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历史网>历史百科>历史常识>战史>近现代历史战争>

第二次世界大战德军为什么输了

晓明分享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曾经横扫整个欧洲的纳粹德国最终成为了战败的一方。纳粹德国失败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其领导人在一些重大问题上的决策失误。以下是学习啦小编为你整理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德军为什么输了,希望能帮到你。

第二次世界大战德军为什么输了

首先原因有以下几点:

一、德国因为巴尔干战役耽误了五周左右的宝贵的进攻俄国的时间。

二、希特勒顽固奉行不放弃一寸土地的作战方法,也被认为是一个致命错误,它在整个战争期间给德国军队带来的灭顶的灾难远更比它的积极意义要深重得多。

三、希特勒在敦克尔克让装甲部队停止前进,事实上放走了30万英国远征军,使英国有力量继续战斗,从而直接扭转了二战的战局。

四、保密与间谍工作的严重失误,德国人的密码被盟国破译,却长期浑然不知,导致德国在战场处处挨打,节节败退。

五、西线一直到1944年6月才开辟,而希特勒却长期为一条根本不存在的西线保留了过多的兵力。

六、第三帝国有一点变态的犹太政策,使德国在欧洲大陆、甚至全世界失去了人心,人设直接崩塌。

七、如果德国不发动对苏联的战争,也许它不会失去在欧洲的霸主地位。

八、1942年,德国发动南线攻势后已经重新夺取了苏德战争的主动权,但是在斯大林格勒,为一个事实上已经成为了一个废墟的,军事上,经济上价值不大的城市反复争夺,为了很虚无的政治利益,用他们并不熟悉的战法流干了身上的血。

再来看一下德国比较显著的失误:

1 斯大林格勒会战中德军的失误

斯大林格勒位于伏尔加河下游、顿河以东约60公里处,是苏联南部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水陆交通的中转站。也是来自高加索的石油转运站和重要的军事工业基地。当时德军的设想是:夺取斯大林格勒和高加索,切断伏尔加河的交通命脉,夺取巴库油田,乌克兰的小麦和顿吧斯的煤。再向东北迂回包抄莫斯科,南出波斯弯与日本会师印度洋。按照德军的要求,德军最高统帅部拟定了1942年夏季南方作战计划,代号“勃劳”。

其主要内容是:战役由博克元帅发动(但在其攻下沃罗涅日后,被撤职),利斯特A集团军群以克莱斯特第1装甲集团军为左翼,鲁夫第17集团军为右翼,分别从哈尔可夫南面和塔甘罗格北面向东和东南方向进攻,占领顿河下游的罗斯托夫,向高加索进军;博克B集团军群以霍特第4装甲集团军和魏克斯第2集团军为左翼,保卢斯第6集团军为右翼,分别从库尔斯克南面和哈尔可夫北面向东和东南方向突击,占领顿河上游的沃罗涅日,向斯大林格勒前进。但在此时德军和他的高官们却犯了一个关键性错误:在继续行军高加索的同时,再向斯大林格勒进攻,这样使得原本已是兵力没有富余的德军进一步分散了兵力(如同当年分兵同时进攻乌克兰和列宁格勒一般)犯了兵家之大忌。

2北非战局对欧洲战场的影响

1942年1月下旬,隆美尔的“非洲军团”从布鲁加港开始了进攻,2月占领班加西并控制了整个昔兰尼加。6月突破英军加查拉防线,并攻占托布鲁克,迫使守军投降。7月追击马特鲁之溃军,越过埃及边境,直逼英军北非最后一道防线——阿拉曼防线。隆美尔“非洲军团”的之所以取得胜利,关键在于凯塞林第二航空兵团瘫痪了英国马耳他岛空军基地,获得北非战场的战略和战术制空权,并对地面战斗实施了火力支援,以及保障了地中海航线的畅通,使得隆美尔“非洲军团”作战物质得到及时补充。(“大力神”计划)

而当美国在5月初决定将用于中国远征军的地面装备和作战飞机紧急调往北非后,形势立刻发生逆转,在7月中旬到8月中旬的相持阶段,英军马耳他岛的空军基地重新活跃,英国空军迅速掌握了北非战场的战略和战术制空权,几乎完全切断了轴心国地中海航线,使隆美尔的“非洲军团”得不到装备和燃料的补充。在8月最后一个星期里,英军获得50万吨补给品,而德意军队只获得1万吨补给品。在坐以待毙的前景威胁下,隆美尔被迫同英军在阿拉曼一线展开决战。丧失制空权和燃料短缺的“非洲军团”在决定北非命运的阿拉曼和哈勒法战斗中岂有不败之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