攻打楚军。他根据韩信、彭越等重要将领的意见,率几路大军逐渐把项羽合围在了垓下(在今安徽省灵璧县东南)地区。

  项羽在垓下地区修筑了防御工事,但是楚军兵少而粮食也将尽。汉军与诸侯军队将楚军层层围困。一天夜里,楚军营地四周都有人唱起了楚地民歌,项羽十分吃惊地说:“难道汉军已经占领了楚国全境吗?为什么会有如此多楚国人在唱歌呢?”项羽起身在军帐中饮酒。项羽身边有一位名叫虞姬的美人,她受到项羽的宠幸而紧随左右;项羽还有一匹乌骓宝马,经常骑着它南征北战。现在到了如此惨境,一股悲伤慷慨之情涌上霸王的心头,他吟唱道:“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霸王轻声吟唱了好几遍。虞美人也应和道:“汉兵已略地,四方楚歌声。大王意气尽,贱妾何聊生!”和罢,虞美人拔剑自刎。霸王流下了行行热泪,左右的人无不伤感哭泣,悲伤得没有人能够抬起头来。

  伤感过后,霸王脸色一沉,飞身跨上战马,英雄气概跃然重现。在中军帅旗的引领下,八百多名骑兵追随霸王,趁着夜色向南突出汉军包围,疾驰而去。天快亮的时候,汉军才发觉项羽已经突围而去。刘邦急忙命令灌婴率领骑兵五千人追击项羽。

猜你感兴趣

1.关于史记的成语故事

2.跟史记有关的成语故事

3.关于史记中的成语故事

4.关于史记故事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