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历史网>历史故事>其他历史故事>

关于古代传统美德故事

燕青分享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是中华民族几千年灿烂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那你知道关于古代传统美德故事有哪些吗?下面是学习啦小编给大家分享的关于古代传统美德故事,欢迎大家阅读。

  关于古代传统美德故事:温公爱兄

  司马光一生孝顺父母、友爱兄弟、忠于朝廷。他地位显赫,德高望重,人们除了对他的德行备极推崇之外,他发乎真诚的友爱兄弟的情怀,更是流传千古。

  司马光的哥哥,字伯康,名旦,兄弟两人的感情特别地好。当司马光煺居在洛阳的时候,每次返乡探亲,总会探望兄长,他对哥哥既敬重又倍极关怀。

  当时伯康已八十岁了,而司马光也年事不小,但侍奉兄长就如同事奉父亲一样地尽心尽力。尤其老人家体质羸弱,消化不佳,为保康健常需少量多餐,故照顾颇为费神。所以每当吃完饭不久,温公总会亲切地问候哥哥:您饿了吗?要不要再吃点东西?几乎是时时刻刻地关注,就如同照顾婴儿般地无微不至。

  当季节的交替,气候极其不稳,老人最怕的是着凉。所以天气稍稍转凉,司马光就常常轻抚着兄长的背,并关切地问道:衣服会不会太薄?会不会冷?随时都注意到哥哥的衣服是不是足够保暖。日日嘘寒问暖,兄弟间的情怀自然地流露,这是何等地温馨感人!

  人的一生,和兄弟姐妹相处的时间,往往超过父母,故应该彼此相互提携照顾,正所谓是同气连枝,骨肉相连。又谚云:一回相见一回老,能得几时为弟兄?因而,兄弟间真挚的友爱,是多么地弥足珍贵,我们应当更加地珍重爱惜。

  温公和兄长间的手足情怀一直是古今的美谈。故李文耕说道,司马温公是一代完人,他的品德、学识、涵养都无懈可击,他的孝顺、友爱、忠诚都出自于天性,是我们后人的表率。

  孟子说:孩提之童,无不知爱其亲者,及其长也,无不知敬其兄也。也就是说,孩子在孩提时代懂得敬爱父母,稍微长大之后懂得友爱兄弟,这些都不用学习就能知道的,因为它是源自于自然的天性,是人人本具的良知良能,正是所谓的人之初,性本善。

  温公虽然高官显贵,但照料兄长从不委由仆人代劳,巨细靡遗,都亲自操持,这种至情至亲的手足之爱,与下人照顾是全然不同的。我们想想,两位白发苍苍的老人,相互扶持、相互照顾,那是何等感人的画面!

  对于兄长伯康,温公是恭敬到了极处,也爱护到了极处,所谓友爱至极,无以復加。《礼记》云:听于无声,视于无形。难道不正是如此吗?

  的确,天底下很少有人能拥有这般幸福的手足之情,毕竟人懂得珍惜的时候短,往往都是在失去之后才知后悔,为什么过去不对他好一点?所以珍惜亲情的可贵,是何其重要!

  温公的儿子司马康,也继承父亲之志,自幼就聪颖过人、勤奋好学,不仅学识渊博,更通晓经史,又以严谨的治学态度和深厚的史学功底,参与了父亲《资治通鉴》的编纂工作。侍奉父母极其孝顺的他,在母亲去世之后,悲痛至极,叁天叁夜都滴水不进,哀痛逾恒,完全看到温公的风范。

  司马康为人恭敬谨慎,不茍言笑。在路上,人们见到他温文的举止和脱俗的内涵,即使不认识他,也知道他一定是司马光的儿子。因为深厚的学识与严谨的家风,熏陶了他非凡的气宇。他能如此优秀,都与父亲的教诲息息相关。

  司马温公照耀青史的伟大风范,启发和鼓舞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人们从他不凡的品操中,体会到了真正的忠诚爱国与骨肉的至情,也见到了一位读书人能「煺则独善其身、进则兼善天下」的卓绝操守。希望我们每一个人,都能身体力行,追随这种不朽的精神风范,世世代代绵延不绝、长盛不衰。

  关于古代传统美德故事:老莱斑衣

  老莱子,春秋时期楚国人,他的生平众说纷纭。《史记》怀疑老莱子就是老子,但是歷史上并不可考,所以他真正的名字没有人知道。

  老莱子生性非常孝顺,他把最可口的食物和最好的衣物、用品,都用来供养双亲。生活点点滴滴,尽极关怀照顾,非常体贴。父母亲在他无微不至的照料下,过着幸福安乐的生活,家里充满祥和。人如果能在晚年安享天伦之乐,这样的人生是多么地有价值意义,多么令人欣慰。

  虽然已经年过七十,但是老莱子在父母亲的面前,从来都没有提到过一个『老』字。因为上有高堂,双亲比自己的岁数都要大得多,而为人子女的人,如果开口说老,闭口言老,那父母不就更觉得,自己已经走入风烛残年,垂垂老矣了吗?更何况,许多人即使年事已高、儿孙成群,也总是把自己的儿女永远当成小孩一样来看待。

  不难想象,一个人年过古稀,他的父母少说也有九十多岁了。对于大多数年近百龄的人来说,身体都会比较虚弱,而且行动不便,耳昏眼花。要跟他讲讲话,可能他已经没有办法听得很清楚了。由于腿脚不太灵光,纵使想要带他们到处去走走看看,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所以老人家的生活,往往都比较孤寂、单调。善解亲意的老莱子很能体恤父母亲的心情,为了让父母能够快乐得起来,他装出许多活泼可爱的样子,来逗双亲高兴。可以说是用心良苦。

  在孝顺父母的方式上,老莱子别有一番与众不同。他有一次特别挑了一件五彩斑斓的衣服,非常地鲜明。就在他的父亲生日的那一天,他身着这件衣服,装成婴儿的样子,在父母面前又蹦又跳地跳起舞来。一边嬉戏玩耍,一边迈动轻盈的舞步,真像是童心未泯的老头儿,特别逗人开心可爱。

  从他挥洒自如的动作中,还可以看出,为了不让父母操心,天性孝顺的老莱子,对身体的健康始终非常地关注。所以虽然年过七十,但还能轻松活泼地,在父母亲的面前,迈动轻快诙谐的舞步,让父母欢喜。

  一天,厅堂旁边刚好有一群小鸡,老莱子一时兴起,就学老鹰抓小鸡的动作,来逗双亲高兴。一时鸡飞狗跳,热闹不已。小鸡一颠一颠地到处跑,特别地可爱。而老莱子故意装成非常笨拙的样子,煞费苦心,而又无可奈何。看到这番情景,双亲笑得合不拢嘴,温馨的画面,流露出人伦至孝的光辉。

  为了让父母在生活上有喜悦的点缀,在日常生活中,他经常会出一些点子,逗父母欢乐。有一次,他挑着一担水,一步一晃地经过了厅堂的前面。突然扑通一声,做一个滑稽的跌倒动作。 『这个孩子真是养不大,拿他一点办法都没有。』父亲哈哈大笑,母亲一旁说着。

  年纪大的人眼睛昏花、耳朵不灵,行动更是不便,老莱子就在家里扮演一个快乐的丑角。他?没有把自己当成是年纪大的人,在父母面前,他永远都像小孩子那样活泼可爱。

  在忙碌的现代生活中,我们往往忽略了对父母的体贴,探望。让我们摒弃自私与冷漠,像老莱子那样,做一个懂得体贴关怀的人,做一个用心去感受别人需要的人。

  《礼记》中说:『恒言不称老。』为人子女永远不要在父母的面前,声称自己已经老了。一位孝顺的孩子,总是会想方设法,让父母觉察不到岁月的流逝、年纪的增长。为什么呢?因为如果连孩子都老了,那父母不就更为年迈了吗?他们听了之后,该多么伤心啊。所以,在父母的面前,为人子女不应当提到『老』这个字。

  为了让父母亲过上幸福快乐的生活,老莱子想尽种种办法来体慰父母的心。他把这句善体亲心的话,发挥得淋漓尽致。这个幸福的家庭,千百年来,令人羡慕不已,赞嘆不尽。

  关于古代传统美德故事:文灿拒间

  宋朝时候,有一个人名叫周文灿。在父母和师长的教导下,从小他就深深地懂得孝顺父母,友爱兄弟是做人的根本。他有一个哥哥,兄弟俩友爱笃甚。小时候,他们经常一起在外面玩耍。文灿累了,哥哥就会把他背回家,在哥哥的背上,文灿感到就像在父亲的背上一样安全和踏实。

  兄弟俩长大之后,父母相继去世。文灿和哥哥一直生活在一起,不幸的是哥哥染上了酗酒的恶习,经常喝得醉熏熏地回来,一个成年人应该乾的活也由于这样的情形而乾不了了。天长日久,哥哥就只能靠着文灿为生了。有时清醒的时候,哥哥的内心也感到很羞惭,自己一个大男人,却要仰仗弟弟过日子,难受哇!但酒瘾一来,两条腿就不由自主地往酒馆里迈。一帮酒友也时常过来,大家拉拉扯扯就一起过去了。文灿看到哥哥这个样子,心中不但没有半点埋怨,还时常体恤到哥哥身体不好,心情不快,总是对哥哥恭恭敬敬,好言好语相待。在他心目中,哥哥永远是哥哥,与自己骨肉情深,手足相连,自己有能力养活哥哥,兄弟俩一定要终身友爱下去,这样父母的在天之灵也会感到无比安慰啊!

  一天傍晚,文灿正在家里看书,忽然听到外面吵吵嚷嚷的,里面似乎还有哥哥的声音。他连忙跑出来,只见哥哥喝得酩酊大醉,正东倒西歪地往家里走来,嘴里还哼着歌儿,几个人正对着自己的哥哥指指点点。文灿急忙上前去扶哥哥,没想到哥哥粗声粗气地对他说:你是谁?你要干什么?突然一个大巴掌朝文灿勐煽过来。文灿猝不及防,倒在地上,哥哥又把他按在地上暴打了一顿。等哥哥打够了,文灿好不容易才爬起来,已是遍体鳞伤。

  邻居们闻讯纷纷赶来,他们早就对文灿的哥哥多年来仰仗弟弟生活有所不满,现在见到这幅情景,都感到愤愤不平。有的说:太不像话了!居然打自己的亲生弟弟,也不想想自己是靠谁生活?有的说:文灿,别傻了,乾脆告官算了!这时哥哥的酒也醒了,看到如此情形,心中万分后悔,但又不知道说什么好,只是在一旁默默垂泪。几位邻居还在一旁大声指责。文灿看到众人这个样子,又看到哥哥在夜色中憔悴无助的模样,不禁一阵心酸。他走上前去扶住哥哥,怒声对着众人说道:我的哥哥并非来打你们,你们哪里可以离间我们的骨肉至亲啊!众人一听,不禁一愣,仔细一回想,不禁感到很惭愧,就悄悄地回去了。

  文灿把哥哥搀扶回家,帮他擦洗一番后安顿他睡下。在柔和的灯光下,文灿看着哥哥熟睡的面容,显得是那么消瘦和苍老。他不禁感慨万分:哥哥老了,我以后一定要更加细心地照料哥哥,让他能健康快乐的安度晚年。

  后半夜,哥哥醒了,他放心不下弟弟,轻手轻脚地起来,走到弟弟床边,在清凉的月光下,只见弟弟睡得很熟,很香甜。但脸上的青肿却是清晰可见,哥哥不禁老泪纵横:弟弟呀,真对不住你啊!

  这件事情就像长了翅膀一样,一时传遍了邻里八方,传到了朝廷上。许多人家的兄弟争相以周文灿做为彷傚的的榜样。当朝的宰相司马温公知道了这件事情,不禁为周文灿对兄长的至情至爱击节赞赏。常常写了这一桩事情去劝诫人家,告诫凡是有兄弟之人,一定要懂得包容手足。

  我们深深地感觉到:家庭中,团体内,我们与人相处需要和乐融融。这种和谐要长久地维持不是很容易,常常存在受离间的威胁。因此兄弟姐妹相处,无论何时何地,处在怎样的情形下,都应该以亲情为重,要相互体谅和包容。让我们来设想一下:假使周文灿听到别人对兄长交相指责,也对哥哥生起气来,一怒之下,可能反击,兄弟俩可能双双受伤,伤得就会更严重。

  另外,如果周文灿一怒之下告到衙门,他的兄长可能这一生前途就毁了。因此,在众人为自己打抱不平的情形下,周文灿能以兄弟之情为重,不受好管闲事众人的离间,反而回劝他们,可以说是非常明智之举,这是缘于他的内心充满对兄长的敬爱啊!正是这种兄弟的亲情可以使他包容兄长一时酒后乱性做出的煳涂事,也给兄长有悔改的机会。

  人在受屈辱时,或者应对情绪激动的时候,如果没有及时冷静下来,都有可能造作更深的、没有办法弥补的憾事。周文灿的兄长仰仗弟弟提供财物而过活。照理讲他应该知恩图报才是,想不到他却酒后酩酊大醉,无缘无故伤害弟弟,邻居们当然会打抱不平。周文灿不愿意别人来破坏他们兄弟间的感情。能忍人所不能忍,包容自己的手足,实在是太难能可贵了。《弟子规》告诉我们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周文灿的这一举动,不仅使兄弟之间的感情更加和乐,也使离世的父母的在天之灵倍感宽慰。同时化及乡里、民风,更使千百年后的子孙从中学习受益,这怎不令人感动万分呢?

  同时,这个故事也提醒我们:言人之非,后患何其大。如果因为我们一句话,而破坏别人的和睦,这个罪有多深?有多广?古人告诫我们,言人之非时,要想到它的结局和后果,到底会怎么样?我们每个人都要以同理心去尊重、关怀他人的处境,谨言慎行,促进每个家庭的幸福。

  愿天下的每个家庭都能以亲情为重,永远和睦相处!

猜你感兴趣

1.中华古代传统美德故事

2.古代传统美德小故事

3.古代传统美德的小故事有哪些

4.古代传统美德小故事

5.古代传统美德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