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历史网>历史故事>民间故事>

著名的长篇民间故事

燕青分享

  民间故事作为民间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蕴含着丰富的内容和通俗易懂的故事情节。那你知道著名的长篇民间故事有哪些吗?下面是学习啦小编给大家分享的著名的长篇民间故事,欢迎大家阅读。

  著名的长篇民间故事:慈禧挖龙脉

  慈禧老家姚在叶赫,不然人们怎么总称她是叶赫那拉氏呢。

  慈禧这人阴险狡诈,一肚子坏下水。她总担心自己的权不牢靠,疑心可重了。有一年冬天,正是各地向宫廷交贡品的时候,叶赫噶珊达,早己派人把各种贡品收齐全,什么人参、鹿茸、紫貂、银狐啦,棒子、山碴、白蘑啦,还有祭祀用的松籽,年旗香,足足装了四四一十六辆花枯辘大车。叶赫地方不大,贡品怎么这样多呢?原来,叶赫是慈禧的老祖宗根儿待过的地方,每年都得把这里的特产一样儿一样儿地送到宫里,让她尝鲜儿。

  这次进京,与往年不同,噶珊达派他二十岁的儿子喜勒泰亲自督运,面见慈禧请安,好讨个一官半职。老噶珊达听说,在京城不管是王公大巨,还是贝勒、贝子,凡是想进宫见老佛爷的,都得递上银子,那叫“宫门费”。噶珊达备足了银两,好贿赂内务府官员和宫内的太监。为了讨慈禧喜欢,噶珊达还编造了一个吉祥的消息,作为给慈禧的见面礼儿。

  喜勒泰到了京城,先贿路了内务府,把贡品交上,又给宫内总管太监李莲英递上了银子。李莲英收了银子,就每天留心慈有的动静,好见机行事。

  这一天,慈禧梳完头,打扮整齐,用过早点,闲着没事儿,正在琢磨着怎样开开心。

  李莲英见机会到了,急忙跪下亲道:“启享老佛爷,老沸爷……”李莲英有个毛病,每逢向慈禧禁报啥事儿总得先把她给逗乐了,然后再开口。这次慈禧又被李莲英给逗乐呵了。她说:“李莲英,你又想出什么好点一子来了?说出来咱娘们儿都乐呵乐呵。”李莲英说:“老佛爷,听说老佛爷家乡叶赫来人啦!”接着就数叨起那些贡品。慈禧听了就说;“既然今年贡品这样好,就让内务府多给点儿赏银吧!”李莲英一看慈禧对这些都没在意,又说:“老佛爷,听说叶赫来的人还给老佛爷带来一个亘古少有的吉样消息呢。”慈禧一听“吉祥”二字才动了心,叫李莲英快把来人叫来问话儿。

  一眨眼工夫,喜勒泰就被带进宫来,跪倒在地:“奴才叶赫噶珊达之子喜勒泰给老佛爷请安!”慈禧虽说是叶赫那拉氏之后,可她压根儿没到过叶赫,那里是啥模样她可从来不知道,也从来没召见过叶赫的来人。这时见了喜勒泰,少不了虚情假意地打听一番。喜勒泰也就哆里哆嗦地唱起喜歌来:“托老佛爷的福,叶赫今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百姓安居乐业……”说到这儿,李莲英怕慈禧听腻了,忙提醒他说:“喜勒泰,你不是说有件新鲜事儿要讲给老佛爷听吗?”这时,喜勒泰才想起临走时阿玛教给的一番话。他忙跪前一步说:“老佛爷,这次奴才带来一个大吉大利的好消息。”慈禧催他快讲。喜勒泰说:“老佛爷,咱们叶赫出了‘二龙戏珠’啦!”

  慈禧一惊,问:“什么‘二龙戏珠’?”喜勒泰说:“老佛爷,叶赫城东、西两边平地生出两条漫岗,像是有头有尾的两条龙一样,它们一直朝着北边的珠山往前长。人家都说那两条龙若能够着珠山,叶赫就能出个皇帝。奴才是特地给你老报喜来啦!”慈禧疑心本来就重,这些日子,她正和光绪怄气,心里最忌伟听“出皇上”这句话,就拉着长声儿说:“你说的可是实话?”喜勒泰说:“回老佛爷,奴才说的全是实话。咱们全噶珊的人都说叶赫是宝地,出过两位娘娘,还要出位皇上。”慈禧这时瞪起双眼喝道:“胡说,只有三岁的娃娃会相信这些鬼话!”喜勒泰原以为把阿玛教的话儿一说,慈禧准会眉开眼笑,赏他一官半职,没想到慈禧却突然翻了脸,直吓得他脸色发白,浑身筛糠似的,不住地叩头:“奴才该死!奴才该死!”李莲英一见不妙,赶忙说:“还不快下去!”这时走上两个太监把喜勒泰拖下殿去

  李莲英见慈禧真的动了气,猛然想起这是犯了老佛爷的忌讳啦。有一年,慈禧听说醇王府有一棵古柏长得挺拔,树冠郁郁苍苍,传说有王气。她找个借口亲自跑到醇王府,假意说盖宫殿缺木料,相中了这棵树。这不是怪事吗,堂堂皇太后要盖宫殿还自己选木料。后来,大树砍倒,运到宫里并没做木料,而是烧毁了。李莲英想到这里,急中生智,跪下说:“老佛爷息怒,别说两条土龙,就是两条真龙,也有法子治服。”慈禧忙间:“如何治服?”李莲英说:“奴才小时候,常听老人讲,遇到土龙出现,就得挖龙脉,把土龙拦腰挖断,让它永世够不着珠山。”慈禧听了,马上传下旨意,命喜勒泰立即返回叶赫,限期半月挖断龙脉,不得有误。

  喜勒泰接旨,不敢耽误,飞身上马,连夜向叶赫跑去。他顶着刺骨寒风,打马飞奔,路上三五十里一个驿站,站站都早有套好的马在那儿伺候,像传递重要公文那样,换马不换人。就这样累倒了不少匹好马。尽管喜勒泰平时骑术高超,身子骨结实,跑到叶赫时,也昏迷不醒地跌下了马。

  老噶珊达听说喜勒泰这么快就从京城回来,还以为有喜事儿呢。急忙跑到西门一着,儿子累得昏倒在地,马跑得浑身是汗,全身都是一层霜雪。呼叫半晌,喜勒泰才苏醒过来。他对噶珊达说:“阿玛,就因为你那个吉祥的消息,老佛爷怪罪下来,限期半月挖断龙脉,不然全噶珊要遭难呵!”老噶珊达一听立时吓出一身冷汗。老天爷呀,本想编个吉祥事儿,让老佛爷听了高兴,好赏给儿子一个官职,享受荣华富贵,光宗推祖,没想到惹下塌天大祸,真是后悔莫及。如今正是三九天,地冻三尺,可怎么个挖法呀!

  第二天,噶珊达选拔二百名壮实的小伙子,去刨龙脉。谁知铁镐一下去一个白印,刨了一天,没刨下多少。第二天,又换上二百名壮实的小伙子,到晚上又没创进多少。

  直愁得老噶珊达吃不下饭,睡不着觉。后来,还是村里的老玛法想出了办法,叫木匠、瓦匠连夜在东边岭上盖起一座太阳庙,西边岭上盖起一座月亮庙。

  噶珊达又派人骑马进京去案报,说叶赫已挖断了龙脉,并修建了两座庙,压着土龙,让土龙永世够不着珠山。

  从那以后,噶珊的老百姓烧窑、垛嘴、盖房子都从那里取土。慈禧挖龙脉的传说就在叶赫一带流传了下来。

  著名的长篇民间故事:响铃公主

  据老辈人说,公主岭这地方原先不叫“公主岭”,叫“公主陵”,一来二去叫白了,就叫成“公主岭”了。

  传说,早先年这地方住着一个蒙古王爷。这个王爷势派涎大,在这儿修了一座城尹养着很多兵叮一眼望不到边的上地都是他的,就连山林、河流也全归他营。他的财势虽然这么大,可是五十多岁了,还没有儿子,只有一个姑娘。这姑娘长得挺俊俏的,武艺高超,不论是马上还是步下,样样都很精通。她最拿手的是百步穿杨箭,在百步以内射飞禽走兽,那是百发百中。她的裙子上经常挂着一串小铃挡,走起路来叮零叮零地响,人们管她叫“响铃公主”。响铃公主长大了,托媒求婚的人很多。公主一个也没看在眼里,她说:“这些公子哥儿,手无缚鸡之力。谁要想娶我,得比我武艺高。”王爷对公主是娇生惯养,从小嗜事都由着她,对她的婚姻一时也没法做主。

  响铃公主常领着几个丫环到北山去打猎。那时候的北山,山连岭,岭连山,树木遮夭盖日的,骑着马一天都跑不到头儿。响铃公主每次出围打猎回来,马上都挂满丁瘴泡野鹿。

  有一年,从东山里跑来两只猛虎,常在北山上拦路伤人,人们都不敢上山砍柴打猎。响铃公主听说了,就要为民除害,对那些提媒的人说:“谁能打死猛虎,我就嫁准。”

  这一天,天晴得连一点儿云彩都没有。响铃公主领着两个丫环,佩好弓箭,牵出大马,要去北山打猎。王爷知道了,出来拦挡。他是怕猛虎伤着女儿。公主挺任性的,说:“我就是专门去打虎的。”说着,骑上大马。.r儿就不见了。公主领着’r环,跑了几个山头,眼看太阳落山了,别说老虎,就连个山猫也没碰着。她只好牵着马走下山}U这时,忽然一只大雁从空中飞过,公主一见,来了精神,左手拿弓,右手从箭J龙里油出一支衡来,cc”地一声向大雁射去。说来也奇怪,就在这时,突然一从东山头上,也飞-)k一支箭。两只箭不偏不倚,都射在了大雁的脖子上,大雁扑啦收地掉在山坡上了。

  公主被这情景惊呆了。正在这时,只。见从东山走出一个青年,跑下山坡提越大雁就走。丫环上前拦挡。两人正争着这只大雁,公主走来了。经过一番询问,才知道这个青年的来历。原来他也是蒙古族人,是王爷的奴隶,就住在西山坡下。他家里只有一个老娘,毋子二人依靠打柴,打猎度洲。

  公主问这个青年:“你不怕老虎吗2”青年人举起弓箭说:“有我没它l那只公虎已经叫我给射死了。”公主心想,如果嫁给这样一个英勇漂亮的青年该有多好啊l想到这儿·心不由得咚咚跳起来,脸也红了。丫环一见这光景一舍都明自了,就约会这青年一同到这山头来打借。青年人高i兴地答应了。

  从这以后,响铃公主和这青年人常在山头会面。青年人爱上了公主,可是因为家里穷,他怕高攀不上。有一天,两人说出了各自的心意。公主说,只要两人情投意合,婚事就一定能成。青年人听了,心里挺乐呵的。

  这事情传到王爷的耳朵里,王爷很生气,认为公主下嫁给奴隶有辱门风,就把公主喊来了。平时他对公主很疼爱,从小到现在连个手指头也没碰过,这次可火了,“叭叭”抽了她两马鞭。可是公主一口咬定作这青年人不嫁。这一闹,王爷也没了主意。

  王府里有个大管家,是王爷的心腹,他给王爷管理府里的一切事务,自个儿家中也有很多钱财土地。他早就恳求王爷把公土许配给他儿子。公主知道了这件事,还当面骂过他。大管家惹不起公主,这个气只好往肚子里咽。这回听说公主和一个奴隶好上了,他就附着王爷的耳朵献了一条毒计。

  第二天,王爷杀牛宰羊,大摆酒宴。大管家请来了很多客人,又亲自去西山坡下那个青年人的家里,对青年人说王爷请他到王府成亲。这青年一听可乐放,就随着大管家来了。

  青年人是个直性子的人,酒席宴前,一高兴就喝过了量。王爷在酒席上满口答应招这青年做女婿,但有一件,这青年须得把那只母虎打死。青年人在席上满口应允了,要当天上山打虎。大管家一看他入了圈套,就左一杯右一杯地灌酒。在青年人转身的工夫,大管家拿起烧化了的白铅水灌到池的箭壶。x随手又敬了青年人三大杯酒,说是为他壮壮胆。

  青年人借着酒劲儿,就上了山岗。这时太阳已经要落山了。他找到虎洞,用石块儿把母虎惊动起来。母虎一见这青年人,就一纵身扑过来。他一闪身,就伸手举弓拔箭。他哪里知道箭壶里的箭已被沿水焊住了,他演尽了平生的力气也没拔出来。他知道中了奸计了。这时母虎红了眼,扑上他的肩头。青年人拔不出箭,就跟母虎摔起咬来,一面翻滚,一面拳打脚踢。青年人把母虎打死了,他自己也受伤死了。

  青年人死了,公主听5了,心里可难受了。大管家这个损招儿,也很快就传到了公主的耳朵里。公主又气又恨,就跑到北山去找青年人的尸骨,那尸骨早被人给埋起来了。

  她就像着了魔似的成夭在山里跑。跑呀跑呀,衣服被树枝挂破了,手脚被石块儿扎坏了,她还是满山寻找。

  她母亲打发人把她抬回府来,这时公主快要断气了。在临死前,她求母亲,死后把她埋在北山上。母亲照着她的话,把公主埋在北山的南坡下。

  如今,在从公主岭去怀德的路上,还会看到一座高高的坟,这座坟里埋的就是响铃公主。如果你到西山头儿上,还会看见那个蒙古青年的坟呢。

你感兴趣

1.长篇民间传说故事

2.中国最长篇的民间故事

3.民间故事长篇

4.阿拉伯长篇民间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