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历史网>历史百科>历史常识>野史>

宋朝宰相章惇怎么死的

邱惠分享

  章惇是宋朝宰相,与王安石一样是新派人士,为人刚正严谨,全力支持王安石变法。不过和大多数新党人士差不多,章惇的结局一样并不好。以下是学习啦小编为你精心整理的宋朝宰相章惇的死因,希望你喜欢。

  宋朝宰相章惇的死因

  当政之时,章惇多次打压旧党人氏,旧党官员或夺权罢职,或外放贬谪,轻重处理大小不一,后来章惇甚至想要将两后废除。

  宋哲宗晚年,因为无子嗣,所以后继之人成为重大问题。当时朝中有人推举端王,也就是后来的宋徽宗作为皇位继承人,但是章惇却极力反对。等到宋徽宗继位之后,章惇屡屡被贬,最后被贬为为雷州司户参军。此后多次改任,差不多都是这种不值一提的地方小官,毫无实权。

  崇宁四年,章惇去世,享年七十岁,政和年间,赠观文殿大学士、太师,追封魏国公。绍兴年间再次被贬,子孙不仕朝。

  章惇简介

  章惇生于公元1035年的蒲城,字子厚,是北宋的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还是一个具有远见卓识的改革家,同时他的书法也多为后人所传颂。章惇为人耿直,刚正不阿,并且狂傲不羁,对于权贵从不屈从赴会,甚至是直言相向。在章惇的眼里对就是对,错就是错,没有丝毫辩解的余地。

  嘉佑二年(公元1057年),入京参加科举考试的章惇进士及第,但是在发榜之际看见侄子章衡名在自己的前面高中状元。心高气傲的章惇耻于在其下,所以公然不接受皇命,丢下官位回家去了。嘉祐四年,章惇才再一次参加考试,名列第五名。虽然章惇在科举考试上能力不是拔尖的,但是这足以证明他高傲的性子。

  章惇积极进取,不甘于安享现状,对于朝廷的弊端是无情的揭露。熙宁二年(1069年)开始,章惇成为时任宰相的王安石的左右手,坚定不移地推行变法。因为王安石等人主张的变法直接损害了以司马光、皇亲贵族为首的保守派的利益,所以变法总是受阻。在王安石罢相之后,章惇就成了主持变法的主力。

  就是因为章惇主持变法,损害保守派的利益,在加上他为人的直性子,说话不恭,导致奸臣当道的朝廷处处刁难他。但是这不能抹去章惇的政治才能,他为相期间所主持的新法修正了朝廷的诸多弊端,百姓从中得取了诸多利益。

  而且章惇还积极开拓疆土,使得西夏臣服于北宋,吐蕃全部归顺朝廷。所以章惇对于北宋是功不可没的,怎奈被小人污蔑成奸臣,不过时间最终证明了章惇的历史功绩。

  章惇被列入奸臣传的原因

  章惇(1035年-1105年),字子厚,号大涤翁,汉族,浦城(今属福建省南平市浦城县)人。北宋杰出的政治家、战略家、军事家、改革家、书法家、诗人。

  章惇的功过是非,就是和他那不羁的性格,和他所坚持的变法,反对宋徽宗登基,批评宣仁后息息相关。章惇所坚持的新政就是从王安石所变之法继承过来的,但是他也吸取了元祐年间的政策,所以实行起来成效很大。然而新法还是损害了保守派,也就是那些高层官员甚至是以皇帝为首的皇族们的既得利益,这些利益集团最后联合起来对付章惇,不断打压他。

  元符三年(公元1100年),宋哲宗驾崩,由于没有子嗣,所以向太后决定立端王赵佶为帝,但是遭到了为相的章惇的额极力反对。章惇认为端王为人轻佻不检点,不能登基为帝。按照宗法制度,应当是简王继位。章惇还在垂帘听政的向太后前严厉声讨,言语之中丝毫没有给高高在上的太后面子。

  章惇最后没能成功,北宋的皇位最后还是被端王赵佶继承,也就是后来的宋徽宗。上位的宋徽宗想到章惇曾经这么反对自己,身为皇帝如何会放过章惇。刚好这也给了那些看不惯章惇的奸臣们机会,于是纷纷上书弹劾章惇。最后章惇被贬出京,时常辗转各地,最后病逝他乡,葬在湖州长兴。

  能够罢免章惇宰相一职的宋徽宗等人,自然在其身后添油加醋,最后竟然把他变成了一个奸臣,冤枉数百年。但是后人的眼镜是雪亮的,即位后的宋徽宗是怎样的昏君,他和他的那些大臣们把北宋带到灭国的地步是有目共睹的,任他们怎样诋毁章惇也是无用的。

  苏轼与章惇

  北宋时期苏轼是人人皆知的大才子,他的诗词曲赋还有书法都被后人赞叹不已,尤其是他的词赋更是被人认为是他豪放不羁性格的展现。正所谓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和苏轼一样有个狂放才子,名叫章惇。这二人是志趣相投,官场上的同事,生活上的好友,时常一起游山玩水,相互调侃。

  章惇和苏轼可谓是亲密无间,二人到了无话不谈的地步。有一天吃足喝饱的章惇躺在太师椅上,露着翩翩大腹悠然自得地晒着午后惬意的阳光。这时候串门的苏轼跑到他府上玩耍,章惇见到是苏轼,就摸摸自己的肚皮懒洋洋地问道,这里面都装了些啥玩意儿啊?苏轼瞥了瞥那肥硕的肚皮,说里面尽是些要谋反的家族内部事物。章惇就捂着肚皮哈哈大笑。

  章惇同苏轼在一起时,就好像有种喜欢逞能的小孩子气。二人结伴游山玩水的时候,就喜欢挑那些传说有怪物作祟的寺庙入住,喜欢在万仞绝壁上冒险写字耍帅。听说附近有猛虎出没,章惇苏轼还一同骑马前去观看。

  不过苏轼的马早先胆怯,也就不敢前进勒。章惇不干,拿着铜沙罗在石头使劲敲打,直把老虎吓跑了。得逞后的章惇跑到苏轼面前又是一顿炫耀,什么你苏轼不如我啊。

  章惇和苏轼关系是铁杆一般的,苏轼在乌台诗案后入狱,王珪就想趁机落井下石,在皇上面前说苏轼的坏话。一旁的章惇听着就不爽了,说苏轼诗中的蛰伏龙又不一定指皇上,古时候就曾用卧龙指待过诸葛亮啊。皇上一听有理呀,所以王珪就未能得逞。退朝的时候章惇还不忘气气王珪。

宋朝宰相章惇怎么死的相关文章:

1.文彦博是怎么样死的

2.章惇书绝壁文言文阅读答案

3.宋朝六贼分别是谁

4.宋朝的“顾命大臣”

5.司马光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