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礼俗
中国素有“礼仪之邦”之称,中国古代的一些礼俗也渊源流传。下面由学习啦小编给大家整理了中国古代礼俗相关知识,希望可以帮到大家!
中国古代的礼俗
一、祭祀与斋戒
祭祀活动主要是祭祖先、祭神祗。
古代,从天子到庶民都祭祖先。
天子、诸侯祭祖先在宗庙。宗庙又叫太庙、祖庙。古人认为君权神授,是依靠祖先得来的,所以古代天子、诸侯都建立宗庙以供祭祀并求取庇佑。
国家有了大事,一定到宗庙祭告,以示对祖先的尊敬。
宗庙是国家的象征。其数量和建立有严格规定,天子七庙(供奉七代祖先),诸侯五庙,大夫三庙,士一庙。
很多重大的国事活动要在宗庙进行。
古代皇帝即位时,在宗庙内拜祖先、会群臣、受印玺、称之为“庙见”,庙见表明正式掌握了国家政权。
如果宗庙被毁,则表明国家灭亡。
宗庙里的祖先牌位上不直书其名,而另起一个称号以示尊敬,通常使用“祖”、“宗”二字,如汉高祖、唐太宗、清太宗等。
祭拜祖先祭品名目繁多,可以是肉食,可以是金玉珠帛,《曹刿论战》说:“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其中的牺牲玉帛就是祭品。
为祭祀而宰杀的牲畜叫“牺牲”,后来引申为为了正义的目的而舍弃自己的利益甚至生命。
祭品牛、羊、猪三牲齐备叫“太牢”或“大牢”,只有羊和猪叫“少牢”。
庶民祭祀祖先主要在家庙,清明节扫墓,中元节上坟时也要祭祀。
祭祀天地的仪式叫“封禅”。祭天叫封,祭地叫禅,仪式一般由帝王亲自在东岳泰山举行。
秦始皇、汉武帝、唐高宗都举行过封禅大典。
后世又在京城设天坛、地坛祭祀天地以代替封禅活动。
祭社稷也是很重要的祭礼。
在诸侯中,最重要的是天神和地神。
天神称上帝、天帝,地神称社神、后土,成语“黄天后土”即指天地之神。
管五谷的神叫“稷”。
祭社稷就是祭地神和谷神。
天子祭社稷目的是为天下“求福”。
我国古代专有祭社稷的节日叫“社日”。社日分春社和秋社。社日一般在春分秋分前后。
我国上古时代是多神崇拜。神有日神、云神、水神、河神、山神等。
山神庙、河神庙等都是专供祭祀用的。
腊月二十三是祭灶节,祭的是灶神(俗称灶王爷)。
祭祀路神叫“祖”,又称“祖道”、“祖行”,是亲朋好友为行人祭祀路神,祷告路神保佑行人路途平安;也可行人自行祷祝。
一般是在郊外道上设帐,备酒食,祭者行礼后奉酒祷祝,然后洒酒于地。
《荆轲刺秦王》中的“既祖”,即已经过了祭路神之礼。
“祖饯”是古代举行筵饮送别、祭祀路神的仪式。
“饯”是亲朋好友在郊外叉道口设亭帐,用酒食飨饮行人,祝行人路途平安。
柳永《雨霖铃》中的“都门帐饮无绪 ”,反映的就是这种情况。
最有名的饯行诗是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饯行”与“祖祭”都是在道上举行的仪式,后来便合而为一了。
祭祀时洒酒于地叫“酹”,如《念奴娇·赤壁怀古》:“一尊还酹江月。”
古人在祭祀或行大礼前,沐浴更衣,不喝酒,不吃荤,表示诚心致敬,称为“斋戒”,又简称“斋”。
如《廉颇蔺相如列传》中“于是赵王乃斋戒五日” 。
“荤”在现代意义主要指鱼肉类食品。古代则不然,斋戒中的不吃荤,并非吃素食、忌肉食。相反,还要变着花样吃肉。
古代的“荤”,指葱蒜韭姜等有刺激气味的菜,不吃它们,目的在于防止在祭祀或会客时口里发出难闻的气味,造成对神灵、祖先或宾客的不尊敬。
二、婚姻
结婚,今义是男女正式结合为夫妻。古文中,则常常是结成亲家的意思。
男女结为夫妻又叫结发,女子出嫁叫“于归”,又叫归。
女子出嫁后回娘家看望父母叫“归宁”。
女子改嫁叫“再嫁”。
古代结婚讲究“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媒妁”就是婚姻介绍人,又称“月老”、“冰人” 等。
还讲究六合相应,选好日子。
六合相应是年月日干支都相合。
古代婚姻有“六礼”之说。
六礼包括纳采(商议婚配)、问名(询问女方姓名)、纳吉(订婚)、纳征(送聘礼)、请期(通告结婚佳期)、亲迎(迎娶)。
六礼包括了议婚到完婚的整个过程。
婚礼过程中有两个很重要的仪式:拜堂、合卺。
拜堂有三拜,一拜天地,二拜高堂(父母),三是夫妻对拜。
拜过堂,就算正式结婚了。
合卺是指新夫妇在洞房内共饮合欢酒。
卺是一种苦葫芦被破为两半而成的瓢,盛酒于内,新郎新娘各饮一卺,表示要同甘共苦、和睦相爱。
在古文中常见的“结成秦晋之好”就是结成婚姻。
古书上常见的“琴瑟之好”是说夫妻相亲相爱、感情和谐。
古代有七出的规定,即男家可依据这七条把妻子赶出家门,即休掉。
七出的条件是;不孝顺父母、无子、淫、嫉妒、恶疾、多言、盗窃。
女子出嫁后娘家不往回接是不能回娘家的,一旦不经迎接而自己回去就说明出了事,所以刘兰芝的母亲说:“汝今何罪过,不迎而自归?”
古代实行一夫一妻多妾制,妾与妻的地位是不平等的。
妻生子为嫡出,妾生子为庶出,嫡出庶出在家庭地位、财产、权利的继承方面是不平等的。
三、丧葬
葬礼分为五个阶段:复、殓、殡、葬、服。
人死后,活人登上屋顶,面向北方呼唤死者,为死者招魂,这叫“复”。
为死者穿裹衣衾并把尸体放入棺材叫“殓”。
盛着尸体的棺材叫“柩”,棺材的套棺叫“椁”。
停棺待葬叫“殡”。
棺椁埋入地下叫“葬”。
埋葬时用殉葬品,上古有人殉,即用活人为陪葬品,后来用“俑”——象人形的偶像。
随葬物品称为明器(冥器)。
为死人守孝服丧叫“服”。
服丧期间在墓旁搭小屋居住,看守坟墓叫“庐墓”或“庐冢”。
古代丧礼中亲属们根据与死者关系的远近要穿一定的丧服,有斩衰(服期三年)、齐衰(服期一年)、大功(服期九个月)、小功(服期五个月)、缌麻(服期三个月)五等。
古代出殡时还有唱挽歌的习俗。
四、宾礼
宾礼指诸侯朝见天子以及各诸侯国互相交往时的礼节。
“朝”是诸侯按规定的时间拜见天子。
“聘”是国与国之间遣使访问。
使臣奉命出使,持有特殊信物一节,所以使臣又叫使节。
“盟”是数国为了某种共同利益或目的,为求共同行动而于神前立誓缔约。
成为盟主,就可以号令诸侯,因此,会盟成为争夺霸主地位的途径。
订盟缔约时要举行“ 歃血”仪式,歃血就是在嘴唇上涂牲畜的血,表示诚意。
古文中常提到的“九宾之礼”是外交上最隆重的礼节,由九个迎宾赞礼的官员延引上殿。
五、冠礼和笄礼
古代男子二十岁结发戴冠,表示成人,叫“冠礼”。
二十岁也叫“弱冠”,如《祭妹文》:“予弱冠粤行。”
女子十五岁始梳发成髻,加笄(簪子),表示成年。
成年便可结婚。
六、跪拜礼及其它
古人很讲究礼貌,要求冠正衣洁,举止温文尔雅。
不戴冠或戴冠不正属于不讲礼貌。
当众免冠则是用来表示请罪、谢罪的动作。
交往拜谒时要行礼。
“拜”的意思是对人行礼。
由于身份、亲系、场合不同,行礼的动作、轻重都不一样,但统称为“拜”。
跪下,两手相拱至地、头伏在手上叫“拜手”。
跪拜并伏在地上叫“拜伏”。
恭敬地跪下行礼叫“拜倒”。
跪下并以两手扶地叩头叫“跪拜”。
稽首是最隆重的拜礼,跪下,拱手至地,头碰地,多时停留后再起身。
“顿首”是跪下叩头,但时间短暂,头触地即可。
作揖是最轻的礼,也就是拱手礼,行礼时,立正,身略俯折,双手合抱高举,自上而下,引至胸前为止。
拜见时往往有见面礼物,如刘邦赴鸿门宴时持白壁一双献于项王,玉斗一双献于范增。
见面时的礼物叫“贽”。
官员互相拜访时要“投刺”,“刺”就是名片。
就座时,尊者先坐,居于上位, 卑者后坐,居于下位。
古代的“坐”的方式:两膝着地,臀部压在脚后跟上。
宴饮之时,要求尽量靠前坐‘以免食物玷污座席。
非宴饮之时,要求尽量靠后坐,以便与别人拉开距离,表示谦恭。
坐的时候要保持谦恭之态,往往挺直腰身,端坐,谓之“正襟危坐”。
如果把坐姿改为两膝着地,腰股伸直,则为“跪”,这种坐姿往往表示谢罪或对长者的尊敬。
“长跪”又叫“跽”,与“跪”意思接近,区别在于长跪比跪时直腰挺身的动作更为明显。
“箕踞”又称“箕坐”,是指臀部着地,两腿前伸叉开成畚状。
这是一种轻慢无礼、带有侮辱性的动作。
古人的坐具有筵、席、床、榻等。
筵一般用蒲苇等粗料编成,较为长大。
席一般用竹篾等细料编成,四边用帛围缀,做工较为精致。
筵和席常合在一起用,筵先铺放 于地,席则放在筵上面。
最初,设筵席只是为了坐,只是古人一种就餐方式,到了隋唐,椅凳出现了,人们进食时不再席地而坐,而是坐在椅凳上伏桌而食。于是“ 筵席”意义改变,不再指坐垫,而是指宴饮的酒席了。
床和榻都是高出地面的坐具,有足、可坐可卧。
七、位次
中国古代的官位以右为尊。
朝堂上的位置以东为尊,以西为卑。
封建社会重文轻武,文臣列于东,武臣列排在西。
古代的屋舍方位以北为尊,北房为正房,东次之,西再次之。
如皇帝住北房(正宫),皇后和太子住东宫,妃子住西宫。
堂上座位以南向上座为尊,西向(面向西)次之,东向再次,北向最次。
室内座位以东向为尊,南向为次之,北向更次,西向最次。
古代的车位一般以左为尊,御者在中,陪乘在右。
兵车是御者居中,左边甲士持弓,右边戈士持戈矛。
帅车以中为尊,主帅居中,御者在左,武士(护兵)在右。
中国古代礼仪礼俗文化
古代人们相互见面时,有许多不相同的的礼节。
揖:拱手行礼,是为揖。这是古代宾主相见的最常见的礼节。揖让之礼分为三种:
一专用于没有婚姻关系的异姓,行礼时推手微向下;二专用于有婚姻关系的异姓,行礼时推手平而致于前;三专用于同姓宾客,行礼时推手微向上。
长揖:这是古代不分尊卑的相见礼,拱手高举,自上而下。
拱:古代的一种相见礼,两手在胸前相合表示敬意。
拜:古代表示恭敬的一种礼节。古之拜,只是拱手弯腰而已,两手在胸前合抱,头向前俯,额触双手,如同揖。后来亦指将屈膝顿首、两手着地或叩头及地称为“拜”。
拜手:古代的一种跪拜礼。行礼时,跪下,两手拱合到地,头靠在手上。《周礼》中作“空首”;也作“拜首”。
再拜:拜两次为再拜,表示礼节之隆重。过去书信末尾也常用“再拜”以表示敬意。
顿首:跪而头叩地为顿首。“顿”是稍停的意思。行礼时,头碰地即起,因其头接触地面时间短暂,故称顿首。通常用于下对上及平辈间的敬礼。如官僚间的拜迎、拜送,民间的拜贺、拜望、拜别等。也常用于书信的开头或末尾。
稽首:古代的一种跪拜礼。跪而头触地作较长时间停留为稽首。“稽 ”是停留拖延的意思。行礼时,施礼者屈膝跪地,左手按右手,拱手于地,头也缓缓至于地,手在膝前,头在手后。头在地必须停留一段时间。稽首是最重的礼节,常为臣子拜见君王时所用。
冠礼 古代表示男子已届成年的一种礼节仪式。《礼记》上说男子二十岁加冠。“冠”即“加冠”,届时将筮日筮宾,行冠礼,以示隆重。
笄礼 古代贵族女子表示已届成年的一种礼节仪式。贵族女子15岁行笄礼,结发加笄(笄为发髻上插的簪子),取字,并可许嫁。古书说的“及笄”、“笄年”、“字人”皆指女子以成年许嫁。将近成年者则称“未字”、“待字”等。
筮日 古人举行礼仪选择吉日的占卜方式。用蓍草占卦为筮,用龟壳占卦为卜。
筮宾 古人举行礼仪选择合适主事人的一种占卜方式。
聘礼 先秦列国诸侯相互聘问所遵循的礼仪。其主要仪节是郊劳(主国要员都郊迎来使)、聘享(在宗庙内的迎祭仪式)、私觌、飨宾(宴请来使)、馆宾、赠贿(使者临行,主国赠礼品)。后虽变化各异,但亦基本沿用,多用于外交。
六礼 古代婚姻礼仪,即六道手续,称为“六礼”。据《仪礼.士昏礼》载,六礼即纳采、问名、纳吉、纳征(男家以聘礼送给女家)、请期(男家备礼告女家以商定期)、亲迎。
九宾 亦称“九宾之礼”,为古代宾礼中最隆重的礼仪,主国有九个迎宾赞礼的官员延迎上殿。《廉颇蔺相如列传》:“今大王亦宜斋戒五日,设九宾于廷。”
三拜 古代拜制沿革复杂。一般地说,长跪、弯腰、垂首至地为“拜”。拜时头低垂触地,并略作停留,称为“稽首”,或称“叩首”,俗称“磕头”。古时常礼为两拜稽首,称为“再拜”。有时以示尊重或诚意,则变常礼为三拜稽首,称为“三拜”。
丧礼 古称“凶礼”,安葬死者前后的殓殡奠馔和拜踊哭泣的礼节。
酹 古代祭奠或设誓的一种仪式。作法是把酒洒在地上。