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国第五次战役
秦国统一战争,又称秦灭六国之战,既是战国末期最后一场诸侯兼并战争,又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一场封建统一战争。以下是学习啦小编为你整理的秦国第五次战役相关资料,希望能帮到你。
秦国第五次战役
“战国”这个词,用在秦昭王时期再合适不过。
他在位的五十六年,恰好是整个春秋战国时代战争最频繁、战况也最惨烈的时期,这里集中了一半以上的战国名将:白起、赵武灵王、廉颇、乐毅、田单、赵奢、信陵君;诸多重大战役也在这一时期发生:伊阙之战、鄢郢之战、燕齐之战、阏与之战、长平之战、邯郸之战。这一连串战争中,秦国几乎与所有强国都交过手,也击败了所有对手。如果说,整个战国时代相当于一场漫长的马拉松,那么秦国正是在这一时期开始超越一个又一个对手,最终一骑绝尘,当秦始皇时代到来时,抵达终点只剩下时间的问题。
公元前295年的伊阙之战,可以被视为秦国崛起的开端,魏、韩两国在伊阙(如今的洛阳龙门石窟)一带集结了24万人马迎接秦军,秦军统帅白起却看出两军互相推诿、各保实力的企图,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将两军分头击溃,这一战的最终结果是:24万大军一朝覆亡,联军统帅公孙喜被俘,五座城池失陷。白起一战成名,在这个后来被称为龙门的地方,实现了自己的鱼龙之变。
这也是有着重大历史意义的一战:魏国本是战国中前期的霸主,却在秦国变法后成为最大输家,桂陵、马陵之战败于齐国,河西之战败于秦国,魏惠王因此叹息,“寡人不佞,兵三折于外,太子掳,死,国以空虚,以羞先君宗庙社稷,寡人甚丑之。”如今伊阙之战的落败,更使魏国彻底退出了争霸行列,新霸主踩着它的尸体,开启了崛起的征途。
楚国成了下一个征服目标。这个南方大国的领土几乎是北方诸国的总和,楚人也以剽悍善战闻名。从春秋时期开始,共同被中原视为异类的秦、楚两国一直保持着紧密来往,他们的王室曾维持了十八代联姻。但从秦惠文王时期开始,两国关系急转直下,秦国在丹阳、蓝田等战役接连重创楚国,甚至楚怀王都被秦国扣押,最终客死咸阳。
这还只是悲剧的开始。
公元前280年,白起率领舟师沿汉水南下,接连攻克邓、鄢等五城,次年更攻克了郢都,为了进一步摧毁楚人的斗志,白起还下令焚烧了位于夷陵的楚王陵。毛遂后来描述这一战时称,“(白起)一战而举鄢、郢,再战而烧夷陵,三战而辱王之先人,此百世之怨。”这一战之后,白起受封武安君,达到了戎马生涯的顶峰,楚国诗人屈原则满怀悲愤写下绝笔《怀沙》,投江自沉。
这一战之前,秦国的另一个强劲对手齐国也遭受了重创。这个国家在齐威王、齐宣王时期强盛一时,桂陵、马陵两败魏国,又一度攻入燕国;齐湣王前期,齐、秦两国更是并列超级大国,两王互称东帝、西帝。但齐湣王因穷兵黩武招致了列国不满,一心复仇的燕昭王成功组成了合纵联军,在公元前284年大破齐国,几乎将其灭亡。
不过,这一战的最大赢家不是燕国,而是同样参与了伐齐之战的秦国,它凭借列国间错综复杂的关系,假燕国之手除去了这个东方强国,燕国又很快被齐国的复兴力量赶了出去,这场燕齐之战的最终结果是,两国双双衰落,秦国一强独大。
在其他各国接连被淘汰出争霸行列后,秦国的对手只剩下了赵国。
几乎与秦昭王即位的同时,赵国开始了战国时期最晚的一次变法。赵武灵王以推行胡服骑射为契机,在赵军中实行了一系列变革,并亲自率领赵军灭亡中山国,降服了林胡、楼烦两大部族。那之后,赵国甚至在阏与之战中击败秦国,就此打破秦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失败后的秦国不会善罢甘休。阏与之战七年后,公元前262年,秦赵两国因争夺战略要地上党展开对决,前后长达三年的长平之战开始了。秦昭王、白起君臣志在必得,赵孝成王君臣却狐疑不决。由于战事陷入了僵局,他们选择用没有实战经验的赵括取代了一味固守的廉颇。由于白起的示弱引诱,赵括贸然出击,被秦军借助山势包围,粮道因此断绝。在饥饿中捱过四十六天之后,赵括战死,失去战斗力的赵军选择了投降,被白起全部坑杀。尽管在接下来的邯郸之战中击退秦国的进攻、避免了亡国的命运,但赵国已失去了复兴的任何希望,从此,山东六国再无一国能单独抵挡秦军兵锋,只能在拆东墙补西墙的合纵中苟延残喘。
即便如此,秦国依旧没有停止进攻的步伐。公元前256年,秦昭王取得了自己一生中最后一次重要胜利,将周王室灭掉了一半。次年,周王室珍藏了八百年的九鼎也被迁出洛阳,运往咸阳。战事本身不值一提,但这场胜利同样有着里程碑般的意义,它正式敲响了周王室的丧钟,名义上的天下共主在绵延了八百年之后,终于被新兴霸主所取代,统一的脚步接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